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0930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6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docx

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修订

总序

副校长刘义新

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宜昌市田家炳高中各教研组2009-2010年度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型学习的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样就把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了学校和教师。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学校必须开出6个以上学分的校本课程给学生选择。

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最有效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我校作为湖北省高中新课改样本校,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务处组织各备课组编写了这个系列校本教材。

这些小册子,是我们各教研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的结晶,也是我们广大同学生活学习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记录和成果。

这个校本教材系列真实地记录了宜昌市田家炳高中积极参与高中新课改、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子的历程。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与我校研究型学习课程及校园学生社团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009年秋季学期的第一届新课改年级入学时,我们按照打破行政班级编制、按照学生兴趣重新组班,实行走班制的原则,组织全年级近600名学生共开展29个课题的研究型学习课题,2010年春季学期,本着同样的原则,我们又组织学生开展了28个研究型学习课题的研究。

除了高一全体教师外,还引入了其他年级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社会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在研究的过程中,各备课组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组织社会调查,形式多样;学期结束时的课题成果汇报、成果展示蔚为壮观。

正是研究型学习课程开展的扎实认真,我们的校本教材开发才如此的顺利。

在两个学期所开展的五十七个研究型学习课题实践中,广大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与人类发展,选题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及校本教材开发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这些研究型学习课题内容丰富多样,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还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让学生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了解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家乡。

“文学启蒙十八讲”是谢家勇老师从事学校文学社团工作的结晶,除了这个文学常识普及讲座讲义外,他还主持编辑了多本学生文学作品集“舞文菁华”以及德育读本“在国旗飘扬下成长”“走近田家炳”等。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课题组的老师带领学生从自己、身边人的饮食习惯研究起,探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课题组的老师带领学生考察了宜昌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了解了宜昌市旅游资源状况,把学生心中模糊的家乡概念具体化;“宜昌市化工产业调查”课题组的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周边化工企业,了解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作原理,调查化工企业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拓展了学生视野,让学生看到了平时所无法了解的工业宜昌。

校本课程开发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我校秉承“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不仅在日常管理中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如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田家炳高中报、舞文坊文学社等,而且还有固定的科技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种体育单项比赛,组织各教研组开展课本剧表演、地理模型制作、数学模型制作、科技小发明等等。

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落实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的理念,开展了高效课堂的创建,实行六步教学法。

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自己为课堂目标定位,组织学生在每一节课堂都有充分的练习,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

校本课程与高效课堂创建相结合,为全方位实践学校办学理念,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

校本课程开发也为我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了教师职业水平与素质的提升。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立足于我校教师的个性,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出了自己的才学与能力,体现和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谢家勇老师的文学十八讲正是将自己多年的文学社团辅导的经验和实践加以整理总结,通过校本教材的编纂而得到系统化。

唐静老师通过组织同学开展中国吃文化的研究和校本教材的编纂,将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个人兴趣加以升华。

实际上,广大教师在参与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形成个人特色与风格,实现为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本校,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研究型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并把它作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亮点和突破口,组织广大教师研究实践。

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开发,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新的空间,这些小册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们期待着今后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丰富学校特色建设内涵,把具有鲜明特色的宜昌市田家炳高中的校园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校本课程,让它成为学生新鲜可口的精神食粮!

 

编写说明

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是与学生的经验、体验相交融的地理现象,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资源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理学科性质决定其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首先它必须与周围的社会与环境相联系,观察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的地理现象,思考并解决周围环境中的地理问题。

其次它的区域性很强,每一种地理现象,每一条地理规律都有特殊的地域特征,而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有关省、区编写的教材除了在宏观上描述常规性的地理现象,对于复杂的区域性地理现象无法顾及。

因此,适当补充乡土地理内容,对于地理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校是湖北省高中新课改的样本学校。

样本校就要先走一步,勇于探索,逐步积累经验,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校地理教研组发动全体地理教师,人人动脑筋,个个想办法,翻阅了大量文献,实地考察了一些重要景点,花了大量心血,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一部《宜昌市自然地理概况》的乡土地理教材终于问世了,它从宜昌市的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态系统,以及宜昌市的土特产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探索、分析、研究,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还布置了问答题和实践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部乡土地理教材的诞生,是我校地理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课改精神的大力弘扬,是我校新课改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以后,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我们要利用乡土地理,将学生导入特定的地理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探索、研究。

如“宜昌气候”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带学生走进当地气象局,取得有关气候特征的数据与资料。

如当地的盛行风向,降水总量及季节分布,月均温等乡土地理内容,教会学生提取、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思考其内在的地理规律,分析地理原理,解决实践中的地理问题,要利用乡土地理知识来完善课堂教学。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如教材讲到五种基本地形时,可将学生带到一个山坡上俯瞰本区的地形地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五种基本地形特征,同时对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会有更深的认识,在讲河流地貌时,教师可带学生到长江边,观看沿江两侧河流地貌以及沉积物特征。

利用身边的乡土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是我们整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才刚开始,这种新生事物的成长,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他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培养。

让我们一起努力,使乡土地理内容更加充实,使乡土地理之花开得更加鲜艳,结出丰硕的果实。

 

编者

2010年8月

 

第1讲地形1

第2讲宜昌地形特征3

第3讲宜昌气候5

第4讲河流与湖泊简介8

第5讲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11

第6讲长江流域水污染问题17

第7讲土壤简介22

第8讲宜昌柑桔土壤肥料问题及解决途径27

第9讲盆栽花的土壤29

第10讲生态系统32

第11讲宜昌部分特产简介38

第12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41

编著:

殷则勇雷家元周旭

肖金林李卫民李贝贝

 

第一讲地形

一、地形的概念:

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1)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2)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根据地表特征及海拔高度,主要分为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

其具体分类依据如下:

山地: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以下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坡度缓和

高原: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

盆地:

没有一定标准边缘陡峻,四周高中间低

 

山地平原

 

丘陵

 

高原盆地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有丘陵和低山,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三、中国的地形种类

高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

盆地

中国有四大盆地:

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

此外,著名的吐鲁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155米)。

平原

中国有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它们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由于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连,土壤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

除此以外,中国还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也都是重要的农耕区。

丘陵

辽西丘陵,淮阳丘陵和江南丘陵。

黄土高原上有黄土丘陵。

长江中下游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

辽东,山东两半岛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广。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

山地

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课后活动:

收集地形图,对五大地形类型进行讨论、区分。

 

第二讲宜昌地形特征

一、宜昌的地理位置: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宜昌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

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

二、宜昌地形的分布:

宜昌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丘陵、平原都有。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区,是我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

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区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湖北省地形图宜昌地形图

课后活动:

整理宜昌地形图,对宜昌的五大地形类型进行讨论、区分。

 

第三讲宜昌气候

情景模拟:

请你帮忙

我是一个怕冷的广东人,10月底要去葛洲坝实习,我想请问:

那时候的宜昌气候怎样?

温度大概多少度?

会经常下雨吗?

昼夜温差大吗?

一般需要准备怎样的衣服就够了?

问题探究:

宜昌气候

一、从下表可以看出宜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平均最高气温(℃)

7/9

9/11

15/17

21/23

25/27

29/31

平均最低气温(℃)

0/2

2/4

6/8

12/14

17/19

21/23

降雨量(mm)

18/23

27/32

54/595

97/102

129/131

159/164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最高气温(℃)

32/34

32/34

27/29

22/23

16/18

10/12

平均最低气温(℃)

24/26

23/25

19/21

13/15

8/10

3/5

降雨量(mm)

221/226

177/182

108/113

77/82

36/41

17/22

概况

宜昌位于东部平原向西部山区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中上游的一颗明珠,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16-17℃,降水量1100-1200mm,全年盛行东南风。

冬季因北部大巴山脉阻挡冷空气,具有河谷冬暖特征;夏天最高气温可达39-40℃,降雨集中,是一年中降雨最多的时段,也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天气。

本地冬暖、夏热,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加上山区垂直气候特征,是全国有名的茶、橙之乡。

宜昌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一、气候特征

全市的气候特征是: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秋温高于春温,春秋较长,四季分明。

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二、气象要素

(一)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17.6℃,1月均温1~5.1℃,7月均温24.2~28.6℃。

极端最低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0.9℃,气温年较差较大。

全年积温较高,≥10℃的积温约3916.5~5723℃。

东部大于西部。

无霜期一般在200~300天之间。

长江西陵峡、清江下游河谷地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故600米以下为逆温层,是冬暖区,各季平均气温比武汉高3.6℃,小于-7℃的时间全年只有5%,为市境得天独厚的柑桔等水果生产基地。

(二)降水

市境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为997~1406mm。

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以长江为界,呈明显的南多北少,清江流域的五峰、长阳降水较多,为湖北省多雨中心之一;当阳、兴山为少雨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常有大到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小,大部分地区为12.1%~13.2%。

(三)日照与太阳辐射

宜昌市境阴天较多,因此日照较同纬度地区为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542~1904小时之间。

太阳辐射的年变化1~7月份逐渐上升,7月份以后则逐渐下降,1月份辐射量比12月份稍多,全市年总辐射量96~105.2千卡/平方厘米。

(四)风

1.风向

市境的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特别是在平原、丘陵地区,一般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为偏北风。

2.风速

市境西部由于受山地阻挡,风力较小。

东部平原地区风力比西部为大,冬季有时风力达5~6级,春季为4~5级,这时天气干燥,同时空气中含沙量较多。

夏季风少,仅在雷雨前有时出现大风,其风速为6~7米/秒,瞬时出现的极大风速可达36米/秒。

三、气候分区

市境分为四个气候区:

东部平原区、中部丘陵区、西北山区和西南山区。

(一)东部平原区

包括枝江、当阳全境和远安、枝城东部。

年均温为15~17.2℃,年降水量由北向南为996.8~1361mm,无霜期为240~300天。

(二)中部丘陵区

包括宜昌全境及远安、枝城一部。

年均温为15~17.6℃,年降水量为1019~1131.9mm,无霜期为210~250天。

(三)西北山区

包括兴山、秭归两县。

年均温为14~17℃,年降水量1016~1055mm。

山区气候垂直差异较明显。

(四)西南山区

包括五峰、长阳两县,本区地貌虽是山地,但由于所在位置偏南,其气候特征与西北山区不同,主要表现为:

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降水丰富。

四、灾害性天气

市境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伏旱、大风、冰雹等。

课后活动:

阅读下面文章,思考后面问题:

《三峡商报》编者按:

记者在到长阳火烧坪乡采访之前,就听说这个位于宜昌西南部的高山小乡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7.6℃,没有明显的夏季,素有“天然冰箱”之称。

带着浓厚的好奇,记者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一探究竟。

原以为地处大山深处,采访路途定有一番颠簸。

没想到一路却是交通便利,就连通到农户家的乡村公路也是水泥铺就、一路平坦。

刚刚到达火烧坪乡,记者就感受到阵阵凉意,一看这里的村民,都已穿上御寒的棉衣,“长阳西藏”果然名不虚传。

记者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火烧坪乡不再单纯地“靠天吃饭”,而是依托天然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绿色蔬菜,大白菜、白萝卜、球白菜、甜玉米等20多个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畅销湖南、广东、浙江、福建等十多个省市,许多大型超市和高等院校已成为火烧坪蔬菜的直供单位,并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看好。

近年来,火烧坪坚持“持续发展蔬菜产业,全力服务铁矿开发,着力提升整体活力,争创高山明星乡镇”的发展思路,向创建全国高山明星乡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朝着3年内乡级财政收入达到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的目标努力奋进。

请你谈谈火烧坪发展蔬菜的气候条件。

 

第四讲河流与湖泊简介

一、概述

宜昌市境的河流均属长江水系。

市内河流众多,密度大,水量丰富。

河流流向除长江、清江为东西向外,其余河流均为南北向。

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4条,河流密度0.18千米/平方千米。

二、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一)地表水

市境径流丰富,平均径流深745毫米,年际和年内季节变率不大,相对比较稳定,为全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二)地下水

全市雨量充沛,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资源丰富。

含水岩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碳酸盐类岩,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

市境西部清江、香溪河、黄柏河等流域,以碳酸盐类岩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约200米;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约2~5米,含水厚度约30米。

全市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为36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省地下水资源的18%。

市境地下水质一般较好,多属低矿化度淡水,矿化度绝大部分小于1克/升。

山区地下水矿化度更小,普遍小于0.5克/升,pH值多在7~8.5之间。

因此,市境地下水属于中性或弱碱性饮水。

(三)水能资源

市境(未计长江)水能理论蕴藏量约340万千瓦,可开发量约230万千瓦。

在黄柏河、渔洋河已建多座小型电站,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

三、主要河流

长江自秭归碳水峡入境,经宜昌至枝江鸭子口出境,在市境流程230千米,以宜昌南津关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流经西陵峡地区,江面狭窄,水流湍急;下段流经市境东部丘陵、平原地区,江面渐宽,流速趋缓,从枝城至枝江境内,江面宽达1000米以上,形成了许多曲流和沙洲,是著名的粮棉产区。

清江发源于恩施州利川市齐岳山麓,全长423千米,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盐池温泉入境,至枝城市陆城镇注入长江,市境流程153千米。

清江总落差1430米,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梯级开发,长阳隔河岩电站已于1994年建成并网发电,目前正在建设清江梯级的最后一级电站——高坝洲电站。

黄柏河长江北岸支流,发源于宜昌县境,全长158千米。

黄柏河水能资源丰富,已进行梯级开发,修建了水库和水电站,已建的西北口水库,总库容2.2亿立方米,并建有装机容量1.5万千瓦的小型电站,是市境较大的水利枢纽,为全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及为生产提供能源。

沮漳河发源于郧阳地区保康县境,流经市境的远安、当阳、枝江,于荆州市注入长江。

沮漳河在当阳市两河口以上分东、西支流,东支为漳河,西支为沮河。

沮漳河流经市境的三个粮、棉产区,已建大、中、小型水库60余座,总库容达5.4亿余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万余公顷。

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林区,在秭归的香溪镇注入长江,全长110千米。

四、湖泊

市境有11个湖泊,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其中枝江市境有6个,枝城市境有3个,当阳市境有两个。

湖泊面积小,湖底平坦,湖水较浅,水温高,有利于渔业发展。

五、水利建设

市境先后建成大型水库1座(当阳市巩河水库),中型水库19座,小型水库480余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并建有大、中、小型灌溉渠8000多条,初步形成东风渠、大溪等800公顷以上的灌区11个,有效灌溉面积14万公顷,平原湖区普遍安装了固定的机电排灌站设备。

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对于全市的抗旱、灌溉、防洪、排涝及养殖业等起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农、渔业生产的发展。

六、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宜昌市境雨量丰沛,河网稠密,湖泊较多,水资源十分丰富,对发展灌溉、航运、发电、旅游和水产养殖业十分有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开发利用全市水资源,发展水利水能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及市境水资源的潜力相比,差距还很大。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宜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水资源优势,应大力发展水运与水产养殖业。

在航运方面,要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航运条件,并对一些碍航河道进行整治。

在水产养殖业方面,要抓好资源的保护和增殖,特别是对湖泊水面的保护,尤应引起高度重视。

市境地处亚热带,河湖水温高,饵料丰富,淡水鱼类繁多。

由于湖泊水面的缩小,严重地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毁灭了水生生物,影响了定居性鱼类的产卵场所和饵料来源,使水产资源普遍下降,天然捕捞量日益减少。

因此,在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

对湖泊水面,应以渔业为主开展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泥沙淤积严重的湖泊,应进行疏浚,对湖泊周边地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严禁围湖垦田,防止湖区萎缩。

退田还湖,搞多种经营,发展水产养殖,实行湖区生态立体开发。

湖泊河流的整治,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防洪和保护水产资源,给鱼类留出洄游的通道,以保证长江的防洪需要,保证水产资源永续利用。

治理城市“三废”,防止水质污染,也是保护水资源必不可少的措施。

课后活动:

1、用自己的话介绍宜昌的水文特征,然后和大家交流,看看谁掌握得更多。

2、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本文中提到的河流和湖泊,并画在宜昌地图底图上。

 

第五讲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长江三峡是指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组成。

峡谷之间有一些宽谷,长江三峡即为这些峡谷和宽谷的总称。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长江流经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