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9543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docx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

  这是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词中重要意象,来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鉴赏方法。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探究与活动:

能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感情,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

讨论。

拓展阅读。

多媒体课件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创设氛围,导入本课。

  课件播放歌曲《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视频。

  [说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用李清照《一剪梅》的歌曲,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

毕竟这首词连同这份感情都距离学生太远太远,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刻意回避夫妻间的相思之苦,还不如一开始就让爱普照心田,让爱充满课堂,让学生敢于说爱,否则怎么可能被爱打动呢?

  二、走近李清照。

  教师课件展示。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三、以声传情,朗读体味,整体感知

  (诗歌是为了传情达意,我们在刚接触一首诗歌时,一定会对诗中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最初的感受。

这首词我们已经预习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自己对词作的情感把握,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

  1。

指名几个学生朗读,师生评价。

(强调节奏、感情感情基调(愁))

  2。

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指导:

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

  3。

全班齐读。

  四、作品赏析,重点品读

  1、全词围绕一个愁字,那么词人因何而愁?

(教师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明确《醉花阴》的写作背景:

  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在没有欢声笑语。

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开篇写愁,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少有才力的李清照如何去表现愁呢?

况且,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大家看。

(点击课件,展示古人写愁诗词)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师:

大家看,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

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她是如何写愁思的?

  3、品味上片

  师:

李清照的.愁绪延续了多久?

  生:

一天

  师:

那个字可以体现出来?

  生:

  生:

永昼,漫长的一天

  师:

(板书:

永昼)如果仅仅是一天时间,这场相思就被记录到文学史中的话,李清照未免有些矫情了,仅仅是白天思念吗?

晚上如果安然入睡,这场相思可以不朽吗?

还有什么字可以体现出时间的长度?

  生:

半夜凉初透的半夜

  师:

(板书:

半夜)现在我们知道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从12小时到24小时,从日出到日落,从月升到月下,充其量,情歌唱到天亮。

有没有更长的时间的词来表明?

  生:

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丈夫离家至少一年了。

  师:

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里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重阳是怎样的节日?

  生:

登高怀远亲人团聚的日子。

  师:

本是夫妻团聚之时,无奈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身影,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着实浓重。

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

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

凉,写出了她的心凉。

  师:

凉的是什么呢?

天阶夜色凉如水,清秋的天气是凉的;身旁的玉枕纱厨是凉的;女主人公的身体肌肤是凉的。

凉后还加了一个字?

  生:

  师:

那叫透心凉,一个透字,言其程度由表及里,都凉,天凉、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地凄凉。

  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无一字不秀雅,说出

  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慢慢来品析。

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我们要想把握她,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有时通过一个句子可以把握全篇,甚至有时通过一个字的解读,一首诗歌境界全开。

希望以后同学们读诗词时注意到这一点。

  师:

我们通过字句的品析,词的意境是零散的,下来请同学们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上片的意境。

学生交流。

  4。

品味下片

  师:

我们继续看下片。

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

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

  生:

消解愁绪

  师:

如何消解愁绪?

  生:

饮酒,东篱把酒

  师:

饮酒真的可以消解愁绪吗?

李清照的前辈李白先生曾经做过试验,他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解掉了没有?

  生:

没有

  师:

李清照的消解掉了没有?

  生:

没有

  师:

从词中看哪个字可以看出没有消解掉?

愁的最终结果如何?

  生:

  师:

一个人整日整夜的思念,问题是不止一天,能不消瘦吗?

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什么意思?

瘦了呗,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

  师:

李清照瘦成什么程度?

  生:

瘦比黄花

  师:

黄花是什么花?

  生:

菊花

  师:

读到这里我想起个小故事。

(教师口述小故事)

  据说,李清照把这《醉花阴》寄给了在外地做官的赵明诚,寄托自己子的一分相思之情。

赵明诚先是很感慨,赞叹,看了半天之后又生出几分惭愧来,再看一阵子,就惭愧之上生出一些嫉妒之心,怎么能老婆比我写得好呢?

那不成,我现在好歹也是国家干部,在外做官,是不是?

我也得写几首词,让老婆看看,在才情方面也绝不让巾帼,看看,人家是巾帼不让须眉,他只能须眉不让巾帼了。

  痛下决心,请假不上班了,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边,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在那儿编啊,编了五十首词。

  编完了,赵明诚动了个坏脑筋,他就把那个李清照的《醉花阴》搀到他这五十首词里头,然后找他好朋友陆德夫,老陆,你来看看啊,最近我产生了一批作品,你给看看我这些作品怎么样,陆德夫也是个实在人,左看右看,说,老赵啊,说实话,就三句写得好。

那赵明诚问哪三句啊?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是《醉花阴》末句。

  那我们同学也来品品这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问题:

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你觉得有何妙处?

(教师课件展示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它象征高洁、淡泊,也酷似作者芳华和清品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当的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这一"瘦"字恰是全词的"词眼"

  5、小结:

下片以“愁”为暗线,“东篱把酒”为了排遣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莫道”句提出“消魂”正是愁的表现,最后落到“瘦”字,正是愁的深化,并与上片“愁”字呼应,使上下片由浅入深,浑然一体。

  6、全班尝试背诵词。

  五、总结提高。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课件展示

  

(1)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2)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3)鉴赏表达方式

  六、拓展阅读,课堂达标

  师:

这首词是李清照冲破封建禁区,真切的吐露对丈夫赵明诚的怀念,勇敢的歌唱自己对丈夫的爱情,但却是那么的谨慎、矜持,把对丈夫的缠绵热烈的爱隐藏在含蓄的暗示和淡雅的言语中,可以传唱千年。

而今天我们听到一首流行歌曲,“老公老公我爱你,阿弥驼佛保佑你————”“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当然,任何一种形式表达爱情都无可厚非。

我们可以让一个现代少妇随时光隧道去北宋年代,也可以让李清照来到今天都市生活,给李清照一部手机,让她上网QQ视频聊天,或者坐火车、飞机―――,所以,古人就是由于相对闭塞的时空,相思才有了更多的滋味。

  请学生欣赏李清照和《醉花阴》同时期创作的词作《一剪梅》。

课件展示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题导读: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月满西楼》,学生学唱《一剪梅》。

  七、作业

  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醉花阴》。

  八、板书设计

  白天:

愁永昼

  上片:

佳节重阳

  晚上:

凉初透

  醉花阴 愁―――相思―――爱

  菊花:

暗香消魂

  下片:

把酒赏菊

  自己:

瘦比黄花

  延伸阅读: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注释翻译

  醉花阴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

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

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

纱帐。

  消魂:

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

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渔家傲》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一首风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渔家傲是词牌名。

  二、整体感知:

  1、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

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2、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

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3、学习生字:

谩(màn).

  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

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

上阙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

”――“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谩友惊人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4、“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渴望寻求幸福。

  四、合作探究: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

明确:

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词人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

她作两首《临江仙》词,都用欧阳修的成语“庭院深深几许”作为起句,这很可能是借它充分表达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这是很少见的。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读这首词。

  七、板书设计:

  渔家傲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

海天相接、瑰奇雄伟。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

辛苦求索、未见光明。

  渔家傲李清照微课教案第3篇

  教学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

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教学设想:

  “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基本要素。

本课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

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

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李清照词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有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

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

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

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有《漱玉词》传世。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

帆殷勤嗟谩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

谁能帮帮他(她)?

  4、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梦)

  四、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

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

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

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

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

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

请看: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

“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