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9260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docx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

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示。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由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罗斯福新政特点。

【答案】

(1)上升(或猛增;快速增长)。

(2)①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③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知,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快速增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根据材料内容和问题可知,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两张图片中的场景分别出现在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中?

(2)材料二中,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俄国、日本出现的社会危机。

请根据图片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摆脱了危机。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

为度过这一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哪一措施?

日本和德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困难局面的?

【答案】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2)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3)革命(战争)改革两种方式

(4)罗斯福新政;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处死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件;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事件。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俄国、日本出现的社会危机,面对社会危机,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摆脱危机;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来摆脱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摆脱了危机。

(3)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英国、法国和美国通过战争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可知,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革命和改革。

(4)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

为度过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新政;第二小问:

日本和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来应对这一困难局面。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兰克林·罗斯福提供了重振美国人民的活力,他的就职演说使这个国家恢复了信心,同时激励它行动起来。

“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事情是恐惧本身。

国家要求我们来取行动,而且现在立刻行动起来。

我毫不犹豫地担当起领导这支伟大人民队伍的任务,”“假如国会无法做到,我不会逃避降临到我身上的职责。

我将从国会那里要求仅存的一种手段来解决危机一一那就是使用广泛的行政权力来抗击危机。

”演说俘获了美国人民的心。

一一马克·C·卡恩斯、约翰·A·迦勒迪《美国通史》

罗斯福还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智囊团”,其组成人员是总统的重要顾问,但又不属于政府官员之列,这在美国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些智囊人物有几大特点:

第一,均有较高的学位和学问;第二,均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第三,均倾向于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从根本上说,罗斯福及其“新政”得到支持,是由于适应时代要求,比起其他资产阶级政治人物及其政策较有利于大多数美国人。

实行“新政”需要大胆创新,……如他们第一次顶着垄断资本的反抗规定了对华尔街的管治,他们顶着保守派和农产品加工业者的反抗,把巨额款项分配给数以万计的生产主要农产品的农户,他们不理保守势力和企业界反对,一次拨款50亿美元计划使500万人就业,他们帮助广大工人群众组织工会与资方抗衡,他们打政惯例使国会在立法方面唯自己的马首是瞻,他们为全国小额银行存款保险等等。

——刘绪路、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演说”的背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面临的阻力有哪些?

请结合所学说明,他消除阻力的手段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罗斯福顺利施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

【答案】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2)阻力:

垄断资本、保守势力、农产品加工者、企业界的反对等。

(答两点即可)手段:

国家干预经济。

(3)因素:

①罗斯福的个人魅力、努力和担当;②吸纳和重用人才;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④大胆创新。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事情是恐惧本身。

国家要求我们来取行动,而且现在立刻行动起来。

我毫不犹豫地担当起领导这支伟大人民队伍的任务,”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罗斯福演讲的背景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2)依据材料信息“他们第一次顶着垄断资本的反抗规定了对华尔街的管治,他们顶着保守派和农产品加工业者的反抗,他们不理保守势力和企业界反对,他们打政惯例使国会在立法方面唯自己的马首是瞻”可知,罗斯福面临的阻力有垄断资本、保守势力、农产品加工者、企业界的反对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消除阻力的手段是国家干预经济。

(3)依据材料信息“是由于适应时代要求,比起其他资产阶级政治人物及其政策较有利于大多数美国人。

实行“新政”需要大胆创新”,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的个人魅力、努力和担当;吸纳和重用人才;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大胆创新是罗斯福顺利施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丁・张伯伦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材料二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关税。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

这些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摘自杨起善《关税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导致材料一中国际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各国间出现了哪一经济表现?

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经济表现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贸易保护主义或关税大战:

提供了教训或促进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1932年、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恶化。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可知,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

这些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可知,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为各国提供了教训,促进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5.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诺曼底登陆图二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图三《解放日报》毛泽东声明

图一1944年6月,英、美盟军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联的压力,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欧洲战场的结束。

图二欧洲战场结束后,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

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图三1945年8月9日,《解放日报》刊登毛泽东发表的声明:

“致电斯大林元帅将以全力配合红军及盟军作战”。

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一周后,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图三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A

(2)可从登陆地点、登陆(作战、发表、结束)时间、战争结果、登陆意义(作用)声明内容等方面回答。

(3)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三“《解放日报》毛泽东声明”可知,图三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

(2)可从登陆地点、登陆(作战、发表、结束)时间、战争结果、登陆意义(作用)声明内容等方面回答。

如信息一:

登陆的地点是法国;信息二:

登陆的时间是1944年6月;信息三:

登陆的意义是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联的压力,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欧洲战场的结束等。

(3)根据材料图片和文字介绍中可知,图片和文字材料反映的是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作战,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6.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

部门/年份

1841年

1877年

工业

43%

55%

农业

20%

14%

服务业

37%

31%

 

材料二:

1920年8月,在坦波夫省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领导人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安东诺夫而得名,在苏联史书上叫做“安东诺夫叛乱”。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打倒粮食征收制”、“自由贸易万岁”。

——郑异凡《在农民暴动的压力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起因之一》

材料三:

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农业调整法》。

随后,农业部在华莱士(农业部长)领导下开展了严厉的限产措施……农业部……先后促使国会通过了“农业信贷法”、“农业抵押法”、“农业贷款法”等,以加强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创立的农业常平仓制度、现代农业信贷系统、新的农业合作机制以及农业科研体系等,随后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

——王祖奇《亨利•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安东诺叛乱”与当时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有关?

农民在起义中提出的口号后来是如何实现的?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帮助农民度过经济大危机的主要措施。

这些措施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议。

【答案】

(1)变化:

工业人口增加,农业和服务业人口减少。

原因:

工业革命的完成。

(2)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实现: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等)。

(3)措施:

限制生产;加强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

影响:

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

(4)建议:

完善农业政策,加强农业制度建设;关注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中1841年和1877年的数据变化可以直观的看出工业人口增加,农业和服务业人口减少。

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结合所学可知,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

战时共产主义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情况下,为了将全国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确保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而被迫采取的带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这在当时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对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具有重大作用。

但是,在把握政策的分寸和限度及实施手段和方法上存在不少弊病和错误。

因此,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

这些措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现代农业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历史的经验中总结,我们需要完善农业政策,加强农业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7.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相应的方框内。

A.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召开地B.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的地区

C.二战开始后最先遭到德军突袭的国家

【答案】从左到右依次是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召开地是德国的慕尼黑;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的地区是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二战开始后最先遭到德军突袭的国家是波兰,由此可知,从左到右依次是A、B、C。

8.阅读下列材料:

主张不加干预的政策其结果将加深危机而不是缓减危机。

新政实施最重要的后果是度过了严重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新政实施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危险是法西斯主义的威胁……由于新政排除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可能性,美国最终站在反法西斯阵线一边,从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请回答:

(1)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新”在什么地方?

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影响。

【答案】

(1)背景: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新”:

国家干预经济;核心和基础:

《全国工业复兴法》。

(2)主要影响:

使美国度过了严重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排除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可能性;美国最终站在反法西斯阵线一边,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

(答出其中两点即得2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通过“新政实施最重要的后果是度过了严重经济危机”,我们可判断出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是: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新在: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的核心是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2)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通过“新政实施最重要的后果是度过了严重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由于新政排除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可能性”等,我们可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

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不仅使美国度过了严重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排除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可能性;美国最终站在反法西斯阵线一边,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9.火是希望,使人类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火是绝望,因为它是那样的无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罪恶之火)

材料一:

(燎原之火)

材料二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灾难之火)

材料三:

(发展之火)

材料四2016年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也是继韩国举办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举办这次峰会。

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中国历时150年建造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建筑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大火付之一炬的残迹。

这场“大火”的放纵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说“一点小小的力量”是指什么?

这点“小小的力量”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别指什么事件?

各自带来了什么影响?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如何应对?

(5)结合上述材料与图片,谈谈你对“火”的认识。

【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萨拉热窝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经济全球化。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一点即可)

(5)“火”是一把双刃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火,战火在历史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史实。

(1)此问考查的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

根据图片学生可知是被大火烧毁的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1856年到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侵略者攻占北京,并且洗劫了著名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然后将其付之一炬。

充分体现了侵略者残暴的本质。

(2)此问考查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相关史实。

根据材料二“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是力量非常弱,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之后又建立很多革命根据地,形成燎原之势。

(3)此问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根据图片结合课本所学,图一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图二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场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此问考查的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

根据材料四中传递的信息“2016年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

”二十四国参加说明这些国家在经济方面密切合作,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并且还要表达今后的做法。

(5)此问考查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是综合性问题。

通过材料一“火”火烧圆明园,给人类带来灾难。

通过材料二“火”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得出“火”是一把双刃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中“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与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相结合。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与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