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docx
《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
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
西塘古镇导游词
(一)
西塘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但是西塘的独特魅力令留宿旅者陶醉!
2011年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上,西塘景区以年接待269万人次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38位。
再过去看一件精品之作——”熊猫盼盼”,是一个根榴抱木的作品,熊猫的身份为整个根榴,耳朵部分是根榴上张正根雕艺术馆面两个天然的突起,眼睛、嘴巴、爪子是雕刻过的。
作者再巧妙地修饰了竹面,形成了熊猫抱竹这一憨态可掬的图案。
我们再来看一个抽象的作品,这是一块天然的卷边根,题为”年轮”,作者把整个根面想象成一片树的横切面,一圈圈的年轮记载着年轻时的梦。
再看这边有个卷边根的蝙蝠,也是整体的一个树根,后面着色,体现出前面的蝙蝠,蝙蝠在古代是福气的象征。
各位游客看完根雕以后,希望大家把西塘的好福气带回家。
我门下一站的目的地是江南瓦当陈列馆。
(沿途讲解)您知道西塘有三多吗?
那就是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00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团友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江南瓦当陈列馆。
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
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
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作品传世。
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更早有”千窑”之称。
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
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善一带制窑业发达。
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
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
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沿途讲解)现在我们是在去烧香港景区的路上,大家想不想知道西塘这个名称的由来呢?
我这就为大家解说一遍。
其实它是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佐吴修水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开挖了这条南北向的河道,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胥塘,因西塘话胥塘、西塘为谐音,故改称西塘。
胥塘河上的这座桥初建于明朝,是西塘建镇以后修造的第一座桥,故取名安境桥,西塘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大家请看这边,我们已经到了烧香港景区.烧香港景区是西塘两大典型水乡风貌区之一,它以典雅、秀美、幽静的特色见长,站在鲁家桥上远眺,烧香港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楚楚动人地屹立在水边,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烧香港景区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几百年来水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一座座精致的小楼,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河埠头以及千姿百态、喻意深刻的系舟石,无一不透视出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塘是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地方,据镇志记载,从明代万历三年至明末的427年间,中进士的19位,中举人的有31位,近现代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西塘在外人员有好几百位,原上海市副市长、被誉为人民公仆式的好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就坐落在烧香港内。
各位游客跟我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倪宅。
倪宅是西塘一户较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大家可以从门面的开间及里边的格局看出这是一份典型中等书香世家,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
倪天增(1937年——1992年),他是上海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其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公仆的好市长。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建筑,倪宅原为五进,现只开通了前二进,正厅为承庆堂,为倪氏祖居的堂名,前厅和两旁分别设有厨房、膳房、帐房、琴房等,楼上则设有闺房、卧室等为明清时期西塘殷实家庭的真实写照,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西塘普通家庭所折射出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纪念倪天增同志,特在楼上陈列展示他的生平介绍及部分遗物、图片资料,以表达对这位人民公仆的敬仰与怀念。
走出倪宅,我们将要到的是圣堂,而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五福桥。
五福桥是西塘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为单孔石板桥,因其结构牢固,用料考究而闻名西塘。
据西塘的老人讲,从这桥上走,可以得到五福气,即长寿、康宁、富贵、德、善终。
五福桥旁一排低暗的房子,虽然不起眼,但这里却住着西塘最有钱的人家,因为江南人有财不外露的秉性,所以,这户人家故意把前面的房子造得特别高,里边才是深宅大院。
团友们,大家现在进入的是圣堂,它是供奉关羽的地方,但为何没把它取名关帝庙而称为圣堂,据说有两个说法,
一是西塘人尊称孔子为文圣,关羽为武圣,故名圣堂;
二是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来过这里,圣上来过,所以叫圣堂,圣堂在西塘的历史较为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旧称庞公祠,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曾两次重修,改供关帝,俗称”圣堂”.在西塘人的眼里,圣堂既是一座关帝庙,又是一座财神庙,旧时的西塘每逢正月初五,镇上的商人们必定去圣堂烧香祭拜,用家里南瓜糊做的元宝,换圣堂的元宝,意喻一年财源滚滚。
圣堂两旁也商贩云集,各色风味小吃,年画、玩具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现在大家看到的圣堂,已经过整修,规模也较之以前扩大一倍,前后共分4进,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和第三进分别供奉着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关羽,第四进为观音殿,两旁侧殿则为文昌殿和三官殿。
圣堂内供奉的神像,并没有严格的道教、佛教区分。
在西塘这座古老的小镇上,只要是老百姓敬仰的,都被供奉在这里,西塘人纯朴、善良的民风也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现在的圣堂已是修缮一新的话,那么在这里还有两件物品是以前保存下来的,一件即是这付抱柱联,上联是”异姓同胞笑今人同胞异姓”,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异姓结为兄弟,但情同手足;下联是”三分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异姓结为兄弟,而当年的国家却是三足鼎立的态势,另一件即是门厅内置放的名为”引元宝”的雕花木板,这块木板材质考究、雕工精湛,上刻十七只鎏金的大元宝,原摆放在正厅门上,意喻招财进宝。
您还记得我们刚去过的根雕馆吗,而现在我们要去的是西塘明清明居木雕馆,它是一座前临街后临河的典型民居建设,原为西塘一户商户人家的宅院,现里面陈列着西塘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各式木雕250余件,这些精美木雕,每一块都以其雕刻精湛,喻意深刻而深受游客的喜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木雕馆里陈列的物品是西塘一位普普通通的邮电局职工自己收藏的,这也显示了西塘浓愈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走进木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呢,是两旁这两件大型的月梁架,这是一个江南民居的建筑构件,原系摆放在梁架上面起到支撑作用的,上面雕刻着渔、樵、耕、读的图案,雕工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在西塘,渔樵耕读的图案被广泛地采用,这是西塘儒商文化的具体体现,西塘历史上是个商贾云集的地方,但讲究以诚信为本,崇尚文化的儒商思想,却是西塘每一个商人所特有的,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正是有了这种儒商文化的滋养才造就了小镇居民勤劳、善良的性格,纯洁、朴实的民风。
走过小小的天井,便是民居的正厅了,这里摆放的多为中小件木雕作品,有体现精雕细刻工艺的梅花撑,也有体现风调雨顺双喜临门等美好喻意的梁垫,更有用佛手、荔枝、桃、石榴等四季水果代表福、碌、寿、喜的雀替,这些无一不向你展示了江南木雕的精美绝仑与西塘千年古镇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沿途讲解)在去下一个景点之前呢,我还是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塘其他一些我们没安排在规划中的景点。
塘东街是西塘镇上民国至解放初期较繁华的街道之一,这里也聚集了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如中华百年老字号药铺钟介福药店等,但与西街相比,这些建筑更多了一些西洋的风格,大概是与他的繁华年代有关吧。
游客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黄酒陈列馆。
西塘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古镇,更有着其独具一格的水乡为背景的文化色彩。
比如说:
船文化、桥文化……而在这里我想特别值得一提的便是酒文化。
西塘所在的杭嘉湖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其优质的大米,纯净的自然水为西塘的黄酒酿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塘的老百姓经过了世代的积蕴沉淀孕育出了众所周知的特色佳酿——嘉善黄酒。
西塘的黄酒原名为三白酒,所谓三白:
一是指米白;二是酒纯,不加色为白;三是指装酒的坛子涂上白灰水(杀菌)。
明清时期酿酒的都是私人个体,用的是祖传的糟坊,其中最有名的便称之为”梅花三白”.在这个馆里,回顾了数百年的黄酒发展史,展示了一些西塘黄酒的精品和黄酒的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西塘黄酒的酿造过程,也为我们继承和发扬酒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酿造黄酒的一些知识吧。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传统酿造中使用的各种工具。
1、风车:
筛选糯米之用,酿酒需要粒圆,饱满完整的糯米。
2、量具:
有石斗(石50斤,斗15斤)小升1.5斤,用采确量取糯米的量,以控制生产。
3、米箩:
优质的糯米在大缸中浸渍一天一夜,然后捞入米箩冲洗。
4、地灶:
浸后的糯米入木桶在地灶上蒸煮成饭。
5、石舀:
用于捣碎酒药,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做成颗粒状酿酒之前须先行捣碎。
6、前期发酵:
(大缸内)冷却后的饭与酒药拌和(按量比)在大缸内搭窝(将饭入缸内并做成窝状),盖上草盖发酵,然后加饭加水加曲,约14小时左右开耙,再经一次加饭后5—8小时即可蕴坛,这是前期发酵(冬酿)。
7、后期发酵:
前酵结束后,用漏斗等四具装坛,堆于露天场地进行后发酵,一般上这个过程需60—90天,冬酿视色温而定。
8、木榨:
后发酵结束后,液体倒入木榨中进行榨汁,清液即为发酵完成的黄酒。
9、锡壶:
榨好酒液须再倒入锡壶中杀菌(放在地灶上隔水蒸)后灌入酒坛中,用长箸壳、泥头封坛,入仓库存放(陈化)。
(沿途讲解)了解了黄酒之后呢,我们要去的是醉园。
我呢,也不会闲着,现在为大家讲一下关于西塘的东西。
先说北栅街吧,它是西塘解放以后较为繁华的地段,至今还是西塘周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集中地,铁匠铺、秤店、理发店、化肥部、小吃店等许多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是当代西塘百姓的真实写照。
西塘三多之一的廊棚是西塘一绝,站在永宁桥上远眺,连绵不绝的长廊与河对岸的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青砖黑瓦间挂的串串红灯笼与柳枝间偶尔冒出来的那抹新绿为这幅水墨画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塘也由此变得更加神秘,更加写意,令人留连忘返。
西塘的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是当年繁华历史的见证,廊棚是每家每户自己建造的,虽然高低不同,但风格却非常一致”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走在长廊下,脚踩着咯吱作响的青砖路,欣赏着沿河两岸的风景,游人们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忘却了尘世间的喧嚣,悠闲、怡然之情由生。
到了醉园,您醉了吗?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醉园并不是一个景点而是西塘家庭文化的具体展示,这是一户王姓人家,世居西塘。
这座宅院前后三进,住着祖孙三代5口人,主人王亨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版画爱好者,几十年来,凭借着自己对版画艺术的满腔热爱,创作了无数版画作品,并先后在全国各大报纸发表,受到了专业人士很高的评价,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王小峥也爱上了这门艺术,父子俩的作品大多以水乡为题材,构思新颖,刀法圆润,风格清新秀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醉园的总体建筑为江南园林式,醉园的名字是主人醉心于四书五经的诠释,体现了西塘人浓愈的文化氛围,园内有座百年历史的古砖台,期间假山、秀水、清苔、古藤,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园内另有一小砖桥,高约一米左右。
虽然桥小,但人可以从砖桥上走过,是西塘具有使用价值的最小的砖桥。
了解了醉园,接下去我们要去的是七老爷庙。
护国随粮王庙俗称”七老爷庙”,始建于明代末年。
相传有一位金姓运粮官经过本镇,时值镇郊旱灾严重,百姓颗粒无收,苦不堪言。
金动恻隐之心。
金死后,朝廷查清其事,追封为”利济候”,且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镇上百姓感其恩德,特建此庙以表纪念,金排行第七,故百姓称之为”七老爷”.每年农历四月初三为七老爷生辰之日,届时全镇各业百姓设社祭祀,万商云集,形成庙会。
着可能就是西塘庙会了吧。
游完了那么多景点了,大家对西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吗?
如果还没有玩够,那就继续跟我来吧,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去的是石皮弄。
所谓的石皮弄就是西塘120多条弄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弄了,它全长68米,由216块石板铺成,最窄的地方0.8米,最宽也不过1.2米。
因为石板很薄,下有一条很长的下水管道,所以石板就象皮一样的覆在上面,故此得名”石皮弄”.游完小弄之后呢,我们要去的是种福堂。
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
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
其第三进为正厅即”种福堂”,本厅特色为正厅东侧有帐厅,西侧有陪弄,楼面铺砖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写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
”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此建筑的特色为砖雕门楼精致,有至今西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砖雕门楼。
两座门楼上分别刻有”元享利贞”、”维和集福”四个字,既是王家八个子嗣的名字,又寓示着王老先生希望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种福堂正厅的楼板非常结实,楼板的上面铺有方砖,这样做一是为了隔音,二是防潮,三是防火。
这种堂楼结构是江南居宅的一色,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游完了我们计划中的景点,一路上谢谢团友们的合作,现在,我们将踏上返程,请您务必跟上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