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7034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docx

《陈情表》教学设计副本

陈情表

教学设计:

马忠祥(古浪县第二中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

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因此,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深度而真实地学习语文,是摆在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2.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阅读教学只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重视从学情出发设计教学,解决学生阅读学习中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业表现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学有所得。

3.课标指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陈情表》是作者李密的散文,每个学生在解读时会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课标在选修课程“诗歌散文”中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对本课来说,“以小见大”手法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变革学习方式”。

网络教学是变革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它可以实现学生真实参与课堂。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

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我们在初中时曾经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那是西蜀丞相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陆游说: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2.主要内容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

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

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

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

《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

文中作者用了不少委婉之词,比如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又如“猥以微贱”“犬马怖惧”“伏惟”等,以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面表明自己的心迹。

特别到结尾处,简直是含泪哀求的语气,并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誓,忠爱之情溢于言表,出现在武帝面前的俨然是一个活脱脱的忠臣形象,终于化解了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同情。

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3.学生情况

(1)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高二学生虽然每天都会感受家庭对其关心与照顾,体验更多的是获得!

家底不幸不全者毕竟很少,很少有人感同身受思考过责任和担当。

所以尽管学生在初读文章时都知道文章在写祖孙之爱,但学生理解的爱与困境跟作者要表达的爱与困境相距甚远。

3.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学生读了课文,写了初读感受,提出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阅读学生提交的初读感受之后,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本文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布置学生对文章内容做整体感知。

4.教学方式说明

结合学生的初读感受和学生的问题设计教学,主要采用言语活动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独立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采用教师本人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歌华有线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三、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婉转陈情”的手法

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

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

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

2.用微写作的方式内化“婉转陈情”的写法

在阅读的基础上,用微写作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理解,这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一种方法,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深入理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

(1)以初读感受和学生问题导人。

(2)学生言语活动。

1.讨论:

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

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来。

  进一步引导:

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

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

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提示:

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

这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4.思考:

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此时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

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

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

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

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读思考: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

先尽忠后尽孝。

(投影)

(4)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的一位亲人写下你对他们的爱意。

(字数不限,短信对联诗歌均可)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应用

创设情境

展示学生初读感受,并作点评

学生读自己写的初读感受

了解学情

PPT、网络广播

温故知新

进人“外化学情”页面,读学生提的问题,提炼出本节课研究的核心问题

学生阅读全班学生的问题

得出本课学生研究的重点问题

计算机网络、网络广播

新课讲解

逐步提出上述五个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其他学生的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问题,接着讲解学生的难点

学生进入互动课堂“难点攻克”学习页面,阅读文本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做评价评价时安排学生讨论

解决难点

计算机网络、网络广播、PPT

实践操作

学生进入互动课堂“展示评价”学习页面。

解决难点

计算机网络、投影仪PPT

分享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评价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再就评价不到位的地方做点评。

指出学生遇到的难点在哪

学生读自己的理解,学生评价其他同学写的内容。

评价时生与生对话

同伴互助理解

计算机网络、投影仪

效果评价

教师展示学习评价量规

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用ppt方式讲解难点

计算机网络、投影仪

归纳总结

写板书

记住本课学的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黑板

拓展提高

请选择你的一位亲人写下你对他们的爱意。

学生进入“作业页面”看写作的具体要求

布置作业

计算机网络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

学生跟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2.评价量规

问题一1.讨论: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引导:

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

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

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

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

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问题二:

2.讨论: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讨论:

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义理”?

  (三)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3.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

《陈情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评价项目

结果

懂得了婉转陈情的手法

100%

课上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学习时间

100%

参与了每项言语活动,在活动中参与度高

100%

教学的切人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00%

喜欢网络教学的学习方式

100%

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90%

本课学到的内容(分条陈述)

1.知道了婉转陈情的写作手法

2.知道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感受本文的和谐美、人情美

3.理解了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