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退耕还林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蒲城县经济发展局申报,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
该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为陕西省果树研究所。
项目围绕酥梨支柱产业,以生产绿色、有机优质出口酥梨为目标,在陕西优质酥梨主产区的蒲城县建立8万亩绿色和2千亩有机酥梨果品生产基地。
建设期2年,实施地点选择在蒲城县椿林镇、城关镇、荆姚镇和党睦镇。
1.1.2本项目属酥梨产业化项目,采取酥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按照绿色、有机质量标准要求,通过实施“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果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果农的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退耕还林推广适合渭北黄土高原区域特色的生态型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技术体系,积极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
同时,为陕西乃至中国酥梨主产区提高酥梨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果农技术素质、提高酥梨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模式。
1.2项目名称
蒲城县2011年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3项目建设地点
蒲城县椿林镇、城关镇、荆姚镇和党睦镇。
1.4建设单位
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
1.5项目法人代表
张安吉
1.6项目主管单位
蒲城县农业局
1.7项目性质
改(扩)建
1.8项目建设目标
按照“合作组织+农户+基地+技术依托单位”的形式,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目标,建成8万亩绿色酥梨基地和2千亩有机酥梨标准化生产基地。
1.9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体工程:
①、建设储存能力1500吨气调库一座。
②、项目新建检验检测中心120平方米。
③、建设绿色有机酥梨培训学校。
④、购置植保器械10台(套)。
辅助工程:
①、项目新打机井两眼,配套渠系灌溉1500亩。
②、老园改造1000亩。
③、基地土壤改良2000亩。
1.10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
项目建设工期:
一年。
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
1.11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896万元。
其中:
主体工程620万元,辅助工程266万元,不可预见费10万元。
资金来源为:
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90万元,合作社自筹806万元。
1.12项目效益
通过建立8万亩A级酥梨基地和2千亩AA级酥梨生产基地,可使A级酥梨基地平均亩产量由3600kg达到4000kg,符合绿色果品质量标准的商品果率达到75%。
其中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达到30%以上。
AA级酥梨生产基地平均亩产量由3200kg达到3500kg,符合有机果品质量标准的商品果率达到70%,其中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达到40%以上。
通过合作社的管理运行,创建一个绿色、有机酥梨品牌,A级酥梨售价平均增加1.2元/公斤,AA级酥梨售价平均增加2元/公斤,基地年增加净收入累计3348万元。
1.13编制单位
蒲城县经济发展局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
1.2.2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1.2.3蒲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1.2.4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关于酥梨产业化发展设想;
1.2.5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关于编制《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退耕还林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6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及国内外近年来在酥梨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3结论
本项目是依托于蒲城尧山酥梨资源优势和产业化开发基础,以绿色有机技术示范推广为内容的酥梨产业化开发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项目技术先进成熟,产品市场广阔,建设方案合理可行。
项目建设地点蒲城县椿林镇、城关镇、荆姚镇和党睦镇,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优越。
项目承担单位——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在酥梨生产、新技术应用推广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实施本项目既可以加快蒲城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和壮大,又可以辐射带动蒲城乃至陕西省关中平原绿色有机酥梨产业的崛起,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食品的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己成为一种时尚。
有关专家认为,绿色、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有机农业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有机农业也将成为21世纪的农业发展方向。
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作物少施用或不施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采用有机肥料和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地肥力,生产出健康食品,已是当今社会的共识,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
蒲城县为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之一,地处关中平原东部,位于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4°44′50〞~35°10′30〞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3.2℃,年均降水量550mm,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土壤以黄壤为主,pH值在8.1~9.0,大气、土壤、水源都没有遭受污染,生态环境优良,是从事有机化生产的理想基地。
尧山酥梨为蒲城县传统品牌,享誉国内外,也是全县重要的经济支撑。
蒲城酥梨绿色、有机化生产是发展地方经济、做强传统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的广大果农,历史上就有林果栽培的传统习惯,通过近年来来的品种更新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酥梨产业更是有了大的发展,果品的产量和生产水平也都有了大的提高,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国内的消费市场结构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和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关注度的提高,人们更注重讲求生活质量,更多的追求有机、高档、营养健康的食品,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多方共识。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对有机农业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不断加大力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因此,面对各地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的竞争态势,如果单靠以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固步自封,没有大的突破,将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发展优势。
这就迫切需要利用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来嫁接和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现在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的基础,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有机农业,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品质好、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有利于帮助农民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也有利于减轻农业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系统平衡。
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建设完善的农田灌溉网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果园灌溉困难,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成高产、稳产农田。
建设覆盖项目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改变目前的果品运输困难现状,提高果品机械化作业水平。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从而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创造了条件。
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还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人们的标准化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可实
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为致富奔小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可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推广有机农业生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可基本消除项目区内的污染;进行土地整理及改良,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有效地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酥梨是入世后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也是陕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酥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安全、无公害成为人们对酥梨质量新的选择。
中国酥梨产业已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优势产业带,西北黄土高原产业带是中国最具潜力发展绿色、有机酥梨生产的地区,项目实施地的蒲城县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优势酥梨区域的中心位置,区域代表性强。
本区域具有发展优质酥梨的良好生态条件,但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酥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较低,急需通过引进和示范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果品生产操作技术,提高酥梨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以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
在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积极探索提高酥梨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提高中国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摸索出一条新路子。
果农合作社在国外是果品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运行机制已日臻完善,突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是果品生产的主导形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酥梨专业合作社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本项目采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依托科研技术单位试验研究的新成果,对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技术进行综合示范推广,探索“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果农+基地”这种新的管理运作模式,为保护果农利益和提高果农收入,提高酥梨产业化发展水平积累经验。
蒲城县关中平原东北部,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优等酥梨最佳生态区",但也是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来实现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将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现状
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位于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4°44′50〞~35°10′30〞。
东西长52.8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北部丘陵,中部高塬,南部平川,耕地168万亩,东临大荔、澄城;距韩城市司马迁祠126公里;西接富平,距古都西安市110公里;北依白水、铜川,距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陵100公里,南接渭南,距闻名中外的西岳华山120公里。
辖区17镇,373个行政村,全县76万人,人口密度431人/平方公里。
年降雨量500-600毫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充足。
蒲城是陕西的果品大县,拥有果林面积56.4万亩,其中苹果28万亩,酥梨24万亩,特色时令水果6万亩,建成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15万亩,年产果品5亿千克;是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之一,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酥梨之乡。
3.2、地理位置
蒲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属渭南市,历史悠久,风景优美。
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
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
3.3、社会经济
蒲城县下辖17镇,373个行政村,总人口76万人,截止2010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9.5亿元,同比增长14.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8.7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2亿元,增长13.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亿元,同比增长51.1%。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6亿元,同口径增长33.92%,较07年翻了一番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62元,同比增长2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5元,同比增长19.7%。
单位GDP能耗下降5%。
全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0年粮食总产4.06亿公斤,同比增长8%。
棉花种植23.9万亩,总产1.27万吨。
设施农业发展到15.1万亩,实现产值5.7亿元。
果业优果率80%以上,实现产值10.6亿元。
蒲城酥梨首次进入国际高端市场,出口澳大利亚。
畜牧业规模养殖户发展到4960户,实现产值3.6亿元。
千万只肉鸡产业化项目有序推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全年劳务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4.94万人(次),劳务收入11.9亿元。
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03家,会员达到23428人,辐射带动农户4.6万户。
建立“一村一品”示范村74个,其中省、市级24个,县级50个,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0元。
全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衬砌渠道150公里,新打机井180眼,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
全县新建通村公路257公里,提前一年实现了“村村通”。
3.4、自然情况
蒲城县地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度,无霜期180—220天,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
80%的保证率仅423毫米。
多为阵雨、大雨,且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常出现伏旱。
秋季降水比春季多,平均147.1毫米,占全年28.6%。
但多集中在9至10月上旬,形成连阴雨。
3.5土地资源权属现状
3.5.1办公场地:
租赁
3.5.2生产基地:
社员责任田
3.6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6.1规模优势
蒲城县是全国农业大县,也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之一,果品生产规模大。
现有果园总面积56.4万亩,人均0.75亩,果品总产72万吨,产值10.6亿元。
其中,酥梨24万亩,挂果面积21万亩,老劣果园1万亩,新建果园3万亩。
栽植品种以砀山酥梨为主,占酥梨栽植面积的70%,早酥梨、水晶梨、六月酥等品种占栽植面积的30%。
全县栽培面积超过3000亩的行政村有36个,超过10亩以上的农户3650个。
3.6.2品牌优势
蒲城县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县。
“尧山牌”酥梨、“重泉牌”苹果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由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蒲城酥梨在全国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获"中华名果"称号,还先后获得中国昆明博览会金奖、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中国林产品名特优新品种博览会国优产品,连续多年荣获陕西优质水果奖、农产品金奖,被选定为国庆宴会专用水果。
省上评定为"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建设达标县",中国流通协会评定蒲城为"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
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地经过严格检测后,正式批准"尧山牌"酥梨、"重泉牌"苹果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特别是“尧山牌”酥梨曾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49周年国庆宴会,喜获“中华酥梨”殊荣,被中国特产委员会授予“中国酥梨之乡”的称号。
2009年9月,500亩酥梨基地全部实现国家无公害生产,230吨酥梨首次代表陕西打入澳大利亚国际高端市场,开创了陕西酥梨出口之先。
在此基础上,党睦镇1100亩酥梨被农业部确定为陕西唯一的国家级酥梨标准园。
2010年7月,蒲城县被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酥梨生产基地县,这标志着蒲城酥梨已全部实现国家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3.6.3市场优势
蒲城酥梨以形美、果大、皮薄、色亮、质脆、含糖量高、郁香爽口、耐储存等特点闻名国内外倍受外商青睐。
近年来,蒲城在全县建立了25万亩绿色果品基地,推广生态果园技术,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对果品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特别是无菌害套袋的运用,使果品外观更美,里面更洁净,大大提高了果品质量,从而使蒲城酥梨得以突破进口国技术壁垒限制。
目前蒲城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酥梨大县,以酥梨为主的蒲城果品已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广西、湖南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并打入东南亚、俄罗斯、墨西哥等国际市场,赢得了客商的高度赞誉。
尤其是去年9月,蒲城酥梨以卓越的品质,一举突破发达国家苛刻的技术和贸易壁垒,230吨酥梨首次获准出口澳大利亚国际高端市场,这成为陕西果业发展中的里程牌事件之一。
如今,蒲城酥梨已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批准使用国际通用的“绿色食品”标志,以蒲城酥梨为代表的蒲城果品已成为中外消费者心目中绿色、健康、美味、营养的代名词,具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3.7产品国外市场供求分析
酥梨是大宗农产品,近年来国际市场贸易量约500多万吨,随着国际间自由贸易进程加快,酥梨国际贸易量呈缓慢持续增长趋势,2009年近800万吨。
世界有五大国际市场,即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市场。
其中欧盟市场是世界酥梨贸易量最大的市场,年进口酥梨35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酥梨进出口量的50%。
中国酥梨在东南亚市场上(该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对俄罗斯、越南等边贸市场贸易量增势强劲,开拓欧盟和北美市场已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酥梨2005年出口量约30万吨,2010年已增至50多万吨(另外,边贸约150万吨)。
随着中国酥梨的迅速崛起,世界其他酥梨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都有下滑趋势,这为中国酥梨扩大出口、提高国际贸易量提供了机遇。
中国酥梨在提高果品质量和健全营销体系上下工夫,酥梨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3.8产品国内市场供求分析
酥梨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人均苹果占有量43kg,低于世界人均65kg和发达国家100—300kg的水平。
我国有近14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如果人均消费量增加1kg,总消费量将增加140万吨。
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绿色苹果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内果品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按照2007年人均消费量20kg计算,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2600万吨,2012年人均消费量达到25kg,市场的需求量为3250万吨。
3.9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3.9.1蒲城酥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品牌优势,生产的酥梨95%以上销往省外或国外。
项目实施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产绿色、有机酥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和生态优势,明显的规模优势(较大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和价格优势(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使本区域酥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9.2项目实施区果园除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外,果园整体管理水平较高(果农生产技能普遍较好),基础较好,采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酥梨商品化程度(商品一致性)的提高。
3.9.3按照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技术要求,以与国际市场标准接轨的绿色、有机果品为生产目标,会提高果品质量竞争力。
通过合作社统一组织,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商标、统一销售,保证了产品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3.10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和方式
3.10.1供货销售通过“定单”形式,合作社与国内、国际水果经销企业或经销商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通过他们销售产品。
3.10.2直销或连锁经营随着合作社实力壮大,直接在果品市场设立销售窗口或专卖店,进行产品直销。
3.10.3建立农超对接,合作社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合作社向超市直接供应农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3.11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蒲城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28日,是经蒲城县工商局按照社会团体管理办法依法批准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合作社职能为酥梨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应用、酥梨生产、营销和农资配套服务。
办公地点设在蒲城县蒲大路,活动范围为蒲城县境内,合作社注册资金5万元,业务主管部门为蒲城县农业局。
该合作社是由蒲城县政协委员张安吉等八位农民自发组织的酥梨产业化合作组织,目前拥有会员638户,果园面积10万余亩。
合作社成立后,建立了八个分管部门并完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创新制定了“三室五部”管理模式,即办公室、会议室和财务室。
五部为技术服务部、营销部、质检部、物资供应部和销售部。
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会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对合作社社员酥梨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技术服务;营销部主要负责开拓国内外市场,负责社员果品的销售;物资供应部主要负责社员所需农资采购和供应。
2007年10月合作社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黑龙江强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了“绿瑞安”商标注册,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管理,08年9月合作社生产的酥梨荣获"中国梨果优质奖"。
07年到09年,合作社连续三年被蒲城县委、县政府评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年被渭南市农业局评为"先进示范单位",渭南市电视台"农家四季"、蒲城电视台"走进新农村"栏目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2010年合作社为社员销售酥梨531吨,经营收入181.51万元,盈余31.34万元,成员返还总额15.04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5353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965元。
同年被为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
3.12技术依托单位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是专业从事农业害虫研究防治与技术推广的科研单位,科研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基础工作扎实。
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有30多名科技干部赴国外培训学习或合作研究,有20多人次赴10多个国家考察学习。
建有果树育种实验室、栽培实验室、营养诊断分析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果品采后实验室等,该研究所“八五”期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目前仍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保持着业务联系。
多年来,在酥梨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酥梨科学实验基地建设、绿色果品出口基地建设、食品安全(酥梨)综合技术示范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与合作社有长期的技术合作和良好的协作关系。
3.13限制因素
本项目的实施尽管具有以上优势条件,但也存在以下限制因素。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农业生产水平偏低,田间水利设施不完善,节水灌溉措施不够,部分农田得不到灌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2)项目区农业科技水平偏低,科技体系、科技网络不够健全,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较慢,服务设施不配套,综合服务水平不高,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3)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酥梨是高效高投产业,近年来,由于果农对果园的投资不足,酥梨的效益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4)适合中国特色的产业化组织未能很好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酥梨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企业+农户”,“技术+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技术人员+合作社+农户+基地”等组织形式正在兴建,国家对农业合作经营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也正在完善。
酥梨专业合作社这种农民生产合作组织形式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正在成熟。
(5)果品生产中农资的统一供应和果品质量监督、管理、跟踪体系,尤其是酥梨安全监督跟踪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4.1.1指导思想
围绕酥梨主导产业,以生产绿色、有机果品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果品出口为目标,按绿色、有机果品质量要求,推广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技术服务、监督、跟踪体系,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蒲城县产业做出向导性示范。
4.1.2建设原则
按照“区域化布局,项目化运作,规模化建设,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加大优质酥梨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初步建成蒲城县绿色有机酥梨生产基地。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1项目建设目标
5.1.1市场目标
瞄准国际市场,借鉴欧美果品生产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果品综合管理制度(IntegratedFruitProduction,IFP)的技术要求,建立和完善绿色、有机果品(酥梨)生产技术体系及管理制度,结合蒲城县酥梨产区的自然条件和现有生产水平,重点示范推广病虫综合控制技术(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果园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和优质果品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建立蒲城酥梨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追溯制、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5.1.2经济效益目标
建立8万亩A级酥梨基地和2千亩AA级酥梨生产基地,A级酥梨基地平均亩产量达到4000kg,符合绿色果品质量标准的商品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