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018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利用自然水城发展水培农业,是中国近年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水面上利用浮力强的塑料泡沫,上覆土壤,栽培水稻或蔬菜。

水培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便形成鱼菜共生农业系统(如图),其产品品质优于大棚无土栽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棚无土栽培相比,农户利用自然水面生产蔬菜的优势是

A.成本较低B.管理方便

C.病虫害少D.便于采收

2.与大棚无土栽培农业相比,自然水面栽培的蔬菜品质更好,其原因是

A.蔬菜水分含量充足B.农药施用和残留少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不受自然灾害影响

3.鱼菜共生农业

A.可降解塑料,净化水质B.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C.可防风固沙,净化空气D.能够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

【答案】1.A2.C3.B

【解析】

本题组以水培种植方式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生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详解】

与大棚无土栽培相比,农户利用自然水面生产蔬菜,设施设资较少,占用土地面积小,租金低,因此生产成本较低,A对。

蔬菜生产在水面,田间管理不方便,B错。

周边是水域,病虫害容易发生,C错。

在水面上要乘船采收,相对不方便,D错。

2题详解】

与大棚无土栽培农业相比,因为没有大棚遮挡和保温作用,自然水面上光照更强、昼夜温差更大,因此栽培的蔬菜品质更好,C对。

水培种植和大棚无土栽培都是在水中种植蔬菜,蔬菜水分含量相似,且蔬菜水分含量高并不表示蔬菜品质好,A错。

由于水培种植比与大棚无土栽培病虫害更多,因此“农药施用和残留少”不符合实际情况,B错。

水培种植是自然状态下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更大,D错。

【3题详解】

题中信息表明,水培种植使用大量塑料泡沫,因此鱼菜共生农业会增加塑料污染,A错。

蔬菜生长过程为鱼提供食物、生长繁殖场所,鱼的新陈代谢为蔬菜提供营养元素,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B对。

蔬菜和水面位置较低,且蔬菜没有种植在土壤之上,不具有防风固沙功能,C错。

水产养殖业为了增加养殖效率,往往会设法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因此D错。

国内常见的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首位城市GDP占全省城市GDP的占比视为城市首位度;二是将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视为城市首位度。

在2018年中国城市发展年度报告中,黑龙江的哈尔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江苏的南京、福建的厦门、辽宁的沈阳和大连等城市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材料中七城市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低B.城市GDP数值小

C.城市人口规模小D.城市带动作用小

5.下列四个省会城市中,首位度最高的是

A.西安B.济南

C.西宁D.郑州

6.据被点名城市的地理位置推测

A.济南对青岛发展影响大B.南京对苏南城市影响力小

C.哈尔滨周边二级城市数量多D.厦门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差

【答案】4.D5.C6.B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市首位度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题详解】

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这种集中程度越高,最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强,因此材料中七城市首位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带动作用小,D对。

图中信息表明,城市首位度是按城市GDP占本省GDP的比重计算的,与“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人口规模小”关系不大,因此A、C错。

城市首位度是指城市GDP的比重,不是城市GDP数值大小,因此B错。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省城市数目少,除省会西宁外,其他城市规模较小,经济较落后,全省的GDP规模不大,因此西宁的城市首位度高,C对。

西安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但全省的GDP规模较大,因此与西宁相比城市首位度较低,A错。

题中信息表明,济南城市首位度低,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B错。

郑州经济水平较高,但全省的GDP规模大,与西宁相比,郑州城市首位度较低,D错。

【6题详解】

济南与青岛相隔较远,且青岛城市首位度比济南高,因此济南对青岛发展影响不大,A错。

题中信息表明,南京的城市首位度较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因此南京对苏南城市影响力小,B对。

根据地理位置不能推测“哈尔滨周边二级城市数量多”、“厦门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差”,因此C、D不符合题意。

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

近几年兰州城市化进程加快。

下图为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城市热岛强度=建成区气温的平均值——建成区周边区城气温的平均值)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日兰州热力环流最强的时间是

A.6时B.12时C.18时D.22时

8.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A.春B.夏C.秋D.冬

9.下列因素中.对城市热岛强度影响较大的是

①城市规模

②地形

③气温

④人为热源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7.D8.D9.B

【解析】

本题组以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热岛环流时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7题详解】

图中显示,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在22时最高,因此该日兰州热力环流最强的时间是22时,D对。

从图读出,6时、12时、18时热岛强度都低于22时,因此A、B、C不符合题意。

【8题详解】

根据一天中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兰州热岛强度最强时间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晚上,最弱时间出现在气温最高的午后,由此推断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应是气温较低的冬季,D符合题意。

春、夏、秋季气温较高,热岛强度较低,A、B、C不符合题意。

【9题详解】

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排放

废热越多,散热越不顺畅,因此①符合题意。

城市热岛主要是城市排放废热多所致,而地形对此影响不大,因此②不符合题意。

从题中信息表明,气温对热岛强度影响很大,因此③符合题意。

人为热源是导致热岛效应的主要热源,因此④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金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这种现象发生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如上图,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在太阳表面形成的小黑点的移动方向是()

A.从a到bB.从b到a

C.从c到dD.从d到c

11.与金星凌日现象成因类似的天文现象是()

A.日食B.月食C.流星D.黑子爆发

【答案】10.C11.A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

【10题详解】

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光线,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金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西向东,故看到金星向东移动,即从c到d,C正确。

【11题详解】

金星凌日是金星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日食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线,A正确。

【点睛】一般来说:

见到影子、日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知道“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的成因便可结合图片做出解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22℃时的第一天。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

值线分布及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示意图。

(1)概括我国东部地区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描述路线②途经地区的温度带类型及各温度带气温四季变化特征。

(4)判断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中自然景观变化最显著的路线,说明理由。

【答案】

(1)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入秋时间由北向南依次推迟。

(2)方向:

大致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

地形。

(3)温度带类型:

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寒温带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带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或答:

温带和亚热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带全年高温)

(4)线路④。

该线路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大;该线路从沿海到内陆,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自然景观的水平变化显著。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

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

(2)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从等值线的弯曲特征探究其成因。

(3)本题考查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根据中国温度带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

从每条线路所经过的景观展开分析比较,得出景观差异最大的线路。

【详解】

(1)读图可知,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2)读图即可得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为:

东北一西南方向。

根据中国的地形轮廓可以判断,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基本沿中国特殊地形的边缘延伸。

尤其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附近,弯曲明显。

四川盆地地势较低,日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入秋较早,因此入秋日期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即较晚的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与之刚好相反,入秋日期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即较晚的地区)。

故可以判断影响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3)我国东部地区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是:

热带、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气温逐渐降低,冬夏温差逐渐加大,四季越来越分明。

(4)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五指山到包头,②线路由南向北从广州到漠河,二者都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

①线路明显比②短,所经过地区的景观差异业小于②,排除①;②线路所经过地区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景观都是以森林为主,故②线路景观差异不显著;③线路从阿勒泰到拉萨,穿越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④线路至西向东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从沿海一直到内陆,景观差异最为明显。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知识点全面,综合能力要求高。

图中等值线

特征可以采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技巧进行判读。

解答本题还需要熟记中国的温度带等基础知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金、铬铁、铂、镍、铜、钻石等矿藏以量多质优居非洲及世界前列。

制造业、矿业、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经济发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区仅次于南非,良好的教育程度是津巴布韦区别于其他非洲国家的最大优势。

在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胀、金融市场和时局动荡之后,津巴布韦制造业衰退。

津巴布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非洲伙伴国,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建设铁矿开采厂,年产200万吨钢铁厂和600兆瓦火力发电站,津巴布韦采矿业逐渐走向复苏。

(1)简述津巴布韦矿产资源的特征。

(2)分析中国在津巴布韦投资建厂、开矿的有利条件。

(3)推测我国企业在津巴布韦投资建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分析中津合作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

(1)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质量优;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劳动力充足,低廉且素质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且质量优;本国铁路、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工业基础较好;津巴布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伙伴国,中国资金雄厚。

(3)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造业相对落后,采矿设备需大量进口;政局动荡,风险较高;医疗卫生条件差,多疟疾、霍乱等热带疾病。

(4)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矿产资源、工业区位及中津合作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

(1)题,图文信息表明,津巴布韦的金、铬铁、铂、镍、铜、钻石等矿藏以量多质优居非洲及世界前列,说明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质量优;图中信息表明,全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题,津巴布韦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充足,与中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较低廉,题中材料信息表明“良好的教育程度是津巴布韦区别于其他非洲国家的最大优势”,说明劳动力素质较高;图文信息表明,津巴布韦的金、铬铁、铂、镍、铜、钻石等矿藏以量多质优居非洲及世界前列,说明矿产资源丰富且质量优;图中显示,境内为多条铁路和公路,说明交通较为便利;材料信息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区仅次于南非”,说明工业基础较好;材料信息表明,津巴布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伙伴国,融资较为便利。

第(3)题,题中信息表明,津马布韦属内陆国家,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材料信息表明,津巴布韦制造业衰退,制造业相对落后,采矿设备需大量进口;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胀、金融市场和时局动荡”,说明政局动荡,风险较高;医疗卫生条件差,多疟疾、霍乱等热带疾病。

第(4)题,题中信息表明,中国与津巴布韦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建设铁矿开采厂,年产200万吨钢铁厂和600兆瓦火力发电站,这样会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产业

发展促进经济、科技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地景观以险、峻、奇、幽著称。

我国大多数山地旅游地早期都建有登山步道,让游客自寻登山之乐。

近年来,为适应旅游者的需求,部分旅游地开山辟地,修建了宽阔的盘山车道,让人们登上山顶更为方便。

分析修建宽阔的盘山车道对旅游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

【答案】破坏旅游资源的背景景观;破坏山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受损;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降低观赏价值;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汽车上山可能造成空气、噪声污染和交通拥堵,影响游客观感。

【解析】

【分析】

考查旅游地理相关知识,考查植被破坏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难度不大,要发散性思维多方面考虑,紧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

【详解】不利影响主要从观感体验以及对生态的破坏去谈。

盘山公路修建可能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水库淹没农田、城镇等,需要安置移民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汽车上山可能造成空气、噪声污染和交通拥堵,影响游客观感。

【点睛】盘山公路是指盘绕山体修筑建造的公路,属于山路的一种类型。

盘山公路主要在山岭重丘地带中建设,在平原微丘崎岖区域中也有铺设。

优点是道路施工技术简单,建造维护成本低廉,适合交通需求不高或旅游景区山路的建设。

缺点是破坏植被环境、公路等级受限、地质灾害侵袭、公路全程漫长以及行车路况危险等。

15.[地理一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春季多大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

指出塞罕坝林场植树难的原因及该地区大面积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

【答案】原因:

海拔较高,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多风沙;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种树环境恶劣、种树劳动强度大。

生态功能: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障京津冀用水;调节局部小气候。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塞罕坝林场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种植难的原因和森林的生态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植树难的原因应从林木生长困难和种树行为困难两方面进行分析。

海拔较高,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少;多风沙;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种植的树木难以存活,或存活率低。

树种少、种树环境恶劣、种树劳动强度大、报酬低。

大面积森林的生态功能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风、沙、水、土、气等方面进行分析。

图中显示,当地西部为大片沙地,森林能降低风速,从而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当地降水集中,森林能增加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当地临近北京天津,大面积森林能减少京津冀地区沙尘暴,稳定京津冀用水;当地气候变化大,大面积森林能调节局部小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