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站桩.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6712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成拳站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成拳站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大成拳站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大成拳站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大成拳站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成拳站桩.docx

《大成拳站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成拳站桩.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成拳站桩.docx

大成拳站桩

大成拳站桩运动中的内调

    “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的桩功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信每个大成拳修习者都曾尝试过不同姿势不同角度的桩法,但是大成拳的桩功内涵要求修习者不仅要有其形,而且要会其意。

芗老创拳早期曾将“形意拳”去形而取“意拳”,正有提醒学者注重意念的修持之意。

“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的谆谆之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衷心感喟,让我们后来者对大成拳桩功的内蕴真义不得不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以期更多地去理解体悟汲取大成拳学中的精髓,以告慰先贤。

今笔者将在大成拳修习过程中对站桩时内部调整(内调)的些许体会努力整理成文,与广大同道共勉。

  所谓大成拳桩功的内调,简单地讲,就是指在大成拳的桩功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正确的意念诱导使桩功运动合乎原则要求,以达到大成拳桩功运动训练目的的活动。

每位大成拳修习者都知道大成拳桩功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每位学者都能通过正确的桩功训练来促进自己功夫的进程。

不少人在运动过程中,不是忽视了桩功内调的作用,就是对桩功内调的一知半解,以致使桩功训练变成了量的叠加,而不是质的跃进,不是主动的训练,而是被动的坚持。

如此以来,不但与拳学原则背道而驰,更会戕害身体,又何谈“日有进步消息”,登堂入室功臻佳境?

  具体说来,大成拳桩功的内调,可分为被动内调和主动内调。

被动内调存在两种情形:

一、宏观内调,即持桩时外部间架不合理,调整间架使之合理并保持,以此调动身体内部参与运动,而达到内调之目的。

此过程适于初学者或初习某桩者,有师父在侧不断地调整纠正桩功姿势,直至达到对桩功的适应。

我们初习站桩,往往坚持不到10分钟甚至5分钟,桩势就会变形走样,因为这时我们自身内部还没有“东西”,只有不断调整纠正姿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才能完成桩势的适应定型阶段,这一阶段也可叫做重形轻意阶段。

只有通过正确的形,才能导出正确的意。

形到意自导,意到形自真,形意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那种将形意截然分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是不符合拳学运动规律的。

二、微观内调,在完成了桩势的适应阶段后,就会渐渐感知自身内部“物”之存在,同时对自身内部不舒适不均衡不浑圆的感知就会逐渐更加明显,这时只有通过意念调整使之逐步趋向舒适均衡浑圆。

比如在站浑圆桩时,虽能正确地保持桩法粗迹,但在练功过程中逐渐感知到两臂存在左高右低之不均衡,通过多次外形的调整仍不能起到较好效果。

此时可通过意念慢慢进行调整:

意想我右臂有上抬与左臂同趋均衡之意,不即不离,勿忘勿助,就会渐渐引起右臂内部产生变化,诱导物之生成,而达不知至而至均衡之用。

这种运动方式在大成拳整个训练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大成拳训练体系的始终。

可以这样说,如果内调不到位,要想练好大成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笔者以前对于内调的认识和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忽略了其对大成拳运动的诸多奇妙功用,后来在师父的再三提示及耐心讲解亲身示范下,才逐渐有所体悟并受益非浅。

忆想师父身外留痕视之有物的示范动作,闭目如在眼前,时时激励我奋进追求,叫我不敢稍有懈怠。

  站桩这种运动,就像大树牢固根植大地一样,外形虽不动,而内中运动生生不息,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

有不少习者练功时片面追求持桩时间而忽视了站桩时的内在质量,孰不知,消极站桩与一截枯木何异?

试想,一根枯树朽木,又怎么能扎根大地并从中汲取养分?

这种站桩只是对桩势被动消极的疲劳适应,桩外有其形而内中无物,最多不过是徒增蛮力而已,而不能使内部运动有质的跃进,达不到真正的拳学所要求的运动训练目的。

“离开己身,无物可求”,这时就应运用意念调动自身内部,使之积极参与站桩运动,以求站桩运动实现层的递进质的跃升,此即为大成拳站桩运动中的主动内调。

我们在站桩过程中,上肢功感效应远比下肢要明显强烈得多,这是因为上肢运动的分工远比下肢精细,上肢神经对运动的体认远比下肢灵敏的缘故,所以我们在运动时对上肢的内调较易感知并运用,而对下肢来说则要相对困难。

这时就应该加强对下肢内调的锻炼。

站桩时可设想我临池跳水,腿曲而欲伸,将伸而未伸,体会腿之松而欲紧,紧而又松,持之以久,恍兮惚兮之中,腿部之物自不难求得。

  许多大成拳家,在进行站桩运动时都十分重视站桩前后的调整,即站桩前先静立片刻,然后再慢慢抬起双手,开始练功,站桩后先慢慢放下双手,再渐渐结束练功。

这种调整,其实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桩功内调的外延。

桩前桩后的慢动调整,是为了保持体会不动时的自身内部整之状态,在动中的存在与不失不散,这之于试力有着异曲而同工——试力就是运动的桩功。

我曾目睹师父演示桩功的束与展,那种身体内部内劲之涌动,动而欲止,止而欲动之神态,一刹时使我对桩功与试力的关系有了更进一层的煳颉粤Φ拿恳桓龆ǜ穸际亲Α?

  在大成拳站桩运动过程中,内调之运用程度是衡量习者功力深浅及神意运用是否之表征,它具有检查自身内部运动状态并不断调整之功能,使站桩运动不断推进,习者功力不断提高,而每进一步都会使习者有一种全新的运动感觉,一种全新的运动境界,从而对桩功的内在运动规律有了更加切实本质的体认。

同时学者须知,大成拳桩功的内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可以使习者日有进步时有收益,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有损无益。

学拳贵在明理,更要知行合一,“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正有此意。

平常都是非常事,大道至简直指人心的大成拳,修习者何止万千,至于能否有成,则要看各自的实践功夫和悟性了。

王玉芳谈大成拳站桩砺剑,2007-04-1414:

27:

15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

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大成拳站桩具有简便易学、不讲场地、不费力、不求外形多变化的特点,故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只要思维正常均能掌握功法要领。

注重意感与精神

  站桩不讲求套路和招数,无论动静都以意为导引。

  大成拳兼重养生与自卫两个方面,桩法也分养生和技击两种。

养生桩是基本功,从拳术来说,养生桩在于变动求整、祛病健身、增强体力,为学习拳术创造条件。

桩法特点

  在运动锻炼中,使人全身各个器官、细胞同时获益,这就是本桩法的特点。

此外,由于没有任何招式、套路的限制,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能够得到休息,这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桩法是锻炼全身的功夫”,人身是一个整体,虽然分身、手、头、足等不同部位,但不能分别而论,故不能偏重某一部分锻炼。

意拳桩法是统一意念、统一动作、统一力气、全身同时一致锻炼的基本方法。

  站桩虽然仍属肌肉筋骨的锻炼,但若要身体内部起变化,则要“以形为体,以意为用,意灌全身,以精神内敛为主”。

所以,在站桩锻炼时,一切动作、意念活动都要从整体出发,从整体着想。

  这是大成拳桩法的特点。

站桩注意三个基本要点

  1.精神集中(思想、意念集中):

站桩时,首先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目光远望,扫除万虑,什么都不想,使思想意念高度集中,所谓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最后要做到即便有人、物在身边走过或移动,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周身放松:

要做到内外都放松,四肢百骸、大小关节和内脏尽可能放松,但是要求“松而不懈”。

松是很重要的,从练习意拳来说,“松”要贯彻始终,而“松”和“整”又是相辅相成的。

  整体放松以后,可以适当用意,不过用意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用意而不用力,否则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

  3.呼吸自然:

呼吸不要人为的有意造作,气不可提,也不可故意沉,要求做到匀静自然,和平常一样。

  站桩时,思想意念集中是基本要求,而初学站桩时,精神集中却很难做到,有时越想摆脱杂念,反而想的越多,这样就会影响练功。

如果遇到杂念纷至、一时摆脱不了时,站桩者可以任凭思想驰骋,想到一定时间自然就不想了,也就静下来了,这是先父王芗斋教拳过程中讲的一个道理,可以试一试。

另外,站桩者如患有某种疾病,往往越静越要考虑病灶,我们要求站桩者尽量不去想,这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站桩时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头:

头要正,收颏直颈,好像有绳上提,但要似顶非顶,面部似笑非笑。

  足:

两足平放,意向下坐,足趾有扒地之意,足心虚涵,膝部微屈同时上缩,不可用力,用力则不稳。

  胸腹:

脊骨要自然竖直,松肩坠肘,臀部似坐高凳,心窝微收,小腹常圆。

  颈:

要求头直目正。

  齿:

牙齿上下衔接,但不要用力扣合。

  舌:

舌尖微卷,似顶非顶,自然为主。

  口鼻:

呼吸自然,口微张,露一缝隙,不要闭气,呼吸方面达到舒适为原则。

  目:

两目前视,稍向上方,远望眼前景物好像为轻雾所遮,隐约可见,这是精神内敛的意思。

如两眼轻轻闭合,则要精神内视,“收视听内”,但切忌意守眉心。

  耳:

凝神静息,好像极远处微细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就是先父王芗斋讲的“敛神听微雨”的意思,也有助于精神内敛的锻炼。

站桩一般要领和姿势

  姿势以站式为主。

  站桩时,首先要气静神怡,思想集中,而后双手下垂,自然直立,足跟并齐,足尖外分,约成45度,要平要稳,再将全身挺拔一下,使身体尽可能放松,然后两足左右分开,距离与肩同宽,膝稍屈,身体略向下坐。

头之百会,毛发数根如线系,用意不用力。

  至于间架安排,主要是手臂,因人而异。

因为大成拳桩功是双重桩,只要符合前述原则和要求,左右或插、或抱、或推、或按都可以,只要两侧对称而站桩者做着感觉舒适就行了。

  但要注意全身不许有平面,大小关节都要六处不曲,同时如两手轻轻提起,要“高不过眉,低不下脐,臂半圆,腋半虚,左手不往鼻右来,右手不向鼻左去,往怀抱不贴身,向外推不逾尺,双手变化在这范围里”。

  大成拳桩法基本姿势有五种,虽可因人而异,或增或减都不出此范围。

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桩法,适于治疗各种常见慢性病。

  1.按上述要领做好准备后,双手下垂,十指有直插入地的意思,但只能用意不能用力,两肘稍屈向斜上方微提,以舒展筋络,并有外撑里裹之意,肩要平,腋虚含。

  2.两手向上抬起,高与肩平,两手位于胸前,不超越脚尖。

手心向内,形如抱球,手指分开而微屈,手稍下垂,腋下虚涵。

  在意念中,两手像抱着一个纸球,如果抱紧了,球就要瘪下去;如果抱松了,球就要掉下去。

可是只许用意念想,而不能用拙力抱。

站桩前的准备和站桩后的整理

  站桩时首先要气静神怡,精神集中,而后全身挺拔一下,尽可能放松,这些准备活动在前面已经讲到了。

  初练者在站桩的过程中,由于原则要求、要领还掌握不好,也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胸堵、肩紧、腿酸等。

胸堵是上下没有抻开,上提下坠抻开,胸部自然舒畅。

肩紧是松的不够,用意放松,肩紧自消。

腿酸是初站时间过长,肢体还不适应的缘故。

所以开始可以少站,以后站的时间逐渐加长,肢体适应了,腿也就不酸了。

至于肝胃疼痛,心跳没有减少,反而感觉加速,则是本身疾病的反应,只要坚持站下去,这些现象自会减少、消失,疾病也就得到适当治疗。

  站桩开始时还要注意取下手表,放松裤带,脖不要扣过紧也要解开放松,免得影响血液循环流动。

  这里再讲一下站桩的时间,开始站桩,可以尽自己可能,站五六分钟、七八分钟以至十分、二十分钟都可以,一感觉疲惫,就可以停止,保有余力,也就是适可而止。

还可以增加次数而减少时间,按累计时间计算。

总之,站的次数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以站完感觉舒畅为主。

  站桩后,可以来回走一走,或双手背抵腰际左右晃一晃,还可以两手五指聚拢,分别在左右臂、腿、上下身轻轻敲打几遍,都有疏散筋络、缓弛筋肉的作用,和一般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的作用相同。

在站桩的过程中,如能用大成拳内劲按摩腹部等部位,效果更好,但这需要有人辅助,一般不易做到。

站桩练功姿势

  大成拳站桩功的基本姿势分为站式、坐式、卧式和行走式四种,其中以站式应用最广、效果最佳,但每个类型又有几种不同的姿势。

为什么要设这么多的类型和姿势呢?

因为人有性别、年龄、体质、病情的差异,不同情况的人所能承担的运动量也不同,为了扩大大成拳功适应范围而设置各种不同的姿势来适应于各种不同的人,使学者根据自己体质来加以选择。

  撑抱式:

自然直立,气静神怡,意念与天地合一。

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周身舒展,微有挺拔之意;横步展开时,两足尖向前平行站齐与肩宽,不可前后参差,脚心涵虚不可吃力,如果足用力,则站不稳,心顶于头,气机受阻,全身关节不灵,怎能求其稳定;臀部略向下坐,似坐高凳,膝关节微有弯屈,小腹常圆,双手慢慢移至胸前,高不过眉,低不过脐,松肩坠肘,腋半虚,臂半圆,双手距胸一尺左右,手心向内如抱球状,手指分开而微屈,两手指相距二三拳远,心窝微收,头直目正,面部似笑非笑,牙齿上下衔接,不要用力扣合,舌尖似顶非顶,自然为主,呼吸求自然,嘴微张,以达到舒适原则。

远望景物好像为轻雾所遮,隐约可见,或两眼轻轻闭合,要精神内视(“收视听内”),切忌意守眉心。

静气听极远处微细的声音,由近到远,渐渐就听不到了,感到耳边有声响,就像下雨一样作响(图1)。

  浮托式:

两脚同前式,两膝略屈,但不过脚尖,臀不过腿跟,两脚力量平均,全身重心置于两脚中间,两手提于肚脐左右,臂半圆,腋半虚,松肩坠肘,手心向上,十指分开略弯屈,双手手指相对,距离三拳左右,似托一个气球,头直目正身直,臀部似坐高凳,目似闭非闭,自感全身漂浮,有虚灵挺拔之意(图2)。

  浑元式:

身体直立,双腿站成丁八式,双臂抬起,小臂下落,手心向内,十指分开,双腕用力,手指用意下指地;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挺立,两足稳如生根,不怕飓风吹动,因而站如松,适合体力强者(图3)。

  矛盾式:

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挺立,两足稳如生根,成弓箭步,撑肘,目从虎口远视,此架式讲求形、意、气、力相合(图4)。

  形(姿势)与意(意念活动)二者不可偏废,才能收到灵活适宜的配合。

  单侧揉球式:

两足站成丁八步,两臂抬起在胸前。

两手相距约2~3拳,十指分开,手心相对,似揉一球。

目远视,左手在前、右手随后。

要领是:

左手背向外撑拉,右手随着左手推,推到前方时,云手换位,右手背向外撑拉,左手随着右手推,左右两手反复互换,慢慢转动;臂半圆,腋半虚,前进后退或原地活动都可(图5)。

  丁八式:

身体直立,精神集中,目远视,虚灵挺拔,脚站成丁八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撑裆,两膝分争,三夹两顶(大腿根夹、膝窝夹、脚脖子夹;膝盖顶、足趾顶),前脚着地,脚跟略抬起,后脚吃力(前四后六或前三后七,指的是腿的担负力量),双手抬至胸前,手心相对,十指向前(图6)。

  金鸡独立:

身体直立,精神集中,双臂抬起,手心向下,平放胸前,三分撑,七分抱,十指分开,似按水中气球,虚灵挺拔,臀部似坐,左腿抬起,脚向外蹬,脚尖稍微回勾,右腿弯曲,臀部和脚跟成直线,目向前视,两腿可轮换,时间以自身体力而定(图7)。

  加力降龙:

两脚大步分开,身体前倾,前脚脚尖向外横平放,前腿弓,后腿绷,两臂分撑,一手向前似推物状,一手向后成搓按式,头向后扭,目视后手虎口,精神集中图8-1 。

  降龙式:

见加力降龙式,动作减小,神意要足(图8-2)。

  伏虎式:

身体直立,大步分开,形如丁八式,前四后六,前腿弓,后腿撑,三夹两顶,两手在膝盖上部,两臂撑抱,似捉一虎,左手提爪,右手搓按,头带动全身,目向前平视,精神集中(图9)。

  分争式:

头要撑拧顶缩,肘似横,手腕勾错敛抗,抽胯提坐,撑膝,手往后拉,力量放远,手拉前指,力量则后来。

全身处处都有逆力,动时要给自己设立阻意,大小关节才无处不争。

总之,在多种力量的分争中求统一(图10)。

  前后分水式:

两足站成丁字步,膝微屈,双手不要高过胸,两臂分开,手心向前,为前分水式;手心向后,拇指向下,肘带小臂后拧者为后分水式。

全身放松,似在水中游泳,此式要稳缓,双腿可倒换,要用意来领会(图11)。

  蜻蜓点水:

身直立,面向前方,利用手的弹力,斜面展开双臂,脚随双臂动作幅度自然前伸,稳踏重心,用腕带动手指,似按水中球,两脚总是一实一虚,起落自由,随意念掌握(图12)。

  神龟出水(1):

设想自己身体如浸水中站立。

缩身若有钻提放纵之形,同时双臂得势扬起呈环抱状。

臂半圆,腋半虚,双手变化,搜索裹其力抽胯下坐,重心移向后足(图13)。

  神龟出水(2):

卷身催胯,以腰为轴,螺旋扬其身如龙出水,同时头、身、手、足、肩、肘、膝、胯等大小关节同时牵动,重心前移,双臂与身成反向运动(图14)。

  神龟出水(3):

身体重心前四后六时,双手如按水面之球,头带全身起伏,要均整,气贯一致,目光如视汪洋大海,显示出波澜壮阔之势(图15)。

大成拳名师王玉芳

张树新

  大成拳是宗师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经数十年实践和理论研究,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一种极具搏击意义的实战拳学。

该拳深邃的武学哲理、丰富的养生内涵、简捷的修炼方式以及突出的搏击效果,在海内外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大成拳名师王玉芳(1919年生于北平)为芗老之次女,13岁开始随父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

1938年,王芗斋先生在上海授拳时,她即与师兄尤彭熙等人站桩、试力、发力、走步、推手、实作等习练意拳、切磋武艺,虽身为女子却不让须眉。

芗老见其如此爱拳,便针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特殊调教。

如今,王玉芳师年已83岁高龄,依旧精神矍烁,与人动手搭劲仍能一触即发。

1996年底,在王玉芳师家中,已学习拳术多年的法国人明某要求与王玉芳师搭劲,双方刚一接触,明某就被惊弹到屋边的沙发上,所受震荡之猛烈,令明某惊悸之极。

至今,凡是求教过王玉芳师的人,无不被其精湛的功夫造诣所折服,其拳术之独到,为国内外武界所公认。

  王玉芳师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即随父授拳。

1960年,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站桩功通过了国家体委的鉴定,获得国家体委的确认和倡导。

在国家体委的统一安排下,北京各大公园正式开办了大成拳站桩功辅导班,王玉芳师亲临执教,从学者逾千人。

芗老谢世后,王玉芳师以继承和发扬大成拳为己任,为传播大成拳,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

1989年7月,香港意拳学会力邀王玉芳师赴港讲学,香港各大媒体竞相采访、报道,以1989年7月31日的《香港·商报》的报道最具代表性:

“……王玉芳是王芗斋的女儿,也是王氏五个儿女中最能打的一个。

昨天主讲站桩功法,且示范站桩原理,又与一本港大成拳中人做双推手,在一牵一推之间,显示功力迫人,以七十二岁高龄妇女而且右腿曾受过伤,仍然能发劲自如,说明其拳之厉害……大成拳门人会后异口同声说:

‘学到唔少,增广知识’”。

香港大成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代表香港大成拳学会向王玉芳师赠送金盘和锦旗一面,阿根廷大成拳学会也向王玉芳师赠送了锦旗。

1992年3月,王玉芳师再次赴港讲学,香港大成拳界为能再一次亲眼目睹名师风采而欣喜若狂,为能长期得到王玉芳师的指点,香港大成拳学会特聘王玉芳师为香港大成拳学会师资培训导师。

王玉芳师返京后,许多香港大成拳界的学生又从香港追到北京,继续向她请教。

王玉芳师平易近人,讲拳时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在她和香港大成拳学会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大成拳在香港地区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99年12月,应法国拳术界的邀请,王玉芳师赴法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拳术交流活动。

在法国,王玉芳师受到了该国拳术界的隆重欢迎,许多人为了能亲聆王玉芳师的教诲,很早就从遥远的地方赶来,王玉芳师讲拳时,楼上楼下都挤满了人,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被众多的追随者所簇拥。

由于王玉芳师已达到立、行、坐、卧皆不离拳意的自然之境,故她的一举一动均被法国的学者们所关注,无论王玉芳师站、走还是坐着,他们都会不停地录像、拍照,王玉芳师站桩、试力、推手时更是镁光灯闪个不停。

王玉芳师除了传授大成拳“健身试力十节功”外,还讲解了大成拳“技击试力十节功”。

在讲解中,许多法国拳手提出要体会“技击试力十节功”的实战性,王玉芳师欣然应允,谈笑间,只见她稍做松紧,便将法国拳手们轻松地发了出去。

很难想象一个80岁高龄的女士,竟能将许多比她高出一头多且体重有的多达二百多斤的法国小伙子们牵来抖去,让法国拳术界为之震惊。

大成拳理论的博大,王玉芳师功夫的精深,震动了法国拳术界,使大成拳在法国得以迅速地传播与发展。

  王玉芳师在积极传授、普及大成拳功法的同时,还认真总结经验,力求在拳学理论上精益求精。

多年来她勤于笔耕,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奇功妙法》、《意拳养生站桩功》、《意拳站桩》、《王芗斋站桩功》、《十节动功》等武学论著,这些拳学经典一经出版就被抢购一空,在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王玉芳师还将大成拳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在继承、实践、发扬大成拳功法中发展出一套系统、科学的站桩功疗法,该功法对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慢性肠胃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肝病、冠心病、哮喘病、脂肪瘤、红斑狼疮、青光眼、半身不遂、高位截瘫、精神分裂症及各种癌症等病症以及一些医药刀石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皆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几十年来,她义务地为患者治病疗伤,不求回报,使许多人摆脱了伤病的折磨。

现在,王玉芳大师仍孜孜不倦地为大成拳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地耕耘着,她教授出众多优秀弟子,使大成拳后继有人。

大成拳站桩之神、形、意、力

站桩之“神”

大成拳站桩之神、形、意、力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依而存。

在这“四要素中”,神为首,为君,是人体精神和感应的总体概括。

故神者,“神觉”是也。

前辈们对“神”均有过精辟之描述。

因较抽象,而多表达的是一种意境,所以习练者在站桩中如不从身体各部位上求得具体,则难以达到这样的意境,还易失之偏颇,甚至不知所得。

而人体的这些“部位”,原始确有其各自之本能,恰恰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得钝化、麻木,甚至其灵己尽失。

站桩之目的就是要恢复这些固有本能,并使之更优化。

站桩之“神”需从调身、调息做起。

调身,是要求间架配备端正条件下,两目之神光内敛而不外溢,既不着物,使神不往,又有涵照之余。

口鼻之呼吸在调息自然之态下,两耳方有内省之顾和外感之辨。

周身肌、筋、肤要松而有度,百骨之节骨节相拄,涵脚宽腹,腰脊项头虚顶(即发有长伸竖直之意),周身气血脉始能通畅,神经末梢和周身之发肤才能有空灵感,产生体悟空气中精微变化之灵气,具有随机应物而发之本能。

调息,是在身相既定条件下方可调。

息有四相,即风、喘、气、息。

风相出入有声;喘相滞而有结;气相出入无细;息相则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

故前三者为不调和之相,后者为调和相。

因此站桩时,口需微张,呼吸自然,鼻人口出,意想气遭毛孔出入,与大气连通,无阻无隘,周身自然轻爽。

上述调身、调息,实际密不可分,互扶互拄,和融不二。

身调息方顺,息调能无我。

故身调是资神安稳的重要条件,息调身体方能放松自然,肢体之苦自能减轻。

身、息调和后,枯燥、乏味、焦虑、心绪不宁自然可定。

周身毛发肌肤、神经末梢和感官方能产生视、听、顾、辨之能。

这些均属于“神觉”的锻炼范畴,切忌杜撰为练意而混淆之。

功夫高深者可以视、听、顾、辨为触,达到“有感皆应”和“一触即发”的高深境界。

正可谓:

“神淡气血畅,觉灵始为敏,拳禅悟深意,返璞方归真”。

2.站桩之“形”

所谓站桩之“形”,形为条件,为神、意之表象。

故“形正神意足,出形探本源,求得真原意,用时法无边”。

具体而言,形有两层含意,身体和四肢五梢构成的整体的合理间架之配备谓之定型。

而通过站桩使身体和心理均发生本质的变化后谓之出形。

大成拳入门的基本桩法混元桩(撑抱桩),初习该桩法需有撑抱“六面力”的意识,即砸不动,挑不起,推不进、拉不开(前后左右)。

而通过身息调整,整体上方能达到“混元”,故该桩也有其抗击和技击之内涵。

该桩法因其强度小,均平稳,易得力,这对初习(养生)者而言是练“神”、“意”的绝佳桩法。

从相对意义讲,此桩法较类似于修文习武之“文”,文火炖煎之“文”,是内功修为之重要途径。

因此有“入门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