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6690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史学习资料二.docx

党史学习资料二

党史知识学习资料

(二)

1.1951年3月28日至4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对整党建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规定了关于共产党员标准的若干基本条件。

2.1951年4月3日,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任院长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针,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1951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确定了党在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时期思想宣传工作方针和任务,推动了各级党的领导机关把向党内外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并和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4.1951年9月20~30日,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

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以毛泽东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阐述为指导,吸收了应重视农民对个体经济的积极性、组织起来的工作适合生产发展的需要等党内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指导原则。

5.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

1952年元旦,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的团拜会上致祝词,号召全国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行动起来,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

一场群众性的“三反”运动很快在全国形成高潮。

“三反”运动于1952年10月结束。

6.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7.1953年4月2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出《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选民资格若干问题的解答》,拉开了新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的序幕。

全国基层选举工作从4月开始全面铺开,选出基层人民代表550多万。

8.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1953年10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根据中央的《决议》,全国农村于1953年12月开始进行统购工作。

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

从1954年9月起,我国城乡开始实行棉布、食用油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

从1955年11月起,全国城镇统一实行粮食及粮食制品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

由此,我国粮食、食用油脂油料的统购统销进一步制度化。

10.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内容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1.1954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以陈云为主持人的八人工作小组,对“一五”计划纲要草案进行第五次编制。

通过不断修订、调整、补充,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我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蓝图。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会议认为,这个计划“是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计划。

12.1954年9月15~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

“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十三人为副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3.1953年10月至11月间,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全国第三次互助合作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报中央修改后,于12月公布执行。

14.195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中南海举行隆重仪式,向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立下战功的人员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共授予元帅十名,大将10名,上将50名,中将175名,少将804名,元帅、将官合计共1054名。

15.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同内地工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关系等,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初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16.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17.1957年2月,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8.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仪式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碑体正面雕刻着毛泽东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

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19.1958年5月12日,新中国第一辆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第一辆“东风”牌国产小轿车出产,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此后,“一汽”的技术水平再上新的台阶,又成功地制造出中国第一辆“红旗”牌轿车。

20.1961年1月14~18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确定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转变,它对于后来大规模的经济调整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笔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随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

祖国大地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成为风尚,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22.1964年5月14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郑州逝世。

他提倡在兰考种植泡桐,锁住黄沙。

后来,兰考人民亲切地把泡桐称为“焦桐”。

《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焦裕禄的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2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同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4.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再次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即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5.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153.1969年4月1~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

毛泽东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大会还选举了中央委员会。

26.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国防科委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一号”。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27.1971年10月25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二十六届联大上,恢复新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和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的提案,以压倒多数被通过。

28.1973年8月24~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

当时全国有2800万名党员。

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29.1974年4月6日,邓小平出席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首次出席联合国会议,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邓小平在大会发言中,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思想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30.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1964年三届人大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宏图,大会选举朱德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

31.1975年9月15日至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讲话,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的看法。

32.1977年8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应到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33.1977年9月28日, 《人民日报》发表陈云的文章《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

文章指出,实事求是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而是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

实事求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的认识。

34.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

6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工作者汇聚到了人民大会堂,出席这个科学的盛会。

邓小平致开幕词。

35.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光明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党在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6.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

会议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对全党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邓小平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7.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共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的报告,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38.1980年3月15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由新华社播发,向全党全国公布。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共12条,这十二条准则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纯洁党员思想、建设党的队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9.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运载火箭是把人造天体或宇宙飞船运送到预定轨道上的火箭。

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验是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国防实力进一步加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40.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议通过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简要回顾了60年来党的战斗历程,对一些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

肯定了党在建国后三十二年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指出党在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

《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认为这是一场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41.1982年9月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

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全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比历次党章的规定更加严格。

大会选举组成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以及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42.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阐述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性质、基本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

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是进行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43.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

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会议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44.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

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5.1992年10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

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

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46.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7年7月,中宣部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47.1995年11月7日,江泽民在北京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

随后,全国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广泛开展了“三讲”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对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48.1997年6月30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等,英国王储查尔斯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出席交接仪式。

江泽民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历史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

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49.1997年9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与会代表2048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

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0.1999年11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

51.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回归祖国。

52.200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提出了关于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代表”。

江泽民指出: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抱,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和突破,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纲领。

53.2001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从11全方面作出决定。

54.200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

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55.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办法(试行)》共7章,即总则、监督检查的对象和内容、检查的方式、日常监督、调查核实、纪律和责任、附则,共30条。

56.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共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47条。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由总则、分则、附则组成,共178条。

57.2004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条例分5章:

总则、党员权利、保障措施、责任追究、附则,共38条。

这是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58.2005年10月12日,北京时间9时许,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两名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载人飞行。

59.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委员时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60.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61.2007年10月15~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