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403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

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西汉时,据农学家汜胜之讲,“中田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十石(合今289石)”。

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C.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答案】C

【解析】

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铁犁牛耕技术虽然代表生产力的提高,但只能提高耕作效率,不一定能够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故A项错误;重农政策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小农生产体现为小块土地的耕作,但如果没有精耕细作,仍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D项错误。

2.“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

这反映了

A.民警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3.宋代,晋江县建桥43座。

安平桥使漳州商品径直运入蕃舶下碇津埠;东洋桥沟通围头湾东侧沿岸;龙津桥、长溪桥便利了洛阳江物资的调运。

其它桥梁均对南关港、石井港、泉州湾三大口岸呈辐射格局。

这反映了当时

A.交通设施影响贸易发展状况

B.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C.地理位置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D.桥梁建设技术取得实质进展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宋代造船业发达。

南关港、石井港、泉州湾三大口岸呈辐射格局。

可知交通设施影响贸易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地理位置的关系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桥梁建设的技术,排除D。

4.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变化可知,当时的北宋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单位:

万两)

租税(正赋)收入

征榷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

2408.1

1167.7

400

60:

40

天禧末(1021)

2641.2

2670.0

1204

40:

60

熙宁十年(1077)

2021.2

4247.4

868.8

28:

72

A.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品经济繁荣改变财政来源比重

D.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北宋赋税结构中非农业税比例逐渐超过农业税,占主导地位,这说明当时赋税多元化,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不再是农业,说明商品经济繁荣改变财政来源比重,故C正确;当时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材料不能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赋税多元化,不是政府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数据不能说明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错误。

5.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城。

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

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

C.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国际交往

D.“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的货币商人在金融领域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当时政府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对外贸易遭受打击;故封建专制制度阻碍明清商业的发展,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而是强调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B项错误。

材料主旨不是闭关锁国国策限制国际交往,而是强调封建专制制度阻碍明清商业的发展,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官本位”思想,无法推断出“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故D项错误。

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无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小农经济发展的结果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带来冲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从而减少了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大城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故C项正确。

明清时期大都市人口规模缩小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减小了大城市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缩小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

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新航路开辟对明清两朝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7.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线、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达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

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贸易都在“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8.在新大陆的金根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

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达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根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網、茶叶和瓷器。

这表明

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欧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东方,而不是处于出超地位,故A错误;当时处于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贵金属的流出欧洲,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欧洲与东方的贸易状况说明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故D正确。

故选D。

9.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C.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出现通货膨胀,使得封建主和下层人民的收入受到严重损害,而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财富剧增,故A项正确;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B错误;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只能导致制造业主的收入增加,不会影响财富的重新分配和阶层分化,故C项错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导致西欧国家的上述变化,故D项错误。

10.“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己穷困潦倒。

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账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

C.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D.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答案】C

【解析】

材料“这样一些人”指工业资产阶级,因为他们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其当时面对的对立阶级是工业无产阶级,所以题干所述是英国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产生变化的影响,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影响,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工业革命对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作用,不是说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错误。

11.下图是1850年、1870年英、法、德三国蒸汽动力的增长对比,这说明数量(万马力)

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最为迅速

B.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起步最晚

C.德国国家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D.英法德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答案】D

【解析】

德国作为后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到1870年德国的蒸汽动力远超法国,同时也与最发达的英国缩短了距离,说明此时德英法经济发展已出现不平衡性,D项正确。

图表信息能够说明英国工业化最发达,但发展速度已低于德国,A项错误;1850年法国蒸汽动力高于德国,说明法国工业化开始早于德国,B项错误;德国统一于1871年,C项错误。

12.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

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严重冲击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使得劳动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因此材料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原因,应排除。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C.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更高

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14.在1925年,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到1929年15家大公司集团控制了全美电力的80%,20个集团控制了98.5%的跨州输送电路等。

这反映了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有利于竞争兼并

B.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的事实

C.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美国财阀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

【答案】B

【解析】

美国此时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材料中“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15家大公司集团控制了全美电力的80%,20个集团控制了98.5%的跨州输送电路”说明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故B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才开始实施,A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经济现象,不是说明美国财阀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D错误。

15.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

”这表明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知识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排除B;材料与封建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

16.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现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启蒙,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

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洋务运动

A.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大力引入西方先进技术

C.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

D.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在思想上,洋务派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基本立场,强调在不变更“中学”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技,从文化启蒙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化启蒙前奏曲,A项正确。

大力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不是从文化角度陈述,A错误;洋务运动并未能消除“夏夷之防”观念,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国文化启蒙,不是从军事角度论述,D错误。

17.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街门拆掉了:

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议口至上海于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

这些现象说明清政府

A.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表明中国的政府对于新式西方文明排斥,体现出清政府对于近代化意识的缺乏,故C项正确;材料中政府不是维护国家主权,故A错误;材料显示列强并没有强迫政府学习,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外交政策的转变,故D错误。

18.《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9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宜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D

【解析】

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

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

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

19.下表呈现的是1913—1921年间中国面粉业的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以近代中国面粉业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年份

厂数(家)

日生产面粉包数(包)

1913年

57

46.030

1915年

69

71.750

1917年

86

109.040

1919年

104

137.810

1921年

131

215.370

A.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新发展

B.有利于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

C.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

D.得益于和平安定的国内时局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国面粉企业在1915到1921年间迅速发展,面粉企业的增加说明工人阶级的人数也在增加,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新发展,故A项正确。

面粉业只是工业体系中一部分,无法通过面粉业的发展推断出有利于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排除B。

面粉业只是民族工业中部分产业,面粉业的发展也无法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排除C。

面粉业的发展只要是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D。

20.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

反映了

年份

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

农产口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出口值(千元)

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

108,449

2,866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1920

843,860

307,047

36.4

A.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

B.中国更深地卷入世界市场

C.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

D.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

【答案】B

【解析】

依据表格中从1893年到1920年可知,“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农产口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更深层次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B正确;表格只是显示农产品的出口,没有进口的数值,不能说明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A错误;表格显示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输出产地,不是说明中国的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C错误;表格中不能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农村的渗透,D错误。

21.下图为1912—1932年中国海关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数据统计表(单位:

10万两)。

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

B.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

D.民族棉纺织技术实现突破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的数据可得知,棉纺织业所需的原料棉花进口量大量增加,一战期间棉织物进口下降,再结合1912-1932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基本概况,说明这一时期棉纺织业有所发展。

故A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对自然经济与其它经济成分进行比较,故排除B项。

中外贸易的比较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技术是否实现突破,故D项错误。

22.陈云说:

“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上述措施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C.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一五计划期间,通过三大改造和统购统销,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结合材料中“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等信息,D项正确。

A项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不符;C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轻工业,不选B项。

23.读1952年与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对比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C.产业结构的优化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1952年相比,1957年农业经济呈增长态势,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

土地改革的完成是1952年,与图示时间不符,排除A。

图示信息没有体现产业结构化,而是强调农业合作化的推动农业发展,排除C。

图示信息没有体现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而是强调农业合作化的推动农业发展,排除D。

24.下图反映的是我国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平均增长率(%)

A.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效

B.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

D.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种种问题的积累,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却下降228%,1960年7月,党中央在河北戴举行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要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的决定。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63-1965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结合史实可知,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因此选择A。

B项确立与1953年故排除;C项于1956年基本完成,故排除;D项材料中显示的是农业,故排除。

25.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

这一通知

A.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

B.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C.实际上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

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答案】C

【解析】

由“中共中央下发文件”以及“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中央实际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C项正确;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A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对人民公社体制改变的说法,B错误;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的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

26.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

2016年11月,政府又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

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

这一变化

A.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B.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从“两极分离”到“三权分置”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久的生命力,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根本性变革,故C项错误。

27.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

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

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

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

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选B。

28.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

这体现出

A.重商主义盛行,世界市场得到发展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政治危机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以及实行外汇管制、提高关税,说明当时自由主义盛行,世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各国各行其是。

故答案为C项。

这种政策导致世界市场日益萎缩,排除A项;当时凯恩斯还没有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现政治危机,排除D项。

29.《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

因为该法

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B.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