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5652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肉筑长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血肉筑长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血肉筑长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血肉筑长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血肉筑长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肉筑长城.docx

《血肉筑长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肉筑长城.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肉筑长城.docx

血肉筑长城

血肉筑长城

二、教学重点

一是台儿庄战役。

因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同时这次胜利还是用生命作代价换取的。

集中体现了本课的主题──“血肉筑长城”。

二是百团大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其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增强抗战信心,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取得重大战绩,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军民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三、教学难点

中共七大的召开。

在教材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学习中共“七大”的内容,理解中共“七大”的意义是有一定困难的。

教学方法

将本课分成三大板块,每一板块拟定一个小标题,激发学生兴趣,使各部分知识更加醒目、易懂。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范例导学的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来完成教学。

六、教学过程

播放微课(以《松花江上》为背景音乐,展示抗战时期的一些图片)

【教师导入】一曲《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人民的血和泪,一张张图片显示了当年中国大地上一幕幕惨烈的画面,但中华民族是不肯屈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

东北抗日义勇军站起来了,第二十九军站起来了,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也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血和肉筑成抗战的钢铁长城,吹响了民族抗争、夺取胜利的号角。

今天就让我们进入第16课的学习──血肉筑长城

【学习新课】

第一篇 浴血奋战现曙光──三次战役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出示三次战役

(让一名学生说前面所学的某个战役作为“范例”,学生根据“范例”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习三次战役的相关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出示三次战役基本知识对比表,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平型关大捷

[学生回答]平型关大捷的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出示对“平型关大捷”的评价材料。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平型关大捷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提出问题]根据课本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你能想到些什么或者说这次战役在当时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1: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生2: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生3:

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提高了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

……

[教师过渡]继八路军在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也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具体知识。

台儿庄战役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台儿庄战役的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

[教师说明]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

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来猜想日军的战略意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日军的作战意图是夹击徐州。

而台儿庄则是徐州的门户。

所以就发生了这一惨烈的“台儿庄战役”。

下面有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台儿庄敢死队》

[学生课本剧表演]

旁白:

台儿庄地区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对阵地的争夺战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日军为了攻下这一地区,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射了密集的炮弹,每日达六七千发之多,炮轰之后,日军又以坦克为先导,向庄内猛冲。

而我军既无坦克,又无对付坦克的平射炮,我们凭什么和他们战斗,守卫台儿庄城的三十一师给我们做出了回答:

(某日午后,日军凭借炮火优势,已攻入台儿庄城内,台儿庄形势危急。

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面对着他的士兵:

兄弟们!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小鬼子已经攻进来了,我们怎么办?

作为一名军人,面对入室豺狼,此刻我们就应该用手中武器来回答!

士兵一起高呼:

保家卫国,拼死也要夺回阵地。

把小日本打回老家去。

池师长:

不怕死的,有骨气的跟我冲。

(战士们都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仍踊跃报名)

池峰城:

好样的,不愧是我池峰城的兵,每名敢死队员赏大洋30块。

战士1:

要钱干什么?

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做日本人的奴隶!

战士2:

要钱干什么?

去了就没想着回来,宁可同归于尽,也不能让小日本在我们国家猖狂!

旁白:

(配《大刀进行曲》)乘着夜色,敢死队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只有11人活着回来……

而这只不过是台儿庄战役这幕大剧中的普通一幕。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的主题“血肉筑长城”。

[教师活动]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台儿庄战役的惨烈,中国军人的英勇杀敌,那么通过刚才的表演,加上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你能否说出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生1:

中国军人的英勇作战。

生2:

还有李宗仁的正确指挥。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表扬)。

展示幻灯片,出示材料。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教师活动]虽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国民党军队在整体上却是大面积的持续溃败,加上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英美等国家以及国内的亲日派何应钦等“逼蒋投降”,使蒋介石集团对抗战更加消极,投降的可能性空前增加;蒋介石对中共及其所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发展更加恐惧和仇视,因而对中共及其领导的军民进行大肆攻击,公开诬蔑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企图影响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为其投降反共做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开明人士和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的中间势力的抗日信心更加动摇,进步势力中的一部分人对抗日形势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妥协投降的情绪在国统区不断地弥漫开来,全国的抗战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此时日军也改变了侵华方针,把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百团大战

[学生活动]说出百团大战的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彭德怀指挥图及毛泽东的评价。

[提出问题]

1.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蒋介石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彭德怀说:

“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让学生结合材料,及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来理解说明其历史意义)

生1: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生2:

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生3:

百团大战振奋了抗战士气,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生4:

百团大战粉碎了国民党所谓的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生5:

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也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生6:

百团大战给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活动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国民党集团抗战的积极性。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第3问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根据上面所学知识,总结归纳三次战役所起到的共同影响。

[学生回答]

(1)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2)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士气。

(3)使人们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教师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1945年春夏之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国抗日战争也进入了战略大反攻的前夜,这时,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与前途,我们又将如何抉择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篇:

第二篇 黎明之前做抉择──中共“七大”的召开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黎明之前做抉择──中共“七大”的召开

1.名称:

中共“七大”(全称: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3.时间:

1945年4月

4.地点:

延安

5.讨论的主要问题:

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6.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让学生结合刚才教师的过渡,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找部分同学起来说明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刺激学生的眼球,便于更好地了解此知识。

[提出问题,小组交流]

1.中共七大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决定把中国引向一种怎么样的前途,在这次会议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决定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在本次会议中通过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就可以体现出来──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和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2.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生1: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生2:

也为将来打败蒋介石打下了基础。

(此时教师要大力地表扬学生,并可以继续追问他通过哪个方面看出这个意义的?

──发动群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加强学生对中共“七大”的理解。

[教师过渡]中共“七大”召开完毕之后,伴随着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迎来的渴望已久的胜利,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的学习。

第三篇 抗战胜利奏凯歌──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并提出一个问题: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或结束的时间是什么?

[学生回答]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教师活动]很好。

(并展示幻灯片,出示日本投降和台湾回归祖国的文字与图片。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一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给学生提示:

可以从战争的性质、共产党、国民党、世界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

生1:

美国在日本的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生2:

苏联派兵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生3:

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

生4:

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正义的战争最后一定能够胜利。

生5:

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

[教师总结]

1.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2.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支援,包括

(1)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出兵攻打中国东北的日军。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国际友人和爱国华侨对抗日的援助。

[知识补充]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对本课知识的学习自行总结,在学生总结完毕后出示一组数据,再次证明中华儿好用血肉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能力,回归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