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5327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docx

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0404

2018级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20200404)

卷面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2020-4-4,8:

00-9:

3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材料二:

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上述思想作为一种创作理念,与传统的强调文学与生活同质性的“模仿”和“再现”理论,有着较大的区别。

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而追求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觉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更多地是与历史发生密切的关联。

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经国史之补”的面貌出场的。

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这样的小说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们更多地关心它所叙之“事”,而不关心它是如何“叙”事,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

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小说不断地从讲故事的原始形态向诗性叙事的现代形态发展。

许多现代优秀小说,借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话说,是“浸透了诗的”。

在中国,第一部充分诗化的叙事文学作品是《红楼梦》。

在这部不朽之作中,诸如“顽石幻形入世”“绛殊还泪”“木石姻缘”“风月宝鉴”等审美意象奇幻而丰盈,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层出不穷,超言绝象的不尽内涵对人的心智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曹雪芹将人间严酷的现实世界充分诗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的巅峰。

(摘编自孙春吴《论现代小说的诗性叙事》)

材料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

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化品格。

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

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

在孙犁的小说世界里,大量的农村青年妇女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物系列画廊。

《老胡的事》里的小梅、《丈夫》里的媳妇、《芦花荡》里的两个女孩、《荷花淀》与《嘱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儿、《蒿儿梁》里的女主任、《吴召儿》里的吴召儿、《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对这些青年妇女,孙犁不是穷形尽相、面面俱到地刻画描写,而是重在发掘她们的灵魂美、人情美,作者把这些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而不是借她们来展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

在孙犁的笔下,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

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

小说与诗毕竟是两种不同文体,在营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别的:

诗是抒情文体,在一首诗中,意境是统一的、自足的;而小说是叙事文体,人事过程的展现必须以场面的递进为背景,小说的意境是通过场面来显示的。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

“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

”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

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来,使得孙犁小说呈现出影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孙犁像写诗一样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

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

围绕一个描写对象,以比喻为手段多方网罗物象,扩大语言的意象密度,增强语言的诗意,这可以说是他的“繁笔”。

而“简笔”他也同样用得富有诗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

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嫂手指的震动分明是内心的震动:

是依恋丈夫?

还是担心丈夫?

还是因为想见独身持家的艰辛?

或者这些心绪兼而有之?

对此作者不着一字,留下空白,让读者根据主人公的动作细节去想象。

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朱光潜认为:

小说的功用在于叙事说理,而诗则着意于抒情遣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

由于诗的渗透,孙犁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大大增强,语言的内在节奏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靳新来《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性是所有文学形式共有的本质特征,是所有文学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学作品艺术品位的首要因素。

B.小说的故事性和诗性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故事性越强则诗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诗性就越强。

C.小说是否具有诗性的特质,取决于作者能否将传统诗歌营造意境的技法灵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说创作之中来。

D.文学的“异质化”意指对客观现实人生所做的情态化和心灵化艺术加工,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再现”。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性小说关注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往往淡化其社会历史价值,不追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

B.海德格尔对客观生活进行主观异质化处理的观点,同孙犁将主观情感充分客观化的做法,本质是一样的。

C.小说中的人物如果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那这部小说就可以视为诗性化作品。

D.孙犁的诗性小说,往往人物对话简洁,不重视人物语言个性化,却很重视对人物心理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3.下列与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项是(3分)

A.《祝福》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真实而传神地刻画了其精神世界。

B.《装在套子里的人》谈到别里科夫的婚事时写道,“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极尽讽刺之能事。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关风雪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渲染了气氛,同时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走向高潮。

D.《边城》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4.材料三在说理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简要举例说明。

(4分)

答:

5.如何提升中国当代小说的“诗性”特征?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一九二九年一月

(选自《梦家诗集》,新月书店1931年版)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交代了野花的生存境遇,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中蕴含着诗人的慨叹。

B.“向着太阳发笑”正是“上帝给他的聪明”的具体表现,“不想到”则写出诗人对小小野花做出这一举动而产生的意外和惊喜。

C.“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两句之间形成了对比映照,借以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妄自尊大的人性弱点。

D.这首诗将一朵野花进行了人格化的塑造,诗人以饱满而轻婉的诗情入笔,以小见大,透露出深切的生命感怀与由衷的生命礼赞。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后两节的首句形成复沓,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虽然一字不改,却在情感上呈现出强化效果。

B.“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将野花如诗般的欢喜化为具体可见的形态,寓诗于画,轻快洒脱。

C.诗人站在全知视角,用第三人称指称野花,易于更加灵活地刻画野花的形象,展示其内心的情感世界。

D.诗歌采用象征手法,咏物喻人,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急促紧凑,情感真挚朴素,充溢着向上的生命力。

8.如何理解野花“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的含意?

(4分)

答: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野花的形象特点。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

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

“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始毕得启,谓其大臣曰:

“隋主为人,我所知也。

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无疑矣。

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助之。

”即命以此意为复书。

使者七日而返,将佐皆喜,请从突厥之言,渊不可。

裴寂、刘文静等皆曰:

“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

”渊曰:

“诸君宜更思其次。

”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甩绛白以示突厥渊曰:

“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

”乃许之,遣使以此议告突厥。

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曰:

“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

"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剐以身先之。

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

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

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

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

“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

”遂斩之。

自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

建成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

渊喜曰:

“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遂定入关之计。

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

渊命为三军,分左右,通谓之义士。

突厥遣其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互市,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

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择其马之善者,止市其半;义士请以私钱市其余,渊曰:

“虏饶马而贪利,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

吾所以少取者,示贫。

且不以为急故也。

当为汝贳之,不足为汝费。

”康鞘利北还。

渊命刘文静使于突厥以请兵。

私谓文静曰:

“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

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引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

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B.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C.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D.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是中国古代边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际,与铁勒种族组成帝国,占有漠北之地。

B.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

C.柱国,国都,亦用作官名,战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来为最高武官或勋官。

D.互市,中国历史上指对外贸易或同边境民族间贸易,最早为汉初同南越和匈奴通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渊做事沉稳,思虑周详。

李渊致信可汗,辞卑礼厚,在得到突厥愿意支持自己的回复以后,依然保持清醒头脑,谨慎应对。

B.李渊大举义兵,名副其实。

李渊之子建成、世民以仁行兵,不与百姓为难;攻克西河郡之后,只将郡丞处死,余者不戮一人。

C.李渊开仓赈贫,深得人心。

李渊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引来更多人士前来投奔,壮大了军事力量,李渊将军队编为左右两路。

D.李渊乐于倾听,善纳嘉言。

李渊悉数采纳刘文静的结交突厥、让突厥资助大量军马的策略,并面授机宜、派其前往突厥请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

(5分)

答:

2)吾所以少取者,示贫,且不以为急故也。

(3分)

答:

14.结合选文回答:

李渊为什么与突厥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亭晚望

宋之问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出了烟波浩渺,浸透了天边的云的深处;下句写村中炊烟冉冉,远远地飘出宁静的村庄,写出江村的宁静之美。

B.颔联将“鸟归有迹”与“帆过无痕”进行对比,由远及近地写出浩渺江面鸟归巢和千帆过的黄昏之景。

C.颈联写诗人一“望”一“看”,并没有明写“山”之壮美,而是以“水”之“柔性”衬托“山”之壮美。

D.尾联写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感染,回去时已到黄昏时分,让诗人顿生遗憾,表达了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

16.有人说宋之问的这首诗含有深刻的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刘裕北伐的气势,“__________”,极其豪壮。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昐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①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裏,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 ② ……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愣伴随着失望和疑虑——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8.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拟、比喻、排比、借代

B.比拟、比喻、引用、反问

C.比喻、比拟、夸张、排比

D.比喻、引用、借代、设问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却偏偏要千里万里,天南海北,揣着焦渴与翘昐的心,来到洛阳城。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答: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答: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截止2019年8月底,②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③六年多来,“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付诸行动,④使中国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⑤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

⑥“一带一路”正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⑦它开辟了中国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篇章,⑧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

22.请对下而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

7月28日,第18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在光州结束了最后一天的泳池大战后落下帷幕。

中国军团共收获16金11银3铜,雄踞金牌榜榜首。

美国15金11银10铜位列第二,俄罗斯第三,澳大利亚第四。

中国跳水梦之队在本届世锦赛中收获了12金4银1铜的完美成绩,创造历史佳绩的同时,更成为中国军团在此次世锦赛上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中国游泳队斩获3枚金牌2枚银牌。

孙杨、徐嘉余尽显“双核”威力,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中拿到两枚金牌,徐嘉余也在男子100米仰泳中揽金。

复出的叶诗文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中夺得两银,未来可期。

答:

四、写作(10分)

23.下面是描绘一个过程的漫画,请你仔细阅读并展开联想,回答后面问题。

(1)给这组漫画的拟一个标题,并简要阐述寓意。

(4分)

答:

标题:

寓意:

(2)如果围绕漫画的寓意写一篇文章,那么请写出文章的观点和第一段。

(6分)

答:

观点:

第一段:

 

2018级华师一附中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六)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D(A“本质特征”表述错误,“首要因素”于文无据;B说法绝对,故事性和诗性可以适度兼容;C“取决于”表述不当,小说与诗歌在营造意境方面存有差别,且小说的诗性不仅仅体现在营造意境这一个方面。

2.(3分)B(A“不追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错;C以偏概全;D对孙犁小说特点概括有误,文中无据。

3.(3分)D

4.(4分)①对比论证法。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将孙犁与一般小说家的创作方法进行对比,说明他重在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

②引证法。

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指出小说意境常常借助场景来营造。

③例证法。

运用《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时手指震动了一下的细节,论证孙犁善用白描手法表达丰富意味。

(每少一个要点扣掉1分。

5.(6分)①端正心态:

反对过度沉迷故事性、通俗化、商业化,摈弃浮躁,淡泊名利,自觉追求。

②生活诗化:

对客观生活进行艺术提炼加工,改造成诗意的生活。

③表达诗化:

运用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寄托深层意蕴。

④形象诗化: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发掘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

⑤意境诗化:

移情入景,物我交融,描摹创设别有韵致的意境。

⑥语言诗化:

锤炼语言,使其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

(每个要点1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借以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妄自尊大的人性弱点”理解错误。

7.(3分)D(“节奏急促紧凑”错误。

8.(4分)野花已将生命完全融入了自然,(2分)不再刻意关注自己的个体生命。

(2分)

9.(6分)①野花生于荒原,是孤寂的,却能泰然处之,顺其自然;(2分)②野花一开一落,生命是短暂的,却能自在生存,自由绽放;(2分)③野花是渺小的,饱经风吹雨打,却能超脱乐观,充满自信。

(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C

11.(3分)B(“专指”有误,也指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政治联姻。

12.(3分)D(李渊没有采纳“让突厥资助大量军马”的策略。

13.(8分)⑴(5分)如今义兵虽然聚集但军马很缺乏,(尽管)胡人兵卒不是(我们)需要的,但马匹不能失去;如果再拖延回信,恐怕他产生反悔之心。

(注意“殊”“须”“而”“稽”“其”的翻译。

⑵(3分)我之所以少买马匹,是因为(要)(向他们)显示贫穷,而且不把买马当做急事的缘故啊。

(注意“所以”“示”“故”的翻译。

14.(3分)①害怕因关系疏远致使突厥为他人所用,为害边关,彼此成为不共戴天之死敌;②害怕因关系亲密以致引狼入室,使其成为百姓之蠹虫祸患。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由远及近”说法错误,应是由近及远,近处写鸟儿归巢,远写千帆竞过的情景。

16.(6分)①以“沙有迹”“浪无痕”写人生的虚无;②以“水之柔性”写“山之壮美”,写人生的刚柔并济;③以“纵情未已”“回马黄昏”写人生苦短,韶华易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

(1)提携玉龙为君死气吞万里如虎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每句1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C(第一段“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运用了夸张、排比,夸张体现在“惊世骇俗”,排比体现在三句以上的整齐句式。

“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本体为牡丹花苞,喻体为仙桃,相似点为样子和色泽等,拟人体现在“朱唇紧闭,皓齿轻咬”,本来用于写人的神状拿来形容自然物。

“昂然挺起”“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运用了比拟手法,把物当成人来写,也可以叫拟人。

第二段引用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