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1.docx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1.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1
中考说明文阅读
一、中考说明文考查的特点及对策。
一般来说,说明文考查的要点主要是对说明对象的把握、对事物特征的归纳、对说明方法的判断、对说明文语言的揣摩、对说明结构与层次的了解、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捕捉及提炼等几个方面。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看,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特点:
⑴选文大多来自课外,占96%强,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⑵选文基本是整体文,使用节选文段的考查形式在逐年减少;⑶选文内容大多是一些热点话题,如环保、网络、病毒、高科技或人文环境等;⑷对文体知识的考查有所减少,理解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开放性试题,正在呈扩大趋势,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如,有些试题就要求学生能联系生活作一些探究;⑸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考查。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常识;⑵课下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⑶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要能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⑷要刻意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对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思维也要灵活;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意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要能胸怀人类、胸怀宇宙。
三、中考说明文的解题策略。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我们无论阅读何类文章,都需要先通读全文,能从全面把握文章大意,这样才不会有偏差。
阅读说明文时,也依然需要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后,我们就可以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文章结构等基本内容,为接下来的答题做好铺垫工作。
因为试卷所选的文段,大多都是最新的科普文,知识性较强,同学们未必了解,文中的一些术语也会令大家感到头昏脑胀。
这样,在阅读时,就很吃力,通读一遍后仍感觉“一无所获”,不知所云,同学们就会重头再读,既浪费了考试时宝贵的时间,也降低了阅读效率。
为此,在阅读时,我们就要掌握一些技巧,或具有良好的习惯。
譬如,给文章标上段号、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标出段落的重点信息等。
再如,可以先把题目浏览一遍,然后再回头读文章,这样阅读的目标性就很强,答题效率也较高。
这些虽是些细微的工作,但却可以为答题提供更多更快捷的信息源,为同学们省下不少时间。
2.认真审题,把握题干的重点信息。
这样,同学们就可以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如2002年江苏省南京卷说明文阅读题2:
“请从第③节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其说明方法及作用”,从题干里我们可以捕捉到如下信息:
⑴范围局限在第③节A、B两处画线句处;⑵只能选一句,不能多答;⑶回答的内容是说明方法和作用。
如果不审清题干信息,就会徒劳无功。
再如2003年陕西省中考卷说明文阅读题1:
“从整体上看,全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太空城的?
请简要概括”,此题干告诉考生答题范围是全文;角度是科学的说明,并且是两个方面;另外语言还需简练精要。
3.前后对应,在文中寻找答案。
无数次的考试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文体的阅读题,我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说明文也不例外。
如2005年安徽省中考卷题11:
“第⑦段画线句否定了上文中的什么看法?
”题干提供给我们的讯息是“上文中的什么看法”,同学们只要溯文而上,和原文仔细对应一番,你就发现,这题的答案直接就可以在第⑥段中找到。
再如2002年重庆市中考卷说明文阅读题1:
“人类研究纳米科技的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此题已经表示“用原文回答”,那同学们只要利用自己在通读全文时所捕捉的信息,即可做出答案。
一些题目虽不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但或多或少都会用到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重点信息。
为此,同学们就应该具有对原文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要尽可能把原文材料和自己的加工处理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概括性答案。
对此类题目,同学们要先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然后从文中截取关键性语句,筛选出有用信息,或再按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整合即可。
4.思维灵活,巧妙应对开放性试题。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开放性试题难以回答,面太广,不够具体,无处落笔。
其实,开放性试题也是最容易回答的题型。
说它容易回答,也就是因为它的开放性,没有统一答案,形式大多也是自由的,只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据均可。
但关键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思维要灵活,大胆想象,不拘一格,敢于突破。
如200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卷说明文阅读题10: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站在黄河岸边,面对浊浪滚滚的河水,沉思良久,说:
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如何治理好母亲河,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对此题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据、方法切实可行的就可。
再如2005年黑龙江省中考卷题15:
“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说选文中的现象,然后构思描绘未来利于日光资源的美好前景。
”此题答案是多元的,具有不唯一性。
此时,就是体现同学们创新精神的时候了,你可以充分调动日常积累的知识,拓展思维,大胆设想。
但要有自己独到的创见,亦不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