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4360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docx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

辽宁铁岭六校协作2019年高三上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页,共4页,满分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晨昏圈,CAD为晨线,CBD为昏线,A(20°E,0°),C(70°W,70°N),其中A和B、C和D分别为对趾点。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C在A的方向是()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

2.若P的经度为145°,此日P地的昼长约为()

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6小时

3.据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孟买盛行东北季风B.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C.华北平原雪花飞舞D.此时,海口阳光直射井底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4~5题。

4.影响我国东部各地霜期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植被

5.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气温日较差小B.地面辐射强

C.风力强劲D.大气逆辐射强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6~8題。

6.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坡度大小B.气温高低

C.光照强弱D.降水多少

7.该地区在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合理可能导致()

A.水土流失加剧B.荒漠面积扩大

C.次生盐渍化严重D.森林覆盖率下降

8.为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当地最适合发展的工业是()

A.畜产品加工业B.木材加工业

C.粮食加工业D.矿产品加工业

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9~10题。

9.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C.死亡率下降D.人口总数上升

10.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压力大B.养老负担重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D.劳动力短缺

在我国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读农村空心化演进的周期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农村劳动力大量短期外出打工,宅基地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主要发生在()

A.出现期B.成长期C.兴盛期D.衰退期

12.衰退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个人意愿B.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化转移加快

C.经济收入差异和人口增长压力D.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和耕地保护落实

13.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对城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城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14-15题

14.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专业分工程度低②总体生产能力强

③各企业团结协作④各企业联系少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在阶段Ⅱ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坡,海拔从北部7700多米下降到南部数百米,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

2010年12月15日,嘎隆拉隧道的爆破成功,结束了“高原孤岛”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结合材料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墨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气候严寒②地处喜马拉雅山迎风坡③水力资源丰富④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大⑤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17.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B.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C.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D.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环境污染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

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19.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最为可行的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全球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外包出去,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

图1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基础和市场B.劳动力和交通  C.技术和信息网络D.环境和自然资源

21.下列城市中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青岛   B.广州   C.兰州   D.乌鲁木齐

22.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可以

A.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B.集中资金,加速工业化进程

C.促进工业集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D.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000年)

世界平均

中国平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

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2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2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25.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

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

东部与中、西部关系图

材料2:

据《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9日报道:

春节长假结束后各类企业陆续开工,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在各地拉开战幕,“民工荒”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材料3:

劳动力争夺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格局的变化:

2011年1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开工;2月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

此外,开发农村及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如果a、b箭头表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互补,则a包含的内容有:

等,b包含的内容有等。

(8分)

(2)试分析中、西部在与东部的“民工”争夺战中的优势。

(6分)

(3)“用工难”反映了东部地区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请结合材料提出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8分)

27.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⑴该城市从1968年-1990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⑵从1990年-2000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6分)

⑶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变化主要趋势是什么?

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6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甲城位于_____(南、北)半球,解读图中主要信息,阐述其理由。

(10分)

(2)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向正西过境甲城,描述过境时甲城的天气状况。

(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CDAB6—10DBACA11—15CDDCB16--20CABDC21--25BDCDB

非选择题

26.(22分)

(1)充足的劳动力(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国家政策(矿产资源丰富)、资金雄厚、技术先进(8分)

(2)国家对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东部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生活成本较低;(3)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民工”待遇。

任答4点即可得满分)(8分)(如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16分)

⑴城镇面积由小变大;出现了商业区。

(共4分,各2分)

⑵人口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绿化带:

建设了卫星城和高速公路;工业区由少到多(6分,答对三点即可)

⑶郊区城市化;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的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共6分,任答其中三点)

28(12分)

(1)南①纬度由北向南递增;

②河口附近的沉积岛主要分布在河口南岸,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北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

③海洋上等水温线自北向南递减;

④以低气压为中心的地区,大气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气压降低,气温升高,云量增多,可能有降水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