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
《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2.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B.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C.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D.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3.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完4-6小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A.7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
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
6.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但人口每增长一亿所需的时间
却越来越短,是因为( )
A.计划生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B.“超生游击队”规模太大
C.流动人口增多,无法实行计划生育
D.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
山东居民自古有“闯关东”的说法,即不少山东老乡出山海关到东北发展;上世纪末,不少“东北客”又返回山东定居,导致了人口的“雁南飞”现象。
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所述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民工流动D.人口流动
8.上述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原因 B.国家政策的引导 C.气候变化 D.资源开发
9.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据表可知,2001~2050年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A.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B.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
C.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D.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
11.大庆、攀枝花等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变革
C.经济的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12~14题。
12.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B.Ⅱ期
C.Ⅲ期D.Ⅳ期
13.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14.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第Ⅳ期
的是()
A.英国B.坦桑尼亚
C.尼日利亚D.肯尼亚
15.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是()
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16.近年的湛江市两会提出将湛江建设成“海绵城市、循环城市、脚印城市”,下列举措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A.铺设透水砖B.建设森林公园
C.恢复自然水系D.倡导垃圾回收
17.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8.下图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9--20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19.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B.15.1或16.6亿C.约8~9亿D.约14~15亿
20.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21.下列因素中属于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的是()
A.城市就业机会多B.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的压力大
C.城市建筑物密集,人口密度大D.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下表反映南京市主城区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变化情况。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用地类型
面积
(万平方米)
区域均价(元/平方米)
地铁开通前
地铁开通后
甲
3409
8160
19219
乙
5589
2558
6529
丙
1907
671
805
22.关于表中用地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类用地为住宅用地B.乙类用地交通通达度最低
C.丙类用地距市中心最近D.丙类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
23.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
A.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B.地铁是南京地价提高的首要原因
C.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D.为抑制房价南京应严控地铁建设
城市空间不同区域功能分区不同,根据下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临近商业区,购物比乙区便利B.乙区交通比甲区更为便利
C.甲区房价比乙区更高D.乙区房价比甲区更高
25.关于该市工业区位选择,不正确的是()
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B.位于河流的下游,远离中心商业区
C.临近铁路,交通便利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
完成26-27小题。
26.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商业区可能性最大的是()
A.①③⑤B.①③C.②④⑥D.②④
27.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A.市中心B.街道两侧C.主干道交汇处D.城市绿地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第28题。
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最适宜的人口数
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万
25万
35万
28.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A.Z>Y>XB.X>Y>ZC.Y>Z>XD.Z>X>Y
下图是“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30.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
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
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
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31.下列关于该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C.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32.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3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4.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35.随着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是某国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36.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1940年B.1985年 C.2000年 D.2012年
37.该国最可能位于( )
A.非洲B.北美C.欧洲D.南美
读下面“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下题。
38.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B.经济发展水平高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社会福利优越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B.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D.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40.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是20世纪开始出现的社会现象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水平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不断扩大
二、.非选择题(40分)
41.读甲乙两国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根据两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分)
(2)目前甲国正大量新建、扩建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缺口巨大。
结合甲国人口统计图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简述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4分)
人口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题。
(11分)
(l)图中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分)
(2)城市化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2分)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水平、现在的速度。
(3分)
(4)中国处于城市化进程 阶段。
(2分)
(5)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现象。
(2分)
43.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
(4分)
(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
(4分)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
请阐述你的理由。
(3分)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指出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流向。
(2分)
(2)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人口流入和流出地区分别产生的可能影响。
(8分)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1.C2.B3.C4.C5.B6.D7.B8.A9.A10.C
11.D12.D13.D14.A15.B16.D17.D18.C19.C20.D
21.A22.D23.C24.D25.B26.A27.C28.D29.C30.D
31.C32.A33.D34.C35.B36.B37.C38.B39.B40.C
二、非选择题(40分)
41.(8分)
(1)高增长阶段(或传统型;或高低高)(1分);低增长阶段(或现代型;或低低低)(1分)
(2)少年儿童比重大(2分)
(3)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或人口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
(2分)
人口政策: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2分,答出两点即可)
42.(11分)
(1)A(1分)B(1分)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分)
(3)晚(1分)、低(1分)、快(1分)
(4)中期加速阶段(2分)
(5)逆城市化(2分)
43.(11分)
(1)①(2分)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分);城市外围,地价低(1分)
(2)流经城市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污染小(2分);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3)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方案一:
东北部(1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每点1分,共2分)
方案二:
西南部(1分)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3选2,每点1分,共2分)
44.(10分)
(1)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中、西部向东部(2分)
(2)对于流入区:
有利:
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加速城市化进程,
不利:
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等问题。
(4分)
对于流出区:
有利:
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
不利:
造成劳动力流失。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