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598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2第二三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二

(第二、三单元)

(本卷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凄凉”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由沉郁至旷达,并非全诗都慷慨激昂。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2—4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拥毳衣炉火毳:

鸟兽的细毛

B.湖中人鸟声俱绝绝:

消失

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意义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而:

表并列

【解析】意:

意趣,情趣。

3.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书童在烧火煮酒,炉火烧得正旺。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勉强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那是醉翁亭。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游山玩水的快乐,领会在心里而不是寄托在酒上。

【解析】A项应译为:

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B项应译为:

我尽情地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D项应译为: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甲文作者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披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人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愿看见人,也不愿人看见,足见他孤僻、冷漠的个性。

B.乙文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C.甲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了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乙文通过对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D.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之后对故国的怀念。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解析】作者之所以选择更定后独往观雪,是因为此时的雪景更妙,反映了作者超尘脱俗、不同流俗,以得莫逆为快的作风和性格。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第5题。

5.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D)(3分)

A.鲁肃逃回荆州,周瑜追去,中了诸葛亮之计,更被荆州士兵取笑,箭疮复发。

回到柴桑后周瑜定下“假途灭虢”之计攻取荆州,再次被诸葛亮识破。

最终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亡。

B.小李广花荣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

原为一员外大户,更兼他做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C.唐僧被灵感大王弄法沉下河去,孙悟空由此生发,给师父起个名字叫“陈到底”。

当三个徒弟回到陈家庄时,陈家二老奇怪“怎么不见三藏老爷?

”孙悟空说:

“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陈到底’也。

”二老垂泪:

“可怜!

可怜!

D.初见黛玉时,贾母抱住黛玉,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而凤姐则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后才笑着说:

“天下真有这标致人儿,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解析】A项,“鲁肃”改为“刘备”;B项,“小李广花荣”改为“卢俊义”;C项,不合时宜开玩笑的是猪八戒。

二、(9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第6—8题。

绝 唱

“地震啦——”忽然有人惊悚而恐惧地大叫,叫声如碎玻璃片刻划在人们的心坎上。

林蓉正帮丈夫袁军洗完澡,推着轮椅准备照应丈夫上床休息。

她双手按着床,突然床铺像船一样晃动起来,她打了一个趔趄,险些跌倒。

这是怎么啦?

就在发愣的一刻,外面“地震啦”的惊叫传到她的耳里,她明白了世界发生了什么,反射性地抬脚去推轮椅往外逃却又停下了。

这时楼道自上而下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呼喊声直穿进她的耳膜。

此刻她反而异乎寻常地平静①。

丈夫袁军今年46岁,平常是一个身高1米8、体重160的铁汉子,家里的重事累事都是他一人承包,可前年得了中风,由于大意未及时治疗,一下全瘫痪了,甚至都无法言语,躺下自己翻不了身,他只能与轮椅为伴。

从此林蓉成了丈夫的贴身保姆,袁军因不能讲话,不能动弹,有什么需求只能发出哼哼唧唧②的声音。

一次袁军要解小便,林蓉不知他要干什么,急得流下了眼泪,袁军憋不住了,只得尿了一裤子。

林蓉为这悟出了一个办法。

她找来一个白纸板,上面写了好多生活诉求,如看电视、喝水、小便、大便、冷、热、饿……各种各样,有几十种之多③。

当袁军有什么需求她无法猜到时,便拿出这块纸板,逐项指认,指到袁军点头眨眼便照此办理。

这时夫妻俩常会心一笑,想不到这竟成了他们的欢乐。

夜里,严冬的深夜才是林蓉最难熬的时刻。

袁军每夜都得解两次小便,还要翻两次身。

林蓉刚刚捂热了被窝,便得起来照应丈夫。

袁军的身子对于娇小的林蓉而言真是庞然大物,她要耗尽吃奶的力气才能替丈夫翻个身。

在那零下十多度的寒夜,可怜的林蓉早就浑身颤抖了,拱进被窝还要搂着丈夫帮他热身……

日子真难熬啊!

家中的事一股脑儿全落在她身上,可又有谁能替代她?

真的如人们所说,她遭罪了。

尽管林蓉如此的辛苦如此的艰难,袁军却会无端的发脾气,故意找她的茬儿。

她明白这是丈夫在激她,让她离开他,让她另找自己的幸福。

这一天袁军又不吃饭了,袁军除了绝食以外没有任何能力结束自己的生命。

林蓉来气了,你以为不吃饭饿死了,我就可以解脱了,那我不被千人唾万人骂吗?

人家会说我故意饿死你,我岂不成了一个罪人?

这就是你所说的爱我吗?

……说着夫妻俩已抱在一起搂头痛哭,袁军哭得尤为伤心。

林蓉很清楚,推着轮椅带丈夫根本就无法下楼,抱吧抱不动,背哩又背不了,喊人来救助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况且电讯全部中断。

现在既然救不了丈夫,干脆就与他生死与共吧!

哪还有什么惊惶的呢!

一切由上苍来安排。

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安之若素④。

袁军虽不能言语,但头脑清楚。

他也知道地震了,大难来临了。

他嗷嗷地叫,他要让妻子活下来,他要妻子不要管他赶快去逃生。

林蓉完全明白丈夫的意思,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真爱,她走了谁也不会指责她。

林蓉没有理会丈夫。

袁军见妻子明明完全可以逃离却毅然留下来陪他见死神,他的心发颤了。

他非但保护不了妻子,还要妻子和他一起离开这美好的世界,他的心在滴血,他有一种挖心割肺的负罪感,他伤心地呜呜放声哀哭。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5月,有改动)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①句“直穿进”写出了外界的嘈杂带给她的恐惧,她内心的“平静”又和当时这种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逃脱,所以打定主意要和丈夫生死与共。

B.②“哼哼唧唧”是丈夫有需求时发出的声音,意在突出丈夫的无助,林蓉不离不弃守候丈夫的不易。

C.③句中省略号的运用,突出林蓉照顾丈夫的无微不至,凸显出人物的伟大,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D.④“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可以看出大难当头时林蓉的冷静与果断。

【解析】并不是无法逃脱,而是她不想逃脱,已经打定主意要和丈夫生死与共。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3分)

A.小说以“绝唱”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暗示了小说的结局,揭示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妻子对丈夫的不离不弃的真挚情感这一主题。

B.小说开头先声后叙,一句“地震啦”把读者的心瞬间提起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突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

C.小说采用了插叙的顺序,补充交代了袁军中风瘫痪的原因,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让人感受到人物的内在美。

D.小说以袁军对妻子的不忍和不舍来结尾,在情理之中,符合人物的设定,呼应了小说的题目,感人至深。

【解析】补充交代了袁军的情况,妻子林蓉对袁军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不离不弃的守候。

8.下列对小说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林蓉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妻子,在丈夫遭遇病痛后,对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体现了她为丈夫着想、贤惠的品质。

B.袁军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善良的丈夫,他乱发脾气、绝食,故意逼走妻子,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严冬的深夜妻子对丈夫的照顾,可以看出妻子的细心、体贴、周到,体现出妻子内心深处对丈夫的关爱之情。

D.发生在林蓉和袁军之间的情感故事感人至深,二人之间这种真挚的爱尤其值得赞颂,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解析】他想逼走妻子,是想让妻子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表现了他对妻子的爱。

三、(9分)

阅读下面王刚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第9—11题。

竞争合作求双赢

(1)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谁都想做一位赢家;面对步履匆匆的时代,谁都不甘心被社会淘汰;面对人才济济的社会,谁都想脱颖而出,争得自己的一片天空

(A)然而,你知道,一根筷子夹不起食物,一朵鲜花秀不出整个世界。

(2)不懂得与人合作,总想着

(B),是糊涂的。

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产量很高,于是千方百计买来一些。

①他的邻居们听说这个消息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购买种子的地方等有关的。

这位农民害怕大家都种这样的玉米,自己失去竞争优势,便拒绝回答。

邻居们没有办法,继续种原来的种子。

收获的时候,这位农民的玉米并没有取得预想的丰收,比邻居家强不了多少。

②为了寻找原因,让农民去请教一位专家。

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玉米减产的原因:

他的优种玉米接受了邻居劣等玉米的花粉。

农民本想在竞争中独领风骚,结果却

(C)。

如果他有“双赢”的智慧,就会是另外的结局

(D)既利人又利己。

(3)③如果在竞争中谋求合作、追求双赢,才是明智的。

比如“神州”和“万家乐”,这是旗鼓相当的两家大型热水器生产厂家。

“神州”的广告语为“款款神州,万家追求”,而“万家乐”的广告语则为“万家乐崛起于神州”。

他们各自的广告语中都包含了对方的产品品牌,这样双方都能扬名获利。

你把客户送到我这里,我把客户送到你那里。

两种热水器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为两家企业带来了丰厚利润。

④他们在公平竞争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逃脱了许多同行愈演愈烈的降价漩涡,实现了双赢。

(4)双赢是一种智慧。

拥有双赢的智慧,就犹如船有了帆,可以让你在茫茫大海中面对狂风巨浪时应对自如;拥有双赢的智慧,就犹如黑夜里有了明月,可以让你在漫漫长夜里面对前方的坎坷时信心满怀。

(5)拥有双赢的智慧,不论在商场还是其他任何领域,都可以让你稳操胜券,笑对激烈的竞争。

9.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解析】“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不合语境。

应改为“事与愿违”。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①句改为:

他的邻居们听说这个消息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购买种子的地方等有关的情况。

B.②句改为:

为了寻找原因,农民去请教一位专家。

C.③句改为:

只有在竞争中谋求合作、追求双赢,才是明智的。

D.④句改为:

他们在公平竞争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逃脱了许多愈演愈烈同行的降价漩涡,实现了双赢。

【解析】④句不用修改。

11.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谈竞争,第二句谈双赢,语言生动形象,紧扣文章题目。

B.主体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即“不懂得与人合作,总想着独领风骚,是糊涂的”“在竞争中谋求合作、追求双赢,才是明智的”,照应到位,不落虚笔。

C.主体部分先是提出了要有“双赢”的意识,继而论述了在实践中如何获得“双赢”,整体的结构比较清晰;论述采用的材料也比较精当,两个均为正面例子,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D.最后两段是一个归纳式的结尾,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系统化总结,能帮助读者整体理解文章。

【解析】两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是不懂得合作,最终导致失败,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四、(23分)

12.请你在下面的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

(6分)

13.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1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表达了感时伤逝的复杂情怀。

(5)(2017·眉山)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

(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借用姜尚、伊尹的故事,暗示人生际遇变化无常,但过一段时间终会得到重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

班里准备在阅读节组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今天我们该如何阅读”。

同学们的观点分为两种:

一种认为“纸质图书阅读更好”,另一种认为“数字化阅读更好”。

14.请你参考如图提供的信息,从这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见解。

要求: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语句通顺。

(含标点限120个字内)(5分)

位。

五、(1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15—17题。

(2018·威海)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

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

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

“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

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远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

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

”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有删改)

15.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

(含标点限80个字内)(5分)

3

16.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

(含标点限40个字内)(4分)

便

17.如何理解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含标点限80个字内)(5分)

活。

广

六、(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进中学,总有一些人、物、亲身体验,让你难以忘怀;那些日子,有阳光有风雨,阳光照亮了你,风雨磨砺了你……

请以“亲切的怀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2)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