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570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docx

九上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集锦

《陈涉世家》中考阅读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会天大雨(        )    ②度已失期(        )

③上使外将兵(        )  ④楚人怜之(        )

2.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羲之之书晚乃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                   的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一男附书至    B.度已失期    关山度若飞

C.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宾客大宴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何间焉

2.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楚人怜之   B.吴广以为然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尝与人佣耕

3.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

“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

”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4、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词句是                      

5.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

                           

②(卒)固以怪之矣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结实不正确的是()

A、苟富贵,无相忘   苟:

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

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

爱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

通“倡”,倡导

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

3、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曾不若孀妻弱子

B、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四、阅读《陈涉世家》选文,完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乎曰:

“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请用“/”给下段文字断句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会天大雨

(2)固以怪之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五、陈涉世家(选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比:

②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                    ②为天下唱

③陈胜佐之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广故数言欲亡

A 野芳发而幽香                B 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扶苏以数谏故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                   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乙]                                                                      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

                                                                                                                                                        

 

答案一1.①适逢,恰巧遇到②揣度,推测,估计③带领,率领④爱2.C 6.①天下百姓被秦王朝统治,受苦受难已经很大长时间了(天下百姓长期受秦王朝统治,痛苦不堪)②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军队,向天下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有卓越的领导才干和超人的才略胆识

二1.C(2分)     2.B(2分)   3.B(2分)   4.举大计(或“死国”)(2分)

5.天下苦秦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4分,每空2分)

6.(4分)①(公子)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去外面(边疆)带兵(2分,关键词语:

以、数谏、上使、外将兵)

②(士兵们)本来对这件事已经觉得很奇怪了(2分,关键词语:

固,以,怪,之)

三1、A   2、C   3、D   4、C   5、B

四1.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

(1)适逢,恰巧遇到

(2)通“已”,已经

 3.

(1)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人发出倡议,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2)第二天,士兵们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的,用眼示意陈涉(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1、A   2、C  3、D   4、C     5、B

六1.①等到②惩罚(共2分,每词1分出现错别字该词不得分)

2.①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②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戍边死的本来十个人中就有六七个(共2分,每句1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也说明秦朝统治的残暴及秦政的衰落(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七1.(4分)①估计②倡导③帮助、协助、辅佐等④冒充、假托、假装等(每个词1分)

2.(3分)D3.(2分)B

4.(4分)①扶苏因为屡次劝戒(应为“谏”字,估计是字打错了)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以”、“数”、“将”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0.5分)

②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宁”翻译不正确,整个句子没有翻译出反问语气的分别扣0.5分)

5.(2分)【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6.(3分)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③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点1分,能概括出相关的才能,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二、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甲)课文略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

满足②融然:

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

同“蓄”④弦徽:

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答: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

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

          

4.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四、(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答: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答: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天一传(节选)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

“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6.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7.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

答:

      

8.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

       

五、阅读文言文

〔甲〕课文略

〔乙〕房玄龄①奏:

“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

“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

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

查看③上:

指唐太宗④炀帝:

指隋炀帝⑤乂(yì):

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

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答:

            

  

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七、完成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八、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