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312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枣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读下图,回答3~4题。

3.近百年来,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C.臭氧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

4.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

三江平原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的分布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图为1976年至2006年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原因有(  )

①人口稀少 ②耕地面积广 ③水热条件优越

④土壤肥沃 ⑤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5.下列关于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耕地面积扩大,沼泽面积缩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旱灾害增多,气候变干

D.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土壤的肥力一定会越来越高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3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4.(2009年高考上海综合卷)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第三产业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D.保护河口生态

图8-1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幅度的分布图,读图完成(l)~

(2)题。

 

(1)1951—2002年,我国(  )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

(2)气温变化在我国的表现及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阿尔泰山区的升温幅度显著,从北向南逐渐增大

B.气候变暖会使城市耗能增加

C.西藏青稞种植面积扩大

D.黑龙江省水稻、春小麦种植界线北移,播种面积扩大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3、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

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A.防止洪水泛滥   B.扩大湿地面积 C.开发旅游景点   D.提供优质水源

5、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8、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

9、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我国的“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A.山西、内蒙古、陕西               B.北京、上海、广州

C.湖南、四川、贵州                 D.新疆、青海、西藏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

(1)~

(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护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读表回答7~9题。

时间

项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km2/年)

1560

2100

2460

7、下列现代技术可以对沙尘暴和土地沙化现象进行监测的是

A.遥感技术B.数字地球C.地理信息技术D.全球定位技术

8、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9、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②生态移民③建设防护林体系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④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图4是某市近地面某日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图4)

15、造成图中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人口集中②郊区工业发达③市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图中的气温分布差异会导致

A.市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B.市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

C.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D.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

17、图5是l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从中可推测

(图5)

A.13世纪比现代暖B.13世纪比现代冷

C.1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D.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

右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

回答1-2题。

1.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温度

C.地形D.光照

2.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地区1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的差异;②昼夜长短的差异;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②

读我国境内的4条河流位置简图,回答5-6题。

 

5.下列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淮河④辽河

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

6.关于各河流流经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

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经常断流

C.③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制度为二年三熟

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读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甲乙丙代表三大产业)及GDP值统计表,回答7-8题。

省区

三大产业构成(%)

GDP(亿元)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北京

30

68

2

8879

a

56

32

12

7081

b

50

45

5

17633

c

25

45

30

1121

7.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销售所属的产业分别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丙甲乙D.乙丙甲

8.a、b、c代表的省份可能是()

A.海南、浙江、黑龙江B.黑龙江、浙江,海南

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四川、浙江

读右图,回答9-12题。

9.与A地区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A.大面积灌溉B.气候干旱

C.植被覆盖低D.地势低平

10.B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露天煤矿开采,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产生构造地震③瓦斯爆炸

④风沙危害加剧⑤土壤盐碱化加剧⑥耕地面积减少

A.①④⑥B.①③④

C.②④⑥D.①④⑤

11.C山脉可能是()

A.省级行政界线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12.与C山脉以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对应的是()

A.藏族----粘粑B.蒙古族----那达幕

C.回族----伊斯兰教D.维吾尔族----毡房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A.横断山区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D.黄淮平原

14.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伏旱明显B.春旱严重C.水能丰富D.黑土广布

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

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据此回答1-3题:

1.菠菜中抽检发现的微量放射性碘-131主要来自:

A.大气循环过程B.水循环过程C.洋流循环过程D.生物循环过程

2.按性质分类,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属于:

A.环境污染问题B.局部性环境问题

C.生态破坏问题D.资源枯竭问题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份,他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该省省会所在地为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他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接壤

4.图中四个省中,地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估)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读图回答5~7题。

5.文中所说的梅关,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6.梅关古道已由过去的交通要道变成今天的旅游景区,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7.梅关古道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B长江水系恶化闽江水系

C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D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右图为我国四条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读图回答8~9题。

8.山脉①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9.山脉②东西两侧地形区的主要地理事物分布正确的是

A.闽江水系,长江水系B.种植业,畜牧业

C.落叶林,针叶林 D.冬小麦,谷子

读“黄河流域图”,据此回答15-17题。

15.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16.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17.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D.太阳能、风能、煤炭

右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24-26题:

24.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25.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该地建卫星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

①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载荷

②毗邻大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输

③位于沿海,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④东邻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⑤

26.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关于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回答27—30题:

27.下列引起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河流径流量小,且水污染严重③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④开发历史悠久,水资源渐趋枯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8.华北平原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过度抽取地下水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D.污染气体形成酸雨侵蚀地表

29.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B.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30.为缓和并解决华北地区供水紧张局面,我国启动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

A.引黄入津、引黄济青B.引滦入津、引滦入唐

C.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D.利用京杭运河故道把长江水引入华北地区

读美国、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2题

 

1、美国和印度均为世界耕地面积广大的国家,但印度耕地灌溉面积比重比美国大。

主要原因是()

A.印度耕地多分布于平原、高原B.印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美国干旱地带面积比印度小D.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

2、美国新兴工业中心“硅谷”和印度新兴工业中心班加罗尔相比,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①洁净优美的环境②现代化交通条件③世界领先的微电子技术④长期的军事订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图2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图2所示区域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总体西高东低B.阴影区为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C.乙地受西风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D.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丙地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神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

9月25日上午11:

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读图5.回答6—7题。

6.专家抵湘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

A.25日6:

30B.25日16:

30

C.25日0:

30D.24日11:

30

7.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8.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9.新华社讯:

2009年1月6日,中国舰队启程赴索马里,进行15世纪后最大远征。

舰队近索马里半岛沿海时:

A.遇到强盛的索马里寒流B.海上渔船云集,正值捕鱼季节

C.远眺半岛植被茂密、野象成群D.船员经历了比24小时长的昼夜

图为世界上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

14.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条大河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却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图中的河流与其它三条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汛期较短,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丙、丁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丙图中的河流航运价值大,丁图中的河流是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之一

15.甲、乙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是

①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②河流入海口附近的航运价值不大

③甲图所示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气候过于湿热④乙图所示河流的入海口不断变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16-17题。

16.该国近年大量进口粮食,若从美国进口,其合理的运输路线应经过()

A.苏伊士运河B.英吉利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好望角

17.有关图上数码所在地的正确说法是()

A.①地盛产黄麻

B.①地降水量比②③④地都多

C.③地铁、锰资源丰富

D.④终年高温多雨

图9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

图”,读图完成4~7题。

19.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河流都进行了合理的开发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丰富的水源

21.亚洲贝加尔湖和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①地壳陷落②熔岩阻塞③冰川侵蚀④海底抬升⑤河床阻塞

A.①和②B.③和⑤C.①和③D.②和④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该图完成22-23题。

22.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D.白昼时间的差异

23.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B.乙地日照弱,不宜发展林业

C.甲、乙两地种植业均不发达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读图,完成9~11题。

9.甲图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

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

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较弱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

10.乙图所示地区

A.沿岸有季风洋流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1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有多种补给水源B.有较长的结冰期

C.有比较大的含沙量D.有河口三角洲平原

12.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

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

读下列国际性运河,回答13~14题。

13.属于洲际分界线的运河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4.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运河组成的水路运输网络系统,能够形成庞大的内河航道网的运河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对图中A、B所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B.本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代表性农作物是椰枣

C.河流a是底格里斯河,注入波斯湾

D.B地区的夏季光照很强

16.关于C湖两侧广阔的平原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地中海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B.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读甲、乙两国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7~18题。

 

17.若甲图为东半球某国,则甲国可能是

A.德国B.阿根廷C.印度D.法国

18.若乙国为西半球国家,则可能是

A.巴西B.阿根廷C.美国D.日本

19.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21.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

分析判断22~24题。

22.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A.贝加尔湖B.大自流盆地C.科罗拉多大峡谷D.潘帕斯草原

23.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A.亚寒带针叶林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4.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25~26题。

 

25.图1

25225。

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 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26.“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面变化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

31.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和简表,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A点附近气候简表

一月

七月

全年

平均气温(℃)

7.5

28.6

18.3

平均降水量(mm)

18.8

150.7

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