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2161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doc

P1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P2

警戒范围

探测器种类

点控制型

开关式探测器

线控制型

主动式红外、激光探测器

面控制型

振动式探测器

声控—震动玻璃玻碎探测器

空间控制型

微博探测器、声波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声控探测器、视频探测器器、周界探测器、双技术探测器

1)点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点,如开关式探测器;

2)线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3)面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式探测器;

P3

(1)常开型(NO),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

(2)常闭型(NC),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

P4

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

(1)四线型:

两个接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两个接供电输入线

(2)两线制:

探测器本身不需要供电;

探测器需要供电时,既然、接入防区的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输入线是共用的;

两总线制。

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

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P6~7

由于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基本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同,因而才有雷达式之称。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窗、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2)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3)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P8

红外探测器

凡波长位于0.78μm~1000μm之间的电磁波都属于红外波段

P9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

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P10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采用被动式之称。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cm

P11

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单波束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

它是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P15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优点:

无串扰。

由于它是以被动式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无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不应将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探头对准任何温度会快速改变的物体,特别是发热体。

P16

开关式探测器

磁控开关:

使用时可将干簧管不见安装在固定的门框或窗框上,而将永久磁铁部件安装在活动的门或窗上

P17

振动探测器

常用的振动探测器有:

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

P18

双技术探测器

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器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想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

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Microwave)及红外线(PassiveInfrared)两种探测技术

P19

玻璃玻碎探测器

1)声控型单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

2)声控—振动型双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

3)次声波—玻璃玻碎高频声响双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

P21

泄露电缆探测器

泄露同轴电缆兼有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功能。

工作原理:

系统由平行埋在地下的两根电缆组成。

一根泄露同轴与发射机相连,向外发射能量。

另一根泄露同轴电缆与接收机相连,用来接收能量。

P23

振动电缆探测器

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油库、武器弹药库等不易接入电源的场所安装。

P24

入侵报警控制器

主要功能:

接收报警探测器送出的报警电信号;

启动报警控制器的报警装置,如警灯、警号等发出报警。

报警控制器对报警探测器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

P25

主要有以下五种工作状态:

布防(又称设防)、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不受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系统自检及测试状态

1)布防状态:

所谓布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布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进入正常警戒状态。

2)撤防状态

所谓撤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能进入正常警戒工作状态,或从警戒状态下退出,使探测器无效。

3)旁路状态

所谓旁路状态,是指操作人员对第N个防区执行了旁路指令后,该防区的探测器就会从整个探测器的群体中被旁路掉。

P29

视频安装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般由前端系统(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终端设备)这三大部分组成

P30

.微光摄像机:

此种摄像机可以工作在照度极低的环境中,如在月光、星光下甚至阴天的夜晚,其最低照度可达0.0001Lux

P31

非可见光摄像机:

此种摄像机可以将在非可见光照射下的人眼看不到的信息转变为可见光图像。

主要包括X射线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和紫外线摄像机。

像素:

CCD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越清晰

图像的清晰度(TVL):

又称为水平解析度,是摄像机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通常用电视线(TV Line――TVL)来表示。

它的数值除与摄像器件及镜头的质量有关外,还与摄像系统的频道宽度直接相关,一般频道宽度增加1MHz,清晰度将增加80TVL。

摄像机的灵敏度(最低照度):

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Lux的数值越小,摄像机的灵敏度就越高。

信噪比(dB):

信噪比是指摄像机输出图像信号的信号与噪声之比。

P33

C型镜头(附加接圈后)与CS型镜头都可以安装在CS型接口的摄像机上,但CS型镜头不能安装在C型接口的摄像机上。

P34

镜头的作用是把被摄景物准确成像在摄像器件的靶面上,并构成一幅清晰的光学图像,以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期信息处理。

P35

焦距,选择镜头时,应根据摄像机与被监控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物的大小来选择镜头焦距的尺寸。

线放大率,景物在摄像器件上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和景物的大小有关。

当焦距f固定时,物距越小,成像尺寸越大。

P36

设镜头的有效进光孔径为D,焦距为f,则相对孔径=D/f

P37

变焦距镜头:

焦距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三可变镜头:

镜头的光圈、焦距和聚焦均可人为调整。

P38

变焦距镜头(Zoom Lens)

变焦距镜头是指焦距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变的镜头。

利用这种镜头,可以在摄像点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缓慢或快速地变化焦距,获得不同视场角、不同画面大小,主题物成像大小不同的视频图像。

在监视区域内,要想实现既能进行大视场的观察,又能进行局部场面的特写就必须使用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变焦比,它等于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

一般防护罩的功能是防尘、防雨雪风霜、自动调节温度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放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功能。

P39

一般应根据值班人员的观察距离,即控制控制台与电视墙的距离来选择监视器的屏幕大小,通常规律是观察距离为监视器屏幕对角线尺寸的4~6倍为适宜。

视频分配器用来将一路输入分配为多路同样的视频信号输出,对输入视频信号按照需要进行电压幅度放大或功率放大,并对远距离传输来的视频信号进行视频补偿。

P40

将多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经模/数转换,并经适当比例压缩后存入帧存储器,在经过数/模转换后把几个画面按同样的比例压缩在一个监视器的屏幕上,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显示,同时有的画面分割器还带有内置顺序切换器的功能。

P45

视频矩阵切换器:

它采用单片机控制,具有多路视频输入和多路视频输出,可根据需要将任何一路的摄像机输入图像切换至任意一路的输出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操作灵活方便。

通信功能:

矩阵主机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RS-422等,通过这些接口主机可以与配套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

P46

按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不同可分为有线传输控制方式和无线传输控制方式。

P48

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就可以以频分复用的方式在同一根同轴电缆中做双向传输。

P49

解码器接收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云台,镜头等设备的控制。

P51

智能化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硬盘录像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媒体,集成画面分割、切换、云镜控制、录像、网络传输、视频报警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监控系统。

P52

数字监控录像系统总体结构

其中图像记录部分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利用硬盘录像,使图像的记录、重放、检索、管理等更加灵活便捷。

基于PC机的计算机多媒体方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主要特征表现在:

(1)PC机的多媒体监控主机,综合了视频矩阵、图像分割器、录像等众多功能,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2)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远程网络监控不受距离限制

(3)由于采用大容量磁盘列阵存盘器或光盘存储器。

可以节省大量的磁带介质

P58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对人员的出入进行管理,保证授权出入人员的自由出入。

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

对于强行闯入的行为予以报警。

并可同时对出入人员代码、出入时间、出入代码等情况进行登录与存储。

从而成为确保安全区域的安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简便有效的措施

P59

(1)掉电时可出入方式。

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开锁状态,从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出入。

(2)掉电时安全方式。

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锁住状态,即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证安全。

大多数出入口控制系统适合于这种方式。

P67

人体特征识别系统是建立在每人所具有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的基础上的。

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这类设备可实现对手型、笔迹、视网膜、指纹、语音和其它许多特性的识别。

P68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自然光或红外光照射下,对虹膜上可见的外在特征进行计算机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P83

防爆安全检查设备按实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X射线检查设备、中子探测设备、四极矩谐振分析探测设备、质谱分析设备、毫米波探测设备、金属探测设备等。

P90

直击电――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路应采取雷电防护措施,设置适配的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安全防范系统的信号线,控制线,在进出建筑物的设备接口处,宜设置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建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在高山岩石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欧姆每米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Ω。

P97

摄像头侧spd的接地端,可连接到云台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上,云台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端连接至接地网上,spd的接地线长度应≤0.5m。

P99

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线,入侵警报信号线在进入前端设备之前或进入中心控制台前应加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

S型等电位连接网只允许单点接地

P102

有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区别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安全防范任务的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