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137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docx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

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

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

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

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

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

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四是发展模式粗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

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

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区发展和空间管制,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有机结合。

2、空间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要体现三个目标定位,即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域,富有活为和竞争力的区域联合体。

到规划期末,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科教创新基地、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特色农业区,进而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城乡融合、文明开放的核心区域。

规划预测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人均GDP接近6万元,提前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应,城市圈总人口将达3340万左右,城镇人口233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70070左右。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规划制订了四大类、26项空间发展指标,以体现空间规划的引导与控制要求。

三、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与布局

1、空间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空间发展态势和目标,规划提出空间发展的四个战略,即空间集约化开发战略,通过进一步提升以三镇为核心的大武汉都市区的发展和加强武鄂黄的一体化发展,并大力促进以武汉为中心,向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城镇产业轴发展,引导人口和产业向空间主骨架集中,形成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极核效应和通道效应,实现整个区域的高效有序发展;区域发展交通先导战略,通过强化武汉国家级交通枢纽建设和构建武汉城市圈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带动二级城市交通物流节点发展,加快形成武汉城市圈“一小时交流圈”和2小时影响圈,促使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区位优势尽快向经济优势转化;产业空间集群化战略,通过加强武汉的汽车、钢铁、石化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动武汉和周边地区产业链式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实力;生态空间网络化战略,通过大区域的生态保育和跨区域的生态网络建设,强化武汉城市圈的自然山水特色,调控区域生态结构,形成武汉城市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总体格局。

以此为指导,构建武汉城市圈“一核一带三区四轴”的区域发展框架和“一环两翼”的区域保护格局。

一核,即作为城市圈发展极核的武汉都市发展区。

一带,即以武汉东部组群、鄂州市区、黄石市区、黄冈市区为主体,共同构成的武鄂黄城镇连绵带,这是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密集区。

三区,即西部仙潜天、西北孝应安、南部成赤嘉3个城镇密集发展协调区,成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支撑。

四轴,即以武汉为起点,以交通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的4条区域发展轴,以此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脊梁。

一环,即围绕一核的城市圈区域生态环,主要由梁子湖、斧头湖一西凉湖、涸汊湖、野猪湖一王母湖地区、涨渡湖等大型湿地板块串连形成。

两翼,即以大别山脉和幕阜山脉为基础的生态区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在水土涵养、资源保护、气候调节和区域生态稳定性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协调”的布局思路,在空间上协调落实城镇建设、产业园区、农林生产区、各类保护用地、交通与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形成城市圈城乡空间的总体布局。

2、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

根据各县、市、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形成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其中,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各市中心城区,京广铁路一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江一沪汉渝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以及京九铁路沿线部分县市区城区,是武汉城市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优先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包括1个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和2个省级限制开发区域。

要在保护和发挥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旅游业、农林特产品加工业、物流、医药产业以及其他生态型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

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3、城乡居民点规划布局规划分为城市圈核心城市(即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即黄石)、地区性中心城市(即鄂州、黄冈、孝感、成宁、仙桃、潜江、天门、麻城等8市)、县(市、区)中心城市(包括汉川、红安、前川等24个城关镇)、新沟等40个重点镇和334个一般镇等6个等级。

到2020年,形成规模序列合理、“一超一特七大十二中”为主导的城镇体系结构。

同时,突出重点镇建设,按照商贸流通型、交通枢纽型等不同类型,引导小城镇加快发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适度开展迁村并点,促进中心村建设发展。

4、二、三产业空间布局

依托沿长江和沿京广两条国家一级经济发展带,强化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东向、西向、西北、西南4条产业空间聚集带,集聚产业发展区和综合性的工业城镇,以此引导主要产业链(集群)的空间选择,着力完善和延伸六条重点产业链,壮大五大产业集群。

同时,推进金融、商贸市场、物流、旅游等重点服务业的空间整合。

5、农业发展空间布局

重点建成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八大特色产品基地,促进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市场化程度,并形成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有实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6、林业发展空间布局

在城市圈内规划形成包括大别山水土保持和工业原料林区、平原农田防护和工业原料林区、鄂东丘陵平原工业原料、果树林区等林业空间重点发展区和包括湿地保护及城市环境保护林区、幕阜山低山丘陵工业原料及油料林区的林业空间辅助发展区。

7、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构筑武汉城市圈一体化交通体系,建成以武汉为主枢纽,开放式、多样化、网络化,高效快捷的城市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

重点加强城际公交发展,强化以武汉为核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建设,促进城市圈城镇连绵、带的形成。

同时大力发挥武汉城市圈水运优势,强化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地位。

8、生态网络布局

基于区域生态格局以及城镇发展状况,以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江、湖为基本要素,构建“一线、两带、五核、网状廊道”的区域生态框架。

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完善水系连通网络、水利安全防护网络和水资源调配网络。

9、土地综合利用与保障

探索经济高效、资源集约、保障有力、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体系,保证年均经济增长100-/o所需要的合理用地需求,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为9.95万公顷,年均增量0.663万公顷。

全面推进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约6万公顷。

四、规划实施指引和保障措施

l、综合分区发展规划指引

结合城市圈内经济、资源、环境要素实际,将城市圈划分为7个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生态共建和设施共享的综合功能次区域。

分别为:

武汉都市发展区、东部沿江城市与产业集聚区、仙潜天城市与高效农业发展区、咸赤嘉城市与水域经济发展区、孝应安城市与生态农业发展区、大别山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区、幕阜山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区。

其中,武汉都市发展区和东部沿江城市与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

要妥善处理快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交通导向的发展和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先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空间发展格局。

仙潜天、咸嘉赤、孝应安三个城镇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区,要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注重区域经济、产业、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和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大别山和幕阜山生态保护区应体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严格控制各类生产性开发活动的形式、强度、规模和范围,在保护和发挥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各类生态型产业。

2、先导性工程规划指引

按照城市圈空间发展策略,规划提出8个重点实施的先导性工程建议,即大武汉新港、大武东(武鄂黄)循环经济发展区、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大武汉新区和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梁子湖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以及特色农林产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和新能源建设工程,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规划落地的战略部署。

其中,大武汉新港以阳逻港为核心,通过整合武汉至鄂州、黄冈的港口资源,配套建设发达的交通物流设施,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国腹地最大的国际口岸和功能配套、城镇群聚的强大港口腹地经济区。

大武东(武鄂黄)循环经济发展区,以青山、北湖、阳逻地区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实现企业之间的产品链接,形成副产品与废物的闭路循环、能量梯级利用、基础设施与信息共享三条纽带,打造我国最具特色的生态工业示范区之一。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以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的汇流区域为主要范围,实施污染控制、水网连通和生态修复等系统工程,建成为武汉城市圈乃至全国的区域水环境治理建设的示范工程。

3、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规划着重提出三方面的措施保障。

在综合政策保障机制方面,建议建立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决策和协调的双层三类常态化机制,制订促进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入口转移的政策,推行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

在规划实施创新机制方面,建议建立空间规划引导机制、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绩考核和财政转移机制、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圈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机制、圈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联合建设与投资机制。

在规划实施监控机制方面,建议搭建城市圈信息管理平台,实行联合监督监察机制,依据城市圈空间分区,实施有效的区域空间管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