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342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docx

文科综合试题分析

卷(必做)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2题。

1. 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风力D.光照

【答案】B;A

【难度】0.86;0.72

【分析】自然带是全球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具体表现。

高原上的自然带往往是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相结合的产物。

本题组以“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为信息载体,采用“集群呈现资料、定性表现地理事物”的形式,在图示与文字、水平与垂直的情境创设中,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的感悟、解读、判断、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这一知识内容的掌握。

第1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解答本题,首先要从关系图式中提取两个关键的信息:

一是沿横轴OE方向的三行自然带都呈现出从“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规律,由此推知R自然带为“草原带”;二是沿纵轴OF方向的三列自然带呈现出“高山自然带—山地自然带—温带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由此推知R自然带为“温带自然带”;然后整合两条信息,推测出R自然带可能为“温带草原带”。

本题正确选项为B。

其他几个选项中的自然带尽管都是考生熟悉的自然带,但不符合图式规律。

第2题考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

解答本题,首先应清楚:

主导自然地理环境自赤道向两极产生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是热量,主导自然地理环境自沿海向内陆产生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是水分,主导产生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是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水热组合状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沿纵轴OF方向的三列自然带有从“高山—山地—温带”的变化规律,体现出海拔高度的变化,但落脚到影响自然带发生更替的主导因素上,其实是热量条件,即自然带沿纵轴方向的变化主要是温度随海拔高度降低而升高造成的。

因此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选项A正确。

选项B“水分”是导致自然带沿OE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选项C“风力”,尤其是强风,可影响山地森林分布上限的高度;选项D“光照”可影响山地不同坡向同一植被类型的分布高度。

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

【难度】0.43

【分析】地壳物质运动在时间上有前后相随的历史,在空间分布上有特殊的规律。

本题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信息载体,旨在通过图中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信息,考查考生对“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内容掌握和理解的程度;考查考生全面、准确地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整合地理思维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该题要求考生分析地质现象、判断地质过程形成的先后顺序。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判断甲地层褶皱后的各种地质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明确这几种地质现象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正确的解题思路是:

首先,根据图文信息判读出甲地层褶皱后,该地质剖面存在侵蚀面、沉积岩Ⅰ和花岗岩等地质现象。

其次,根据岩层的穿插关系,判断出花岗岩形成时间最晚;根据位置关系,判断出侵蚀面的形成要早于沉积岩Ⅰ。

最后,根据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分析,侵蚀面是地层抬升遭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沉积岩Ⅰ则是沉积作用形成,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

因此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正确选项应是D。

本题将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与内外力作用的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核,对考生综合把握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较高的思维层级要求。

部分考生因不会根据侵入岩的穿插来判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而错选B选项。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D.④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

C.13小时D.14小时

【答案】C;A;C

【难度】0.75;0.78;0.78

【分析】本题组以某科考队海上科学考察为情境设计,以某日某地的地面形势图为信息载体,考查考生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对具体自然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第4题要求考生判断连续性降水天气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点,着重考查考生读图分析以及灵活运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应抓住地面天气形势图中“风”的信息(包括风向分布规律和风力)。

不同风向的风可带来不同性质气团,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会产生不同性质的锋面系统,不同性质的锋面系统可给各地带来不同的天气。

“风向”“气团”“锋面”“天气”各环节紧紧相扣,考查考生严密的自然地理逻辑推理的思维。

①地和④地均为单一冷气团控制,大气稳定,天气晴朗。

②地、③地附近风向则均有突变现象,说明有冷暖气流的交汇。

②地附近冷气团占主导地位,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产生冷锋,冷锋后方出现阵性降水;③地附近南来的暖气团占主导地位,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产生暖锋,暖锋前方会出现连续性降水。

因此该题正确选项为C。

第5题要求考生判断在获取卫星云图、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和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四个选项中哪一项用到遥感技术,着重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海上科学考察实践中的应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具体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功能的掌握和区分。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则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应用。

在四个选项中,获取卫星云图主要是运用遥感技术的信息获取功能。

查询地理数据和选择考察路线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分析功能。

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则主要应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功能。

因此该题正确选项为A。

第6题要求考生判断科考队返回到P地时该地当日的昼长,着重考查考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本题首先应仔细审题,抓住关键的两点:

一是根据“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推断科考队出发日约为2月21日左右;二是“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

根据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冬至日至夏至日,每天昼长递增,春分日(3月21日)的昼长为12小时。

2月21日和4月21日与春分日均相差1个月,因此这两天的昼长与春分日昼长的差值应大致相等。

从题中信息得知,出发日(2月21日)P地昼长为11小时,比春分日昼长短1小时。

而4月21日昼长夜短,其昼长比春分日长1小时,所以P地当日的昼长应为13小时。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B;B

【难度】0.89;0.93

【分析】人口是区域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寿命提高等因素使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在短时期内完成了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中国人口的发展与布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本题组以中国人口为研究对象,以金字塔图呈现1982年和2009年两个年份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资料,考查考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内容的掌握,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正确快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7题主要考查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年龄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关于人口出生率,读图看出:

1982年0-4岁年龄组人口(为1978-1982年出生人口)比重,远大于2009年0-4岁年龄组人口(为2005-2009年出生人口)比重,显示出两个时段之间的人口出生率是下降的,故A选项错误;图中信息显示1982年的中老年人口比重明显低于2009年的,而青少年特别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明显高于2009年,因此可以得出1982年人口平均年龄低于2009年的结论,故B选项正确;1982年40-44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均低于2009年相同年龄组人口比重,因此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低于2009年,故C选项错误;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与2009年的比较接近,但2009年的人口总量比1982年已经大幅增加,所以1982年的该年龄组人口数量应小于2009年,故D选项错误。

第8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包括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对人口增速、养老事业、经济构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1982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在下降,而死亡率又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人口增长速度应该是下降的,故A选项错误;不论是以60岁还是以65岁作为老年人口的年龄下限,都可以从图中看出2009年的老年人口比重高于1982年,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老年人口的增多,对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和福利、医疗卫生、看护照料、精神慰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老年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

故B选项正确;1982-2009年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大幅上升、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幅下降,由于不同年龄人口的消费需求不尽相同,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劳动者的职业构成发生相应的变化。

故C选项错误;另外,图示信息显示:

2009年25-59岁人口比重明显高于1982年,而且1982-2009年间的人口总数也已经大幅上升,从而判断出在此期间,25-59岁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在增加。

故D选项错误。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答案】C

【难度】0.62

【分析】战国时期,不同阶层、流派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题以当代某学者对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评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主要学派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历史信息,正确调动、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所给材料中“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三条重要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选项必须同时符合以上三个特征。

儒家主张恢复周礼,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认为奴隶主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墨家代表了小生产者和工商业阶层利益,不可能把“商人”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人;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主张超然和逍遥,从其思想主张看,都不符合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故选项A、B、C是错误的。

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从其思想主张和法家思想一些代表人物所作所为来看,如商鞅变法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奖励军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秦朝建立后,李斯主张焚书坑儒等,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法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在战国、秦朝成为官僚,在诸子百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得以实践,被统治者采用。

故正确答案为D。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难度】0.89

【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用内容。

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应地相权不断削弱。

本题以唐代宰相任职资格的变化为切入点,重点考查考生对“三省六部制”以及“君权强化、相权削弱”这一重要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所给信息以及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由材料中“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这一信息可知,宰相一职此时并不局限于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的长官,范围扩大了,资格放宽了,可以有更多的人行使宰相职权。

这说明宰相职权被分割,君主权力被加强。

所以,正确答案是B。

选项A、C、D与题目所给材料所反映的主题不符,故是错误选项。

有部分考生错答选项C,主要原因是对材料所反映的主题理解不透彻,没有看到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与君主专制之间的本质联系。

另外,题目是就这一措施的“目的”设问,而选项C是从三省六部制设立的影响和作用这一角度进行表述的。

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ou,山坡),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u,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

B.

③C.③④D.

【答案】B

【难度】0.87

【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用内容。

本题以《登州府志》所载一段史料为切入点,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等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原始文献以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从文中“纺织花布,以自衣被”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

是错误的。

材料只反映了登州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不能反映经济区域分工问题,因此④也是错误的。

材料反映了登州地区家庭手工纺织的发展状况,从“无问男妇为之”、“勤有余布,亦兼鬻(yu,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等信息可以看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化程度提高,故

③是正确的。

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B。

12.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答案】C

【难度】0.85

【分析】北宋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题以简表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列出北宋时期的几个特征,让考生加以判断。

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的发展等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正确解读和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表1所列的四项信息,与所学知识逐一对应,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办法,逐步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重文轻武,大量任用文官,造成了官僚机构膨胀,军事将领地位下降,文官崛起的状况。

在经济上,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从中央的三司,到地方的市舶使,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机构。

文化上,雕版印刷术出现。

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C。

部分考生出现错选,特别是错选选项B的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不能综合利用表1中的四项信息,对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不准确。

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D

【难度】0.39

【分析】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特别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上,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承前启后。

既继承了辛亥革命和五四以来的革命的精神,又为后来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时期进行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帝制和满清统治,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辛亥革命后南北政权并存,国家并未统一。

尤其是民国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民国名存实亡,中国并未走上真正的近代化之路。

对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要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

显然,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并未完成这一任务。

正因为如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而引发反帝爱国运动的五四运动,导致了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致使孙中山“以俄为师”,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建立了以实现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心任务的国共合作。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发动进行了北伐战争,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反封建的任务初步完成。

从这一点上说,国民革命已远远超出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上的意义。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近代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加以对比分析。

比如选项B、C都是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但是它与题干中“近代化”的主题不符,因而不是正确答案。

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A

【难度】0.52

【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在现代中国外交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

为打破封锁,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新中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

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成为我国和平外交的基本准则,树立了中国追求和平的大国形象。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的能力。

朝鲜战争结束后,亚洲的形势趋于缓和,但是以美国并未认真履行停战协议,美国的舰队还停泊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且还企图扩大印度支那战争,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为打破美国的封锁和孤立,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同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一基本准则的提出维护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进亚洲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

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为了打破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封锁而提出的外交准则,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50年代中期,进入60年代后,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不结盟运动兴起等才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是单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外交提出的,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和加强了第三世界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但不能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为了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选项D与题干在逻辑上错误的。

 

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治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治

【答案】A

【难度】0.28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思想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宗教改革反对权威、主张思想自由、自觉自由;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制度,主张信仰自由、思想自由,两者通过北美的清教徒和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等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影响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也影响了美式思维模式的形成。

本题以“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等知识为依托,通过以“美式思维模式”为切入点,把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联系在一起,探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性,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旨在考查考生完整、准确和合理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理解历史史实、辨别历史事物,运用对比分析、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所给的材料的含义:

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通之处。

因此,本题强调的是两次运动的共同点。

崇尚理性、重视法治是启蒙运动的主要特征,与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不符。

因此选项B、C、D是错误的。

解答本题时错选选项C的同学较多,主要原因是审题时误解了题意,将“共通”之处理解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特征加启蒙运动的特征;还有部分同学受定式思维影响,一看到启蒙运动就选择了“崇尚理性”从而出现错答。

 

1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联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C

【难度】0.74

【分析】18世纪下半叶,在欧洲毗邻而又互为竞争对手的英法两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一是工业革命。

两次革命各具特色,但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促使欧美其他国家先后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唤醒了欧洲各国人民,在欧洲引发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浪潮。

本题以“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知识为依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历史事件、说明历史观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中“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覆盖了更广泛地区”这一重要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作者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法国革命和英国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选项B、C、D明显与题干材料的含义不符,因而是错误答案。

17.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惠及民生。

近年来,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

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③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④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难度】0.73

【分析】近年来,小型微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及小型微型企业,提出要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就业政策、劳动保障政策等多方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本题以如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考查考生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财政与税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投资与融资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企业内部经营的角度提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措施,故①正确;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外部融资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措施,故②正确;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解决企业的“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