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1173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docx

审计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答:

审计:

是由专职机构或专业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法规和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借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政府审计:

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

是指由部门和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进行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是指由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二、简答

1.答: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专业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法规和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借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从上述审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计与查账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来说,审计和查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审计监督离不开查账,查账是进行审计的重要基础工作。

审计是对会计监督的内容进行再监督。

2.答:

(1)西周时期

“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官职,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

(2)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审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3)隋、唐、宋时期

隋朝在刑部下设比部,掌管国家财计监督,行使审计职权。

唐朝的比部仍隶属于刑部,宋代设有审计司,隶属于太府寺。

北宋改成审计院。

(4)元、明、清时期

元代取消比部,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由户部兼管财务报表的审核。

明初设比部,不久便取消。

明、清两代都设有都察院。

(5)中华民国时期

我国审计机构和制度逐渐演进。

(6)新中国时期

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3.答:

一般来说,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审计都是在一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出现时,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

关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概括表述为:

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资源财产所有权与其经营管理权分离或管理者内部分权制形成时,出现了授权或委托经营管理,从而发生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这种由经营者或管理者向所有者承担的经济责任,只有经过与责任双方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的人,接受资源财产所有者授权或委托而独立地进行审查和评价,才能确认经营者或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这就产生了审计。

4.答: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一般是指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

换言之,它是对被审单位及审计的范围所做的理论概括,包括被审单位的实体和内容。

一般把审计对象概括为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其中被审单位是审计的实体,而经济活动则是审计的内容。

审计的对象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和审计目标的不断发展,审计对象也在不断变化。

纵观中外审计发展史,传统审计对象和现代审计对象是不同的。

传统审计对象主要是指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

而现代审计的内容已超出了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范围,扩展到与经济效益有关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由账项基础审计扩展为制度基础审计,由手工数据处理系统审计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审计。

5.答:

(一)按审计主体可以将审计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按审计的内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三、单选题

1.D2.C3.D4.A5.A

四、多选题

1.ABCD2.CDE3.AB4.AB5.ACD

五、判断题

1.×2.×3.×4.×5.√

六、案例分析

答: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

独立性、委托性、有偿性

内部审计的特点是:

内向性、广泛性、及时性、针对性和经常性

政府审计的主要特点是法定性和强制性。

(2)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答:

政府审计:

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国有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与运用情况所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

是指由组织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监督活动。

注册会计师审计:

是指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

所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

二、简答

1.答:

(1)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又称个人会计师事务所,由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个人独立开业,承担无限责任。

(2)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合伙人组成的合伙组织。

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

(4)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又称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

2.答:

(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取得非执业会员。

(2)必须加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两年以上的审计业务工作经历。

(3)符合其它审批条件,向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

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准予注册的人员名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同时发给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才能凭证执业,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

3.答: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不同点:

(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2)两者的审计标准不同。

(3)两者的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

(4)两者的取证权限不同。

(5)两者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相同点:

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均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不同点:

(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2)两者独立性不同。

(3)两者接受审计的自愿程度不同。

(4)两者遵循的审计标准不同。

(5)两者审计的时间不同.

相同点: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一样都是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单选题

1.C2.A3.C4.B5.A

四、多选题

1.AB2.BCD3.AB4.ABD5.CD

五、判断题

1.×2.√3.×4.×5.√

六、案例分析

答:

可以,需要考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可以保留5年。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取得非执业会员后,还必须加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两年以上的审计业务工作经历,符合其它审批条件,才可以向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

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将准予注册的人员名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同时发给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才能凭证执业。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答: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伤害,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一种过失责任。

普通过失:

有的也称为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注册会计师而言使之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要求。

重大过失:

重大过失是指连基本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指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照专业准则要求执行审计。

欺诈:

欺诈又称舞弊,是指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行为。

二、简答

1.答: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受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统御,包括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2.答:

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职业行为;技术准则。

3.答:

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和业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此外,注册会计师还根据委托人的委托,从事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业务服务。

4.答: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5.答:

因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欺诈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单项选择题 

1.C2.B3.D4.A5.C

四、多项选择题

1.BC2.ABC3.ABCD4.ABCD5.ABCD

五、判断题:

1.×2.×3.×4.×5.√

六、案例分析

答:

(1)构成不利影响。

项目组成员A与被审计单位的职员H之间关系密切。

由于A是审计项目负责人,H是甲公司的副总经理,且A通过H筹得演出款项,这种密切关系对独立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2)构成不利影响。

B在被审计单位特殊照顾下购买了房屋,使B与甲公司存在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对独立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3)不构成不利影响。

项目组成员C注册会计师与财务经理J是校友,属于普通的社会关系,不构成密切关系。

(4)不构成不利影响。

普通的朋友关系不属于密切私人关系,更不属于近亲属,这样的朋友持有债券不影响D的独立性。

(5)不构成不利影响。

E现在担任的职务不影响财务报表,其以前既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未参加项目组,加之离开会计师事务所已三年,故不产生影响。

(6)构成不利影响。

审计项目组成员F的近亲属在可以对审计客户施加控制的实体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因而对独立性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答:

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目标,在具体实施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管理层认定:

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二、简答

1.答: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4)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

(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

(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

(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

(9)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

(10)管理层对其做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

(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12)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

(13)违约责任。

(14)解决争议的方法。

(15)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2.答: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答:

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包括:

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包括:

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3)与列报相关的的审计目标包括: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

4.答:

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前,需要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

(1)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三、单选题

1.C2.C3.D4.C5.D

四、多选题

1.ABCD2.BD3.ABC4.ACD5.ACD

五、判断题

1.×2.√3.×4.√5√

六、案例分析

答:

假定下列表格中的具体审计目标已经被注册会计师选定,应当确定的与各具体审计目标最相关的管理层的认定(根据交易或事项、账户余额和列报分类)和最恰当的审计程序(根据提供的审计程序,分别选择一项,并将选择结果的编号填入给定的表格中。

对每项审计程序,可以选择一次、多次或不选。

)分别是什么?

(1)检查现行销售价目表

(2)审阅财务报表(3)在监盘存货时,选择一定样本,确定其是否包括在盘点表内(4)选择一定样本量的存货会计记录,检查支持记录的购货合同和发票(5)在监盘存货时,选择盘点表内一定样本量的存货记录,确定存货是否在库(6)测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合理性。

管理层的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权利和义务

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

4

完整性

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库存货

3

计价与分摊

已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调整期末存货的价值

1

计价与分摊

存货成本计算准确

6

准确性和计价

存货的计价基础已在财务报表恰当披露

2

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答: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单位财务报表中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鉴证对象信息在鉴证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二、简答

1.答:

(一)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二)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考虑

(1)财务报表层次;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

(三)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四)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2.答: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是正向变动关系。

3.答:

(1).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①对事实的错报。

②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

2.推断误差

(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2)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三、单选题

1.D2.A3.D4.D5.C

四、多选题

1.ABCD2.BD3.AB4.AC5.AC

五、判断题

1.√2.√3.×4.√5.√

六、案例分析

答:

(1)

判断基础

金额(万元)

固定百分比数值

乘积(万元)

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万元)

资产总额

0.5%

900

880

净资产

88000

1%

880

营业收入

0.5%

1200

净利润

24120

5%

1206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比关系。

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

第六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1.答: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审计证据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2.答:

环境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素质、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等。

3.答: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4.答: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5.答:

当期档案指那些记录内容常有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

二、简答题

1.答:

审计证据的种类有:

实物证据、口头证据、书面证据、环境证据。

获取的方法有:

检查有形资产;观察;分析程序;重新计算、重新执行、检查记录或文件、函证;询问

2.答:

(1)审计风险;

(2)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经验;(4)审计过程中是否会发现错误或舞弊;(5)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

3.答: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相关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包括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复印、传真或通过拍摄、数字化或其他方式转化成电子形式的文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答:

(1)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项目名称(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4)审计过程记录(5)审计结论(6)审计标识及其说明(7)索引号及编号(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时间(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10)其它应说明事项

5.答:

(1)每一具体审计事项均应单独编制一份审计工作底稿,并在表头标明被审计单位的全称。

(2)所有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审计证据,面谈询问过的人员,观察过的场所等,均应一一明确列示。

编制人和复核者均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3)应编制一份工作备忘录,列明尚待解决的问题。

(4)为了便于查阅,审计工作底稿应编制索引。

三、单选题

1.D2.A3.D4.B5.C6.D7.B8.C

四、多选题

1.AB2.AD3.ABCD4.ABCD5.ABC6.ABD7.ABCD8.ABCD9.ABCD10.AD

五、判断题

1.×2.×3.×4.√5.√

六、分析题

1.答:

(1)审计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比客户自编的存货盘点表可靠。

审计人员通过盘点等方式取得的第一手审计证据比经过他人转手得来的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2)律师声明书比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可靠。

律师声明书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独立的律师提供的外部证据,比被审计单位自己提供的管理当局声明书这种内部证据可靠。

(3)函证银行的回函比银行对账单可靠。

因为虽然两者都是被审计单位以外的人员提供的外部证据,但函证银行的回函是直接寄交注册会计师的且不经过被审计单位的,而银行对账单是经过被审计单位持有的,所以函证银行的回函更可靠。

(4)销货发票副本比产品出库单可靠。

因为虽然两者都是内部证据,但销货发票副本如果未经伪造或涂改,其正本在外部流转并获得承认,而产品出库单是在内部流转的,其可靠性不如销货发票副本强。

2.答:

(1)不能依赖。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内部证据的可靠性较低,所以内部凭证不能依赖。

(2)可以依赖。

监盘客户的存货得到的实物证据,证明力较强,其可靠程度一般不受内部控制的影响。

(3)可以依赖。

律师声明书属于外部证据,其可靠性一般不受内部控制的影响。

(4)不可依赖。

在内部控制具有严重缺陷时,会计记录这种内部证据,出现错弊的可能性较大。

(5)可以依赖。

对行业成本变化趋势的分析,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性复核取得的证据,这类证据在内部控制具有严重缺陷时,会显示重大的异常波动更会引起注册会计师的关注。

第七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

答:

风险评估程序: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

内部控制:

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控制测试:

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实质性程序:

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二、简答

1.答:

(一)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向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询问下列事项:

(1)管理层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如新的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流失、新的税收法规的实施以及经营目标或战略的变化等。

(2)被审计单位最近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交易和事项,或者目前发生的重大会计处理问题。

如重大的购并事宜等。

(4)被审计单位发生的其他重要变化。

如所有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内部控制的变化等。

(二)分析程序

(三)观察和检查

(1)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2)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3)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4)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5)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2.答: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

3.答: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

①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②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③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

(2)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