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091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 终极笔记 总结大全 重点总结 石油大学考研必备 矿普必备.docx

石油地质学考试总结终极笔记总结大全重点总结石油大学考研必备矿普必备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勘探考试答案

[  sell=15]

油气藏:

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元,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圈闭:

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烃源岩:

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喉道:

碎屑岩孔隙与孔隙间的狭窄部分称为喉道。

烃源岩:

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广义上,是指所有具有潜在生烃能力的岩石。

从石油地质勘探角度,主要是指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

孔隙:

广义上,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狭义上,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充填物内的空隙。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

沉积盆地内由封闭层分割的异常压力系统。

石油:

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主要成分是液态烃。

干酪根:

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地层压力:

地下渗透性地层中所含流体承受的压力。

测压面:

同一层位各点水压头顶面的连线称该层的测压面,是一个假想的平面。

折算压力:

是指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

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

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渗透率。

盖层:

是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孔隙结构:

指储集层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配置关系。

初次运移:

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排驱(替)压力:

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生油门限温度:

有机质热解生油的速率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加,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干酪根才开始大量转化为油气。

油源对比:

是依靠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确定石油和烃源岩间成因联系的工作。

固态气体水合物:

指在特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

储集岩:

具有一定储集空间,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称为储集岩。

由储集岩所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

总孔隙度: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

指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油气柱高度:

含气部分的最高点到油气界面的高差。

油气田:

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的总和。

油气聚集带:

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含油气区:

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件的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

含油气盆地:

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

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油气系统:

在任含油气盆地内,与一个或一系列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相关,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史,包含油气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动态系统。

渗透性:

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相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即为相对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

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区域性盖层:

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者坳陷中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大,分布广而稳定的盖层。

对整个盆地或者坳陷油气聚集起控制用。

局部性盖层:

在局部地区分布,只对某一局部地区的油气聚集起控制作用的盖层。

临界凝析温度:

气液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分别称为临界凝析温度和临界凝析压力。

外含油(气)边缘(含油边缘、含油水边缘):

油水界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内含油(气)边界(含水边界):

油水界面与油层底面的交线。

溢出点:

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从圈闭中溢出的点

闭合高度:

从圈闭中储层最高点到溢出点的高差。

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封闭面积。

储集层有效厚度:

是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性标准,扣除其中的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油气聚集:

油气在圈闭中积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地温场:

某一瞬间地温的空间分布,是地内热能通过导热率不同的岩石在地壳上的显示。

地压场:

地层压力在空间的变化。

地温梯度:

将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以℃/100m表示。

凝析气藏:

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烃类,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的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

临界温度:

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该物质的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构造圈闭:

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构造油气藏:

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是指沉积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既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称为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

其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油气运移:

地壳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天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移动。

异常孔隙压力:

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值的地层压力。

毛细管封闭(物性封闭、薄膜封闭)依靠盖层岩石的毛细管压力对油气运移的阻止作用。

烃浓度封闭:

是指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的地层,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伏油气向上扩散运移。

超压封闭:

依靠盖层异常高压流体而封闭油气的机理称为流体压力封闭,简称超压封闭。

充满系数:

为含油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一般情况下,在富含油气区该系数高,在贫含油气区该系数低。

油气差异聚集:

当含油气盆地中存在多个水力学上相互连通的圈闭,且来自下倾方向的油气源充足时,油气在这一系列圈闭中聚集,沿运移方向各圈闭中发生烃类相态及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油气差异聚集。

生储盖组合:

地层剖面中紧密相临的包括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的一套有规律的组合类型。

临界点:

气液两相界限消失,气液两相内涵性质相同。

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储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形成背斜,其上方及四周被非渗透层所封闭而形成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封闭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断块油气藏:

泛指靠封闭断层与不具备构造形态的倾斜储集层组成的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断层遮挡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裂缝型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为主要裂缝或溶孔(溶洞)的油气藏。

三级构造:

盆地内沉积盖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这是盆地最低一级的构造,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

二级构造:

指受同一构造运动控制的、形成条件相似的、位置相邻的一系列局部构造的组合。

三级四分法:

把盆地划分为坳陷、隆起和斜坡,在此基础上再划分为三级构造,含油气盆地的这种构造划分方法,称为三级四分法。

有机质成熟度:

表示沉积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热演化程度。

干酪根分类?

I型干酪根:

高H/C原子比,低O/C原子比。

以含类脂化合物为主,直链烷烃很多,多环芳香烃及含氧官能团很少;主要来自于藻类、细菌类等低等生物,生油潜能大。

Ⅱ型:

低H/C原子比,低O/C原子比,属高度饱和的多环碳骨架,含中等长度直链烷烃和环烷烃很多,也含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它们来源于浮游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和微生物的混合有机质。

生油潜能中等。

Ⅲ型:

低H/C原子比,高O/C原子比,以含多环芳烃及含氧官能团为主,饱和烃链很少,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

对生油不利,又利于生气。

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特点?

(1)碎屑岩储集层特点:

碎屑岩储层的孔隙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其次为次生溶蚀孔隙。

(2)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

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较发育,以溶蚀空隙和裂缝孔隙为主,受岩石成分、结构,地下水的溶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与碎屑岩储集层相比,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次生变化大,储层空间发育的不均一性或突变性是碳酸盐岩的主要特点。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必备条件

(1)区域性长距离运移,储层区域性倾斜,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

(2)相关的系列圈闭的溢出点依次增高。

(3)油气源充足,且来自储层下倾方向。

(4)储层充满水且处于静水压力条件。

(5)石油和游离气是一起运移的。

凝析气藏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烃类物系中气体数量必须胜过液体数量,才能为液相反溶于气相创造条件;

(2)地层埋藏较深,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凝结温度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所对应的露点压力,这种物系才可能发生显著的逆凝结现象。

烃源岩的特性?

暗色、细粒、富含有机质和微体生物化石,常见分散状原生黄铁矿或菱镁矿,偶尔可见原生油苗。

描述孔隙和喉道之间的关系

喉道与孔隙的不同配置关系,可以使储集层呈现不同的性质。

以喉道较粗和孔隙直径较大为特征的储集层,一般表现为孔隙度大,渗透率高;以喉道较粗,孔隙较上类偏小为特征的储集层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低—中等,渗透率偏低—中等;以喉道较上两类细小,孔隙粗大为特征的储集层,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中等,渗透率低;以喉道细小,孔隙亦细小为特征的储集层,一般孔隙度及渗透率均低。

碳酸盐岩溶蚀孔隙的形成与分布

(1)碳酸盐的溶解度:

①石灰岩比白云岩更容易产生溶蚀孔洞;②碳酸盐岩的溶解度随粘度含量的增加而减小;③随着颗粒变小,溶解度降低;④一般在厚层至中间状碳酸盐岩中孔洞发育好,薄层与非碳酸盐岩相组合的地层孔洞发育差。

(2)地下水的溶解能力:

①随着二氧化碳溶解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降低,对碳酸盐岩的溶解能力大大增强。

②水流动性增加,溶解度增加;③温度增加,溶解度增加。

(3)地貌、气候和构造的影响:

①在地貌上,溶蚀带多在河谷和海、湖岸附近地区较为发育②在气候上,温度潮湿的地区,溶蚀作用较为活跃;③在构造角度观察,在不整合古风化壳地带,地表上沿断层、裂缝渗入地下,产生大量溶孔。

(4)其他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

①白云岩化作用;孔隙度和渗透率大为增加②重结晶作用:

结果晶体变粗,孔径增大,有利于形成溶蚀孔隙③去白云岩化作用。

盖层封油气机理

根据盖层阻止油气运移的方式可把盖层的封闭机理分为物性封闭、异常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

(1)物性封闭:

是指依靠盖层岩石的毛细管压力对油气运移的阻止作用。

油气要通过盖层进行运移首先排替其中的水,克服毛细管压力的阻力,才能进入其中,如果驱使油气运移的浮力未能克服改毛细管压力的阻力,则油气就被遮挡于盖层下。

(2)异常压力封闭:

异常高流体压力是指地层孔隙流体压力比其对应的静水压力高,这种依靠盖层异常高流体压力而封闭油气的机理称为流体压力封闭。

(3)烃浓度封闭:

是指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的地层,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伏油气向上扩散运移。

这种封闭主要是对以扩散方式向上运移的油气起作用。

控制盆地中油气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是什么?

(1)盆地内烃源岩层的沉积中心控制油气田的分布

(2)盆地内的二级构造带控制着油气聚集(3)盆地内大型断层控制着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4)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及储层特征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盆地内三角洲发育区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地区(5)盆地内三级构造同其他因素配合控制着油气聚集

孔隙从大小上分为几类以及各类的界限和流动特征?

(1)超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0.5mm,裂缝宽度>0.25mm,在重力作用下流体在其中可以自由流动。

(2)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径0.5-0.0002mm裂缝宽0.25-0.0001mm,只有当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时,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

(3)微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0.0002mm,裂缝宽度<0.0001mm,在通常温压条件下,流体在其中不能流动,又称束缚孔隙。

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通道、时期上的差异

(1)初次运移

A相态

水溶相运移,游离相运移,油溶气、气溶油相运移;相态演化:

低成熟阶段,水溶相运移最有可能;生油高峰阶段,主要以游离油相运移;生凝析气阶段,以气溶油相运移;过成熟干气阶段,以游离气相运移。

B动力

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作用、有机质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作用、渗析作用、构造应力作用、毛细管压力、扩散作用、碳酸盐岩固结和重结晶作用

C通道

较大孔隙、微层理面、微裂缝与断层、微裂缝、缝合线、有机质或干酪根网络。

D时期

石油: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阶段;天然气:

多期,大量生气之后;排烃门限:

达到排烃所需的饱和度

(2)二次运移

A相态石油主要呈游离相,少量气溶相和水溶相;天然气主要呈游离相,少量水溶相和扩散相

B动力:

浮力、构造应力、水动力、扩散;阻力:

毛细管力、吸附力、水动力、重力

C通道储集层的连通孔隙、裂缝、断层、不整合面

D时期开始时期:

初次运移之后发生

主要运移时期:

生油期后第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时期或主要生排烃期后构造相对活动时期

(四)论述

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因素有哪些?

1矿物成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矿物颗粒的耐风化性,即性质坚硬程度和遇水溶解及膨胀程度;其二,矿物颗粒与流体的吸附力大小,即憎油性和憎水性。

一般性质坚硬、遇水不溶解不膨胀、遇油不吸附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砂岩,储油物性好;反之则差。

2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分选程度理想条件下孔隙度大小与粒度无关,但孔隙个体的大小与粒度明显相关,粒大孔大,K大;粒小孔小,K小。

粒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粒度小,渗透率减小;岩石颗粒分选好,颗粒大小均匀,则孔隙、渗透性好;反之,分选差,颗粒大小混杂,则大颗粒构成的在孔隙会被小孔隙堵塞。

3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圆球度不规则形状的颗粒易发生凹凸镶钳使孔渗性变差。

立方体排列堆积松散,孔渗性大;菱面体排列堆积紧密孔惨性小。

碎屑颗粒磨圆度越好,碎屑岩储集物性好。

4胶结物的性质和多少杂基含量多,孔渗性较低,岩石颗粒的粒度适中杂基含量少。

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特征?

(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

有以下四个阶段:

A、生物化学生气阶段B、热催化生油气阶段C、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D、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各阶段特征如下:

A、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1)埋深:

0—1000以上;

(2)温度:

10—60℃;(3)演化阶段:

Ro<0.5%,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中的泥炭—褐煤阶段;(4)作用因素:

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

(5)演化过程及产物:

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经过水解微生物酶作用转化成可溶生物单体有机质——脂肪酸、氨基酸、单糖、酚。

主要产物——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

(6)烃类组成的特征——在有机质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B、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1)深度:

1500~2500—3500m

(2)温度:

50—60℃~150—180℃(3)演化阶段:

后生作用阶段前期(长焰煤—焦煤阶段)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4)作用因素:

热力+催化剂的作用(5)演化过程及产物:

干酪根在热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入生油门限生成大量石油、原油伴生气、残余干酪根。

(6)烃类组成的特征:

产生的烃类:

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递减,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分,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及芳香烃碳原子数也递减,多环及多芳烃化合物显著减少。

C、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1)深度:

4000~6000m

(2)温度:

180~250℃(3)演化阶段:

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高成熟时期。

(4)作用因素:

石油热裂解、热焦化(5)演化过程及产物:

残余干酪根、液态烃经热裂解作用生成凝析气、湿气和暗褐色干酪根残渣。

(6)烃类组成的特征:

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产物是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

D、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1)深度:

>6000—7000m

(2)温度:

>250℃,高温高压(3)变生作用阶段:

半无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4)作用因素:

热变质(5)作用特点及主要产物:

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在热变质和深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干气、石墨。

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条件?

(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与理化条件)

生物有机质的性质及其数量的多少,是油气生成的内在物质基础;要生成大量的油气还要靠外部条件。

一、地质条件

要生成大量的油气,必须有利于有机质堆积、保存、转化的地质环境必须要有:

①长期稳定下沉大地构造背景(V沉积≈V沉降);②较快的沉积(堆积)速度;③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原始有机质;

④低能、还原性岩相古地理环境——浅海封闭环境,半深-深湖、前三角洲;⑤适当的受热和埋藏史。

(一)大地构造条件

(二)岩相古地理条件(三)古气候条件

二、理化条件

地质条件主要影响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转化为油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化条件。

促使有机质转化为油气的理化条件(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条件)主要有:

细菌、催化剂、温度和时间、放射性、压力

1.温度和时间

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是一个热降解过程,温度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作用因素;温度不足可用延长反应时间来弥补。

1、有机质热解生油的速率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加。

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干酪根才开始大量转化为油气——生油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生油门限深度。

2、有机质热解生油过程中t与T间有互补性:

GT高——有机质成熟所需时间短;GT低——有机质成熟所需时间长。

2、细菌作用

细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繁殖最快,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生物。

按其生活习性,可分为三类:

喜氧细菌、厌氧细菌、通性细菌。

对油气生成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厌氧细菌。

3.催化剂作用

有机酵母:

催化作用强,不耐高温。

主要:

成岩早期。

无机盐类:

最主要的是粘土矿物成岩中晚期蒙脱石型的粘土催化活力最强。

4.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所造成的局部地温增高将有利于有机质的热演化。

可产生游离氢。

沉积岩中:

总体上放射性元素含量很低。

非主要因素

5.压力

高压阻碍有机质成熟和成烃作用。

短暂的降压有利于加速有机质的成熟。

油气藏富集条件?

1充足的油气源条件。

油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于生油岩的体积、有机质数量、类型和成熟度,以及生油岩排烃能力等综合因素。

生烃凹陷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形成巨厚的多旋回生油层系及多生油期;有机质含量丰富、类型优越、热演化程度较高,排烃效率高,油源丰富。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不用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的输导能力,油气的富集条件就不同。

(1)生油层与储集层为互层状的组合型式,由于生油曾与储集层直接接触面积大,储集层上、下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可以及时地向储集层输运,对油气生成和富集都最为有利。

(2)生油层与储集层为指状交叉的组合型式,由于生油层与储集层的接触局限于指状交叉地带,在这一带的输导条件好,有利于排烃和聚集,与互层相似。

而远离交叉地带的两侧要么缺少生油层要么缺少储集层,皆不利于生烃和储集中。

3有效的圈闭。

(1)圈闭的大小——圈闭有效容积大者,有效性高

(2)圈闭所在位置——距油源区近,在油气运移路线上者,有效性高。

(3)圈闭形成时间——在油气区域性运移以前或同时形成的圈闭,对油气的聚集才有效。

(4)水压梯度和流体性质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相同水动力下对油聚集有效的圈闭对气聚集仍有效,反之不一定。

4必要的保存。

(1)地壳运动。

A导致地壳上升剥蚀,油气逸散;B产生断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或破坏油气藏。

C地层倾斜使溢出点抬高,油气藏重新分布。

(2)岩浆活动。

A高温岩浆流入圈闭,导致油气裂解。

B在油气藏形成以前,岩浆活动可提供热源,有利于有机质成熟演化;岩浆冷凝后,可成为良好的储集体或遮挡条件。

(3)水动力环境。

水动力强:

A将油气冲走;B携带氧气,使石油氧化变质。

C水洗作用,使原油变稠变重。

(4)生物降解作用。

油气藏埋藏较浅:

微生物有选择性消耗某些烃类组分→原油变稠变重。

良好的油气藏保存条件:

地壳运动不剧烈;水动力活动、岩浆活动弱;埋深不太浅。

综上所述,油气富集的最基本条件是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以及必要的保存条件等四个方面,只有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大型油气藏才能够形成与保存。

油气藏的保存、破坏与再形成?

(一)油气藏的保存和破坏

原来已形成的油气藏,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变化而使其中的油气部分或全部散失,或变成稠油沥青的过程。

1。

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因素:

地壳运动—圈闭完整性破坏;断裂作用—油气向上运移;构造抬升—油气藏的盖层遭剥蚀破坏—油藏埋深变浅—石油的氧化和生物降解;水动力冲刷、水洗原油—变稠变重。

2.影响油藏保存的破坏作用

(1)地壳运动:

①导致地壳上升剥蚀,油气逸散;②产生断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或破坏油气藏③导致溢出点抬高或地层倾斜方向变化,油气重新分布—形成次生油气藏。

(2)岩浆活动:

大规模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不利。

高温岩浆侵入油气藏,油气遭受烘烤,油气藏遭破坏;在油气藏形成以前,岩浆活动可提供热源,有利于有机质成熟演化;岩浆冷凝后,可形成良好的储集体或遮挡条件。

(3)水动力环境:

水动力强①将油气冲走②携带氧气,使石油氧化变质③水洗作用,使原油变稠变重。

所以相对稳定、停滞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油气藏保存。

(4)生物降解作用:

油气藏埋深较浅:

微生物有选择性消耗某些烃类组分—使原油变稠变重。

3.良好的油气藏保存条件:

地壳运动:

不剧烈;水动力活动,岩浆活动:

弱;埋深:

不太浅。

(二)油气藏的再形成

1.油气藏再形成的模式:

(1)断裂破坏原圈闭,油气沿断裂运移,在浅层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

(2)

2.地壳运动改变了原有圈闭的形态,油气部分向外溢出或全部转移,在新的圈闭中聚集成藏。

3.热变质作用:

油藏石油高温裂解导致的油气再分布。

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特点?

(1)碎屑岩储集层特点:

碎屑岩储层的孔隙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其次为次生溶蚀孔隙。

(2)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

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较发育,以溶蚀空隙和裂缝孔隙为主,受岩石成分、结构,地下水的溶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与碎屑岩储集层相比,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次生变化大,储层空间发育的不均一性或突变性是碳酸盐岩的主要特点。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必备条件

(1)区域性长距离运移,储层区域性倾斜,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

(2)相关的系列圈闭的溢出点依次增高。

(3)油气源充足,且来自储层下倾方向。

(4)储层充满水且处于静水压力条件。

(5)石油和游离气是一起运移的。

凝析气藏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烃类物系中气体数量必须胜过液体数量,才能为液相反溶于气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