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0988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docx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

浅论数字博物馆结构系统及艺术表现

【摘要】文章从数字博物馆的结构入手进行具体研究,借鉴了多媒体作品成功的艺术表现技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有创意的角度。

【关键词】计算机;数字博物馆;网络技术

  几年前,我们还在想象如何足不出户游遍世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领略世界的博大,如今已经可以轻易实现。

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博物馆”这种新形式,更带给我们惊喜,人们真的可以在网络上或者通过购买媒体光盘来“游览”博物馆,解决了地域以及时间的种种问题。

科技是伟大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种种思考:

如何建设一个好的数字博物馆?

  建设一个好的数字博物馆,其结构是尤为重要的。

就像我们平时选择住房,没有好的结构住进去并不舒服,无论房子用了怎样的建筑材料和新技术,都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舒适感觉的重视。

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也是这样,我们大可以将它想象为现实的博物馆来研究它的结构。

  一、数字博物馆系统结构定义

  通常实体博物馆有这样几个基本结构:

导航及外观,展品陈列区,浏览者休息及交流区,浏览者留言区,咨询服务区,所有展品收藏区。

  虚拟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有很多共通和可以借鉴的地方。

数字博物馆总结起来大致也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用户界面、展示区、互动游戏区、检索区、讨论区、资源库。

  

1.用户界面:

它是每一个数字博物馆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数字博物馆的导航,以直观引导用户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是数字博物馆视觉艺术的体现,也是对于整个博物馆艺术氛围的视觉载体。

2.展示区:

是具体展示数字博物馆内容的区域。

相当于实体博物馆中的展品陈列区,也是博物馆中的重要部分。

展示区还可以分为普通展示区和主题性展示区。

普通展示区是进行长期展示的区域,专题展示区则需要定期更换领域新的动向或者用户和受众感兴趣的主题,形式比较自由。

3.互动游戏区:

这个区域在数字博物馆中是一个娱乐性的区域,通过游戏加深对博物馆内容的理解,起到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现在,无论是何种载体的数字博物馆都开始重视这个区域。

4.检索区:

当用户面对着庞大的博物馆系统,有目的地想要寻找某个内容的资料时,利用导航进入非常不方便。

这时需要发挥博物馆的检索功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对应信息。

而一个高效率的信息检索系统对于数字博物馆来说是很重要的。

检索需要具备完善的检索系统。

一方面是检索内容,如文字资料检索、图片资料检索、视频资料检索等;另一方面是检索方式,如关键字检索;内容检索;资料信息检索等手段。

5.讨论区:

用于用户实时浏览过后的交流与意见反馈。

对于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博物馆,讨论区是必不可少的结构。

6.资源库:

它是整个数字博物馆的仓库。

用户通过导航系统或检索区来调用数据库中的内容。

图1:

数字博物馆系统板块

二、数字博物馆各系统结构中的艺术表现及文化创意

了解了数字博物馆的结构及其作用,接下来就是怎样去把握各个结构的艺术表现以及文化创意。

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中包含着几大元素:

界面背景、交互热区、标题文字以及界面动画。

用户界面设计往往是设计者艺术手法最直观的表现。

由于用户界面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感受同时也充当着导航的作用,所以艺术与功能之争同样存在于用户界面的设计上。

既要体现数字博物馆的文化艺术氛围和交互的趣味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交互,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浏览和操作。

这并非是简单的多媒体界面设计。

数字博物馆的任务决定了它的功能性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可以说数字博物馆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功能与艺术是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两者并非是冲突的。

以刚刚夺得莫比斯大赛全场大奖的“盛世钟韵”为例,大钟寺博物馆的界面设计在取材上采用的是中国古纹样以及钟的形象,用户第一印象就知道博物馆的内容。

其次,在设计手法上多用曲线,突出了古典的韵味。

颜色上采用纯度较高的蓝色、黄色和红色,是中国的古典用色;界面大面积采用匀染手法的背景,灵感来自于恢宏的中国画法,给人湿润与和谐的视觉感觉;在交互动画上采用了光效,更增加了东方神秘气氛;风格上采用了古典与现代折衷的路线,较多地利用了自然的元素。

编钟奏乐游戏  《盛世钟韵》用户界面

盛世钟韵主界面   泥范法铸钟场景

展示区:

如果说用户界面更多地体现了艺术手法,那么展示区就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创意在其中。

中国的文化艺术非常地庞杂,很多艺术形式甚至比较相近或是互相关联。

要抓住最具特色的一点,使其成为一条线索。

例如,潍坊杨家埠年画、武强年画以及天津杨柳青年画同是年画,杨家埠的特色就在于线条粗犷,色泽明快,用色鲜艳以红、绿、蓝、黄为主,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画中人物质朴大方,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年画不仅是祈福时张贴,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完全来源于生活,真实而又充满趣味。

所以在展示杨家埠年画时也以他的艺术特色作为出发点,多用鲜艳的颜色来表现。

在“盛世钟韵”这个数字博

物馆作品中也体现了很好的文化创意。

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钟文化,中国的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钟有什么区

  别,在作品中的体现就显得很重要。

这个作品不仅要满足中国人对于钟文化的好奇更要满足外国怀着比较心态的浏览者的探究。

所以,在作品中突出展现了“编钟”这一部分。

编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类别,其制钟技艺与众不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使其还具备了乐器的功能,这更增加了编钟的传奇色彩。

这是展示“展品”特色的需要,更是能够更好诠释作品的创意点。

除此之外,视频的大量运用也能为数字博物馆增色不少。

舞蹈博物馆也属于无形文化数字博物馆。

有很多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不能通过实体的展示实现,在数字博物馆中可以大量运用视频以及动态捕捉技术实现。

舞蹈属于瞬间的动作,可以用摄像机将其复制和保存。

除了影像的录制,很多时候采用动态捕捉器,将专门的点固定在关节上,舞蹈者举手投足,手摆动与身体所呈现的角度和距离,头扭动的频率与节奏都可以详细准确地记录成为动画,运用到数字博物馆中。

视频以及动画技术在很多无形文化遗产类的数字博物馆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

解决了由无形文化遗产活动性、瞬间性的特点所制造的难题。

文化创意的方式除了结构上的创意,表现形式上的创意还有文字上的创意。

以多媒体光盘“吴桥杂技”为例。

我国的杂技种类繁多,分布也比较分散,“吴桥杂技”在制作时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怎样找创新点,挖掘兴趣点成为了这个作品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地的考察和总结,创作者们发现了吴桥杂技一个很有趣的特点,这也正是吴桥杂技区别于其他杂技的重点所在。

那就是在吴桥人人都会杂技,杂技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茶余饭后的娱乐休闲活动。

甚至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杂技人人拿手”。

这句顺口溜简洁准确地体现了吴桥杂技的特点,那就是人人都会杂技并且玩儿的都是身边的生活用品。

用筷子顶起滚烫的茶壶;用嘴含着桌子一角把它叼起来;蹬小孩儿等杂技信手拈来。

就是这一句话成为了整个作品的创意点,使吴桥杂技的特点一下子深入人心。

此外还有很多板块的标题别有意味,讲面食的博物馆以带“面”字的四字成语总结既简练又巧妙地突出了文化内涵。

互动游戏区:

互动成分的增加为整个数字博物馆增添了娱乐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因此在整个数字博物馆作品中比较容易成为兴趣点。

“大钟寺博物馆”中为编钟设计了虚拟游戏——敲编钟。

这引起了很多外国友人的兴趣,纷纷尝试。

此外,在展示区还有一个比较引人注意的内容就是还原钟的制作过程。

用3D技术制作的虚拟动画还原了当时人们浇灌铸钟的劳动场景以及工序。

那一段历史谁也无法回去重新目睹,但是模拟的动画却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每一个浏览者重温了铸钟的工序,仿佛身在其中,更增添了博物馆的历史氛围。

检索区:

检索区相对于内容较为复杂的大型数字博物馆是非常实用的。

由于在数字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有关的文字信息以及图片和视频,这些资料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信息描述,因此可以成为检索的手段。

如果单独陈列出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的检索,将会大大增加数字博物馆的交互优势,更加人性化。

在这里以一个多媒体光盘作为实例,将来可以应用到数字博物馆建设中。

多媒体光盘“天行健”中有一个别具特色的视频导航。

将视频集中在一个页面进行展示。

由于人们可能对视频感兴趣而需要单独观看视频所设计的视频导航更增加了人性化成分。

《天行健》视频导航

讨论区:

讨论区的建立源于“博客”文化的兴起。

现代人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讨论区的建立可以形成博物馆管理员与浏览者的互动,并且可以收集建议便于更新和了解民意及时作出反应。

博客的兴起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人希望参与的心情,所以讨论区的建立可以带动数字博物馆的互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博物馆建设,形成活跃的气氛也算创意的一个方面。

资源库:

资源库属于数字博物馆的后台系统,承载整个博物馆的信息。

由于它的作用,并不需要将它艺术化或者创意化。

人们在检索时资源库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许鹏.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理查德·布赖斯.多媒体与虚拟现实工程[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王虎.走向“个性化”——与美国虹软公司总裁兼CEO邓辉谈数字图像技术应用前景[N].每周电脑报,1998,(38).

  吴伟波,曹文君.对于数字化博物馆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N].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

  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M].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王磊.基于WEB3D技术的虚拟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J].远程教育杂志,200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