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0900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docx

江西省宜春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试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分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

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

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的节能性。

读图回答l~2题。

1.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A.昼长逐渐增加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2.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

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A.变长B.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

读图回答3~4题。

3.深圳市一年中日出方位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处暑B.清明与寒露

C.雨水与惊蛰D.立春与立夏

4.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最适宜的地区在()

A.松花江流域B.长江流域C.海河流域D.珠江流域

右图示意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

读图完成5~7题。

5.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A.5月B.6月C.10月D.12月

6.该水库每年ll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A.灌溉B.旅游C.防凌D.发电

7.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是因为其上游地区()

A.植被破坏B.来水量大

C.土质疏松D.积雪消融

地形图主要是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度的。

下图中道路为某次

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

据此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48米B.40米C.35米D.30米

9.图中乙处为观赛台,乙地可看到赛况的赛段是()

①A-B②B-C③B-D④C-D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0~11题。

10.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11.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读“台湾地区2004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和蒸腾B.水汽输送C.下渗D.水汽凝结

13.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

①水污染严重②降水集中

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④水资源浪费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北美洲某国农产品以咖啡、香蕉、甘蔗等为主。

该国是世界上第二大香蕉出口国,咖啡是其农业第二重要产品。

下图是该国10°N附近地区的农作物分布情况(图中虚线为年降水量线)。

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国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主要因为东部()

①地处迎风坡②位于西风带

③有暖流经过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5.下列对该国农业描述,正确的是()

A.香蕉分布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

B.咖啡分布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

C.农业地域类型是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D.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

(通常是湖泊)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

雨、雪、雾等现象。

读五大湖积雪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图中a,b两地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B.a

C.a=bD.无法确定

 

17.符合a地河流流量变化的曲线为()

右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XY线为等温线,PQ为锋面。

读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图中O地等温线弯曲的判读,正确的是(  )

A.向北凸,气温较低     

B.向南凸,气温较低

C.向高纬凸,气温较高

D.向低纬凸,气温较高

19.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a、b两地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岗什卡雪峰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海拔5251.5米,山体由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組成。

山下的"七彩冰瀑"在白色"水晶"的基调上,有蓝有黄有绿……在高原蓝天白云的映村下,蔚为奇观。

在海拔4350米处是登山大本营,可仰观雪山,俯视祁连大草原。

图中示意"七彩冰瀑"。

据此完成20〜22题。

20.岗什卡雪峰登山探险的最好时间是()

A.1月、2月B.3月、4月

C.6月、7月D.10月、11月

21.“七彩冰瀑”色彩斑斓的原因是()

A.七彩冰瀑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入射角变化

B.七彩冰瀑多种矿物经水溶解并在流经地面沉淀

C.七彩冰瀑地形高低起伏,水体面积温度不同

D.七彩冰瀑结冰的水体中含有大量不同的矿物质

22.下列草原植被,与祁连大草原形成原因相似是()

A.天山伊犁草原B.呼伦贝尔草原

C.锡林郭勒草原D.川西巴塘草原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

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23~24题。

23.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24.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

C.天气状况D.地面反射率

下图为世界亚热带气候区某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25题。

25.关于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A1一线经过的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B.B一Bl一线经过的河段流速快,泥沙沉积作用显著

C.图示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D.图示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二、综合题(分4大题,若干小问,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7分)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

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1)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4分)

(2)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

27.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说出图中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及该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

(2分)

(2)指出图中气候类型在欧洲、北美洲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6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型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

面积270平方千米,天然林地面积占86%,区内最高处2304米,最低处539米。

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2000种。

下图示意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橡胶树,原产于亚马孙森林,喜高温、高湿、静风和肥沃土壤。

研究表明,橡胶树产出的胶乳中70%的成分是水。

橡胶林是纯林种植,树与树之间的间距大。

为了保证橡胶林里不长其他植被,橡胶园中常常施放大量药物草甘磷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此外,由于橡胶林物种单一,缺乏生物屏障,导致橡胶林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白粉病的大规模爆发。

为控制白粉病,胶农和橡胶树种植企业在橡胶园中喷洒了大量的硫磺粉和粉莠宁。

(1)纳板河流域面积狭小,试分析其原因。

(4分)

(2)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小,但植物种类丰富,请简析其原因。

(6分)

(3)本区靠近世界天然橡胶种植北界,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的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试分析橡胶面积扩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分)

人参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

它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壌土、腐殖质壤土生长。

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9年采收,野山参生长15年以上采收,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再次种植。

我国野生人参原来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古称辽参)和河北、山西(古称上党参如下图所示)。

我国人参产量和产值存在巨大脱节。

2010年我国人参产值占全球产值的10-20﹪,而韩国人参的产量仅有我国的10-15﹪,但产值却是我国的近3-5倍。

韩国人参产品原料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加工后出口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到中国。

(1)简述山西、河北等地的野生人参早已绝迹的原因。

(4分)

(2)分析目前我国人参产地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原因。

(6分)

(3)从土地的角度说明人参珍贵的原因。

(4分)

(4)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角度,评价当前我国人参生产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

(5分)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分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C

B

C

B

A

C

D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C

A

D

C

B

A

C

C

A

二、综合题(分4大题,若干小问,共50分)

26.(7分)

(1)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2分)。

原因:

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1分);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1分)。

(2)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27.(8分)

(1)终年温和多雨(1分)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1分),东西分布较宽(1分),南北跨度较大(1分)。

(或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较小,东西分布较窄,南北跨度较小。

原因:

欧洲西部缺少南北走向的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平原广阔且东西延伸,西风可深入内陆(1分);海岸线曲折,轮廓破碎,海洋影响深入内陆(1分);北大西洋暖流比阿拉斯加暖流更为强大,增温增湿作用更强(1分)。

(或北美洲西部沿海有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西风难以深入内陆;阿拉斯加暖流比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弱,增温增湿作用较小。

28.(16分)

(1)干支流流程短(河流短急);(2分)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河流受地形限制。

(2分)

(2)纬度低、水热充足、植物种类繁多;(2分)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2分)交通不便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受破坏与干扰小。

(2分)

(3)天然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等。

(任答3点,6分)

29.(19分)

(1)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2分)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分)

(2)长白山地处温带湿润地区,气候寒冷,湿润,适宜人参生长;森林生态环境优良,利于人参生长;山地土壤肥沃,透水性好;种植人参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任答3点,6分)

(3)由于人参适宜生长的土地较少;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以再次种植,更新周期长,因而人参产量小,价格贵。

(4分)

(4)当地人参生产状况:

高产量,低产值,且以原材料形式大量廉价出口。

(2分)

发展建议:

平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控制种植面积,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人参高附加值产业,摆脱高产量、低产值、粗放式生产;大力发展国内人参产品加工能力,摆脱人参产业成为韩国原材料产地的局面。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