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642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西省铅山县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当地环境特征与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黄土直立性强—①下沉式窑院B.降雪量大—②顶尖坡陡

C.炎热干燥,光照强—③墙厚窗小D.风暴潮、海啸多发—④房屋高架

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回答2~3题。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的气温低于E点,水汽含量夏季时C点较E点多

B.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约2500米处

C.AD坡为阳坡,导致降水量出现变化

D.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3.关于此山地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A.降水的水汽来源是日本海

B.此山地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C.此山地降水的主要类型是锋面雨

D.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A.N河水量丰富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D.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5.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

热带草原带,地形B.①地:

热带雨林带,纬度

C.②地:

热带荒漠带,地形D.②地:

热带草原带,洋流

6.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C.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下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7.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山地、高原、盆地B.高原、山地、平原

C.山地、平原、盆地D.山地、平原、高原

8.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A.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B.B国受西南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洪涝或干旱

C.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D.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沿岸洋流的影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和B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C.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D.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读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关于图中海洋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B.③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11.关于图中陆地的正确叙述是()

A.⑧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大

B.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C.④大陆的东北部有茂密的热带雨林

D.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B.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D.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乙地形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盐碱化 C.沙尘暴D.水土流失

15.年太阳辐射总量乙地高于甲地,是因为乙地()

A.纬度较高 B.地势较高C.云量较少D.植被较少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藏、黑、沪、云B.沪、云、藏、黑

C.沪、黑、藏、云D.藏、云、沪、黑

17.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B.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C.主要河流冬季不结冰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

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笑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关于材料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B.传统民居为窑洞

C.资源贫乏,经济落后D.草原面积大,有荒漠化现象

19.关于材料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C.西藏海拔高,光热充足

D.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20.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A.焦柳线B.京广线C.京哈线D.京哈一京广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

A.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一年有两次汛期

D.通航能力强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A.a缩短,b减小B.a缩短,b增大C.a延长,b减小D.a延长,b增大

23.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B.防洪标准降低

C.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D.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4.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城市化水平B.经济总量C.人口D.面积

25.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峡谷幽深,猿声啼B.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C.水量丰富,流速急D.江水浑浊,泥沙多

2、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支流众多,河网密布,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有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

伏尔加河流域居住人口数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1)分析俄罗斯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5分)

 

(2)比较伏尔加河和东部三条大河航运价值差异,并分析原因。

(9分)

 

27.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4分)

 

(1)比较分析M、N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8分)

 

(2)分析M河流域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28.读我国东北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试分析我国东北与美国东北工业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

(4分)

 

(2)辽东湾斑海豹主要栖息在渤海辽东湾一带,由于水污染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明显,试解释污染物来源。

(4分)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l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蒂水池”。

有专家指出:

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消淤一次。

(1)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玛曲湿地的形成原因。

(8分)

 

(2)该区域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有“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之称,目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窘境。

为加快经济发展,有人提议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阐述理由。

(6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25*2=50分)

1——5:

DABCA6——10:

BDBDB

11——15:

CCBBC16——20:

DADDD21——25:

AACCB

二、综合题:

(50分)

26.(14分)

(1)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

(1分)自然原因:

西部、南部气候相对温暖;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

(任答1点得2分)人文原因:

西部、南部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农业发达(或经济发达)。

(任答1点得2分)

(2)伏尔加河航运价值较大,东部三条大河航运价值低。

(1分)

原因:

伏尔加河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河流总落差小,河水流速平稳,易于航行;河流封冻期短,通航时间较长;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

(任答2点得4分)

东部三条河流位于高纬地区,气温低,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河流沿岸和入海口没有大的城市,人口稀少,工业不发达,客、货流量少;河流所在国人员、资源、货物的流动方向是东西向的,河流流向与客、货流方向不一致。

(任答2点得4分)

27.(14分)

(1)M河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水量小(2分);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2分)(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

N河全年受西风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2分);全年降水均匀,水位季节变化小(2分)(或河流无明显汛期)。

(2)①光照丰富(光热充足);②灌溉便利(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昼夜温差大;⑤土壤肥沃;⑥棉花收获期降水少,利于采摘。

(任答3个得6分)

28.(8分)

(1)工业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周围地区的农业基础较好;水陆交通便利。

(答对2点得4分)

(2)油田采油的油类污染物;辽河沿岸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辽河排入辽东湾;辽东湾沿海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4分)

29.(14分)

(1)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弱;多年冻土广布,阻碍了地表水下渗;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有黄河和地下水汇入,水源有保障。

(8分)

(2)可行。

理由: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依托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邻近东北和华北地区,市场广阔;邻近京包、包兰铁路,交通便利;增加就业,加强民族团结。

(任答3点得6分,只答观点不答理由不给分)

或不可行。

理由:

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可能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引起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2分)工业三废污染严重;(2分)重化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