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20096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doc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张传林同志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6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学技术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新起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发晨柞出?

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紧密结合山东实际,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策部署。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把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近年来,我们着眼于又快又好发展,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潍”战略,全市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实力不断壮大,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一是商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到2005年底,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70家.03年到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按可比9径计算年均增幅达到68.5%;去年实现产值达到4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9%,年提高1L6个百分点.今年1—4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2.6%,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47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奖励98项,国家专利授权3842件,有12个产品成为中国名牌。

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已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51处,与国内外18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400多项,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四是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深入人心,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机制逻步完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更加浓厚.去年,在省组织的首次科技进步工作绩效考核中,我市总分居全省第一,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这些,都为今后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今时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谁拥有科技和创新优势,谁就会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科技发晨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应当明确,我们要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作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更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

目前,尽管我们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科技仍然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核心技术、自主品牌不多;科技投入不足,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多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潍”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健全完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三个体系”,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到“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全民科技素质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为明显提高,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一)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是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努力促进全市高新技水产业扩张规模,提升水平,壮大实力。

今年,要力争新增省教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

一是做大做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

要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加强科技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集成,积极争取国家、省“十一五”计划立项扶持,探索建立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加快资金、项目、人才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尽快培强做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要在土地、资金、税收、领导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重点扶持中微光电子.歌尔电声、潍柴动力、3v生物、沃华医药、富维塑胶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能够迅速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二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

要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要加快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传统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要加强软件技术、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大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力度。

各级要把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大项目、好项目,借助外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荐单位和人员,要实行重奖。

四是切实搞好载体建设。

高新区、滨海区.经济区和其他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园区,要进一步明确定位,优化环境,不断提高承接、转移、孵化科技成果的能力,突出发展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和低能耗的产品,培育各具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努力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企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

特别是市高新区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产业园,着力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和隆起带,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灵魂和核心。

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切实强化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一要努力增强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

要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立足于我市的特色和优势,围绕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海洋化工等领域,加强研究攻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要鼓励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计划,加快技术、产品改造和创新。

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始创新,进一步增加技术储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潍柴、福田、海化等重点企业要在这个方面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实现新的突破。

二要着力提高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是整合、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点攻关和突破的有效形式。

要围绕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新农村建设、生态市建设、北部沿海开发等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打造潍坊的知名品牌,选择部分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

当前,要把掌握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作为提高我市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加强农业、海洋、能源、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集成创新,尽快实现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

三要大力提高引进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要引导企业在引进资金、项目的周时,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同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引进技术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在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创造,逐步解决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努力实现由“潍坊制造”向“潍坊创造”转变。

(三)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加快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

当前,要重点搞好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三个体系”建设。

一要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要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积极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现有企业的研发机构要进一步吸纳科技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还没有建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要把研发机构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市直有关部门要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创造条件,搞好服务。

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鼓励企业进一步密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搭建创新平台。

二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横向交流,鼓励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整合集聚科技资源,形成有自己特色、有较强实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要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院所制度,激发其自主创新的内在活力。

高等院校要立足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育科研联系紧密等综合优势,向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院校方向发展。

三要积极完善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和规范相结合的原财,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等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创新服务门类。

要引导各级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真正发挥好服务科技创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强领导,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各级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切实摆上重要位置。

各级要牢固确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建设创新型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市县两级党政班子成员都要联系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强化服务意识,当好“后勤部长”。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不断增强领导科技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体系,把高新技术发展、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

各级科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