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9902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docx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第六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就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活动,凡基于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一切教学都有教学设计工作。

只是以前的教学设计大都是基于主观经验或不科学的理论,由于系统科学理论的出现和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发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现代教学设计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

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工作的广泛开展,教学设计已发展成为专门研究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一门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简称教学设计。

实现教学优化是一切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教学系统设计就是为实现教学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即教学分析技术、教学目标控制技术、教学决策技术和教学评价技术,而学生的特点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它的主要宗旨在于通过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第一节教学分析技术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教学过程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其中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是组成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在所有的因素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保证了教学得以按规定的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进行。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都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因此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组织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媒体是教师得以有效传递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设计有效的教学媒体也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在教学系统中各个因素虽然有它们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挥作用。

只有使教学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形成最佳的组合,才能发挥出整体系统的最佳效果。

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

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与系统的其他要素协调作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必须综合考虑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的整体进行精心设计。

如果片面地强调教学媒体的设计与运用,而不从整体考虑,势必导致媒体的运用与系统中其他要素的不协调,那么,再好的媒体也不会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分析学生的特点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活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所以任何教学都应该把学生当做真正的学习者,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特点和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应该力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因此,教师对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和他们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习的情况了解得越多,教学就越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就越有成效,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特征。

(一)学生的特征

学生的特征包括:

一般特征和学习特征。

1.一般特征

学生的一般特征是指与课程内容无关但影响学生学习的那些特征,有人把这些特征称为社会特征,它主要包括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

在这些特征中,心理特征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例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等因素,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因此,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把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当做重要的工作。

2.学习特征

学习特征是指与课程学习直接相关的因素,它更直接地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

这些特征包括先决技能(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知识)、终极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学习技能(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语言、数学、阅读、推理等基本的能力)和态度(学生对学科是否存在某种偏见或错误的观念)。

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学习特征包括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前是否具备相关的语文、英语和数学等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

(二)分析学生特征的方法

1.查阅学生一般特征方面的材料

这方面的主要材料是有关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书籍,如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中国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书,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特征。

另外,诸如学生档案、学生成长记录等材料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生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

2.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特征(特殊特征和一般特征)

为了准确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征,有必要运用调查法,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本人,可以是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家长。

调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家庭是否有计算机、是否联网等内容。

3.通过安置性评价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在上述分析学生特征的方法中,尽管观察、访问、问卷调查、查阅学生管理资料等方法简单易行,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充分分析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学习特征。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应用了安置性学习评价技术,主要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掌握新知识的预备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是否能够应用计算机打字、能否上网查资料等情况。

(1)对预备知识和技能的分析

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这项工作的起点始于对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分析,然后确定教学的起点,把起点以下的知识和技能定为学习新知识的预备知识。

在这里,安置性评价的任务就是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了这些预备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时,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在学习LOGO语言时,通过测试理解学生对简单的英语单词掌握程度。

(2)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分析

如果说,即将学习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与评价。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新了,学生往往通过其他的途径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材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把这些内容当做新知识来教,势必影响教学的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许多家庭都购买了计算机,学生在家中可能通过家长的指导,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所以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用计算机画图时,教师应该通过调查、测试等形式,了解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鉴于这种情况,教学设计应该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测试,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知识点内容、性质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所谓知识点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等基本知识,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从属关系、并列关系两种。

计算机的信息输入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而键盘输入技术、扫描输入技术、语音输入技术等又从属于信息输入技术。

1.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分析出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以比较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方法。

比较法是提供和呈现知识之间联系(知识结构)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知识之间的异同关系,而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是知识的结构。

例如,在学习WPS文字处理软件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以前接触到的“写字板”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两种软件的共同之处;再如,Visual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有菜单操作和命令操作两种形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两种操作方式的比较,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操作的特点;在讲解WPS文字处理系统时,可以与前面学生已经掌握的“写字板”工具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两者的共同点,进而快速地掌握WPS工具的使用。

2.归类法

所谓归类法就是把教学内容按照某一标准或线索进行组织的方法。

以归类法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框架或知识的结构。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这样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一致,归类是学生形成概念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迁移。

归类作为一种科学认识的方法,可以发现科学规律;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是发现学习策略的一项具体的技术。

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类的具体方法很多,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归类方法进行组织。

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归类标准来组织内容。

例如,鼠标右键在窗口操作和软件使用中都有着形式各异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关于鼠标右键的操作归纳成两点——在对象上右击鼠标以及在空白处右击鼠标。

这样学生就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快捷菜单的使用;再如教师可以把各种形式的对话框进行归类整理,引导学生掌握对话框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

3.分解法

分解法就是把一项综合的教学内容(或知识单元)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知识点),并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解,可以使学生发现教学内容中部分与整体的层级关系和整体结构,有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分解是一种确定教学起点,安排教学活动程序的过程;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分解是一种确定学习的先决条件和学习层级关系的过程。

分解法主要有两种应用形式,一种是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结构,把教学内容逐步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

例如,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功能,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的功能”知识按照信息处理过程分解为①计算机的信息输入功能;②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功能;③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功能;④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功能;⑤计算机的信息传递功能等几个方面。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生应完成的学习任务,把教学内容按照完成学习任务的步骤,逐步分解为各个子任务。

例如,“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技能,把这项复杂的任务分解,然后从学生最基本的技能开始,逐渐让学生掌握复杂的技能,完成综合的任务。

教师可以把这项任务分解(如下图),然后引导学生从底部最基本的技能学习。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任务分解图

4.建构法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通过系统地学习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而形成的。

因此,良好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建构法就是通过建立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而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

例如,各种软件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知识,如菜单栏的操作、快捷键的使用等。

文字处理软件WPS、数据处理软件Excel、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和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都有相同的鼠标操作、菜单操作和工具栏操作等,因此,教材中对这些共性知识进行总结,以使旧有知识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发挥作用,能够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软件(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学习中去。

上述四种方法,不仅是教师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具体技术,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方法。

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这四种技术当做学习的方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具体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学会了学习。

第二节教学目标控制技术

教学目的是对整体教学过程提出的概况性、总体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重视教学目的的作用。

但是,教学目的只是对教学的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它不能实现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种工作的控制。

因此,对于复杂的教学活动来说,仅仅用教学目的做总体的规定是不够的。

要实现总体的教学目的,必须把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要求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各项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便于贯彻和评价,这种对教学过程中具体的环节、工作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一般的教学目的是对教学的概括性要求,它的作用是保证教学总体上不偏离方向,而教学目标是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每一环节的具体性要求,它不仅规范着教师教的活动,而且还规范着学生学的活动。

可以这样说,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行为的规定,较为笼统概括,而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行为的规定,较为精细、具体。

一、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它规定了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目标,这样,教学目标就能很好地控制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目标控制和管理教学技术,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

1.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东西正是教师所期望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所希望学生掌握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而教师不希望学生掌握的内容,学生却掌握了。

这种现象大都是因为教师没有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网络教室中让学生学习网络的功能,如果学生不知道这节课的目标是“了解网络的功能”,那么学生往往会被网络中的内容所吸引,而忽略对网络功能的体验。

2.教学目标是最好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因素

教学目标不仅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显示了学生在学完这些内容后能干什么,即学习的水平。

这就使教学目标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了学习的动机。

例如,如果把“能够制作电子贺卡”目标告诉学生,那么这个目标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3.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起规范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学目标,教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及相应的学习水平,这样可以防止教师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又避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曲解,使教学活动遵循教学目标而顺利地进行。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结合体。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教师没有必要自己制定学科的教学目标。

所以,要求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理解教学目标。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认知、操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

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操作技能分为能够(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层次;情感领域又可以分为体验和意识两个层次。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关的评价理论,教师还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空间设计、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

但是,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一般是比较概括的,而教材的内容是教学大纲中规定内容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材料。

因此,有必要针对教材的内容,提出课堂具体的教学目标。

第三节教学决策技术

教学决策的基本任务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依据,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顺序等进行整体规划。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另一方为条件。

在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并使自身获得发展。

任何离开教师的指导的学习,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学习,都是低效的。

因此,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必须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

我们在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学生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和选择。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当学生本身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任何教的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是有效的。

因此,教师是否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教学活动要能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求教和学之间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规律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任何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都是不合理的,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活动都应该是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活动的综合体。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和内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应该采用一定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1:

在学习图像处理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用计算机绘制的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打开“画图”软件后,让学生在画布上涂涂抹抹,通过亲身体会,感受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从而引起兴趣。

例2:

在学习“文字处理”单元时,教师可以把“能够用计算机写作文”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3: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布置自主性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动机。

在学习“操作系统”时,教师设置诸如“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观察主机面板、键盘和显示器的一系列变化”的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

二、叙述讲解——感知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叙述讲解,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使教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例如:

在学习“对话框”知识点时,教师讲解可以是:

“对话框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只要我们按照其中的提示做出相应回答,计算机就会完成我们交给它的各种任务。

”这段简洁的叙述,展示了对话框的概念、用途和用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这段讲解,既理解了什么是对话框,又掌握了对话框的用法。

但是这种活动一般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发挥。

如果组织不当,会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为了使教师的叙述讲解能够与学生积极的感知理解有机地配合起来,要求教师的叙述讲解做到:

1.针对性。

教师的叙述讲解的内容必须是教学内容的重点,而不应是偏离教学目标无关紧要的内容;教师的叙述讲解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教师在讲解VB程序设计时,教师应把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而不应过多关注VB这一门编程语言的技巧或深层的编写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

2.启发性。

教师的叙述讲解应该能够调动学生的感知理解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

“画家画花,独画一枝,总要留点天地,让欣赏者去遐想;音乐演奏,抑抑扬扬,有时无声胜有声;演员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代表百万雄兵,并不要把所有都搬到台上;诗人做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堂好课,要采画画、演奏、演戏、做诗的诀窍,言简意赅,给学生留点思考的余地;不越俎代庖,给学生一点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学习“Windows98开始菜单”时,教师的叙述讲解如下:

Windows98开始菜单是一组命令的列表。

用鼠标单击列表中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指挥计算机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在学习网络部分时,教师通过启发性的预言:

如因特网是信息的大海洋,是高效的通信工具,通过因特网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事,和远在天边的朋友畅谈,掌握了网上操作的基本技能,就可以在网海信息中畅游。

三、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

观察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如果学生不会观察,势必影响学习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在学生打开WPS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应该及时提示学生,观察WPS文字处理工具的窗口与学生以前使用过的“记事本”窗口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便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快速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学生通过观察“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文件夹和文件的排列方式,可以理解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在“开始”菜单中观察鼠标移动后产生的效果,理解级联菜单特点等。

四、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是实现启发性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恰当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扩展性问题

例如,学生在理解“我们每天耳朵听到的和眼睛看到的都包含着信息”含义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我们身体感觉到的冷暖、鼻子闻到的气味是不是信息?

”等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来主动地判断其他感官所获得的刺激是不是信息。

2.归纳性问题

这类问题是在学生感知理解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例如,学生分别学习了网上信息的浏览、网上信息的搜索、网上信息的保存、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网页的发布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说网络是信息资源的宝库?

为什么说网络是高效的通信工具等问题,引导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3.演绎性问题

这类问题是在学生利用已经掌握一种原理和一个概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需要应用此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的具体问题。

例如,让学生理解了“书本、报刊、电视等只不过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思想后,提出“计算机和网络的本质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论证问题。

五、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

自主学习任务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位置,能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主要包括:

1.读书自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自主读书任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但是,教师在安排读书任务时,应该向学生说明阅读的目的、提示阅读的重点以及阅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同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给予指导。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适合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

例如,在《文字的编辑》一课,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2.模仿练习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需要掌握许多操作性的技能。

为了让学生掌握技能,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需要设置大量的练习任务。

在向学生布置自主练习任务前,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习。

例如,在向学生展示“如何建立文件夹”、“如何给文件夹改名”等操作后,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给自己的文件夹改个名字等任务。

再如,在学习文字修饰的内容时,先向学生展示改变字体、字号、修饰效果等操作,然后给学生以具体的任务,自己练习这些操作命令。

3.尝试探索

学生的知识有很大部分来自于亲身体验和尝试。

利用这种方法学习的知识往往记忆深刻,不容易遗忘。

同时,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中,人的创造性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比较适合学生的尝试探索。

例如,画图、文字处理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某种工具和命令的使用等,都可以采用让学生尝试探索的方法去掌握。

但是,在学生探索过程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学生知道自己尝试探索的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全面。

例如,在学习VB进行程序设计时,教师可激发学生为文本框添加垂直滚动条的愿望,然后让学生按照教材提示,进行探索式学习。

4.思考与解决问题

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独立地思考和自主地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可以提高自身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六、组织合作性学习任务

合作性的学习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