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9517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docx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校史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校史

一、历史沿革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鸦湖乡中心小学附中,1957年鸦湖中心小学的小学部迁出,初中部分则利用原址独立办成番禺县人和中学,次年曾改名为番禺县第十二中学。

1958年,禺北地区划归广州市管辖,更名为广州市人和中学,直属广州市教育局管辖。

1958年,由华侨捐资兴办的鸦湖华侨中学,选址在人和圩东南面的溪流河畔,用地18亩,建设新校舍,发展成六个班的规模。

1961年,由上级安排,该校并入人和中学,其原校舍成为人和中学的分教处。

1961年秋,人和中学开始办高中,招收高一两个班,学生99人,至1963年,发展为一所完全中学。

1965年,人和地区划入花县,学校更名为花县人和中学,1966年再更名为花县东风中学。

1968年,广州市统一安排中学排名,学校改名为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并沿用至今。

1968年秋,由上级安排,兼招市区学生,广州市第十中学、第九中学部分学生前来就读高中;1969年秋,学校在方石、鸦湖、矮岗三个学校办起分教处。

1972年秋起,初中部停止招收新生,至1973年完全过渡为高级中学。

1975年起,改由白云区管辖。

1971到1975年,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曾在东华村太安市办起农场分校,作为学生的“学农”基地。

1975年,太安市农场分校移交市九十九中,人和圩分教处(原鸦湖侨中)18亩移交人和公社作社址,由公社在校本部旁征用大巷15亩旱地拨归七十一中学使用,即现校址。

为了培养经济建设的人才,在继续办好普通高中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以外,1983年起,还开办了职业高中班,对将要走向社会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专门培训。

在1983到1984年办了1届园艺职业班;1986年到1989年办了4届体育职业班,为本区小学培育体育师资;1990年起,开办服装设计与制作职业高中班。

2002年秋起,学校停办职业班,改为普通高级中学,并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广州新机场对区域发展的不断推动,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奋斗,沉寂已久的71中步上快速发展轨道,在短短的十多年内不断实现新跨越:

2002年成为白云区一级学校;2004年成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11年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实现了从一个底子薄、基础弱、起点低的农村学校到如今规模大、质量高、声誉好而地处农村的现代化普通高中的华丽转身。

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汉字书写规范教育示范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广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学校获得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和白云区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特等奖。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广东省中小学天文奥赛优秀组织奖”、“白云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等多个奖项。

近三年,学校师生共获得广州市级以上个人或者团体奖励525项,其中国家级奖8项,省级奖204项,市级奖313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现为区属省一级全日制普通高中,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74人,教职工135人。

二、学校发展概况

(一)创业阶段(1956年——1972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校在上级部门“发展中学教育,办好全日制中小学”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创办起来。

建校初期,学校经历了极其艰苦的创业阶段,从1956年到1972年的十六年时间,学校三次搬迁(鸦湖乡中心小学——鸦湖侨中——大巷村),七次更名,无师资无校舍,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办学条件和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1、艰苦创业(1956年——1960年)

为了发展中学教育,在一无师资、二无校舍的艰苦情况下,1955年鸦湖乡选送了曹子英等三位教师到番禺县中学师资培训受训,随后,于1956年在鸦湖乡中心小学附设初中一年级两个班,招收学生113人,负责人是黄公辅。

1957年鸦湖中心小学的小学部迁出,初中部分则利用原址独立办成番禺县人和中学,负责人是肖竞雄。

次年曾改名为番禺县第十二中学。

1958年,禺北地区划归广州市管辖,更名为广州市人和中学,直属广州市教育局管辖,负责人是曹刚远。

1958年,由华侨捐资兴办的鸦湖华侨中学,选址在人和圩东南面的溪流河畔,用地18亩,建设新校舍,发展成六个班的规模。

由上级安排,该校并入人和中学。

2、初步发展(1961年——1972年)

1961年,由上级安排,华侨捐资兴办的鸦湖华侨中学并入人和中学,其原校舍成为人和中学的分教处,扩大了学校的规模。

学校开始创办高中,招收高一两个班,学生99人,校长书记是陈敬台。

1962年秋,招收高中一个班,学生50人;1963年,招收高中两个班,学生110人,学校已发展为一所完全中学。

由于大学调整,学校调入一大批大学教师到校任教。

1964年,广州市教育局拨款30万元兴建一座3层12间教室的教学大楼。

第一届高中生毕业,有10人考上大学本科,1人留校任教,1人被安排外贸工作,12人到劳动大学政训班工作。

1965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班,7人考上大学;同年人和地区划入花县,学校更名为花县人和中学。

1966年6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停课,年底工宣队进驻学校,第三届高中毕业班因此而中断高考;学校更名为花县东风中学。

1967年,三支两军军宣队进驻学校。

1968年,广州市统一安排中学排名,学校改名为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直属广州市教育局管辖,苏维光任校长书记。

这一年秋,由市教育局安排,学校接收广州市第十中学、第九中学学生前来就读高中,并全部寄宿;1969年秋,军宣队撤出学校,学校在方石、鸦湖、矮岗三个学校办起分教处。

1972年,学校全面复课,苏维光任校长书记,初中部停止招收新生。

(二)初具规模(1973年——1982年)

1973年学校完全过渡为高级中学。

1975年起,改由白云区教育局管辖。

1971到1975年,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曾在东华村太安市办起农场分校,作为学生的“学农”基地。

1975年,太安市农场分校移交市九十九中,人和圩分教处(原鸦湖侨中)18亩移交人和公社作社址,由公社在校本部旁征用大巷15亩旱地拨归七十一中学使用,即现校址。

1979年,曹荫良调入任校长兼书记,学校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初步形成。

(三)发展阶段(1983年——2000年)

1983年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经济建设的人才,在继续办好普通高中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以外,还开办了职业高中班,对将要走向社会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专门培训。

在1983到1984年办了1届园艺职业班;1986年起,连续办了4届体育职业班,为本区小学培育体育师资;1990年起,开办服装设计与制作职业高中班,为社会输送大批服装设计人才。

这些受过专门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今大都活跃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有些还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力量。

1994年起,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全校共开设普通高中12个班,职业高中6个班,在校学生810人。

自60年代起,学校校舍不断在更新扩展,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

1987年,白云区教育局拨款8万元,为学校扩建3层6室的教学楼,拨款16.8万元,在人和墟兴建了面积为700平方米的教工新宿舍,1990年拨款改建(原砖木结构)办公大楼;1993年,再拨款75万元,兴建了4层的实验大楼,共设有实验室和仪器室各8间;同年,还拨款74万元,再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千多平方米的六层教工宿舍,使教工的住宿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1998年10月学校下放人和镇管辖,区政府和白云区教育局拨款兴建了5层新教学楼共20间课室,4层新实验楼共8间实验室、6层新教工宿舍,2000年底新建了学校地理园和古典而别致的新学校大门,并改造了池塘;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四)创造辉煌(2001年——现在)

踏入新世纪,学校的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也节节上升。

2001年旧教学楼改建为学生宿舍;同年9月,普通高中扩招,招收新生6个班;学校被白云区委、政府评为广州市白云区安全文明小区;学校以优异的高考成绩首次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

2002年白云区委、区政府在“调整全区教育布局结构,着重考虑均衡发展,促进一批学校上等级,实现教育强区”的规划中,把七十一中提在优先发展位置,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提出了“办学条件改善优先,师资配备优先,招生优先,加快发展”的基本政策,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2年秋起,学校停办职业班,并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学校发展为一所拥有18个普通班的较大规模的学校。

同年校友刘炳强捐资兴建的“励志亭”落成,为校园增添了一道新景观。

2002年10月6日,建校46周年庆祝活动在学校隆重举行,首次校庆取得成功。

校友刘炳强先生、刘启洪先生、李剑成先生、社会知名人士吴国崧先生、骆启良先生、梁镜川先生慷慨解囊,设立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奖学基金。

2003年1月,学校被白云区教研究室授予“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白云区区域性课题——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

2003年兴建有30个课室31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学楼,2003年7月,白云区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我校为白云区重点发展学校,9月普通高中继续扩招,招收新生10个教学班,学校重新归为白云区教育局直管学校。

2003年高三毕业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再次荣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二等奖。

2004年2月13日,我校举行刘炳强校友捐赠仪式,接受刘炳强校友的捐赠的物品和资金。

其中有85万用来为学校征地,至此刘炳强校友捐款已达152万。

2004年2月23日,校建筑总体平面图、总体规划——球场、宿舍、运动场绿化方案确立,为学校的发展描绘了一幅蓝图。

2004年3月,《广州教研》全面介绍我校发展情况,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2004年3月,白云机场赞助55万元作为学校建设资金。

2004年高考实现了“高考直通车”,取得辉煌成绩,全校上重点本科线6人,上本科线84人,省大专A线163人。

毕业班工作连续四年荣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二等奖,名次上升28位。

教学质量大幅度跨越式发展,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

2004年9月,新教学大楼竣工启用,标志学校建设发展规划达到了新的转折。

2004年12月,我校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

2004年12月,我校经过上级部门的评估,荣获“绿色学校”称号并晋升为“市一级学校”,学校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5年8月,新的宿舍--饭堂大楼投入使用,解决了师生的基本生活问题,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11月,全新塑胶运动场及风雨球场投入使用。

2006年3月,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合约,成立“教育实践研究基地”。

2005、2006年高考再创佳绩,全面完成市预测目标。

其中2005年历史单科最高分达844分,为广州市历史科第二名,白云区第一名;双胞胎兄弟沈毅津、沈毅沂双双优异成绩上重点成为佳话。

2006年高考,面对生源质量薄弱与录取比率下降的双重压力,我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超额完成市指标。

2006年10月6日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在学校隆重举行,海内外3000多校友欢聚一堂,共庆母校五十周年华诞,为母校今后持续发展出谋献策,校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06年12月,我校荣获“广东省绿色学校”。

2007年10月13-14日,我校在三水鸿南酒店隆重召开了2007年教育年会,参加会议的有全校教师近100人,广东省教研室副主任任洁博士、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韩斌主任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学校回顾了06学年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总结了所取得的成绩。

任洁博士和韩斌主任分别作了《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传统教学管理的再创造》的专题报告。

2007年10月16日上午,由白云区档案局宋川英局长、杨春青副局长等七人组成的考评小组,对我校档案室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升级进行评审,并当场颁发了“档案综合管理省一级”证书。

2008年6月,我校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得“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奖”。

2008年6月,我校党支部获得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9月9日,我校历史科组在广州市中学历史科2004—2007学年度优秀科组评比中被评为“市优秀科组”。

2008年11月29-30日,我校在惠州隆重召开了2008年教育年会,参加会议的有全校教师100余人,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韩斌主任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会前学校相关行政领导和艺术科的教师参观了博罗华侨中学,详细了解了该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情况。

2008年12月,我校被评为“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

2009年2月5日,白云区副区长叶志良在区教育局局长唐文贵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调研创建省一级学校工作。

2009年2月20日,白云区建设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到我校现场办公,指导行政综合楼的建设工作。

2009年4月29日,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在校内举行了“广州市级重点课题开题报告暨白云区德育现场会”。

广州市教科所熊少严所长、傅荣副所长。

区教育局基教科胡标发科长、区教育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区德育研究理事会成员,各高中兄弟学校分管德育的校长、主任以及我校教师共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和交流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2009年5月5日,我校历史科组荣获白云区2006-2008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5月,我校团委获得2008年度白云区教育系统先进团委的称号。

2010年初,新改造的孔子广场落成。

2010年初,学校在高三教学楼后科学楼前的空地上新建了“科技长廊”,把生活区围墙上的科组黑板报改建为人文长廊,学校翻新了地理园,并增加了指南针和日晷,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2010年5月,我校团委获得2009年度白云区教育系统红旗团委的称号。

2010年5月,我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结集成《在新课程实验中成长》、《实践.探索》论文集出版。

2010年5月,省科研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校本建设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中期成果《幸福教育实践探索》由新世纪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0年7月,五层的行政综合楼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投入使用的还有大楼正门前的电子屏幕,从此它就肩负起各种信息公示和宣传教育的责任。

古朴而气派的行政综合楼,在2009年初兴建,历时一年半竣工,它较科学的半层停车场设计备受白云区副区长陈晓晖的赞誉。

2010年10月23日,我校召开2010年教育年会(第六届)。

广州培英中学的王建春副校长、21中卢绮文副校长以及与我校结对帮扶的贵州赏郎中学杨昌军校长等专家同行应邀出席了年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加强制度建设,打造现代强校”。

2010年12月我校被评为“白云区德育先进示范学校”。

2010年12月,我校获得2009学年度广州市白云区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2010年12月27日,我校合唱队参加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比赛,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2011年4月21日,我校合唱队参加白云区教育局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白云区教育系统“白云校园党旗红”主题大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

2011年6月1日上午,广州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广州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现场会”,市教育局黄素明副局长、丁志麟处长,白云区教育局唐文贵局长以及全市12个区和县级市教育局负责校舍安全的副局长和负责人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2011年7月19日,我校党支部组织了"纪念建党90周年,寻找革命前辈的足迹--韶山行"活动,带领全体党员和行政干部参观了湖南韶山毛主席和刘少奇副主席的故居。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组的专家对71中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2011年11月3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陈健主任在白云区教育局杨雄忠副局长和李建文副局长的陪同下,来我校对创建省一级学校工作进行指导。

2011年11月,我校承担的省级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校本建设研究》达到预期研究目的,顺利结题。

2011年12月,我校承担的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以德育人,为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幸福奠基——高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校本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题。

2011年12月,我校被评为“广州市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2011年12月,我校再次获得2008-2010年度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三星级单位称号。

2012年1月,省教育厅下达了正式批准我校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文件通知。

这是71中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12年1月11日,广州市校安工程最后一栋非框架结构的建筑(图书馆楼)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投资2千万的现代化图书馆综合楼。

同时进行的工程还有科学楼加固。

2012年5月10日,市71中隆重举行晋升“省一级学校”揭牌仪式。

白云区教育局局长唐文贵同志、人和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卢绮文同志出席了揭牌仪式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黄绍桂、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曾伟鸿、区教育局副局长杨雄忠、人和镇纪委书记周伯桐、人和镇人大副主席黄少兰、人和镇党委委员苏小珍、人和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张瑞志等领导,以及区教育局各科室、区教育发展中心、各兄弟学校领导一起出席了揭牌仪式,71中全体师生以及校友代表、退休教工代表2000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神圣的历史时刻。

2012年12月5日,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荐遴选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培养对象的通知》(穗教师资[2012]33号)的要求,经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组评议,确定了万全红老师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培养对象的人选。

2013年6月2日,我校刘伟善副校长带队,李丽敏老师训练的8位学生参加了在萝岗区广州市第二中学举办的全国智能寻轨器电子制作锦标赛广东省赛区比赛。

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我校男子团体以325分,女子团体以285分的成绩都荣获了广东省团体第二名,获准参加全国决赛。

2014年6月27日我校历史科荣获广州市“2010-2013年度优秀科组称号”。

2014年9月10日凌伟新校长申报的研究课题《幸福教育视野中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经省教育研究院课题专家组评审及领导小组审定,批准立项,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立项编号GDJY-2014-A-a035。

2014年10月27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州•清远教育对口帮扶启动工作会议”的精神,10月21日,凌伟新校长带领我校部分行政干部赴清远英德市英东中学开展对口帮扶交流学习活动。

英东中学全体行政干部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今后合作交流的方向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通过交流,两校达成了今后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科组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交流的共识,以促进双方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两校领导和行政均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与相互学习,增进往来,使对口帮扶交流活动落到实处,实现两校共同进步的目标。

2014年11月5日,我校召开了2013年度教育年会。

2015年8月,姚秀琼老师积极向组织提出援疆申请,经过组织考察,光荣的选拔为广州市第七批援疆干部姚,于8月27日前往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支教。

姚秀琼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为党的教育事业、祖国的民族团结作出贡献而不计较个人得失。

姚老师是71中的骄傲,我们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5年9月9日下午4时,市71中在学校科学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庆祝2015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市优秀教师黄巧、市优秀班主任张勇、校优秀教师符仲娟、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甘慕燕、校优秀青年教师梁兆献先后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心得和体会。

代表们的发言或饱含深情,或幽默风趣,或朴实无华,讲述了自己为师从教、扎根学校、爱岗敬业的点点滴滴。

每一句话无不蕴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让在场的老师为之动容。

师德教育最鲜活的教材就在身边。

通过介绍和宣传身边的典型,本次大会真正让教师们行有示范、学有榜样。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强化师德意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2015年9月15日,我校刘伟善、刘镁、谢彩霞、黄苏云、梁惠婷五位老师提交的课题被立项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重点、一般课题。

据统计,在2015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白云区各间学校中,我校获批立项人数最多,教师参与面最广,这是近年来我校坚持“科研兴校”发展理念所结的硕果。

2015年10月21日,金秋十月,叠翠流金,我校召开了务实而高效的2014年度教育年会,参加会议的有全校教师100多人,会议由袁汉涛副校长主持。

2015年11月4日,由广州市文化馆主办的“公益文化春风行”活动走进71中学,广州粤剧院的周艺英老师为我校师生上了别开生面的粤剧专题讲座。

通过讲座,让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粤剧的艺术魅力,增加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2015年12月16日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总结大会上传出喜讯,在全市121所学校中,我校2015届高中毕业班荣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第13名。

这是我校连续两年获得该奖项,并且今年排名比去年上升10名。

下午在2015年白云区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总结会上再传捷报,我校再次获得白云区高中毕业班工作特等奖。

2016年4月28日我校2015届高三年级组获得广州市白云区“冯志强先生优秀教师团队”称号。

2016年10月12日,我校召开“感受身边的感动,传递师德正能量——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开展师德大讲堂活动。

郑景老师围绕“踏实教学,以心育人——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林贵秀老师作了题为“爱驻我心,严慈相济,奖罚并行”的发言,情感饱满,发自肺腑,以小见大,很有说服力。

两位老师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教师走上讲台的平凡与神圣,却透着不平凡的内涵,她们充满爱的事迹打动着每个聆听者的心,全体教师被一种无形的高尚师德所感染。

此次开设的七十一中大讲堂,是深入贯彻“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响应“做合格党员,做‘四有’教师”号召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的就是利用讲堂发现我们身边的师德亮点和典型,弘扬学校师德新风尚,在校园里传播更多更强的正能量,促进全体教师师德水平和内涵整体提升,让“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的主旋律响彻校园!

为向老师们普及一些简单实用的现场救护知识,以便在意外现场能第一时间有效地开展初步救护,为师生安全、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2016年10月22日(星期六),我校邀请了广州市健安应急救护培训中心的老师为我校全体老师进行了一场急救知识的培训。

老师们表示,此次培训学到了不少现场救护知识,掌握了更多的自救互救技巧,相信以后能很好的应用这些知识,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紧急伤害,在关键的时刻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年11月4日下午2:

30—4:

30,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差异教学理论”的高中生物复习策略实践研究》(立项编号:

2015GHKT09)开题现场会在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出席报告会的有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生物教研员王建春老师,71中学办公室主任万全红、教务处副主任胡艳萍、教务处主任冯国华,课题组专家舒蔚老师及此次立项课题组的成员。

2016年11月18日,我校田径代表队在2016年白云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与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6年11月30日,一年一度的教育年会如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校128位老师,会议由袁汉涛副校长主持。

为了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号召,本届教育年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