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756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docx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

走出能源的非对称性,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

 

摘要:

去年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但是即使没有这场金融危机,我国主要以能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究竟能够维持多久,亦是令不少人担忧的问题。

在2009年5月,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电机等十大类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推广应用,包括已经实施的高效照明产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同时期,还出台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这项政策从很大程度上更加便于废弃家电规范化的处理,防止对城市的二次污染,有效地防范废旧家电改装后流向农村市场。

如果从保护环境的意义来看的话,这就是百年大计,比拉动内需更为重要,更具有长远意义。

虽然,目前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相比较而言,许多发达国家早已经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比如德国的“垃圾经济”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更是在循环经济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美国更是很早就倡导可持续性的循环消费模式,不仅重视垃圾和废品的处理和加工,使其成为再生资源,更重视循环消费,旧货交易市场和节俭商店更是遍布全国,循环消费观念的普及成为美国社会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目前所处的能源“非对称性”约束条件下的分析,使我们对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更深刻的认识。

面对这样的约束条件,我们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如何发展我们的循环经济,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的。

关键词:

循环经济非对称性能源

作者简介:

董桂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区域经济学硕士二年级,籍贯天津。

 

一、本文的研究框架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外实践

相关理论

界定、内涵及特征

产生的背景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内实践

我国循环经济

“超高”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我国能源的非对称性分析

非对称性

线性组合

“超低”的能源转化率

发展循环经济的展望

 

图1

二、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传统工业化是二百多年来人类社会无数次日新月异的变革和一系列翻天覆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真正作者”,它在造就了二百年来的工业化文明的繁荣昌盛,成为各国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资格证”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社会问题,如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人严重依附于机器的“异化”现象以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等等。

不过,与工业化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相比,一些环境问题如重要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一些稀有动植物的濒临灭绝、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等,直到较晚的时间才得到人们所关注。

而早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实践并不是首先表现在对资源、能耗的遏制上,而是表现在对于环境污染的后期控制及后续的努力上,比如许多国家都采取带有强烈“末端治理”特征的污染治理,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政策等等,但是依旧没有使环境、资源、能源问题得到有效地控制,并且由于“反弹效应”的存在,反而使得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变得日趋加剧。

因此,在面对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中心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时候,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进行深入的反思。

这种反思的结果,使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再次深化,并且在世纪之交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以资源过度投入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这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循环经济的出现与国际上几乎是同步的,在21世纪初得到了蓬勃发展,并最终进入了我国高层决策。

《中国中央关于制定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人们正在逐渐改变以前传统的资源观,树立了新的资源观,并且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可再生资源。

三、循环经济的界定、内涵及特征

1、界定

循环经济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在广义上,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在狭义上,是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垃圾经济”、“废物经济”范畴。

2、内涵

关于循环经济,学术界并无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

解振华认为: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体的发展形态和实践模式。

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线性开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模式。

曲格平认为:

“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来看,它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吴季松认为:

“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也有学者认为: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是保护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现代文明行为。

另有学者认为: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故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它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还有学者认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它在出发点、范围、途径上都有别于传统经济,它强调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强调的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回收废弃物。

因此,从上面的几种内涵可以清晰地看出,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要素,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这样就把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技术经济区别开来了。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要素,而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过程,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的过程,它是一种运动形式,也是一种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下,人们投入生产资料、消耗自然资源,创造出产品,排放生产废弃物,然后利用这些废弃物进行再生产,再创造产品,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之所以强调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目的就是要使资源得到利用、利用、再利用,资源的效用得到发挥、发挥、再发挥,最终实现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量减至最小。

3、特征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未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

作为循环运动的系统,自始至终循环经济都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节约和保护——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4、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学术界在阐释循环经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论及可持续发展观,这涉及循环经济的外延。

如果从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上认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皆由环境与资源问题引发,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减量消耗、最小排放、资源最大化利用,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说明可持续发展观本身也就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从“循环经济”一词诞生的背景来看,循环经济说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萌芽,可持续发展观实际上是从循环经济及各种发展战略观中演化而来的。

所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可谓同出一宗。

可持续发展观包含了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进行痛苦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问题在观念上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节约,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精神的体现,循环经济活动也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可以这样说,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是在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相关理论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55年西蒙·库兹涅茨通过研究某些工业化国家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些经验事实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要点是:

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工业化初期,经济规模比较小,环境恶化的程度不十分明显;工业化进入起飞阶段以后,环境退化和资源消耗速度开始超过环境净化和资源再生的速度,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恶化程度急剧上升;在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社会环境意识得到强化,环境管制更加有效,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治理的投入也大量增加,环境恶化受到遏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见图2)

环境恶化程度

 

人均收入

图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一定意义上证明了环境问题与工业化的相关性,它似乎表明:

环境危机只不过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当经济增长达到较高阶段以后,它就会自动得到解决。

这一结论通常被用来证明“先发展,后保护”的传统工业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一些发达国家近些年来对某些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遏制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但是,理论上并不能证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描述的进入高收入阶段后环境压力自发减少的必然性,因为环境压力的变化并非完全由收入状态单一决定,而是与社会演化有关。

只有当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能够引发社会环境运动,进而迫使政府调整环境政策这一演化路径形成时,才会形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因此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这一曲线是基于某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事实提出的,而对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已不同于发达国家经历的传统工业化过程,因而很难重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描述的工业化进程。

2、产业共生理论

产业共生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JohnEhrenfeld和NicholasGertler(1997)在丹麦的卡伦堡市提出,JohnEhrenfeld和NicholasGertler研究了由于企业间存在众多合作关系而被公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或“产业共生”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他们认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系统。

在政府的支持下,卡伦堡市采取了利用工厂排出的废热为市区供暖、利用制药厂的有机废物作肥料等措施,建立了生态城市的雏形。

3、产业生态理论

产业生态理论于1980年由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之后国外许多学者进行研究。

Frosch,Robert(1992)认为,产业生态指一个相互之间消费其他企业废弃物的生态系统和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通过消费废弃物而能够给系统提供可用的能量和有用的材料。

Lowe,Emest(2003)认为,产业生态是一个自然的与区域经济系统与当地的生物圈密切联系的服务系统。

产业生态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以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积极促进环境负荷的评估及环境负荷最低化,并强调产业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4、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

LCA的最初应用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对不同饮料容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释放所作的特征分析。

该公司在考虑是否以一次性塑料瓶替代可回收玻璃瓶时,比较了两种方案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之后,LCA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

最初LCA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关注,这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引起人们对能源和资源短缺的恐慌。

后来,随着这一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突出,其他环境问题也就逐渐进入人们视野,LCA方法因而被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废物的产生情况。

早期事例之一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利用LCA方法对不同包装方案中所涉及的资源与环境影响所作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由于欧洲和北美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及欧洲生命周期评价开发促进会(SPOLD)的大力推动,LCA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

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了关于LCA的ISO14040系列标准。

一些国家,如美国、荷兰、丹麦、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有关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实施研究计划和举办培训班,研究和推广LCA的方法学,促进了LCA的全面应用。

5、逆生产理论。

逆生产理论是在1996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循环社会理论。

它针对为解决废物问题所采取的环保型材料的开发、分类、分离和再生技术及生产过程中废物减量等对策的局限性,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废物的循环利用问题,所有的产品都以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处理为前提条件下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消费。

逆生产理论不仅主张在产品的生产、使用、保修、回收和再利用的全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量及废物的排放量。

五、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实践

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和采取循环经济举措,致力于向循环经济形态演进,其中德国和日本是先行者。

应该说,发达国家所逐渐表现出来的循环经济形态是过去生态扩张和当前循环经济努力综合利用的结果,其中当前的努力包括国际间大范围的产业转移、消费末端的废物循环等。

(一)法律完善

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

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于1972年制定,但当时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

1986年的修正将其改称为《限制废弃物处理法》,发展方向从“怎样处理废弃物”的观点提高到了“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

在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利用思路制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对用过的包装,首先要避免其产生,其次要对其回收利用,以大幅度减少包装废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并规定到1995年,德国的包装物品应有65%能得到循环利用,其中金属与玻璃再循环率为90%,纸张、塑料和木材的再循环率为80%。

在1996年施行的《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被认为是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真正将废气物的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上。

(见表1)

表1德国循环经济相关法规体系概况

立法时间

法规名称

1972年

《废弃物处理法》

1990年

《包装废弃物处理法》

1992年

《废旧车辆限制条约》

1996年

《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

1999年

《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物法令》

2000年

《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法令》

2003年

《可再生能源法(修订)》

日本是循环经济实践立法最早也是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

日本在1993年实施《环境基本法》的基础上,又先后颁布了《废物处置法》、《汽车循环法》、《土壤污染对策法》、《资源有效利用法》、《绿色消费法》、《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相互呼应的循环经济法规,并相继付诸实施。

各个法规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

如《食品循环利用法》规定:

自2001年起五年内每个企业要把食品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比例提高到20%;食品加工业、饮食业和流通业有义务减少食品废弃物的排出量和把其中的一部分转换成饲料或肥料;对达不到所规定的目标而又不听从劝告、不加以改进的企业,设置处罚规则,处罚对象是食品废弃物排放量每年在100吨以上的企业等等。

2000年6月,日本又出台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同时日本将2000年命名为“循环社会建设元年”,该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有关促进形成循环型社会的6项法案,形成了包含3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系统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见图3)。

继2000年制定《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后,日本近年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环保之国’战略”,制定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计划,并着手正在实施“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循环经济战略”。

综上所述,不论是德国的《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还是日本的《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都强调了避免废弃物产生的指导思想,引入了“消费者付费”和“生产者责任延伸”两大制度,不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废物的产生,同样要求生产者、销售方式与使用者都承担起避免废物产生,再回收、再利用废物或对其进行环境友好处置的责任。

环境基本法

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建立总体规划

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废弃物管理法

 

针对特定产品的法规

容器与包装再生法

家用电器再生法

建筑材料再生法

食品再生法

车辆再生法

 

促进国家机关采购再生产品

 

绿色采购法

图3日本促进创新循环型社会的立法体系

(二)目标明确

德国在国家层面上存在明确的减物质化目标,如表2所示。

例如,在能源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在兼顾环保与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如《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能源法规》、《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等一系列有关环保和节能的法规与计划。

同时,还制定了多项细则,力争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民众使用的主要能源。

目前,德国风能发电已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4%,通过进一步在近海建设大规模风能发电设备等措施,计划在25年后将风能发电量提高到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4。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2002年2月生效的德国《节约能源法》制定了新建建筑的能耗新标准,规范了锅炉等供暖设备的节能技术指标和建筑材料的保暖性能等。

表2德国减物质化得目标构想

环境指标

2010年

2050年

天然能源

至少削减30%

矿物燃料

削减25%

能源

核能

削减100%

至少削减50%

可再生能源

每年增加3%-5%

能源生产率

每年增加3%-5%

材料

不可再生能源

削减25%

削减80%-90%

材料生产率

每年增加4%-6%

住宅和交通用地

每年新占用土地削减100%

土地

农业

全面转向生态型农业

削减80%-90%

林业

全面转向自然型农业

二氧化碳

削减35%

排放

二氧化硫

削减80%-90%

削减80%-90%

氮氧化物

削减80%-90%

农用杀虫剂

削减100%

相比之下,日本的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更为明确了。

配合《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日本还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其主要目标和框架见图4。

目标值:

2000-2010年

1、物质流量(原材料流量)目标

(1)人口:

资源生产率2010年:

约39完日元/吨(与2000年相比提高40%)

(2)循环:

循环利用率2010年:

约14%(与2000年相比提高40%)

(3)出口:

最终处理2010年:

约28百万吨(与2000年相比减少一半)

2、措施目标

每人每天的垃圾排放量减少20%,循环型社会的相关商业市场和雇佣规模扩大一倍等

 

图4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的主要目标和框架

(三)参与广泛

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德国全国大约有300个提供节能知识的咨询点。

政府高级官员则不定期与民众举行研讨会,就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研讨,听取意见,并鼓励民众对政府、企业在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工作进行监督。

负责组织全国节能工作的德国能源局不仅开设了免费电话服务中心,解答人们在节能方面遇到的问题,还设有专门的节能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向民众介绍各种节能专业知识。

德国还建立了回收中介组织DSD,该机构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由于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按自愿原则将相关企业组成网络,将需要回收的包装物打上标记,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政府除规定回收利用任务指标外,其他按市场机制运行,盈利作为返还或减少第二年的收费。

日本建立了清洁日本中心(CJC),其主要活动包括与企业联合开发循环利用技术;为政府政策制定与企业政策咨询提供调查研究与信息咨询;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对公众进行宣传与教育等。

同时,还建立了回收信息网络。

例如,大阪市建立了废品回收信息网络,发行旧货信息报——《大阪资源循环利用》,发布相关资料。

组织旧货调剂交易会(如旧自行车、电视、冰箱),为市民提供淘汰旧货的机会,使市民、企业、政府互通信息,调剂余缺,拉动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

六、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内实践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基础的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

1、东部自发战略转型模式

上海、江苏和山东都位于东部发达地区,都较早地制定了整体层面的循环经济规划。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的省市之一,早在2000年之前,上海就到德国调研循环经济的开展情况;2002年,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立项将“建立发展上海循环经济”作为2002年上海市政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2005年,上海组织编写了《上海市循环经济白皮书》,旨在研究确定2010年和2020年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和主要目标。

目前,上海在清洁生产、节能、节水、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江苏省在2003年结合生态省建设,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循环经济试点,进展良好。

山东省则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使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

辽宁省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个试点省,提出了影响广泛的“3+1”模式,具体包括:

“小循环”,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

“中循环”,在工业区及区域层面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作用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

“大循环”,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物分类回收体系,注重第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

同时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产(静脉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3、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

贵阳市是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跨越式战略转型的首次尝试。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贵阳市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贵阳市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在资源优势的扩展中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到可持续的循环型发展模式的过程,运用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机遇和努力,在促进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逐步“脱钩”。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系统更为开放和活跃。

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是充分注意资源、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多重性,在区际资源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均衡机制,服务于节约高效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扩大。

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与效益为核心,从生产供给侧面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更能突出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模式的作用,并对支持可持续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七、我国能源的非对称性分析

能源是指能够转换成机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源的资源。

能源按照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其开发进程和利用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按可再生性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能源的产生、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往往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的再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

1、“超高”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的历史作用是不容磨灭的。

早在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