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323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马克思练习题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

马克思练习题—2022—2022学年复习资料—有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一(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8世纪20年代B.18世纪4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60年代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C.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努力奋斗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A.唯物论B.历史观C.自然观D.辩证法6、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A.费希特B.洛克C.费尔巴哈D.谢林7、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A.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B.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C.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D.正确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中世纪欧洲哲学C.古希腊哲学D.法国启蒙哲学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10、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卡尔·马克思11、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卡尔·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13、以下选项中属于恩格斯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哲学的贫困》C.《自然辩证法》D.《人类学笔记》14、列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著作是()A.《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B.《国家与革命》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D.《论欧洲联邦口号》15、在当代中国,坚持(),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马克思一生耗时最长、最伟大的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哲学的贫困》D.《德意志意识形态》1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革命性与批判性的统一C.先进性与科学性的统一D.创新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8、马克思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19、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唯物主义D.辩证法20、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那么D.前提条件2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那么D.前提条件

2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

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2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27、理想就是人的()A.生活目标B.职业向往C.奋斗目标D.社会期望28、在人们的各种理想类别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是()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30、马克思主义的功能突出地表现为()A.认识功能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实践功能

二、简答题

4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4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44、简述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45、简述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

三、论述题

46、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47、试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3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5.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D.世界的统一性6.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7.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的德国唯物主义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8.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A.简单性、机械性、教条性、僵化性B.片面性、直观性、表面性、庸俗性C.片面性、不彻底性、抽象性、外在性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久发展的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不可逆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本文D.伸张性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1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4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1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A.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B.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C.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D.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15.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16.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17.空间是物质运动的()A.无限性和绝对性B.有限性和特殊性C.广延性和伸张性D.持续性和顺序性1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究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B.主观的精神活动C.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D.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19.以下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D.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20.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D.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22.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B.是否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D.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2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是()A.原因和结果互相作用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2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本质是()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26.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

A.绝对性和相对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有限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

27.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

5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成果更多表达到改善民生上。

3.答: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四、论述题

1.答:

(1)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发展,但生产力程度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2)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而共产主义社会那么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3)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那么,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那么是按需分配原那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

(5)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

共产主义社会那么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

(7)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权力也长期存在。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将极大进步,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2.答: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同历史上以往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和更迭具有重大差别:

(1)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迭,不是通过旧社会形态内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原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调整和成熟中实现的,而是由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生产关系

4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和上层建筑而实现的。

伴随着这种过渡和更迭,必然是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乃至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实现。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

因此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

47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4)文化具有认识功能。

8.答:

(1)劳动是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9.答:

(1)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

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0.答:

马克思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四、论述题

1.答:

(1)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程度。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进步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进步了生产劳动能力。

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2.答: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基本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程度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2)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它是

3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合适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合适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3.答:

(1)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这种既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预先规定了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

(3)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是说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但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4)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程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4.答: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如今,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

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37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①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假如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它具有实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任,发挥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发挥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17B2A18C3C19B4C20C5A21C6B22C7A23A8C24C9B25D10A26A11C27D12C28A13B29C14D30A15C31B16B32C三、简答题1.答:

(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饿决定性条件。

2.答: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别人需要的物品。

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因此可以互相比较。

所以,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8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荣博教育内部复习题库3.答: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但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由于生产商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各自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

而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时各自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否那么,越是劳动不纯熟、劳动越差的人,生产同一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他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就越大,同一种商品就不会有相同的价值量,这显然是不符合商品经济规律。

实际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2)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答:

(1)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2)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3)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5.答: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