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042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docx

份护理模拟试题十

2013年12月份护理模拟试题十

1、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放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壁振动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第二心音是由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形成的。

2、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A.血管升压素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E.局部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每分钟5~10次的交替性收缩和舒张。

当它们收缩时,其后的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舒张时开放。

毛细血管关闭时该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中代谢产物聚集,氧分压降低。

代谢产物和低氧都能导致局部的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发生舒张,于是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内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随后,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

3、血管对血流的阻力

A.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8

C.取决于血管壁的厚度

D.在血液黏滞度升高时增大

E.和血管的长度无关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血管阻力的大小与血液黏滞度和血管长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血管半径加倍时,血管阻力将降至原阻力的1/16。

血流阻力与血管壁的厚度无关。

4、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静息电位仅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

C.0期去极速率快

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E.4期去极速率快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成为起搏点的原因是其自律性在心脏中是最高的。

自律性高低与4期自动去极速度有密切关系,因为去极速度快,达阈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单位时间内发生兴奋的次数多,自律性高。

5、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脏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会自动舒张

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从开始兴奋一直持续到舒张早期,在这段时期内不会产生第二个兴奋和收缩,故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

6、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

A.动脉舒张压

B.动脉收缩压

C.平均动脉压

D.心搏出量

E.动脉脉搏压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心率减慢时心舒期延长,心舒期流至外周的血液增加,舒张期末存留于主动脉的血量减少,舒张压明显降低。

在舒张压降低的基础上,心室收缩时收缩压也有所降低,但不如舒张压下降明显,所以脉压增大。

7、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心房肌

B.房室交界

C.希氏束

D.普肯耶纤维

E.心室肌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一般心房肌的传导速度较慢(约0.4m/s),心室肌的传导速度约为1m/s,而心室内传导组织的传导性却高得多,末梢普氏纤维传导速度可达4m/s,但房室交界区细胞的传导性很低,其中又以结区最低,传导速度仅0.02m/s。

8、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开放

B.主动脉瓣关闭

C.肺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

E.房室瓣关闭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第一心音产生由于房室瓣关闭,标志心脏开始收缩;第二心音产生由于动脉瓣关闭,标志心脏开始舒张。

9、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肌浆网Ca2+贮存少

B.受自动节律性控制

C.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全或无”式收缩

E.传导的房室延搁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10、某人氧耗量为300ml/min,动脉氧含量为20ml/100ml血,肺动脉氧含量为15ml/100ml血,心率为60次/分,试问他的每搏输出量是多少

A.1ml

B.10ml

C.60ml

D.100ml

E.200ml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血液从右心进入肺时的氧含量为15ml/100ml血,经过肺换气进入左心时,氧含量为20ml/100ml血,提示每100ml血经过肺后,其中的氧含量增加了5ml,由于某人氧耗量为300ml/min,表示每分钟需要有300÷5×100(ml)=6000ml,血液流过肺并经过心脏泵,即心搏出量为6000ml,已知心率为60次/分,则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60=100ml。

11、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可导致

A.肺弹性阻力减小

B.肺顺应性增大

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

D.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E.肺不易扩张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磷脂酰胆碱(占60%)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占10%)。

它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

它的分子表面一端为非极性疏水的脂肪酸,另一端是极性的亲水端。

它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其密度随肺泡的胀缩而改变。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肺泡回缩力减小。

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的半径变小而增大,随半径的增大而变小,所以,小肺泡上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表面张力小,不致塌陷;大肺泡则表面张力大,不致过度膨胀。

这样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稳定性(内压一致),也有利于吸入气在肺内得到均匀的分布,当其减少时,则小肺泡内压将大于大肺泡内压,肺表面张力增大,肺顺应性变小,肺弹性阻力增大,肺不易扩张。

12、导致静脉O2分压增高的情况有

A.氰化物中毒

B.体育锻炼

C.心搏出量降低

D.贫血

E.CO中毒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静脉血中的O2分压升高,表明动脉血中的O2:

在经过组织时没有被充分利用。

氰化物的毒性是其在体内释放出氰(CN)离子,氰离子能与体内的多种酶结合,尤其是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导致血液中的O2不能被利用,在毛细血管处血液中的O2:

分压不下降,所以在静脉血中仍有较高的O2分压。

13、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H2CO3

C.HCO3-

D.HbNHCOOH

E.HbCO2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血液中物理结合的CO2约占总运输量的5%,化学结合的占95%,化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是HCO3-(碳酸氢盐)和Hb-NHCOOH(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前者占总运输量的88%,后者约占7%。

1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气体分压大小

B.肺内压变化

C.胸内压变化

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

E.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气体进出肺是因为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压力差。

在自然呼吸条件下,这种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内压变化。

由于肺本身没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引起的,而胸廓的扩大与缩小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

因此,大气与肺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15、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约为

A.3L

B.4L

C.5L

D.6L

E.7L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500-150)×12=4200ml。

1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

A.肺弹性阻力减小

B.肺顺应性增大

C.肺泡内液体层表面张力减小

D.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

E.肺毛细血管内液体不易渗出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会使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

17、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时,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

A.21%O2和79%N2

B.17%O2和83%N2

C.2%CO2和98%O2

D.20%CO2和80%O2

E.30%CO2和70%O2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吸入气中低氧和二氧化碳升高可以刺激呼吸;但吸入气中氧过分降低时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抑制,二氧化碳过分升高时可使呼吸中枢麻痹也导致呼吸抑制。

21%O2和79%N2属于正常;17%O2和83%N2可使肺通气稍有增加;2%CO2和98%O2可使肺通气明显增加;20%CO2和80%O2和30%CO2和70%O2则出现呼吸抑制。

18、O2的弥散系数与CO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

A.前者大,因为O2可与血红蛋白结合

B.前者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

C.前者大,因为O2分压梯度大

D.前者小,因为O2分子量小

E.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气体在液体中的弥散(扩散)系数=溶解度/分子量。

虽然O2的分子量(32)比CO2的分子量(44)小,但O2的溶解度(2.36)比CO2溶解度(48)小很多,所以CO2的弥散系数仍较O2的弥散系数大。

19、正常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相当于

A.余气量

B.呼气储备量

C.功能余气量

D.吸气储备量

E.总肺容量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为功能余气量。

20、在动脉血CO2分压轻度升高而引起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反应中,下列哪种结构起的作用最重要

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D.肺血管化学感受器

E.延髓化学感受器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动脉血CO2分压轻度升高引起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反应中,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以及延髓化学感受器都可以起作用;但最主要的是后者。

21、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幅度减小

C.吸气时相缩短

D.血液CO2分压暂时升高

E.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有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用。

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

22、正常人做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

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

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

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10%

D.肺泡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正常人做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由于有无效腔,故其他不可能增加两倍,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已经是97%,不能再升高10%。

23、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

D.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E.脂质成分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使肺的回缩力减小,从而使肺的顺应性增加。

24、若潮气量减少一半,而呼吸频率加快一倍,则

A.肺通气量增加

B.肺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泡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不变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如果按正常的潮气量(500ml)、无效腔气量(150ml)和呼吸频率(16次/分)计算,肺通气量为8000ml/min,肺泡通气量为6000ml/min。

当潮气量减半(250ml)、无效腔气量不变、呼吸频率加快一倍(32次/分)时,肺通气量仍为8000ml/min,而肺泡通气量仅为3200ml/min。

后者较正常时明显减少。

25、氧离曲线表示

A.血氧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的关系曲线

B.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血液氧分压的关系曲线

C.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D.溶解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氧分压的关系曲线

E.血液中氧的溶解度与氧分压的关系曲线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氧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26、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B.潮气量×呼吸频率

C.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D.余气量×呼吸频率

E.肺活量×呼吸频率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每分通气=潮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故两者之差为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2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A.位于肺泡上皮与液体分子层之间

B.由肺泡Ⅰ型细胞所分泌

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D.可使肺顺应性变大

E.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位于肺泡表面,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可使肺顺应性变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28、CO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

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2,所以CO2分压最高,经弥散进入静脉内,由静脉毛细血管排至肺泡,再呼出到外界。

29、控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的基础是

A.慢波

B.动作电位

C.壁内神经丛活动

D.迷走神经兴奋

E.交感神经兴奋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后产生的,动作电位是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收缩的基础。

30、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

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

C.迷走神经引起的促胃液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

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30%以上

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的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可将胃液分泌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时期的分泌虽有大致的顺序,但有部分重叠(E错误)。

头期分泌的调节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但不能看作是纯神经反射,因为反射的传出通路,即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液分泌中;有直接刺激壁细胞的机制,还有通过刺激G细胞和ECL细胞,分别使它们释放促胃液素(促胃液素)和组胺,间接促进胃液分泌的体液途径(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错误);引起胃液分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中,支配壁细胞和ECL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乙酰胆碱,其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但支配G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促胃液素释放肽,其作用不能被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引起的促胃液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错误);三期引起的胃液释放量不同,头期约为总量的30%、胃期约60%、肠期约10%(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30%以上错误);食物人胃引起的胃期胃液分泌有三种机制:

①长反射:

食物机械性扩张胃底、胃体和幽门部感受器,通过迷走一迷走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胃液素作用于壁细胞:

②短反射:

扩张幽门部,通过局部神经丛使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③蛋白质消化产物,肽和氨基酸直接作用于G细胞,使后者释放促胃液素。

31、胰泌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

A.水和HCO3-多,酶少

B.水和HCO3-,酶多

C.水多,HCO3-和酶少

D.水、HCO3-和酶都少

E.水、HCO3-和酶都多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胰泌素(促胰液素)是胰液分泌调节中很重要的体液因素,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是水和HCO3-多,酶少;而水和HCO3-少,酶多,是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缩胆囊素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与迷走神经类似;没有什么调节因素可以出现选项“水多,HCO3-和酶少”、、“水、HCO3-和酶都少”和“水

32、分泌胃酸的细胞为

A.壁细胞

B.主细胞

C.颗粒细胞

D.黏液细胞

E.胃底细胞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胃酸是由胃底和胃体部的壁细胞分泌的,在与壁细胞相同的部位还有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它们分别分泌胃蛋白酶原和黏液。

33、促胃液素激素包括

A.促胰液素

B.抑胃肽

C.缩胆囊素

D.血管活性肠肽

E.胰高血糖素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促胃液素激素包括促胃液素和缩胆囊素。

34、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

A.刺激胃酸分泌

B.促进胃运动

C.刺激胰酶分泌

D.促进唾液分泌

E.促进胆汁分泌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促胃液素(gastrin)是由胃和小肠上段黏膜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主要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壁细胞,通过与膜上缩胆囊素/促胃液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丙谷胺是该受体的拮抗剂。

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还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上皮细胞的生长。

同时还可间接促进胰液(含胰酶)和胆汁的分泌,但对唾液分泌不起作用。

35、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吸收的部位是在

A.十二指肠

B.空肠和回肠

C.十二指肠和空肠

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E.回肠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的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当到达回肠时,通常均已吸收完毕。

36、哪项不能促进胃酸分泌

A.促胰液素

B.酒精

C.咖啡因

D.糖皮质激素

E.低血糖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促胰液素不能刺激胃酸分泌。

相反,它对促胃液素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酒精、咖啡因可促进促胃液素的释放使胃酸分泌增加。

糖皮质激素可加强迷走神经、促胃液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低血糖可作用于脑干中枢,通过迷走神经促进胃酸分泌。

37、促使胃排空的原动力来源于

A.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胃运动

B.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胃运动

C.食物在胃内的刺激引起的胃运动

D.食物在十二指肠的刺激引起的胃运动

E.促胰液素和抑胃肽的刺激引起的胃运动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食物在胃内的刺激引起胃的运动是胃排空的原动力,食物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或促胃液素发挥作用。

食物在十二指肠可抑制胃排空。

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可抑制胃运动,延缓胃排空。

38、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

A.促胃液素

B.肠-胃反射

C.促胰液素

D.抑胃肽

E.缩胆囊素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促胃液素除了可引起胃酸分泌外,对胃的运动有刺激作用,可使幽门舒张,促进胃排空;肠-胃反射则抑制幽门泵的运动,阻止胃排空,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

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均对胃排空有抑制作用。

39、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胆盐、胆固醇和磷脂酰胆碱都可乳化脂肪

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水、胆色素、胆盐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所以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盐可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此外,胆汁还可中和胃酸等。

40、维生素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

A.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

B.胃壁细胞的自家免疫性破坏

C.外科切除空肠

D.外科切除回肠

E.胃全切除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维生素B12与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后,才能在回肠吸收,所以外科切除空肠不会引起其缺乏。

41、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最重要的物质是

A.胃酸

B.胰蛋白酶

C.糜蛋白酶

D.肠致活酶

E.组织液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胰蛋白酶的最主要的物质,此外,胃酸、胰蛋白酶本身,以及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而转变为胰蛋白酶。

42、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

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

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

D.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

E.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而酶的含量丰富。

43、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节律性去极化波

B.又称漫步波电位

C.其产生不依赖于神经的存在

D.节律不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

E.波幅为10~15mV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基本电节律又称为慢波电位,去除平滑肌的神经支配后,慢波依然存在,说明慢波的产生不依赖神经的存在,但神经和激素可影响慢波的产生。

因此,节律不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是错误的。

44、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E.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产生量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不需要实测呼吸商,只需测出一定时间的耗氧量,再乘以混合食物呼吸商(0.82)时的氧热价(4.825),换算即可。

45、下列物质中,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的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无机盐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之一,在食物中,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强,可达30%,糖和脂肪的特殊动力作用为4%~6%,混合食物为10%左右。

46、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A.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糖尿病

D.呆小症

E.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甲状腺激素具有明显的产热效应,可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包括心、肝、骨骼肌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可升高60%~80%。

呆小症是因幼年期甲状腺激素不足所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加强蛋白质分解及促进脂肪分解,对物质代谢有一定影响,但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远不如甲状腺激素。

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由于成人骨骺已经闭合,长骨不会生长,但肢端的短骨、颅骨及软组织可出现异常生长,表现为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及内脏增大等表现。

生长激素虽然也影响物质代谢,但与甲状腺激素相比不能明显升高基础代谢率。

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

47、呼吸商数值不同表示

A.耗氧量不同

B.产热量不同

C.氧化的营养物质不同

D.代谢水平不同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它们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呼吸商也不一样。

48、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不感蒸发

E.可感蒸发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辐射散热。

49、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

A.寒冷

B.高温

C.肌肉活动

D.精神活动

E.进食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肌肉活动、精神因素、进食和环境温度均能影响能量代谢,但其中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50、生理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分数约为

A.10%

B.20%

C.30%

D.40%

E.50%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因此,需要掌握和了解肾小球滤过率概念和计算值,还需掌握血浆流量的值。

通常将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

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125ml/min,正常人的血浆流量约为660ml/min,因而滤过分数为19%左右,最符合的答案是20%。

51、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

A.近球小管

B.髓袢升支

C.髓袢降支

D.远球小管

E.集合管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仅限于近球小管。

52、在肾小球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原过滤过膜上的孔

A.所有血浆蛋白分子均较大,不能通

B.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成分,可以排斥血浆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