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复习任务群3 古典诗歌赏析7 准确定调善于分析赏析情感美.docx
《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复习任务群3 古典诗歌赏析7 准确定调善于分析赏析情感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复习任务群3 古典诗歌赏析7 准确定调善于分析赏析情感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复习任务群3古典诗歌赏析7准确定调善于分析赏析情感美
任务(七) 准确定调,善于分析,赏析情感美
任务情境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更是高三复习的重心所在。
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应该较好地掌握了把握思想感情的路径及答题要求,但是随着高考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对答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概括思想感情不准确、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二轮复习就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找准突破口,加强针对性训练,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情感美。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遇冯著①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②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③花正开,飏飏④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 ①冯著:
韦应物友人,约在大历四年应征赴幕到广州。
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
②灞陵:
霸上,在今西安市东。
③冥冥:
悄然。
④飏飏:
鸟儿轻快飞翔的样子。
鉴赏 此诗开头两句“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这里的“灞陵”并非实指,而是用事作比。
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的隐逸地。
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于此。
这两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
“采山”,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
“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
“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
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想要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
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要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召唤关切爱护的。
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
语言生动活泼,又真挚感人。
B.首联真切地写出了冯著从长安东边赶来,一路风尘,身上还带着灞陵雨水的情景。
C.颔联中,表面上写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
其实寓意冯著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D.尾联写作者感叹,相逢的时候正是春天,你鬓发又生出不少,意在勉励冯著还处盛年,大有可为。
答案 A
解析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错,这首诗有叙事与抒情,但没有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2)诗的颈联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繁花正悄然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
②以“花正开”寓意生活美好,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不快,表达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理解、同情、体贴)。
③以“燕新乳”寓意为关爱,表达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对朋友情深意长)。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 望
吴融①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②,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 ①吴融:
浙江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
②别业:
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鉴赏 此诗题为“闲望”,诗中所写,看似闲淡,实际却写出了诗人四处奔走,苦于仕途劳碌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是望中所见,诗人通过对周遭景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力图写出一个“闲”字。
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四组画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美景图。
雨只是点点滴滴,不是翻云遮山的倾盆大雨,不是昏昏沉沉的绵绵阴雨。
花不是千枝万枝,漫山遍野,而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
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明丽而添秾艳之感。
这四句诗,遣词用字极为考究,写淡雅的景色,反衬闲淡的心理。
“三点五点”“一枝两枝”,纯属口语,然朗朗上口,音律复叠之美,如贯珠落盘,天籁自响。
写蛱蝶之爱芳草,用“狂飞”出之;言鸳鸯之适意,着“稳睡”二字,其自乐自适的物情宛然在目。
后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诗人新居处在皇都,又当如此美景,按理说,他应该感到欣喜,而他却不无惋惜地写到“江南旧隐是谁家”,新居固佳,然诗人总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想法。
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隐所见,语气之中充满抛离故园的懊悔伤感情绪。
尾联上句承上由离开旧隐到建立新居的联想而来,虽然只用了“东迁西去”四字,但写出了诗人多年来仕途奔走的辛苦酸楚,劳碌的结果只是“俱无计”。
无数次的碰壁和失望,一事无成的悲哀,使他重新萌发了归隐之情,然而,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生计、仕途、理想等因素,对于一个沉沦潦倒而素有抱负的下层知识分子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一古脑儿地抛掉。
进退无计之际,望着暮色中纷纷归林的晚鸦,诗人不禁生出一股羡慕之情。
由此可见,诗题中的“闲”字,诗中表现的闲情,是诗人在八方奔走,无计可施的窘况下那种无可奈何之闲。
在诗中貌似宁静的闲淡下,覆盖着一颗被苦恼纠缠、骚动不安的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颔联动静结合,以“狂飞”写蛱蝶之爱芳草;又用“稳睡”言鸳鸯之适意。
C.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四组画面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的《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答案 A
解析 “语言清丽典雅”错,“三点五点”“一枝两枝”是口语化的语言。
(2)全诗感情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首联和颔联描写雨、花、蛱蝶、鸳鸯等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②颈联将长安新居和江南旧家对比,暗示了抛离故园、奔走仕途的懊悔和感伤。
③“东迁西去俱无计”写自己四处碰壁、求仕不得,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和悲哀。
④末句写羡慕暮归之鸦,含蓄地表达了对往昔不问功名时闲适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注]
苏 轼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余。
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注 此词作于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
鉴赏 词的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词人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
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
“一枕清风”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卧听”二字表现出词人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今天“无一事”带来一种超脱的感觉,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
下片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议论的主题,即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
“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
正是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时,词人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
我只拥有人间全部的愚笨罢了。
言外之意,有才学并不重要,但现在才看破功名真是“一味愚”,表达词人保持自我,不因外物而放弃个性的人生态度。
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表达了词人虽仕途不顺但仍能保持旷达的心境。
末句表达了词人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为自己已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而庆幸。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端写凉簟、清风,其意境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相似。
B.“昼睡余”“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等语句表现出词人公务不多,比较清闲。
C.词人自觉建功立名没有指望,加之性情闲散随意,因而产生归隐田园的想法。
D.本词上片重记事,叙词人任上之闲;下片重议论,抒怀明旨,全词脉络清晰。
答案 A
解析 对意境的理解有误。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余”写初秋的黄昏,词人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
“一枕清风”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凉爽、舒适的气氛。
而“红藕香残玉簟秋”写的是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该句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对词人的孤独闲愁起到了衬托作用。
所以这两首词的意境不同。
(2)“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三句包含了怎样的意蕴?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这三句的意思是:
如果要问使君我的才华能力怎么样,我只拥有人间全部的愚笨罢了。
②表达了词人保持自我,不因外物而放弃个性的人生态度。
③词人自嘲,表现出词人虽仕途不顺而能保持旷达的心境。
④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不遇咏
王 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①,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②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③
注 ①百人会:
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
预:
同“与”。
②说:
同“悦”。
③肯:
岂肯。
徒尔:
仅能如此,意指平庸。
鉴赏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
本诗共十二句。
开头四句,紧扣“不遇”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的情形。
北阙,指朝廷。
首句是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意思是说自己退隐躬耕,因为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
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宠礼》),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
五侯,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此处泛指权贵。
第四句意思是:
阿谀奉承权贵,可以获得利禄,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这样做,只能沉沦困顿。
接着的四句,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
主人公落魄以后,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
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
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
还是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流连赏玩吧。
即使春天已经来到人间,和风吹拂,杨柳依依,最能惹起人的旅思,也全然不管。
既思乡怀人,却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主人公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说:
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
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
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之心。
这首诗每四句一转韵,诗意亦随之而转换,是七古体裁中典型的“初唐体”,说明了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初唐的影响很深。
诗中所表现的虽是失意不遇,却仍然具有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B.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C.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D.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答案 D
解析 “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错,反映的应该是诗人自己强烈的用世意愿。
(2)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诗人尽管不遇却不愿阿谀权贵,在落魄中仍保持自己的一身傲骨。
②诗人与友人登山临水,在对家人的思念中仍不失豪迈豁达的胸怀。
③诗人批判世人自私,在忧愤不平中仍坚守自己济世进取的志向。
诊断内容
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打“×”,无问题打“√”)
审题
是否读准题干要求,明确答题要求?
是否能抓住题干关键词语作精准理解?
读诗
是否从整体感知诗歌,把握主要内容?
是否能对题料进行细读、揣摩?
是否利用作者、注释等辅助信息深入理解思想感情?
答题
是否掌握了答情感题的规范要求?
是否掌握了概括情感准确、全面的要求?
是否掌握了分析情感的技巧?
总体印象
审、读、答,精准突破
相对于表达技巧题,古诗思想感情题的命题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全诗;从感情的内涵上看,有情感,有心情,有心境,有意蕴,还有观点和理趣;从感情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析景中情,更有析典中情;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还有感情评价题。
因此,审题要特别认真、仔细,从而明确答题要求,保证答题方向正确。
1.审答题方式
(1)直接概括:
①请概括××句(联、片、篇)的情感。
②××句(联、片、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题干要求,答题时采用规范的情感表述方式直接作答。
(2)概括分析:
①××句(联、片、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②该诗的感情基调是“怅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样的题干要求,答题时先直接概括,再结合诗句分析,重在后者。
2.审答题范围
是全诗型还是局部型(一句一联一片等)。
审准范围,往往决定了阅读的范围与答题要点。
如果是局部型,则要继续看它在全诗情感表达中的位置与层次。
3.审常式变式
常式提问是指直接要求答思想感情,变式提问主要体现在“情感”词语的变化上,如:
(1)××句(联、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心情)?
请简要分析。
(2)××句(联、片)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意蕴?
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愁”的具体内容。
(4)本诗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尽管“情感”用语的方式有不同,但都要求答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如问的“含意”,则要由表及里作答。
边练边悟1 请按下列要求作审题练习。
(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该题答题方式是b(a概括,b分析),阅读范围是b(a整体,b局部),提问方式是a(a常式,b变式)。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简要概括。
该题答题方式是a(a概括,b分析),阅读范围是a(a整体,b局部),提问方式是a(a常式,b变式)。
(3)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请简要分析。
该题答题方式是b(a概括,b分析),阅读范围是b(a整体,b局部),提问方式是b(a常式,b变式)。
(4)××句的“恨”体现在哪些方面?
该题答题方式是a(a概括,b分析),阅读范围是b(a整体、b局部),提问方式是b(a常式,b变式)。
对于诗歌情感的考查,有时着眼于全诗,有时着眼于某句、某联、某片。
无论是回答全诗的情感,还是回答局部的情感,都应注意对所给题料的精细阅读,即带题精读。
带题精读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抓住关键,理解内容
(1)“关键”就是指能或明或暗地点明情感的词句,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句
①显性或隐性词语。
显性词语就是直接点明情感的词语,如句中的“悲”“喜”等。
一般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可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有可能是反语。
因此不可将“情语”直接拿来用,还要结合诗歌语境作准确的理解。
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隐性词语主要有三类:
一是指描摹人、景、物特征的词语;二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三是指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
对于这些情语,需要仔细揣摩,如若轻易放过去了,就会影响对情感的判断。
②疑难词语(句子)。
一定要理解透彻,不能跳读,也不能瞎蒙,要结合语境,借助文言文知识积累进行推断。
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它不是今天的“烟花”意,而是指春天的繁盛。
(2)理清所给材料的结构层次
言简而情丰,是古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
考生鉴赏诗歌,除了字斟句酌外,还应注重划分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越多,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
一般两句(一联),是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点,有时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上片或下片,有几个句子,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点。
当然,有时也可以时空的转换为依据,划分层次。
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作者的情感往往不同。
例如:
分别时,常常难离难分,依依不舍;分别后,往往孤独寂寞,遥寄相思。
在阅读诗歌时,一定要有这种层次切分意识。
(3)体悟要深入
要能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注释、背景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答题时,还要善于把读懂的内容转化为情感,如诗中写到登高所见之美景,则情感可能是对登临所见壮美河山的喜爱之情。
2.整体观照,前后关联
对于局部型情感题,整体意识、关联意识尤为重要。
有时就句读句,是不会真正地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前后关联,这样才能将其所表达的真正情感找出来。
为此,一要分析诗歌中各句各联的情感逻辑联系,读通诗歌的内容层次、起承转合等,综合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二是综合利用标题、典故、注释、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尤其要把标题与诗句关联起来,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意识。
3.多管齐下,准确定“调”
(1)准确定“调”
所谓准确定“调”,就是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准确抓住所给语言材料的感情基调——是愁是喜,是爱是憎等。
“调”定准了,后面的许多任务都好完成了。
准确“定”调,须多管齐下:
①显隐性语定基调
从标题、正文里找到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情语”)是最主要的、最有效的办法。
(上面有论述)
②景物色彩定基调
a.时令色彩。
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的,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b.冷暖色彩。
景物是情感的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
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一种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
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
③人物举止定基调
诗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其内心情绪的反映,而作者有意选取人物的行为举止或事情入诗,肯定与表情达意密切相关。
找出人物举止一类词语加以揣摩,就能把握住情感基调了。
④用典褒贬定基调
古诗少不了用典。
用典,作者自然要表明自己或褒或贬、或伤或讽的态度,于是从中可以窥探作者的感情基调。
如2016年全国卷Ⅰ古诗《金陵望汉江》引用的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典故,作者对当时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任公子“善钓”才能无处施展,又隐含了自己的无限失落,这样,“高兴夹杂着失落”的感情基调就把握住了。
(2)找出情由
在抓住感情基调后,就要进一步找出作者愁喜悲乐的原因。
大体而言,作者感情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外在环境与作者自身两种。
外在环境主要有时令变化、社会治乱等,作者自身因素主要指身体、人生遭遇(或贬谪,或离合)和理想抱负等。
这些原因,一般都可以从诗句中找到,有时注释中也会有所暗示。
边练边悟2 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中间两联寄寓的情感,并指出产生的原因。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鉴赏 人言赵执信诗善于造景抒情,这首《秋暮吟望》堪称“造景抒情”的代表作。
从诗意推断,这首诗当是他晚年之作。
诗中“一枝”,出自《庄子·逍遥游》: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即终老山林之意,“高栖”的“栖”字正与“鹪鹩”关合,可为佐证。
诗从自甘终老山林入笔,次句又承以“闲吟了不为秋悲”,点题中“秋”“吟”二字。
“了不为秋悲”即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若单从这两句判断诗情,则望中秋色对这位诗人已全是身外之物,他毫不为这“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的景物所动,写这首诗也不过是“闲吟”而已。
看来,诗人真正甘心终老于这山林小阁,他的心已经如此超脱,或者已经像槁木死灰了。
但你一路读下去,便会觉得诗人是在说假话——不,说反话。
他的心,在“了不为秋悲”的反面!
让我们先对中间两联略加品味。
因为,这是律诗的核心内容之所在。
这两联四句都写了些什么?
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残菊。
将这些景物组织入诗,加起来便形成了意境。
“寒山”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的“寒山”同义,指高山,因山高而望之似有寒意。
为什么说“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要注意深孕诗情的“常”字和“偏”字。
山是四时、朝暮都存在的,晦明朝夕,仪态万方,决非“常带”斜阳之色。
诗人这样说,无非表明,他只是在这暮色苍茫之际才远眺寒山,这时的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望中自不免生迟暮之感。
更何况山高秋晚,望之一派森森寒意,这“寒山”“斜阳”,给诗人带来什么感受,还用费辞吗?
至于“新月”,是上弦的弯环恰似钩的月亮。
但新月之明,为时很短,很快就会西沉。
现在却是昏黄的上弦月,而且偏偏照临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疏林之上,飒飒秋风之中(无风何至落叶!
)这位偃蹇老去的诗人,看了那些落叶,已不胜摇落之悲,更何况又敷上新月的凄迷昏黄之色?
“烟水极天”是湖上月夜景色,“极天”言其浩渺无边。
试看,在月夜清明的秋水之上,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上。
这“鸿影”,即使你没有记起“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的名句,那种超旷之境,“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你能感受不到吗?
秋天正是菊开的时候。
现在,菊花都为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黄金委地,全无姿态。
我国古典诗词中,一向以菊为傲霜君子的象征,诗人望着眼前这严霜凋后的残菊,心里是什么滋味?
他虽然不说,却尽得“不落言筌,方为上乘”的妙谛。
以上颔联、颈联四句中提供的意象,空间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水上到陆上;时间从黄昏到月明,从月明到深夜,无一物不是令人望而兴悲之色,无一时不是令人难以忘悲之时,诗人为什么偏偏说“了不为秋悲”?
难道说,“不为秋悲”是“深为己悲”的另一说法么?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作如是观,不无佐证。
试看——“二更短烛”,他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
“三升酒”,一个人在喝闷酒,浇此万斛秋愁。
“北斗低横”,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
“未拟窥”,诗人连看都懒得看,一任时间推移,自黄昏直至东方欲曙。
之所以“未拟窥”,是因为他从黄昏到月夜,已经看了许多,感受强烈,心已经难以承受了。
可见诗开头说的“小阁高栖老一枝”,他的心其实是难以安然终老山林的。
答:
答案
(1)颔联有寒山、斜阳、落叶等黯淡景物,虽有“新月”之亮丽景色,却与落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