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7213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期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主题单元的学习是以单元主题或任务活动为设计的核心,开展以学生为主动参与为特点的学习活动。

通过设计一组以学习目标位核心的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变教师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让学生既能掌握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更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教材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课一课地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在主题单元的设计中,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将单元内的课文转变成若干专题,用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开展活动。

按照主题与专题的活动,教师整合有关资源,学生的学习内容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运用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汇总:

1、确立课题研究的大方向:

初中散文教学的设计(08年1月-9月)

完成的工作:

搜集资料的范围与责任人

(1)“教学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设计”

资料收集人:

胡妙珍、石杰、史颖之(组外的志愿者)

(2)“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设计”

资料收集人:

金佩燕、顾芳、王莉

(3)“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与运用的策略设计”

资料收集人:

孙瑛、孟珏、向前晖

2、对初中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梳理(08年8月——09年6月)

完成的工作:

整理收集了初中语文的音像资源、完成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新农村教师培训——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与运用》的专题课程、工作室老师撰写了优秀论文(具体论文内容见附件)

孙瑛:

《教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汪佳敏:

《插图不容忽视的中学语文课程资源》

顾芳:

《影视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石杰;《音像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金佩燕:

《优化生活资源,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

3、再学习阶段,收集与研习有关资料(09年6月---09年10月)

汪佳敏: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单元教学的设计观及其案例

汪佳敏: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条件

王莉:

设计适宜的教学目标

孙瑛、金佩燕:

设计合宜的教学内容

石杰、胡妙珍:

设计合宜的方法与过程

顾芳:

设计适宜的评价

4、实践阶段(09年9月——12月)

(1)确定实践的基地学校:

洛川学校

(2)各学员实践一个主题单元设计(09年8月——11月)

(3)对单元设计的反思,撰写论文(09年11月)

(4)论文展示、鉴定,及对研究成果的运用与推广。

(09年12月)

三、研究预计成果

(1)资料:

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音像资料(已经初步完成)

(2)范例:

供初中语文教师选择使用的主题单元设计的范例3个

(3)课题报告:

积累“基于课程资源运用的主题单元设计”的经验

(4)孕育新课题:

为课题下一步“实践与运用”的研究做积累

四、研究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1、明确任务与分工:

由于研究的课题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明晰的,工作室成员又因为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承担大量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课题领衔人须加快组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现代教学有关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的理念培训;须对组员的研究进行明确的分组与分工,确保组员能够发挥出特长。

(1)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

搜索引擎、PPT课件制作、GOOGLE的共享功能、声频视频文件的下载和简单剪辑、清华同方建设主题资源网站的工具、能用工具绘制思维导图,能参加MOODLE的提供的学习活动。

(2)教学理论:

多元智能、建构主义、问题化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3)分工:

孙瑛、胡妙珍、王莉——单元设计的内容审核

孟珏、石杰、金佩燕、顾芳——信息技术的编辑

结成两人小组,共同商讨设计活动

2、成果转化

再好的设计如果缺乏实践的支撑会演化成“纸上谈兵”,经不实践的检验,缺乏了设计类研究的运用价值。

拟采取边实践边改进的策略,力图让本课题的研究案例有实用与推广的价值。

(1)寻找途径,发表学员论文,提升研究动力

(2)以洛川学校为实践基地,检验一个单元设计的使用效果。

五、附件:

梳理“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后,教师的论文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洛川学校孙瑛

教材是我们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的资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

入选教材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凝聚了语文研究专家的心血和智慧。

教师对教材分析研究是教师工作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于永正老师曾说“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

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艺术。

教材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

错了偏了,还有何艺术可言。

解读教材通常分四步,第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第二文本想要说什么;第三文本能够说什么;第四,文本应该说什么。

中学生阅读教材由于语词障碍较少,往往自以为已经读懂了文章,教师的工作就要引领学生探索似懂非懂的问题,理解貌似浅显的语句,在对教材深层次的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这也是教师运用教材资源,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一.关注注解,正确解读教材

当教材到教师手中如果匆匆阅读教材就忙着找资料,上网搜教案,一定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其实教材本身也提供着资源,比如注解与插图。

研读教材如果能充分运用教材编辑者给予的这些资料,也能为师生正确解读教材提供了帮手。

例如在《登泰山记》的学习中,大部分教学参考资料都将其定位为:

描绘了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可是写泰山日出优秀的文章还有很多,更不要说赞美祖国山河的典范文本了,那么编选《登泰山记》作为课文有何意义?

在疏理文章脉络,读通文章字句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后几个日期时间的注释:

①丁未②戊申③晦,学生自己就提出了疑问:

为什么姚鼐会冒着风雪历时一个月,在除夕这天登泰山?

试想,在新的一年,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泰山之巅,观旭日东升,定是一种非比寻常的心境。

若再联系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

作者时年四十三岁,从京师辞官归隐。

辞官而无愠色,登高而望远。

这就绝非热爱祖国山河这么简单了,而更多的显现为面对得失荣辱旷达超然的胸襟。

在几个文后注解的帮助下,学生得到了先前不一样的解读,更感受到了文本背后作者的思想,由此可见,由注解引发的问题对于解读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语言资源,合理加工教材

语文课要显出语文味恐怕离不开对于语言的品味,要让学生能够读出语言深处的美。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概括: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选择恰当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是不容忽视的重点。

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感知文章写了什么,在品味语言方面,还需要考虑为何是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思考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让课文内部的有效资源和学生互动起来,从而让学生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在品味语言方面,除了寻找到文眼即关键字词来正确解读课文,还可以运用漏词、改词等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课文语言运用的妙处。

如新教材九上《秦俑漫笔》,篇幅不长,文字浅显。

初读之后,多数学生已经能理顺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题了。

如果教师不重视对文本内部有效资源的开发,和学生的认识保持在一个层面上,文本的学与不学,读与不读也就没了区别。

文本内部的有效资源在哪里?

在内容的层面上可以进行引申,在语言的层面上有无可以借鉴的方面呢?

而语言鉴赏与表达是最见语文味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一位老师在大声朗读中发现文中描写秦俑的短句较多,读来铿锵有力,准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于是老师选择了文中的原句:

射士,右膝跪地,左膝弯曲,双手在右侧作持弓状,身稍侧转,直观前方。

将此改编为长句:

武士俑当中有射士,他的右膝跪在地上,左膝弯曲着,他双手在右侧作持弓状,并且他的身体是稍微侧转并且直观前方的。

请学生大声地读,并且比较朗读的感受。

短句的赏析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重读了文章,在字里行间有所发现,从而感知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用短句)”而不“那样写(用长句)”。

“只教学生不懂的”,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以朗读的方式,比较了原文与教师加工语句的不同,在反复对照中体会了短句的妙处,聚焦于文中短句的使用对表达强烈情感所起的作用。

教师将看似平常的文字进行了很好的挖掘与合理加工,让学生体会了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是为不同的情感表达而服务的。

三.用好“空白”资源,鼓励个性解读

文本很多时候会为阅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樑,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有个性的理解。

教师完全可以运用这方面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小说与叙人记事的散文常有意犹未尽的结尾,开发这些小说资源,让学生续写或者改写结局,然后交流比较,这样的课文会从书上走到学生的心里。

一些经典篇目,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回来了……”;鲁迅的《故乡》“二十年后宏儿与水生再次相逢……”;,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无数的窃窃私语传入皇帝的耳朵,好不容易坚持到游行结束,回到皇宫,他会怎么办呢?

”等等,利用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联系文中内容,进行续写练习。

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必然会添助自我的理解,有了与文本的自我对话。

学生在交流补白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千人千补,不如留白有韵味的文学涵咏之美。

这正如西方一位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

而对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是一种生命体验与阅读感受的契合。

新教材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有一篇苏雪林创作的写景的散文《溪水》,该文文笔优美,作者想象新奇,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秋天的景色。

在作者笔下,溪水是活泼的少女,红叶是一个淘气的男孩,红叶落入水中,溪水带着树叶流动,在作者眼里是少女在“恶作剧”,以此体现了溪水之活泼,红叶之可爱,为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有意的在此环节留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思考溪水在流淌,红叶落入水中,卷入漩涡,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并为之设计两者对白。

学生兴趣大增,溪水与红叶之间的对话惟妙惟肖,很好地刻画出二者的性格,下面是学生习作之一:

莫名地跌入溪水的小红叶余惊未定又被溪水推搡着到了漩涡之中。

  小红叶竭力挣脱,原本泛红的树叶更红了:

“溪水姐姐,你这是干什么呢?

  “呵呵呵,别怕别怕,我和你闹着玩呢!

”轻柔的溪水转动着,漩涡时而大时而小。

  迷失了方向的小红叶,跟着漩涡转了起来,涡儿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小红叶快湿透了,灿灿的红变得透亮起来。

“溪水姐姐,我好晕好晕…….到底怎么了?

我要回家,回家!

  “淘气鬼,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自己跑出来呀?

”溪水放慢了速度,可依旧不停地打着转儿。

  “我错了,错了,我要出去,回..回…家…家…”小红叶的身子越来越湿了,透亮的红又成了湿透的暗红,溪水、泪水打湿了自己的身子。

溪水,笑嘻嘻地松了手,“以后要乖,不然姐姐就陪你玩这个游戏!

晕晕的小红叶被平缓的溪水一路承着,回了家。

而溪水,依旧欢奔着前进!

从学生习作补白的过程中,能够亲自感悟到课文中溪水与红叶的可爱,能够体验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并激发起对自然对生活的珍惜与反思。

教材作为最重要也是用得最多的课程资源,有着其他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座“富矿”,可开发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本文仅从文本语言、文章内容的“留白”、注解资源等方面列举一些开发教材资源并运用的例子。

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每位教师都能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与运用,这样的课文不会只是“书上”的课文,而是会成为“老师”的课文,更会成为学生自己的课文。

 

插图---不容忽视的中学语文课程资源

上海冠龙高级中学汪佳敏

翻阅中学语文新教材,插图量明显增多,六年级的插图也多增了彩色页,古诗文大多配选了名家的作品。

插图是认识教材的重要媒介之一,插图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鲁迅先生对插图有段精辟的论述:

“书籍的画,原意在装设书籍,增加读者的心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种宣传画”。

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在正确解读文本后,面对教材提供的插图资源可以进行“备图”:

第一,“读图与析图”,插图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第二,“悟图与赏图”,插图妙在何处,赏析它的美学底蕴插图;第三,“用图”,插图在教学中起何作用。

或许教师在生活中见过能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插图,也不妨将其运用在教学中。

教师如能合理运用插图,利用插图延伸文本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关注插图,图文互证,理解文本。

如果说课文借助于文字来表达,那么教材中选用插图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借助形象来理解文字。

例如,无论哪个版本教材所选用的《中国石拱桥》,都会插入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形象。

这正如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指出的“视像文化不能取代语言性的话语,但可以使之更易理解,更便捷也更有效”。

新教材中配合课文内容的插图也不少,有的是说明文字的实物示意图,有的是诗歌或散文的意境图,有的是文学作品的原型图。

因此用好这些插图,运用插图资源辅助教学,值得我们教师尝试。

(1)借助插图,导入课文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罗布泊,离开我们的生活真的有不小的距离,如果是不太注重课外阅读的学生,可能连罗布泊也是第一次听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生要学好这篇课文,理解作者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必须从知道罗布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开始。

好在课文中间插了一幅图,是现在的罗布泊的景象——荒无人烟,一片沙漠中,一根根胡杨的已经枯死了很久的枝条纵横其间。

有的已经倒下了,和沙地混为一体,有的还坚强的直指天际。

这是多么震撼人的一幅画面。

这幅插图就起了很好的补充背景的作用,强烈的画面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了课文所写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之后,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过去的罗布泊,能引发学生心里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受,让学生更迫切的想要找到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让学生也学会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结合插图,深读课文

对于现在多数初中学生,尤其是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诗文,首先释义字词,还要知晓一些历史与人文知识,因此一些学生往往在学习文言诗文时紧皱眉头。

文言诗文《卖炭翁》,在课文下方有一幅卖炭翁的插图,画的是一辆满载木炭的牛车,前面一个衣衫单薄的老翁席地而坐。

教师授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幅图,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可以与之对应的诗句,以加深对于诗句本身意思的理解。

由于画面能让学生对于老翁悲惨境地有一种较为直观的印象,容易触发学生对于老翁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进而引导学生找到该文的中心思想——封建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等。

可以说,教材上的这一幅插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文本。

选自《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作为“名著选读单元”出现在上海新教材八年级。

这样的名篇可教的“点”很多,例如小说“草蛇灰线”的伏笔照应、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的手段、与同单元俄国短篇小说比较阅读等等,不一而足。

此时,教师面对这样的“定本”就会有一个“有什么”和“教什么”的矛盾,以及“教什么”和有限的课堂时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

上课教师巧妙地利用了文中插图资源。

上课伊始,先请同学看插图,根据画面人物神态动作,交流对两个人物的初步印象。

在交流达成共识后,再去阅读文本,此时的阅读就带上了明确的目的:

即和读图的印象相互印证。

在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人物对话之后,学生就会有新的发现。

原来人物的个性并非读图得来的那么泾渭分明。

教师对附于教材中的插图的使用并非只起到了一个通常情况下导入课文,使教学环节流畅自然的作用,而是巧妙的利用学生读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锁定,即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背后的民族心理。

同时读图也带给学生感性的认识,为下面读文理性分析人物性格打好基础,给学生拾级而上的“梯子”,可谓一箭双雕。

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解决“教什么”、“学什么”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的矛盾。

教学“口子”开得小,学生有迹可循,就会真正有所收获。

(3)结合插图,赏读诗文

“诗画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视为两门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诗情画意”是两门艺术共同追求的目标。

新教材所选的古诗,基本都配了国画,教材的编写者期待文字与图画互有生发,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的观赏吟读。

对于插图的运用方法,教师除了用观察画面寻找配对的语句等观察法,还可以从诗画意境的角度进行赏读。

例如《唐诗精华》单元,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首先教师结合画面请学生解读诗的内容,诗人在绿树环合的农家作客,学生就着画面说说诗里写些什么。

接着教师指着画面问,为什么画面里没有农家的鸡鸭,没有耕作的农人,有的只是青山、绿树、一间农屋、一条小路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引领学生思考“语淡而味不薄”。

诗人成功创造了一个平和的生活天地,写出了诗人忘怀得失于友情和大自然的喜悦。

学生再读此诗,从画面选择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诗人不选择热闹的场景,甚至吝啬的连鱼、鸟、禽能代表农家生活场景的都不入画了,因为要保持诗画意境的纯净与平和。

二.补充插图,印证内容,启迪思维。

(1)补充认知性图像,加深文本印象

认知性的插图主要为认知课文内容或与课文相关内容为目的而编辑插入的图像,能起到印证内容的作用,能对课文的内容起到呈现、展示、解释或延伸的作用。

实验表明“插图能够通过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对这些内容的掌握而有助于学习,并为学习者提供一些语言难以描述的内容”。

除了平面图像,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发达的媒体资源,提供相应的视频资料。

科普类说明文向来是语文教材必选之文本。

学习说明文的关键是能够把握文本的结构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但有些内容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例如澳洲特有的动物鸭嘴兽,很多学生没有见过,课文也提供了“蹼”的图片,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鸭嘴兽,教师适时地播放一段鸭嘴兽生活场景的视频资料,学生对鸭嘴兽也不再神秘了。

再如“世俗风情”单元和“域外风情”单元,尽管课文已经提供了有关的插图,但有的老师也还是结合了自己的旅游经验、网络上的精美照片、优秀的电视风光短片等图像资源,给予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增强了教学效果。

(2)补充启思性图像,启迪学生思维

启思性的插图主要是为启迪学生的思维而编辑插入的图像,图像既是启发思维的手段,同时也是思维的本身。

《丰子恺的古诗新画》题的是古诗词句,画的却是现代的人物,画面既有诗词的韵味更有子恺先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们所熟知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画与宋微宗赵佶的考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作画的经典作品,都体现出作者对诗句的独特理解。

学生欣赏这些画面实质是在赏读诗句的深蕴与神韵。

《桃花源记》是篇传统课文,然而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由于不能感同身受而也较易流于标签式、套语式的解读。

授课时老师追问了洋洋自得,自以为读懂文章的学生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他们的衣着还会“悉如外人”?

学生一时难解,教师提供了两个朝代衣饰的文字介绍及图片,学生发现晋与秦的仕族都以宽大飘逸为美。

因此“桃花源”里的衣着悉如外人,并非是陶渊明不解史实所著的。

紧接着,教师又引当时的史料东晋内有天灾人祸,外有强敌压境,百姓衣不蔽体,民不聊生。

而作为国家的栋梁——仕族却身着宽大飘逸之服,不问国事,追求洒脱不羁的行止,崇尚清谈。

学生通过相关文字及图片走进了陶渊明痛苦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了的体会文章主题。

秦汉服饰

魏晋服饰

又如《寻隐者不遇》是首看似浅显内含哲理的诗,学生初读很快能读懂字面意思,一些学生对诗内涵深意的理解往往是隔着一层,难以逾越。

老师为学生出示了两幅插图,第一幅为黑白色的国画,学生就这画面重复了诗歌的内容,并且很快背诵全诗。

接着老师出示了彩色的原图,询问在两幅图里色彩反差最大的是什么。

学生立刻发现是问者穿了红色的衣服,与整个画面背景的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生的思维立即被调动,结合着诗题能够接近诗意的理解深蕴了。

隐者代表着另一个世界,它对俗世的来访者是关闭着的。

你可以想像它的美妙,你也可以在这世界的边缘探问它的消息,使自己稍稍远离俗世的污浊,于仰慕的遥望中使身心有所涤荡,但只要你的心还留在俗世,就不能深入到隐者的世界中去,分享隐者独得的生命。

“寻隐者不遇”作为生活中的事件纯为偶然,它的象征性意蕴才是诗歌真正的内涵。

所以访者诚挚急迫,童子平淡闲散,而隐者遥不可及。

(《诗与画唐诗三百首》骆玉明的点评)

总之,随着我们周围的世界更多色彩,更讲究视觉效果,我们也不能无视这个色彩斑斓的生活,在教学中无视插图的存在,把插图当作可有可无的资源而浪费。

而是要熟读教材,对插图资源进行有效备图,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发挥出插图赏心悦目、印证文本,启迪思维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服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