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体系.docx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体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体系
必修上册文言文(4篇)∶
0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P84】
02.师说【韩愈】【P85∶此篇教材要求背诵第一段,按新课标要求应该背诵默写全文】
03.赤壁赋【苏轼】【P118】
04.登泰山记【姚鼐】【P120】
劝(鼓励)学荀子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
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状后),而(表转折)青于(比)蓝(状后);冰,水为(凝结)之而(转折)寒于(比)水(状后)。
木直中(合乎)绳。
輮(通“煣”,使弯曲)以为(把它做成)轮,其曲(弯度)中(合乎)规(圆规)。
虽(即使)有(通“又”)槁暴(晒干),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也。
故(所以)木受绳(经受墨线比量)则直,金(金属制的刀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并且,而且,表递进)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参省(检验,省察)乎(相当于“于”,对)己,则知通“智”,见识)明而(并且,而且,表递进)行无过矣。
吾尝(曾经)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曾经)跂(提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转折)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大,)也,而闻者彰(清楚,成语“欲盖弥彰”)。
假(借助,利用,成语“狐假虎威”)舆(车)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借助,利用)舟楫者,非能(善于)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天性)非异也,善假(借助,利用)于物(外物,各种客观条件)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成语“兴风作浪”)焉(兼词,即“于此”,从这里,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即“于此”,从这里,在这里);积善成德,而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
故不积跬(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成江海。
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功在不舍。
(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下(名词作状语,往下)饮黄泉(地上的泉水),用(因为)心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也。
蟹六跪(蟹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因为)心躁(浮躁)也。
背景:
1、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
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
只有懂得了礼仪,人性才能改变。
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
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2、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
手法:
1、多用排比。
2、善用比喻论证。
延伸启示:
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
的作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2、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
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3、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
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
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议论文结构提纲:
一、是什么(提出观点):
二、为什么(论证观点):
第二段:
青于蓝、寒于水、曲中规、木绳直、金砺利
加工使物的品质提高比喻学习对人有提升作用。
第四段:
登高招见者远、顺风呼闻者远、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以登高招、顺风呼、假舆马、假舟楫的良好效果比喻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人的能力。
三、怎么办(提出办法):
1、逐步积累正面论述: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反面论述: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2、持之以恒正面论述:
驽马锲而不舍
反面论述:
骐骥锲而舍之
3、用心专一正面论述:
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因为……才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反面论述:
蟹六跪二螯,因为……寄托于蛇鳝之穴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通“授”,传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谁)能无惑?
惑而(表转折)不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其(那些)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在)吾前,其闻道(懂得道理)也固(本来)先乎(在)吾,吾从而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生乎(在)吾后,其闻道也亦(也)先乎(在)吾,吾从而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之。
吾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道也,夫庸(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在)吾乎?
是故(因此)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从师的风尚)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代词,之);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学于师。
是故圣(圣人)益(更加)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
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其身(自己)也,则(却)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师焉,惑(糊涂)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古书没有标点)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句式:
宾语前置),惑之不解(句式:
宾语前置),或(有的)师(从师)焉,或(有的)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辱)相师。
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
云者,如此之类。
),则群聚而(表修饰)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似)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高)则近谀(谄媚奉承)”呜呼!
师道之(取独)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
齿,并列、排列)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难道)可怪也
(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圣人无常(固定)师。
孔子师(意动用法,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同类的人),其贤(才能优秀)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比)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学术技艺)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传(zhuàn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全面)习之,不拘(限制)于(被)时(时俗)(被动句),学于(向)余(状后)。
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表目的)贻(赠送)之。
背景: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凭借高贵的门第,靠特权当官。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
写此文时,韩愈正在国子监担任四门博士。
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
《师说》就是韩愈借送李蟠之文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文学常识:
1、说: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
其他名篇还有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
2、古文运动:
指唐中叶及北宋时期提倡古文、反对魏晋以来骈俪文风的文体改革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手法:
1、对比论证、引用论证2、对偶3、顶真
文章结构:
文章开头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师道:
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标准,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
从“解惑”(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不能无惑,惑则必从师的道理;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因此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接着,就分三层从不同的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1、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2、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小学而大遗”的糊涂作法;3、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智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
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
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李蟠“能行古道”,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而学。
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
“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正遥相呼应。
文章议论结构图:
古之学者必有师(立)师的职责:
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的态度:
吾师道也
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批判“耻师”(破)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怎样从师(立)圣人无常师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写作缘起学于余
能行古道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望:
十五。
朔,月初一。
晦,月末】,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后)。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
举酒属(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状后),徘徊于斗牛之间(状后)。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水光接天。
纵(放任)一苇(指小船。
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广阔的江面)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脱离人世),羽化而登仙(升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敲)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桂木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击空明(月光下的清波)兮溯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望美人(所思慕的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客有吹洞箫者(定后),倚(循、依)歌而和之(随着歌声伴奏)。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断)如缕(细丝)。
舞(使起舞)幽壑(深谷)之(的)潜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向西)望夏口,东(向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通“缭”,盘绕,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方(当)其破(夺取)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进发)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宾语前置)哉?
况吾与子渔樵(捕鱼砍柴)于江渚之上(状后),侣(以……为伴侣,意动)鱼虾而友(以……为朋友,意动)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粟)。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
挟(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得,托(寄托)遗响(余音)于悲风。
”
苏子曰:
“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最终)莫消长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
盖将(这里表假设)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连……都)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万物同我们一样是永恒的),而又何羡(宾前)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
惟(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
客喜而(表修饰)笑,洗盏更(再)酌。
肴核(菜肴和果品)既尽,杯盘狼籍(即“狼藉”凌乱)。
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明亮)。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文学常识:
赋:
古代一种文体。
最早见于诸子散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
“赋”讲究文采、韵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
另有杜牧《阿房宫赋》。
手法:
1、以文为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情韵,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连用的六个比喻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4、骈散结合铺陈、排比
5、主客问答
6、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
内容梳理:
第1段:
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第2段: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
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
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
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梳理文中情感变化的脉络:
景-------乐(第一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情-------悲(第二、三段)吟歌——扣弦而歌
吹箫——倚歌而和
问答——吊英雄人物、羡宇宙无穷、叹人生短促
理-------喜(第四、五段)胸怀开阔
登泰山记清姚鼐
泰山之阳(山南水北为阳),
水西流;其阴,济(jǐ)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在)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古长城也(判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冒)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至于泰安。
是(这)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
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
(石阶),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顺着)以入,道少半(路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于是)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
限,门槛),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几乎)不可登。
及既(……之后)上,苍山负雪,明烛(照)天南(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停留)雾若带然。
戊申晦(古代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朔,十五称为望,十六称为既望),五鼓(五更),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稍 (逐渐)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蒲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立起来像山峰)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须臾(一会儿)成五采(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有人)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绛(大红)
(白)驳(杂)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而皆若偻(脊背弯曲的样子)。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同“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
,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作者介绍: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
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手法:
1、动词的运用“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
这一句用了“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
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以动写静“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3、侧面烘托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4、语言简洁、生动。
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
内容梳理: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
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
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
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个描写重点。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
以“雪与人膝齐”结束,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