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576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1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单选题

1.(10分)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2.(10分)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B.动物产生的尿素通过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C.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不会再形成氮气

D.生物体内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

3.(10分)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进行各自的物质循环

4.(10分)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

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5.(10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大大减缓

B.b~d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无机物

C.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因呼吸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6.(10分)下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

增加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

C.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

D.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

7.(10分)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释放量

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8.(10分)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9.(10分)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

根据下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10.(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

11.(10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

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类细菌属自养需氧型

B.进行

过程的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

C.

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D.

类细菌是异养需氧型

12.(10分)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水循环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3.(10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

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

14.(10分)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故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

15.(10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位于食物链的第四营养级

B.图1中过程1只代表光合作用,2、3、4、5过程是呼吸作用

C.在图2中③和④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D.在图2中,兔子和狼的数量都能维持相对稳定,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

16.(10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生理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

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17.(10分)如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f为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f表示的是CO2,则该图解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且(a、b、c、d、e)→f过程都是存在的

B.c的同化量越大,流向d和e的能量就越少

C.图中的a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图中的b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18.(10分)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

B.无机环境中的C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过程为光合作用

C.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CO2过多,导致温室效应

D.植物枝叶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后其中的一些元素归还土壤中,属于物质循环的一部分

19.(10分)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

B.伴随A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到生物群落中

C.B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0.(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

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

21.(10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D.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22.(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孔雀开屏、雌鸟鸣叫召唤雏鸟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3.(10分)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其性别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A.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24.(10分)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适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25.(10分)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

26.(10分)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A.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B.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C.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27.(10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28.(10分)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29.(10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

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

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

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一一美洲猎豹:

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30.(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31.(10分)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32.(10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33.(10分)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冀,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发出的是物理信息

B.上述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

C.上述实例可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

D.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毫无意义

34.(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捕食关系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B.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能来自于无机环境

C.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猎物定位属于行为信息

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5.(10分)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包括声、光、气味物质等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异种生物都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都具有全球性

36.(10分)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C.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37.(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可沿食物链进行双向传递

B.植物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8.(10分)下列措施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增加纤维长度

D.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相同的频率诱惑蜜蜂采蜜传粉

39.(10分)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跳“8”字舞告诉同伴采蜜的方向属于行为信息

B.生态捕虫板是根据昆虫成虫的趋光性来诱杀昆虫成虫,该过程涉及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D.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0.(10分)下列属于同一类信息传递的是()

①出现敌情时,雄鸟急速起飞,给雌鸟发出警报

②毒蜂身上斑谰的花纹

③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④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

⑤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41.(10分)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二、填空题

42.(10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0.0

16.1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

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_____(填字母);D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

3.若该草原受重金属污染,则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种群__________。

4.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_____中的能量。

5.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三、读图填空题

43.(10分)如图所示真菌、细菌及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__________,②过程代表__________。

2.③过程是由__________完成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

44.(10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作用,具体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填写).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形式进行循环。

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5.(10分)下图1为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同化有机物的含量。

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

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返还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实现“低碳”生活,则必须抑制[__________]过程。

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与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的复杂程度有关。

3.若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群共有四种,它们同化有机物的含量如图2所示,则它们构成的营养结构是,若丁同化的有机物量增加5

则至少消耗生产者            

4.分解者分解植物的残枝败叶产生的能量供__________利用,产生的无机盐供__________利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有关知识。

碳循环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而不是在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不断循环,所以A不正确;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有处于第二营养级的,也有处于其它营养级的,所以B不正确;生物X是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生物,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含拟核,生物Y中有好氧性生物,可能含有线粒体,所以D也不正确。

2.答案:

B

解析:

动物产生的尿素等含氮物质经微生物分解成氨,氨再经土壤中一些细胞的作用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3.答案:

A

解析:

因为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环境的CO2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也能通过细胞呼吸直接将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所以A项是正确的。

消费者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向无机环境释放CO2但不能直接利用CO2;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物质循环是在整个生物圈中进行的,而比生物圈小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能独立进行物质循环,故B、C、D三项均是错误的。

4.答案:

C

解析:

5.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甲是生产者,乙和丙均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A错误;b过程为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c~d过程表示相邻两个营养级的生物通过捕食,使其体内的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故B错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故C正确;乙对食物的摄入量,其中一部分没有被乙消化的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乙消化吸收、同化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即为乙对食物的同化量,因此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故D错误。

6.答案:

A

解析: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的方法,故D错误;水稻生长期,流入水稻的能量多于输出的能量,即

B错误;丙中的生物有青蛙、鱼、田螺、昆虫等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不能组成食物链,故C错误;水稻和藻类生活空间不同,能更有效的利用光能,故A正确。

7.答案:

D

解析:

生物圈中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A正确。

清洁能源中碳含量少,氢含量多,供能时产生CO2少,B正确。

植物中的碳元素和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动物,C正确。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开发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量,D错误。

8.答案:

B

解析: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和循环性,因此在生物圈内,碳元素可以自给自足,故A正确;

据图可知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C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B错误;

大量煤、石油的开发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引发温室效应,故C正确;

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9.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大气中的CO2有三个来源,因此大气中CO2含量与这三种类型的生物有关。

10.答案:

A

解析:

11.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分析出:

是能将

氧化成

的微生物,为硝化细菌,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是能将

转化为

的微生物,为反硝化细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是能将

转化为

的微生物,为固氮微生物,分为自生固氮微生物和共生固氮微生物两大类

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故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

点拨: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示的含义,弄清

的生物类型:

硝化细菌是碳循环中的生产者(

糖类),在氮循环中将

;反硝化细菌是碳循环中的分解者,在氮循环中将

12.答案:

C

解析:

蒸腾作用与水循环直接相关。

13.答案:

C

解析: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素,A项错误;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B项错误;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使秸秆还田,秸秆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进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项错误。

14.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A正确;物质循环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B正确;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C正确;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变的,但能量是不断递减的,D错误。

15.答案:

D

解析:

16.答案:

B

解析:

17.答案:

B

解析:

18.答案:

A

解析:

19.答案:

B

解析:

20.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会减少,B错误。

21.答案:

D

解析:

22.答案:

A

解析:

23.答案:

B

解析:

24.答案:

A

解析:

圈养家畜是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减少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散养家禽也是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增大取食范围,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25.答案:

D

解析:

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频频开屏,这是一种求偶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