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482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广东省中考最后一套押题卷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

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A.漏斗B.滤纸C.烧杯D.铁架

2.下列生产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生石灰B.海水晒盐C.冶炼生铁D.海水制镁

3.抗疫一线人员需用到大量75%酒精消毒液。

向抗疫一线运输的75%酒精消毒液的包装箱上需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4.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厕所清洁剂

苹果汁

纯鲜牛奶

肥皂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3

6.5

10

13

 

A.肥皂水显酸性B.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

C.纯鲜牛奶的酸性比苹果汁强D.厕所清洁剂可以和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

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过滤泥水D.

闻药品气味

6.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表实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

溶液温度下降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B

向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

泡沫多、浮渣少

该自来水为硬水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两者不反应

D

向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水中通入氨气

酚酞溶液变红

氨气显碱性

 

A.AB.BC.CD.D

7.2020年2月4日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根据初步测试达芦那韦(化学式为C27H37N3O7S)药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有关达芦那韦说法正确的是(  )

A.达芦那韦由四种元素组成B.达芦那韦由75个原子构成

C.达芦那韦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达芦那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

37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易患佝偻病

B.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C.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8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O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AB.BC.CD.D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氧原子:

O2

B.两个铁离子:

2Fe3+

C.氨分子:

D.纯碱的化学式NaCO3

12.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场室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D.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

13.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MnO2(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固体(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AB.BC.CD.D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B.t1℃时,将30g的固体a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c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a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

D.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

15.下列图象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

电解水

B.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

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D.

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二、填空题

16.下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硒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其离子符号为_____。

(2)硒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硒元素和钠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下图是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将图示后两个方框中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补画完全,使反应成立______。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

17.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

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KN95口罩。

(1)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性。

(2)生产K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塑料,它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好消毒至关重要,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某发热病人在家中用25%-50%的酒精溶液进行物理退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②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枳小于100m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请根据下列A-G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B中标号X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装置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若要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可先夹紧止水夹,再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是放在_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处。

(5)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适合用该装置制备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四、科学探究题

19.有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在实验2中,加热硬质玻璃管时,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同学取一些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和一些实验2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将它们一同倒入容器M中,发现有明显变化现象产生,且最终还有固体存在。

他对M中反应后的物质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黄色);Fe2O3与Cu(NO3)2不反应。

(实验分析)M中一定发生了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提出猜想)反应后,M中剩余的固体是什么?

猜想Ⅰ:

Cu和Fe猜想Ⅱ:

Cu和Fe2O3猜想Ⅲ:

______。

(进行实验)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把M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将固体烘干,用磁铁吸引固体。

______

固体中不含铁。

二、再取少量步骤一的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固体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问题探讨)

(2)从M中滤出的固体不含单质铁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容器M滤出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铜,可用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进行检验,通过__________的现象来进行判断。

五、推断题

20.“复兴号”化学动车组五节车厢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教材中五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表示相邻车厢的物质间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其中A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B是黑色固体,D、E是显碱性的不同类别物质,且D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

(1)B的化学式为可能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其中一个)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图中转化关系中一定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只有能与门两边的“车厢”都反应的“旅客”才可从此门上车,则“旅客”盐酸可以从____________顺利上车(填序号)

①门1②门2③门3④门4

六、计算题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于2019年9月11日0点起开始接受预约与兑换,该硬币外环为黄铜合金,内芯为具有独特机读性能的镍带复合白铜造币材料。

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黄铜样品(铜锌合金)13g放入烧杯中,将150g稀硫酸分5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1.7

10.4

9.1

m

7.8

(1)表中m的值为_____。

(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3)请在图中画出样品中加入150g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曲线。

[建议同学们自己根据题给坐标并描点绘制曲线]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口罩能防止病毒进入鼻腔,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滤纸。

故选:

B。

2.B

【详解】

A、烧制生石灰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冶炼生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海水制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D

【分析】

75%的酒精属于易燃液体;

【详解】

A、表示节约水资源;故选项错误;

B、表示物品有毒;故选项错误;

C、表示物品具有腐蚀性;故选项错误;

D、表示易燃液体,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4.B

【详解】

A.由表可知肥皂水的pH值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蚊虫叮咬后会释放蚁酸,蚁酸对皮肤的刺激产生痛痒的感觉,可以采用碱性物质肥皂水来中和减轻痛痒,故选项说法正确。

C、pH值越小,酸性越强,纯鲜牛奶的pH值比苹果汁pH值大,因此纯鲜牛奶的酸性比苹果汁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厕所清洁剂pH值为2,炉具清洁剂pH值为13,混合后会相互反应,使得清洁剂失效,不能混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睛】

解答本题类似题目,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B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试管夹夹住距离试管口

处,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双手紧握试管,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则可检验气密性,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A

【详解】

A、将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B、向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说明该自来水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向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水中通入氨气,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7.C

【详解】

A、由达芦那韦的化学式C27H37N3O7S可知,含有C、H、N、O、S五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个达芦那韦分子由27+37+3+7+1=75个原子构成,达芦那韦表示的的是物质,而不是一个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元素的相对质量来比较,C:

H:

N:

O:

S=324:

37:

42:

112:

32,可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达芦那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

(1×37)=324:

37,27:

37是原子个数比。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8.B

【详解】

A、人体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如化合物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更耐腐蚀,且铝比铁金属活动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质量比为:

=8:

1。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9.C

【详解】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氖原子含有10个质子,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错误;

C、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性物质之间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可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为可燃性物质,氧气为助燃性物质,故正确;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A

【分析】

控制变量法要求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详解】

A、由图可知,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不仅改变了金属的种类,还改变了酸的种类,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时,只改变了蓝色石蕊试纸的潮湿状态(干燥和湿润),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时,只改变了溶剂的种类(水和酒精),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时,只改变了水的温度(冷水和热水),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11.B

【详解】

A、元素符号微观上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时,只需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前面写出原子数目即可,则两个氧原子的符号为2O,选项错误;

B、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则铁离子的符号写为Fe3+,表示多个离子时,只需在相应的离子符号前面写出离子数目即可,则两个铁离子的符号写为2Fe3+,选项正确;

C、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符号为NH3,选项错误;

D、纯碱就是碳酸钠,其中的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碳酸钠的化学式写为Na2CO3,选项错误,故选B。

12.C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3、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有毒气体的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详解】

A、盐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只有水,故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3、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有毒气体的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故正确;

D、由C可知,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故错误。

故选:

C。

13.A

【详解】

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在高温下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足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B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叉,因此在没有规定温度的条件下,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故选项叙述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将30g的固体a加入50g水中,a物质只能溶解1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选项说法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c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a时,可以采用升温使c析出晶体,故选项叙述错误。

D、a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若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较多的是a,但是选项中没有规定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大小;故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

B。

15.D

【详解】

A、电解水氢气氧气体积比2:

1,不是质量比,A错误。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B错误。

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稀硫酸不足,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同,图像不符,C错误。

D、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结晶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图像相符,D正确。

故选:

D。

16.AAl3+非金属Na2Se

CH4+H2O

CO+3H2

【详解】

(1)A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的是A;A的质子数为13,A粒子是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可以表示为Al3+。

故填:

A;Al3+;

(2)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硒元素和钠元素组成化合物是硒化钠,硒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硒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硒化钠化学式是Na2Se。

故填:

非金属;Na2Se;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中间图示中应补充一个水分子,在生成物的图示中应补充一个氢分子,如图:

(2)由工业上制备H2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H2O

CO+3H2。

故填:

;②CH4+H2O

CO+3H2。

17.吸附合成材料酒精挥发需要吸收热量,带走一部分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给可燃物提供温度,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子之间有间隔

【详解】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害气体;故填:

吸附;

(2)聚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

合成材料;

(3)①某发热病人在家中用25%-50%的酒精溶液进行物理退热,其原理是:

酒精挥发需要吸收热量,带走一部分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

②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

给可燃物提供温度,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故填:

分子之间有间隔。

18.长颈漏斗AC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段时间水柱高度不发生变化(或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b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H2(或CO2)

【详解】

(1)据图可知,X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3)若要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可先夹紧止水夹,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若观察到过一段时间水柱高度不发生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段时间水柱高度不发生变化;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是放在b处;

(5)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药品用量少、便于操作等;适合用该装置制备的气体是H2(或CO2)。

19.Fe2O3+3CO

2Fe+3CO2Fe+Cu(NO3)2=Fe(NO3)2+CuCu、Fe、Fe2O3没有固体被吸起Fe2O3铁完全与硝酸铜发生反应(或铁不足,硝酸铜有剩余)铁丝观察表面是否有红色固体出现(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详解】

(1)在实验2中,加热硬质玻璃管时,管中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故填:

Fe2O3+3CO

2Fe+3CO2;

[实验分析]实验1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实验2中有铁生成,M中硝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NO3)2=Fe(NO3)2+Cu。

故填:

Fe+Cu(NO3)2=Fe(NO3)2+Cu;

[提出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