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391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78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范例3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保障。

根据广东省建委颁布的《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体系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深圳市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支模高度超过4.5m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必须由施工单位进行设计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相关程序审核批准后方可按方案组织施工。

我司认真仔细的对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了阅读及分析,将按要求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设计施工。

本工程最大支撑高度为6.80米,小于8米,最大梁截面为1400×1800、1000×2000,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

现我司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搭设。

因扣件式钢管架具有材料易得,支拆方便,承载力高,可变性大,节省模板材料,损耗率小,费用较低等优点。

根据规定,须进行专家论证的范围为:

第一类梁:

梁截面为1400×1500~1800;第二类梁:

梁截面为1000×1700~2000;第三类梁:

、900×1500~1700、800×1500~2000;第四类梁:

梁截面为800×1100~1400、700×1500~1600、600×1100~1800;第五类梁:

梁截面为500×1000~1500、400×1500~1600;板:

厚180。

层高5.55/6.8m。

1.2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本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深圳市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序号

文件名称

编号

备注

1

法律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国务院《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3年11月

4

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00年1月

5

部门规章

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2004年12月

6

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

建市[2006]248号

2006年12月

7

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2003年4月

8

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2003年4月

9

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设部(2009)87号文

2009年

10

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

2006年5月

11

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2000年12月

12

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1998年3月

13

深圳市教育局文件

深圳市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深建规[2007]14号

2007年12月

14

深圳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深建规[2007]15号

2007年12月

15

深圳市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管理办法

2009年6月

16

规范

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7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04-9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

6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

JGJ162-2008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306-85

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规范

深圳市标准

技术

文件

XX集团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集团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图

2工程概况

拟建的XX集团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位于……,项目场地东北侧紧邻……,西侧紧邻……,东南侧靠近……,南侧为……(二者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连通)。

该小区总体主要分布6栋高层住宅楼。

总占地面积27511.28m2,总建筑面积108750.78m2,1栋住宅楼地上27层(地下室2层),2栋住宅楼地上27层(地下室2层),3栋住宅楼地上28层(地下室1层),4栋住宅楼地上27层(地下室1层),5栋住宅楼地上25层(地下室1层),6栋地上17层(地下室1-2层)。

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设计抗震烈度为七度。

根据结构施工图,1~5栋转换层(除3栋在二层外,其余均在一层)和3、6栋二层梁板的模板施工为高大模板支撑施工部分:

最大梁截面为1400×1800和1000×2000,其它主要梁截面有:

1400×1500、1000×1800、1000×1700、900×1500~1700、800×2000、800×1400~1800、800×1200、800×1100、700×1600、700×1500、600×1800~1500、600×1200、400×1600、400×1500、400×1000~1200、300×1800、300×600~800、200×800~500等。

层高为1、2栋一层6.55m,3栋一层5.5m、二层6.8m,4栋一层5.85m,5栋一层5.85m,6栋一层5.55m。

转换层板厚180mm

3施工部署

3.1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完善施工方案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重点对外墙支模、楼层模板结构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3.2物资准备

3.2.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收集各种进场材料相关质保证明。

采用48×3.5mm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抻试验方法》(GB/T228)的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钢管必须有刷不锈漆。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要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模板选用1830×915×18mm九层胶合板,模板施工前认真涂刷合同文件技术条件书规定的合格脱模剂。

必须符合我国林业部规定的《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专业标准ZBB70006-88中规定。

背楞选用经过刨制并且质量较好的50×100mm木枋,木枋长度为2m、4m两种。

3.2.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3.2.3劳动力准备

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3.2.4管理架构

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

组员:

XXX、XXX、XXX、XXX等

4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1模板支撑系统材质

模板面板均采用18mm厚多层夹板,采用50mm×100mm木枋,长2000mm;支撑体系中的立杆、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剪刀撑均选用48×3.5mm钢管,采用12穿梁对拉螺栓。

钢材采用Q235,配底座、顶托,剪刀撑、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均选用48×3.5mm钢管。

4.1.1梁模板体系设计

根据本工程梁截面大小及梁宽的不同,按下表进行分类设计:

按梁截面分类

梁截面尺寸

按最大梁截面验算

第一类梁

1400×1800、1400×1500

1400×1800

第二类梁

1000×2000、1000×1800、1000×1700

1000×2000

第三类梁

900×1700、900×1600、900×1500、800×2000、800×1800、800×1700、800×1600、800×1500

800×2000

第四类梁

800×1400、800×1200、

800×1100、700×1600、700×1500、600×1800、

600×1700、600×1600、600×1500、600×1400、

600×1200、600×1100

800×1400

第五类梁

500×1500、500×1200、

500×1000、400×1600、400×1500

500×1500

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步距1500,50×100木方,18厚胶合板。

梁、板下支撑作如下分类:

1、梁:

①第一类梁:

梁底每排设5根承重立杆,沿梁跨方向纵距500,沿截面方向横距=(梁宽+300)/4,立杆上端均为可调支撑托节点,主楞双钢管,梁底次楞方木50×100平行梁截面搁置@200。

以1400×1800梁为验算对象,见计算书①;

②第二类梁:

梁底每排设4根承重立杆,沿梁跨方向纵距500,沿截面方向横距=(梁宽+300)/3,立杆上端均为可调支撑托节点,主楞双钢管,梁底次楞方木50×100平行梁截面搁置@200;以1000×2000梁为验算对象,见计算书②;

③第三类梁:

梁底每排设4根承重立杆,沿梁跨方向纵距500,沿截面方向横距=(梁宽+300)/3,立杆上端均为可调支撑托节点,主楞单钢管,梁底次楞方木50×100平行梁截面搁置@200;以800×2000梁为验算对象,见计算书③;

④第四类梁:

梁底每排设3根承重立杆,沿梁跨方向纵距500,沿截面方向横距=(梁宽+300)/2,立杆上端均为可调支撑托节点,主楞双钢管,梁底次楞方木50×100平行梁截面搁置@200;以800×1400梁为验算对象,见计算书④;

⑤第五类梁:

梁底每排设2根承重立杆,沿梁跨方向纵距500,沿截面方向横距=(梁宽+300),立杆上端均为可调支撑托节点,主楞单钢管,梁底次楞方木50×100平行梁截面搁置@200;以500×1500梁为验算对象,见计算书⑤

⑥梁侧模:

内楞50×100木方竖向布置,间距250;外楞Φ48×3.5双钢管水平向布置、Φ12高强对拉螺杆,1000<梁高≤1200设二道,1200<梁高≤1600设三道,1600<梁高≤2000设四道,均为起步距梁底250,水平间距500,方木压脚。

2、楼板:

板厚180mm:

立杆纵、横向间距1000×1000,板底次楞50×100方木@300,主楞双钢管,可调支撑托节点;见计算书⑥。

(为安全起见,验算时钢管取Φ48×3.0)

4.1.2剪刀撑布置

在支架四边、主梁底两侧及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在支架两端及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所有钢管连接均采用配套扣件连接(其中立杆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水平杆的连接尽量采用对接,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

其余构造要求参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支架顶部支撑采用可调顶托,顶托螺杆伸出长度不得大于200,从最上一根水平杆至支撑点的距离不大于300。

凡螺杆伸出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必须加设纵横钢管水平拉杆一道,其立杆承载力应按规范要求作相应折减。

4.1.3楼板模板体系设计

转换层楼板板厚180mm,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夹板,第一层龙骨采用单枋b=50mm,h=100mm,间距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双钢管48×3.5。

支撑钢管横向间距1000mm,钢管纵向间距1000mm,立杆步距1.50m。

a水平拉杆设计

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在距地面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扫地杆,扫地杆均选用48×3.5mm钢管。

在水平扫地杆以上按不大于设计步距布置若干道纵横水平拉杆,

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拉杆应全部延伸至梁下,应及大梁下的立杆或水平横杆联接,以保证架体的稳定性。

b支撑体系的基础承载力

支撑体系的基础承载力应由设计单位复核,原则上板下保留下一层支撑体系不拆除,转换大梁下保留向下至地下室底板支撑体系不拆除。

(1)梁板支撑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2)梁支撑系统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

以下为梁截面1400×1800的梁支撑系统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其余梁截面支撑系统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详见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3)典型梁、板计算荷载参数

梁截面(mm)

支撑体系

计算高度

计算跨度

模板强度验算计算线荷载

备注

1400×1800

6.8m

5.60m

底模(沿梁跨度方向)

82.71kN/m

本表线荷载数值已包括模板自重、砼自重、钢管荷载及施工荷载,且已考虑荷载系数

1000×2000

6.8m

7.70m

底模(沿梁跨度方向)

65.67kN/m

800×2000

6.8m

2.35m

底模(沿梁跨度方向)

52.80kN/m

800×1400

6.8m

4.90m

底模(沿梁跨度方向)

37.68kN/m

500×1500

6.8m

3.65m

底模(沿梁跨度方向)

25.48kN/m

板厚度(mm)

支撑体系计算高度

模板强度验算计算线荷载

备注

180

6.8mm

底模

9.28kN/m

已包括各种荷载,且已考虑荷载系数

5模板施工方法

支撑体系搭设前应按方案图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5.1施工顺序

5.1.1梁板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扎柱钢筋→支柱模至梁底→支梁底模→浇筑柱砼→绑扎梁钢筋→封梁侧模→板底模→绑扎板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梁板砼→养护→砼强度达设计要求→拆模→转入下一施工段。

5.1.2钢管脚手架的安装流程:

摆放垫板、立杆底座→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及扫地杆扣紧→装扫地纵横杆并及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横杆及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横杆→安第三、四步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水平加固杆→连接支托板→铺设枋木。

5.1.3梁模板安装流程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位杆和剪刀撑)→按标高铺梁底摸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5.1.4楼板模板安装流程

支立柱→上立柱横向拉杆→校正标高、铺设第二道龙骨、第一道龙骨→铺模板→模板拼缝处理→自检

5.1.4.1支撑系统安装

1)高支模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立杆及纵横水平拉杆采用φ48×3.5㎜钢管。

2)扣件式脚手架支撑的搭设、拆除、安全管理及维护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

3)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要签字确认。

4)要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6)先弹出立杆位置,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及水平纵横加固杆。

7)梁和楼板的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及步距必须按本计算方案布置。

8)纵横向剪立撑设置在脚手架外侧周边和内部按本方案间距设置。

9)在支撑系统搭设基本完成时,应全面检查顶托内单钢管是否处于顶托中间位置,采用旋转顶托使其两边竖向钢板卡住主楞钢管,可使主楞钢管在顶托内居中。

10)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5.4.1.2梁、板模板安装

(1)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8㎜胶合板,梁底模铺设在第一层龙骨(木方横楞)上,第一层龙骨搁置第二层龙骨(按设计选用单钢管或双钢管)上。

(2)180厚楼板模采用18㎜胶合板,板底横楞采用50×100㎜木方,第二层龙骨采用双钢管。

(3)梁模板的安装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钢管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第二层龙骨。

固定第二层龙骨后在其上安装梁底第一层龙骨。

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2.5/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因转换层梁钢筋较大且密,在梁底模安装完成后,先进行梁钢筋安装,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及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4)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拉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48×3.5双钢管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钢管立柱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剪刀撑、纵横杆、扫地杆等配置情况;

底座、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扣件牢固情况;

垫木情况。

6模板质量要求和措施

6.1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技术人员书面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交底

和钢筋、砼工工序交接检查

浇砼时留人看模

执行检验标准

不合格的处理

梁柱的板抽查

质量评定记录

准备工作

模板选择

清理模板

模板涂刷隔离剂

技术交底

与钢筋工工序交接

检查脚手架

自检

标高、中心线截面尺寸放线

中间抽查

按规范及方案设计

注意保护棱角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施工日记

支模

资料汇总

质量评定

拆模

6.2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及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及截面尺寸准确。

1、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接缝全部采用胶带纸粘贴。

3、模板及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4、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5

钢尺检查

2

标高

+5,-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钢尺检查

3

截面尺寸

墙、柱、梁

+4,-5

钢尺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6

吊线、钢尺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5

钢尺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钢尺检查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7高支模支设和混凝土施工部署

7.1施工部署

1、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柱、墙等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待其强度达设计值的75%后,再施工梁、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梁、板支撑体系应按规范构造要求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及水平、竖向剪刀撑,并应采用连墙杆或钢管抱箍,及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墙等竖向结构拉紧顶牢,确保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2、根据各栋主楼的混凝土工作量,采用二台混凝土泵机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同时塔吊配合进行交接面C55混凝土的浇注。

3、为避免砼标号浇注错误,应安排专人在高标号C55的柱钢筋上画上白油漆做标记或在高标号柱周边板模板上画上油漆做标记,混凝土运输过程车前挂好砼等级标志,根据施工进度,砼发料合理搭配,确保墙柱浇注时间紧凑,避免发生冷缝,以做到混凝土作业人员一目了然。

7.2砼浇筑注意事项

1、砼振捣除楼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外,其余结构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浮落。

2、梁板砼浇筑方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先将梁内砼浇至板底,然后及板砼一起浇筑。

随着梁内砼斜面的不断延长,板面砼可连续向前浇捣。

3、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4、倾倒混凝土时,应尽量控制对楼板所造成的冲击,应避免混凝土在出料口堆积过高,并且安排人员用工具将堆积的混凝土迅速向四周摊开。

5、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6、支撑体系的基础承载力应由设计单位复核,原则上板下保留下一层支撑体系不拆除,转换大梁下保留向下至地下室底板支撑体系不拆除。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8模板工程拆模方案

8.1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1)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8.2扣件式钢管架高支模拆除

(1)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2)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试验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符合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砼拆模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

≤8m

≥75

>8m

100

≤2m

≥50

>2m、≤8m

≥75

>8m

100

悬臂结构

——

100

注: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及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及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7)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8)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9)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10)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11)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12)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