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4024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docx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

幼儿园卫生保健讲座

LT

1.室外环境卫生消毒

2.室外幼儿活动器械安全卫生消毒

3.室内环境卫生消毒

4.室内物品安全卫生消毒

5.幼儿用水用电安全卫生

十一、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培训

1.疾病预防和宣传

2.定期开展教职工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讲座

十二、开展心理保健与健康教育活动

1.在班级开展安全卫生知识宣传

2.培养幼儿健全的心理健康卫生活动

十三、卫生保健工作的信息资料管理

1.原始资料的积累

2.信息资料的保管

3.卫生保健工作的整理登记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内容

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科学制订食谱,保证膳食平衡;

三、制订与儿童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内容

四、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

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内容

六、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七、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内容

八、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九、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十、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卫生要求规范

一、保教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

1.保教人员要为人师表,严格执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注意个人卫生,上岗时间要保持仪表整洁,大方得体,精神饱满。

女职工不得浓妆艳抹,不能披散头发,留长发的老师要将头发全部扎起来,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不得留长指甲,不染指趾甲,不穿高跟鞋地,不穿超短裙。

2.工作人员不能使用幼儿口杯、毛巾、餐具等物品。

3.一切人员不能在幼儿园内吸烟、不得随地吐痰。

4.厨房工作人员上岗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操作前先洗手,离开操作间必须脱下工作服。

二、幼儿个人卫生要求

1.幼儿在园生活用品要做到专人专用,如:

床、棉被、毛巾被、床单、枕头等。

幼儿要有自己专用的口杯、擦嘴、擦手、洗脸毛巾。

2.幼儿饭前便后一定要保证用流水洗手,每周要剪指甲一次。

要家长配合定期洗澡、洗头。

3.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学会自己刷牙,坚持每餐后漱口,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护乳牙健康。

4.幼儿服装要整洁,衣服出汗及时替换。

午睡时要养成脱下外衣、外裤、袜子入睡的习惯,预防起床后感冒。

幼儿饮食生活卫生要求

一、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购买合格卫生的食品,厨房用具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并备有防蝇虫设备,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级老师在幼儿进餐前,班级老师要先用洗洁精将饭桌擦干净,然后督促幼儿洗手,这时得有一个老师在旁边观察指导,并将餐具从消毒柜中取出,这期间不允许让孩子拿餐具等物品。

三、老师要将饭菜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烫伤幼儿,如果能将热饭晾凉一点再给幼儿盛将更好,在幼儿进餐时要提醒幼儿,将碗放好,以免碰翻,烫着幼儿。

四、幼儿就餐完毕,要让幼儿学习用纸巾擦嘴,并给幼儿准备好饮水,培养幼儿按时大小便,培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老师要及时清理活动室卫生,以便开展班级活动。

五、保育老师在幼儿午睡时不能离开幼儿,也不能睡觉,要随时观察幼儿情况,检查幼儿手中有无小玩具、石头等物品,有无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如有发热幼儿,要立即和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就诊。

幼儿蹬被子要及时盖好,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睡眠姿势,脸朝上睡。

七、班级老师在全天内要认真观察幼儿健康状况,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八、保育老师要随时清洁室内环境卫生,餐具要一餐一消毒,毛巾、水杯要一人一巾、一人一杯、专人专用,老师不允许用幼儿餐具物品,不允许睡幼儿的床,床单、被褥随脏随洗,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并认真填写消毒记录。

九、下午家长接孩子时,老师要认真核对家长身份,以免误接,要等所有的幼儿都接走了才能下班,或在下班半小时以后将幼儿交于值班老师。

环境卫生消毒制度班级消毒制度为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制定了严格的物品清洗消毒制度,并要按时填定消毒登记本,值周人员每日进行检查,对未按以下要求做到的班级将进行通报批评.

班级消毒登记制度:

1、被褥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毛巾每日清洗消毒三次。

3、幼儿玩具保持清洁,积木、积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4、桌椅每周清洗一次,每天用金星消毒液水溶液擦洗,保持桌椅整洁。

5、地面、厕所每天拖、冲洗,每天用消毒液拖地消毒二次。

环境卫生:

6、保洁组人员要对楼梯扶手每日用金星消毒液水溶液擦洗三次,随时保持幼儿园环境卫生,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7、实行分片包干,定班定点,定期抽查,每周进行卫生检查。

8、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开窗通风换气。

9、幼儿每人一巾一杯,专人专用,定时消毒。

10、幼儿饭前饭后养成洗手的习惯,保持手的整洁。

11、每周剪指甲一次,勤洗头、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12、食堂工作人员要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扫、消毒。

13、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食堂有防蝇虫设备。

14、购买合格卫生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晨检工作

一坚持晨间检查

1.幼儿每天早晨入园时,班级老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精神、脸色、体温。

询问在家健康情况。

2.严格幼儿用药制度。

对家长带到园的药物,应标明姓名、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

对药名及剂量不清楚的药物应退回给家长。

3.根据幼儿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做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晨检内容:

一摸:

额头是否发热、颌下、耳后淋巴结有无肿大;

二看:

精神状态、咽腔是否红肿、扁桃腺有无发炎、肿大、皮肤有无皮疹;

三问:

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

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

幼儿自己装备药品、刀片、玻璃弹子、坚硬玩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五登记:

认真做好各种表册的登记工作。

三.坚持全日观察:

1.班内老师每天要坚持晨检和午检,对有异常情况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2.班内保教人员(配班老师)要认真做好全日观察。

及时发现幼儿异常情况。

3.注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情绪、饮食、睡眠、大小便是否正常。

4.对有需要特别照顾的婴幼儿如:

喂药、轻微感冒、新插班生要给与适当照顾。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一、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每天开展晨检午检工作时,对幼儿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如有缺勤幼儿,应立即与幼儿家长联系,明确缺勤原因。

对于幼儿请假,要认真进行登记,掌握幼儿请假原因。

二、对于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要认真登记记录进行病因追踪,及时掌握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给保健医生。

三、保健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及时进行病因排查,并将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如被确诊为传染病,疑似传染病,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或发热幼儿,应立即向园领导、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报告,以做到对传染病幼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早控制。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四、对因病请假的幼儿,在治疗后返园,班主任应主动询问患病情况或治愈情况,如经正规医疗机构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幼儿,须查验治愈证明,并报保健医进行备案,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进园。

五、在同一个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缺勤,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常用的消毒方法

1.机械法:

就是用清水洗涤,刷子沾用洗衣粉刷洗后再过清水,也可通过开窗通风换气达到消毒目的。

但是,此做法只能起到部分排出细菌或病原体,不能杀死细菌或病原体。

2.紫外线消毒法: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在天气晴朗时可将棉被、毛巾被、床单、枕巾、毛绒玩具等放在太阳下暴晒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

3.紫外线消毒灯: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它可通过对微生物的照射,使其细胞内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

一般低温微生物对紫外线敏感。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注意事项:

消毒时,房间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中不应有灰尘或水雾,室内温度在20度以上,相对温度不宜超过50%。

距离不宜超过1米,时间60分钟。

煮沸法:

此法简单易行,杀菌能力比较强。

适用于食物、食具、金属及玻璃制品,棉织品等耐热物品的消毒。

消毒前要先将物品洗涮干净,水面要漫过被消毒物品,水开时开始计算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为宜。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化学消毒剂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我们常用的一般是金星消毒液,通常消毒比例为1:

50,可用于空气消毒、物品消毒。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指患病者、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是指容易受这种病传染的人群。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已经具有了传染性,特别是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

对患者必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防传染源的蔓延。

2.切断传播途径要切实搞好疫源地的消毒、隔离管理。

3.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平时应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严格执行幼儿作息制度,让幼儿多接触阳光与空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宜的体育锻炼,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免疫和预防接种

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一)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1)病因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潜伏期数小时至一二日。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球结膜充血。

个别幼儿可出现暂时性皮疹,或有脑膜炎、腹泻等症状,经三五天可退热,重症约十天左右。

部分幼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婴幼儿常并发中耳炎。

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如幼儿在班里发生惊厥时,一定要和昏迷区别开来,发生惊厥的幼儿一般会双手握拳抽搐,眼向上翻,口吐白沫,脸色发青,个别的可能还会有呼吸暂停现象,这时老师一定不要惊慌,请将幼儿领口衣服解开,将幼儿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用手掐幼儿人中穴也可起到促使幼儿清醒的作用,将幼儿牙关撬开垫一个毛巾或者类似的东西,但是请注意不要全部塞到嘴里,只要幼儿牙齿咬住即可,防止幼儿将舌头咬伤。

随后请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潜伏期为10~14天。

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

(一)前驱期:

又称出疹前驱期,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

咳嗽逐日加重。

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称为前驱疹。

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疹期才消退。

(二)出疹期:

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一般持续3~5天。

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透”。

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

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突然隐退。

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糜、嗜睡,有时谵妄抽搐。

面部浮肿,皮诊,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粘连眼睑不易睁开,流浓涕,上述表现之面貌称为麻疹面容。

(三)恢复期:

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

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以驱干为多,1~2周退净。

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

3.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潜伏期14~16日:

(一)前驱期:

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

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

偶可出现前驱疹。

(二)出疹期:

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

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

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

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5.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

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

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

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

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

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

疼痛。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5.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6.手足口病由EV71肠道病毒感染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见。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

手足口病图片

7.急性结膜炎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眼病,是幼儿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眼病。

多发于春夏季。

8.脓胞疮

由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皮肤传染病,俗称黄水疮。

9.风疹

一般无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

幼儿园传染病的处理措施

1.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教室和楼道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金星消毒液清洗消毒和消毒柜消毒;

3.幼儿活动室、卧室内采用紫外线消毒;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金星消毒液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加强晨检工作,发现可疑患儿时,对患儿采取立即隔离,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并要随时保持联系了解患儿的情况;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如有可疑患儿,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放假措施;

8、加强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食品采购及储存卫生要

(一)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烂变质、酸败、污秽不洁、混的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3、未经兽医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4、超过保质期的;

5、标签标识不完整的定型包装食品;

6、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二)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要有专人负责验收、登记,建立进货台账。

(三)入库保管的食品及食品原料,要分类上架存放,做到离墙、离地;并要做到先进先出。

(四)需冷藏的食品原料、熟食品应置于冰箱(冰柜)保存,冷藏时间还宜超过24小时,并要对冰箱等冷藏设备进行清洁,保证冷藏效果。

(五)食品存放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六)杀虫剂、灭鼠药、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在食品库房、食品加工和进餐场所内存放。

(七)食品库房的卫生要求:

库房内应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防止潮湿,避免食物变质及被污染。

食品库房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物品以及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

库房内要保证无鼠、无虫、无蝇、无尘及其他不清洁的物品。

米、面应勤搬动、勤检查,粮食不得直接接触地面,避免受潮、发霉。

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

 

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1.粗加工的卫生要求 

粗加工是指各种荤、素食品原料加工烹调成各种食品的第一道工序。

食品粗加工应有固定的场所,与厨房、餐厅有定间距。

加工场所的地面、墙裙应采用不透水材料筑成,地面及排水沟有一定的坡度,下水道通畅,便于冲洗排水。

食品粗加工应有足够供水,所供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粗加工场应有三个以上水池,做到荤素食品分池清洗。

洗涤拖布等清洁用品的水池要与清洗食品的分开。

粗加工间内应设有带盖垃圾桶。

垃圾及时清除。

蔬菜应按照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进行操作,拣去枯萎黄叶,去掉泥砂杂物和不可食部分,再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蔬菜不应放置过夜。

 

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要求

1、食品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工作。

3、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皮肤湿疹等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