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3211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docx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_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

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石化基地

 

[摘要]本文总结了泉港石化工业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分析了存在问题,指出了石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石化园区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建设国家级石化园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原则、积极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双向推进和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要实施“一体化”先进理念,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发展,创新运作,先行先试,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泉港石化园区建设,加速石化产业集聚,力争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石化基地。

[关键词]石化产业;港口资源;一体化;基础配套;园区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石化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湄洲湾石化基地已列入国家炼油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和我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石化基地。

2007年9月,省政府以闽政〔2007〕28号文件正式批复《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规划》中确定了泉港石化工业区的先导龙头地位,明确以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带动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等系列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使泉港石化工业区石化产业在经济总量、生产工艺技术、科技创新、产品结构、市场占有、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几年来,泉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提出“把海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要求,审时度势,提出“全面建设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的战略目标,科学谋划泉港区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在泉港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乘势而上,于2007年基本实现“三年打基础、六年上规模、十年基本建成石化基地”第一步奋斗目标。

在未来几年里,泉港将围绕建设大型石化基地的目标定位,主动融入海西大局,凸显产业和区位优势,在更高的起点、更广的领域上谋划发展石化工业区,全面加快石化产业集群,推动石化基地成规模、上层次,力争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

一、石化工业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泉港石化工业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现已开发7.76平方公里。

十几年来,泉港区积极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双向推进和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石化工业较快发展,2008年实现石化产值196.3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8.1%,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加工为龙头,以聚丙烯、聚苯乙烯、环氧丙烷、聚醚等中游石化产品项目为延伸,以塑料、化纤、精细化工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块状经济。

(一)发展现状

1、发展规划科学布局。

《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绘就了今后湄洲湾石化基地高起点建设的蓝图。

根据该规划,泉港石化工业区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

其中,仙境、洋屿、氯碱三个片区基本布满项目,仙境片区发展炼化一体化和相关中下游项目,洋屿片区规划布局石化码头和仓储,氯碱片区为氯碱工业、环氧丙烷、聚醚及1,4-丁二醇等下游项目发展用地。

南垦片区是园区今后发展的重点区域,主要布置炼化一体化二期120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台湾石化专区等。

泉港石化工业区的发展遵循“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战略,坚持“一体化”先进理念,实施产业项目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

目前,泉港石化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南垦片区控制性详规已通过评审,即将批复实施,现正着手开展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2、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泉港石化工业区现已入驻石化及其关联企业39家,总投资530亿元。

其中,投产企业22家,主要有福建联合石化公司400万吨∕年炼油、12万吨∕年聚丙烯,氯碱公司的8万吨∕年烧碱、4万吨∕年环氧丙烷、5万吨∕年聚醚,方兴化工的12万吨∕年聚苯乙烯,泰山石化仓储发展公司的9万立方米∕年液体化工罐区等项目;在建的19个,有联合石化公司的扩建800万吨/年炼油,新建80万吨/年乙烯裂解、100万吨/年芳烃、80万吨/年聚乙烯、40万吨/年聚丙烯、12万吨/年丁二烯等生产装置,氯碱公司3万吨/年1,4-丁二醇,东鑫石化公司6万吨/年环己酮,鸿基石化60万吨/年重交沥青,天宇化纤(富源石化)6万吨/年锦纶66等项目。

同时在本区内还汇集了华福密胺、世腾化纤、金时树脂、纳川管材、德立化工等一批年产值超五千万元的石化下游企业,泉港石化产业规模集聚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3、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泉港区累计投入40多亿元用于石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具备了承接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的条件。

一是交通便捷。

福厦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进港铁路、化工铁路开通货运,沿海大通道全线通车,福厦高速铁路全面动建,海、铁、陆联运优势凸显。

二是石油化工码头泊位群初步形成。

肖厝港区拥有深水泊位36个,建成千吨至10万吨的散货、集装箱多功能、液体石油化工码头12座,尚有在建码头7座,至2010年港口吞吐能力将达5000万吨。

三是公用辅助工程基本完善。

日供水50万吨的湄洲湾南岸引水工程、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南埔电厂建成投产,公共管廊启动建设,首期南埔电厂至联合石化公司热电联供即将实现,福炼林德气体项目2×4万m3/h的工业气体装置即将建成投产,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固体化工垃圾填埋场即将动工。

新奥燃气公司LNG储配站规划选址在南垦片区,即将投入建设,将为园区内入驻企业提供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可满足入驻企业的需求。

4、石化品牌日益凸显。

注重打响、做大泉港石化园区品牌,把节能降耗、循环利用作为石化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

积极编制实施循环经济产业规划,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石化园区2007年底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

区内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扎实推进,在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2008年底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0.3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4%。

园区石化项目建设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芳烃装置基本建成,石化产业集聚日趋显现,2008年4月被中石化协会批准认定为“中国石油化工园区”,进一步打响了产业品牌。

5.后勤服务体系完备。

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活园区,

现已基本建成城市中心区8平方公里,集中建设了城市片区3个、安置区4个、商住街6条及泉港一中(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泉港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仁爱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一大批社会事业设施;设立区行政服务中心,已有30个部门468项审批服务项目推行“一站式”服务,形成区、镇、村行政服务“三级联动”格局;顺畅运行边检、商检、海关等口岸系统,关贸、税贸、银贸协作日益加强,“电子口岸”建设基本完善,可为外来投资提供高效便捷的电子服务。

石化工业区管理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城区第三产业日臻繁荣,酒店餐饮、文化娱乐、商贸服务等行业迅速发展,城市生活配套可全面提供优质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原料有待解决。

乙烯、丙烯是石化工业最基本的原料。

泉港区规划的多数石化项目都是以乙烯、丙烯为原料,而福建联合石化公司项目生产80万吨乙烯和40万吨丙烯将全部用于聚合成聚乙烯、聚丙烯。

缺少上游原料供应,使泉港石化产业链招商建设受到影响,多数规划项目不能实施,极大地削弱石化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和带动战略的实施,影响了做大做强我省石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部署。

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亟需改善。

随着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石化园区新增建设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日益突出。

石化园区规划内尚有未批海域面积3.08km2,需要调整用地性质面积6.21km2(其中农保田5.41km2,林地0.8km2)。

该用地规划未及时调整,将影响园区土地收储工作,制约开发建设进程。

三是土地开发成本还需进一步控制。

近年来,部分村民在石化规划区内建设房屋,致使土地开发成本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石化园区的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

四是石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泉港区除炼化一体化工程外,大型石化公司、石化项目入驻很少,尚无一家投资额超10亿元的项目入驻,发展后劲显得不足。

五是园区建设资金还需大量投入。

根据《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泉港石化工业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配套需投资102亿元。

园区内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资金运作极为困难,石化工业区开发建设前期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

六是石化工业区管理机构尚需加强。

纵观国内外石化园区建设的共同点,就是有先进的管理组织系统。

目前,园区内企业的管理、服务依托在区直各相关职能部门,尚未形成快速、便捷的服务管理机制。

石化工业区建发公司尚不具备区政府派出机构所应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公司在规划、石化、环保、安全等方面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二、泉港石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石化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其中1998-2005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7%,同期石油化工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9.8%,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都把石化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如,江苏石化工业以南京化工园区为中心沿长江向南北辐射,形成了三个有特色的化学工业区,即南京石化工业区、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工区和常熟氟化工业园区,其中:

扬子石化2005年炼油能力为800万吨/年,至2010年炼油能力将达10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215万吨/年(含扬巴);广东省以庞大市场为依托,在惠州、湛江等沿海地区布局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其中:

至2010年,茂名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将为1350万吨/年、乙烯产能100万吨/年,广州石化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乙烯产能80万吨/年,惠州石化原油加工能力为1200万吨/年、乙烯产能80万吨/年;2008年,上海市政府与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将在沪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及乙烯扩建改造等项目,以建成国家级重要石化基地。

全国掀起这一轮石化工业发展热潮,将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石化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强劲的基础,对泉港石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泉港要正视这种激烈的挑战,抓住这种有利的机遇,大干快上,努力提升石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一)发展机遇

一是先导区的战略地位。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路,石化产业成为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湄洲湾石化基地也列入全省规划重点建设的石化基地。

在去年颁布实施的《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明确以泉港石化工业区为先导。

因此,泉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为泉港石化产业带来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是国家级的品牌效应。

2007年12月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成为福建首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2008年4月被中国石化协会命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

这进一步扩大了泉港在海内外的影响,提升了泉港石化工业基地层次及竞争力,使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

三是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石化区内的福建联合石化公司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炼油、乙烯生产和成品油销售全面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即将投产,紧接着炼化一体化二期120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和台湾石化专区大型石化工程的筹建,这将产生出强大的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石化巨商到泉港石化工业区建设石化中下游项目,有力地拉动我区石化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二)面临挑战

泉港区发展石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是激烈的竞争。

近十年来面临石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东部沿海各省掀起规划石化工业区的热潮,并积极推进建设速度,内陆省份也不示弱,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石化园区。

目前,全国石化园区有85个,其中在建有60个,主要集中在“一湾两洲”(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产生了省际间的竞争,省内市际间的竞争。

就福建省内而言,正在规划建设的石化园区还有惠安泉惠石化区、莆田东吴石化区,最有竞争的对手是古雷石化区,其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区位、环境、地形和港口优势都十分突出,一期工程是80万吨/年PX等6个装置,总投资100多亿元,投产后将形成很好的石化产业投资环境。

与我省其他石化园区相比,泉港区的突出优势在于有已建成并即将投产的福炼一体化项目、初具规模的港口泊位群、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立体网络。

为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把挑战化为动力,抓住“十一五”最后两年的时间促使大项目落地。

三、建设国家级石化园区的思路和措施

泉港石化工业区的总体发展目标:

至2010年,建成大型石化基地,年炼油能力1200万吨,乙烯年产能80万吨;至2015年,力争基本建成国家级石化基地,年炼油能力2400万吨,乙烯年产能100万吨以上;至2020年,力争基本建成世界级规模的石化基地,乙烯年产能200万吨以上。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区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国家级石化基地的标准为条件,继续遵循“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发展方向,实施“一体化”先进理念,完善专项规划,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大型石化项目;要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扩大炼油能力和烯烃生产能力为突破口,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做大做强石化产业。

为此,我们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要坚持一体化理念,高标准科学规划。

科学指导产业发展,就要突出规划的先进性和一流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完善石化工业区规划,做到与城市总体规划、港口物流规划、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相衔接。

为此,要抓紧做好石化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工程地震安评、区域生产安全和消防专项规划、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等配套规划,同时逐步完善管廊、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公用辅助设施专项规划。

南垦片区要尽快完成控规报批,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突出园区特色,以提高炼油、烯烃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大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合成材料等发展力度。

氯碱片区要完善项目布局,积极调整项目产品结构,严格控制氯碱等重污染产品的发展。

二要以大项目为抓手,做好招商选资工作。

国家级石化工业基地应有几个大石化公司参与建设几个大型的石化项目。

当前我们要着力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对接好台湾石化产业的新一轮转移,力促台湾石化专区项目落地,确保100万吨/年轻油裂解项目成功引进。

二是积极配合炼化一体化二期1200万吨/年炼油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

三是促进福建联合石化公司乙烯裂解装置的扩建,积极参与新增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的下游产品方案的选定。

四是围绕上述三大工程,结合省、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或全国石化百强企业,积极争取项目落地,推动石化产业链延伸。

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集约共享。

基础设施是石化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高度集中、一体化公用工程岛”的建设模式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配套原则,实现集中供热、供气、供水,集中处理污水与处置固体废弃物,建设公共管廊等。

当前要抓紧做好石化园区资源供应规划,着力推动南埔电厂的蒸汽和福炼林德气体公司的工业气体的外供工作,加快公共管廊、公用污水处理厂和第三水厂的规划建设,加快LNG储配站的选址建设。

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提高石化园区的集聚力,提升石化园区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要凸显港口资源优势,推动物流要素集聚。

实施“港区联动”战略,按照码头、库区、生产、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形成以油气化工储运为特色、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泊位群。

加速推进联合石化成品油、泰山10万吨级、方通5万吨级和肖厝作业区4#-6#泊位工程等码头项目建设,力促肖厝作业区7#-10#泊位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大港区的规模效应。

以省委、省政府整合湄州湾港口管理体制,推进港口一体化改革为契机,大力争取港口口岸管理机构和相关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泉港。

发挥对台优势,进一步完善肖厝台轮停泊点相关配套和服务,推动对台“三通”直航,力争建成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基地。

加快发展港口仓储、中转物流和加工商贸,扶持发展一批以煤炭、液体化工品、石化设备等为重点的专业批发市场。

全力服务湄洲湾南岸疏港铁路泉港段、福厦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拓宽建设,做好龙头岭至肖厝港区高速公路支线前期工作,推进港铁联运,构筑港口集疏运网络。

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强化联检协作机制,完善口岸现场监管设施,实行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降低贸易通关成本。

五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石化园区。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石化园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

一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建立起一种生产要素的生态经济平衡。

石化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抓好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当前着重抓好芳烃(苯和对二甲苯)、C4、C5、C9的下游项目的建设;做好区域内企业间产品(原料)的互供,重点是蒸汽、工业气体(空气、氢气、氮气等)和化工原料等的配送交流;做好硫磺、一氧化炭、二氧化碳、废催化剂、煤渣、电石渣、污泥等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二要做好石化园区的安全与环保的监管工作。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严把新上项目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并要求落地的化工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治污设施和应急处理设施,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落户。

开展石化行业特征污染物监测,抓紧建设工业固定垃圾处置场。

坚持勤查重罚,实行辖区内重点工业污染源远程即时监控,完善环保110联动体系,落实区长环保目标责任制、减排责任状及近海水域环境整治工作。

加快建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平台,全面采集辖区内重大危险源数据,实现重大危险源点及企业实时跟踪监控,逐步与省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互联,形成安监、监控中心和企业三级监控预警及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应对事故灾难、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抗能力。

三要加强园区绿化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加快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争取至2010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7926亩,形成石化园区绿色屏障,维护区域石化基地环境安全,保护居住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

六要重视园区载体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面对土地载体的制约,要采取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土地资源,收储运作土地等多项措施,拓展招商引资平台。

一要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时机,结合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调整园区用地性质和海域功能区划,将石化园区内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向上争取核减、新增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区内。

多渠道多方式补充耕地,挖掘可开发整理的耕地和收购群众开发可视为耕地的园地,同时向有耕地指标的兄弟县区购买异地代保基本农田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要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力度,尽量缩短土地储备周期,依法依规组织出让。

对长期占而不用的土地要依法处理。

三要严格土地供应政策要求,实行项目准入制度,控制区域内供地数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四要严格禁止区域内民房建设,保住有限的工业用地。

七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首先要办好泉港职业中专学校,面向区内各大石化企业及省化工学校招聘一批有化工经验的专兼职教师,提高办学质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模式,重点培训石化中下游化工专业技术,确立“长、短、热、特”四类专业,以社会人员和企业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开展“订单”培训,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发挥职业培训服务地方、服务市场的作用。

二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和研发机构。

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联系,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科研人才,与各有关高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促进高校与区内中小企业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将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高校优先安排的科研课题,形成“官—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

三要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石化科研实验中心和技术创新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技术人员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学研对接。

八要改进园区管理模式,促进园区良性发展。

要参照省里成立“湄洲湾石化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管理模式,成立“泉港区石化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经发、外经、规划建设、环保、农林水、安监、国土、工商、税务和石化工业区建发公司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石化工业区的开发建设。

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经发部门,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为落户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优质服务,提高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同时要充分发挥石化工业区建发公司的主体作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加强自身建设,引进先进的园区开发建设经验,探索利用国内外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石化园区,鼓励国内有实力的投资开发商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成立子公司或采用政府特许经营、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土地收储、开发及公用事业(包括自来水、污水处理、燃气和热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

按照闽政〔2007〕28号文件赋于的优惠政策,享受区内项目投产收益留成用于基础设施再投入的优惠政策,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

 

课题组组长:

林华伟

副组长:

江义平

成员:

万顺灿陈龙津林荣清

庄一鸣李伯群庄学良

李成思林清良

陈跃南蔡志阳

执笔:

蔡清龙刘忠林汶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