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GDP就业.docx
《宏观经济GDP就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GDP就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GDP就业
跟你举汉城奥运会的例子吧
汉城奥运会对韩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3.1奥运会项目投资的影响
3.1.1对生产、收入与就业的影响
奥运会项目投资开始于1982年,投资额占当年全国总投资额的0.3%。
1985年由于筹备亚运会的需要,投资额达到4773亿韩元,占当年全国总投资额的2.1%。
奥运会项目投资的增加不仅给直接相关的产业带来了收入和就业,而且也使其它辅助性产业受益。
1982年-1988年间,与奥运投资相关的生产活动总产值为18462亿韩元,占同期韩国国民总产值的0.4%,同时还提供了33.6万份工作。
奥运会对韩国就业的影响从1983年开始就明显地显现出来。
从1982年至1988能,参与奥运相关工作的就业人数占韩国就业人口总数的0.3%,1987年则占0.5%。
3.1.2奥运会项目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奥运会投资对不同产业在生产、收入、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差别很大。
就生产而言,基础设施行业收益最大,其产值提高38%,其中建筑行业占32.4%。
制造业次之,为35%,服务业占20%。
在收入方面,基础设施行业收益最大,为42.3%,其次为建筑业(34.8%)和制造业(20.8%)。
就就业而言,服务业收益最大,就业人数增加46.9%,其次为建筑业人数增加26.8%。
3.1.3对韩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986年和1987年,韩国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42亿美元和99亿美元。
1988年,韩国的国际贸易顺差为142亿美元。
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与工业强国不断增加大贸易摩擦、贸易自由化的压力以及由于货币供应增加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等。
在这种背景下,汉城奥运会对韩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1982年-1988年,韩国奥运会组委会获得外汇收入总额为6.9亿美元,支出8800万美元,给组委会带来5.21亿美元的净收入。
此外1988年韩国旅游行业获得1.4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奥运会相关的经营单位支出2.27亿美元用于进口奥运会必须得物品与服务。
汉城奥运会组委会主要通过电视转播权尽可能地降低其外汇支出,获得了大笔外汇收入,结果使其外汇净收入达4.34亿美元。
3.2对奥运会相关产业的影响
3.2.1旅游产业
汉城奥运会不仅刺激了旅游人数的增加,而且提供了一个使国外旅游者对韩国文化遗产产生印象的机会。
汉城奥运会对韩国旅游产业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1986年汉城奥运会期间,外国旅游者增加16.4%,外汇收入增加97%。
外汇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不仅得益于旅游人数的增加,而且是由于旅游者的人均支出从1985年的550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932美元的缘故。
1987年,旅游者人均支出达到1227美元。
在1988年奥运年当中,旅游人数预计达到234万人,由于奥运会而带来净增长人数将达到10万人,带来1.4亿美元的净支出。
汉城奥运会是韩国旅游产业的转折点。
共有160家电视台通过25个卫星向85个国家转播了奥运会。
使全世界对韩国更加了解,使韩国成为一个安全舒适当旅游胜地。
3.2.2体育与闲暇产业
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与闲暇人口的增加以及休假理念的引入,韩国体育与闲暇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发展。
为了提高本国亚运会和奥运会所需体育用品生产的质量,政府对26个产品项目提供补助,对一些重要的公司提供资金及技术指导。
此外,政府积极鼓励体育用品制造商的合作,以便通过共同购买原材料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共同使用有关设施并降低成本。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刺激出口,有关企业积极在国外展示其产品,进行产品营销并努力提高其品牌知名度。
汉城奥运会为提高这些企业产品的品牌现象及质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汉城奥运会需要896个体育设施和设备项目,其中647个项目(72%)是本国生产的。
与前几届奥运会相比,只有慕尼黑奥运会略高,本国生产的体育设施与设备项目占75%,此外洛杉矶奥运会占33%,莫斯科奥运会占60%,蒙特利尔占30%。
在筹备和主办汉城奥运会过程中,韩国22个公司向组委会提供了价值23.6亿韩元的运动设备,使组委会节省了同等数额的外汇。
韩国体育用品质量及其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使得体育用品出口得到迅速提高。
尤其韩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在宣传其品牌时如此成功,使自己赢得了数额巨大的销售合同以及独自使用30多个知名公司的商标的权力。
总之,汉城奥运会时韩国体育用品企业成为世界水平的体育用品制造商。
3.2.3电子产业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服务,因此韩国电子产业发展速度很快。
在80年代,韩国电子产业进入了重新调整期以迎合计算机、半导体、VCR以及电讯设备产品需求的增长趋势。
然而韩国电子产业仍然需要在基本技术、产品设计技术、高水平技术人员培养以及公共关系等方面增加投资,以追赶发达国家电子产业的水平。
汉城奥运会在运动会组织和人力控制计算机化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各种技术,向电子产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获取和学习技术的机会。
同时奥运会组委会也极力鼓励在运动会的组织过程中使用本国电子设备,这是本国的电子技术发展的转折点。
例如,韩国本国一个课题组研制的“广域网服务项目”(WideInformationNetworkServices)恰逢其时地迎合了奥运会信息技术的需要,并为ISDN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这是实现信息社会的第一步。
奥运会使韩国在信息化过程中成为先进国家,并最终为韩国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汉城奥运会通过对奥运会相关项目投资为电子产业在产品生产方面增加投资4392亿韩元,以及1160亿韩元的增加值,创造了20744个就业机会。
此外汉城奥运会还提高了韩国产品形象,促进了电子和通讯领域的技术进步,提升了韩国产品的国际声誉,这很象“索尼”由东京奥运会脱颖而出成为国际级品牌的情形。
将韩国电子产业协会1986年发表的对韩国电子产业发展速度中期与远期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韩国电子产业发展与汉城奥运会相关很大。
1987年,韩国一跃成为世界大电子生产国,1988年尽管受韩元升值以及发达国家贸易限制的影响,韩国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分别增加了35%和31.2%。
这主要得益于奥运会的宣传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增加。
3.2.4其它产业
汉城奥运会为韩国汽车、食品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尤其是汽车工业,奥运会为在全世界展示韩国汽车的水平提高其形象提供了机会。
每一个韩国公司都积极通过出口咨询向来奥运会进行宣传的外国企业家宣传其产品等方式,提高公司形象,扩大产品出口。
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汽车出口比前年同期增长20%。
更为重要的是奥运会为韩国汽车公司提供了一个扩大市场以及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谈判建立合资企业的机会。
此外,由于奥运会的特殊需求以及韩国收入水平的提高,韩国汽车的本国市场需求增加了40%。
国内外对韩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发展。
食品产业甚至在奥运会之后其市场需求也保持了同样的水平。
特别是方便面和高丽参饮料在运动会期间成为最受欢迎的食品,也使食品产业进入国际市场。
4.汉城奥运会对韩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筹备和主办奥运会期间,由于大笔投资是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完成的,许多人对奥运会后有可能带来的经济过度膨胀和经济衰退感到忧虑。
东京奥运会以后,尽管由于出口增加日本的贸易顺差有一定增加以外,日本经济经历了短暂的衰退期,1965年日本GNP从上一年的13.2%降至5.1%。
然而汉城奥运会后韩国的经济持续增长,1988年GNP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12%,1988年韩国国际贸易顺差达142亿美元。
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韩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原因。
首先,汉城奥运会的项目投资范围和内容不同于东京奥运会。
就投资规模而言,韩国在奥运会上的投资数额很小,因此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不大可能遭受经济膨胀和衰退的损失。
相反,日本全国投资总额的18.4%投入到奥运会投资项目中,在奥运会之前的1963年,奥运会项目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38.8%,甚至在1964年,这一数字也达到19.1%。
因此,在1965年,由于投资的减少日本遭受了短暂的经济衰退。
而汉城奥运会的投资主要是在1982年-1988年7年时间发生的,占同时期国内总投资的1.6%。
至1986年,59.1%的奥运会工程已经完工。
据估计,奥运会建设是韩国建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全国总体建筑经济活动而言,它不会对韩国建筑业产生实质性影响。
1982年-1988年间,韩国奥运相关项目建设增加值仅占韩国建筑业增加值的1.4%。
这主要由于奥运投资在1982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发生的缘故,此外大部分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5.汉城奥运会对韩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经济影响
汉城奥运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没有韩国人留下明显得经济负担。
奥运会给旅游业、体育与闲暇产业、电子产业、通讯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给韩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经济影响。
5.1提高了韩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声誉
韩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韩国的国际形象,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韩国从一个战乱国家成为一个奥运会主办国,韩国为第三世界国家树立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榜样。
5.2促进了韩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
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苏联和中国参加了汉城奥运会,这为扩大韩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
韩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非官方贸易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
1988年,韩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比前一年增加了80%,达到36.5亿美元。
尤其韩国与中国的贸易在1979年-1988年10年间增长了164倍,相当于中国与北朝鲜贸易额的5倍。
从1984年-1987年期间,韩国与苏联的贸易额增加了3倍。
5.3促进了经济合作
1987年12月,匈牙利成为第一个在韩国设立贸易办事处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8年12月,该办公室升格为临时代办,最近(1989年)则与我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签署了贸易与经济合作协议。
韩国与中国和苏联的直接贸易也进展迅速。
中国在山东和辽宁设立了联络处以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中国与韩国的直接贸易。
韩国建立了韩中公民经济协会,这加强了韩国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包括建立了一个联络处、安排韩国与中国公司的接触和在谈判中提供帮助。
同样地,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腾飞。
奥运会能给经济带来契机。
从下面表格可以看出来:
1978-2008年中国GDP及人均GDP(生产法)
数据
来源
中 国
统计局
中 国
统计局
中 国
统计局
中 国
统计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
银行
世界
银行
年份
GDP (亿元)
人均GDP(元)
GDP (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GDP
(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GDP
(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1978
3645
381
2307
241
缺
缺
1482
155
1979
4063
419
2709
279
缺
缺
1766
182
1980
4546
463
2971
303
3093
313
1894
193
1981
4892
492
2795
281
2926
292
1941
195
1982
5323
528
2772
275
2813
277
2032
201
1983
5963
583
3012
294
3018
293
2285
223
1984
7208
695
2574
248
3107
298
2574
248
1985
9016
858
2818
268
3070
290
3067
292
1986
10275
963
2762
259
2976
277
2978
279
1987
12059
1112
3242
299
3240
296
2704
249
1988
15043
1366
4044
367
4041
364
3095
281
1989
16992
1519
3600
322
4513
400
3440
307
1990
18668
1644
3576
315
3903
341
3569
314
1991
21781
1893
4011
349
4092
353
3795
330
1992
26923
2311
4682
402
4882
417
4227
363
1993
35334
2998
6092
517
6132
517
4405
374
1994
48198
4044
5704
479
5592
467
5592
469
1995
60794
5046
7307
606
7279
601
7280
604
1996
71177
5846
8576
704
8560
699
8561
703
1997
78973
6420
9538
775
9526
771
9527
774
1998
84402
6796
10193
821
10195
817
10195
821
1999
89677
7159
10831
865
10833
861
10833
864
2000
99215
7858
11982
949
11985
946
11985
949
2001
109655
8622
13243
1041
13248
1038
13248
1042
2002
120333
9398
14533
1135
14538
1132
14538
1135
2003
135823
10542
16404
1273
16410
1270
16410
1274
2004
159878
12336
19309
1490
19316
1486
19316
1490
2005
183217
14053
22703
1741
22358
1710
22359
1715
2006
211923
16165
27135
2070
26578
2022
26579
2027
2007
257306
19524
35247
2675
33824
2560
33823
2566
2008
314045
23648
45200
3452
43274
3259
43262
3263
中国历年GDP增长率
198310.9%198415.2%
198513.5%19868.8% 198711.6%
1983 5962.7亿元 147.6 10.9% 583元 295
1984 7208.1亿元 170.0 15.2% 695元 299
1985 9016.0亿元 192.9 13.5% 858元 292
1986 10275.2亿元 210.0 8.9% 963元 279
1987 12058.6亿元 234.3 11.6% 1112元 299
“十一五”期间,有几件“大事”,如2006年开始实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7~2008年党政换届,2008年奥运会等,所有这些因素集中起来有可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一轮“大起”。
以“换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波动的几次“大起”,如1983年GDP增长率上升到10.9%,1987~1988年GDP增长率分别高达11.6%和11.3%,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近20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GDP的高增长率,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周期,1990年以前,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基本上同向变动,就业增长快,就业就随之上升,但1990年以后,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的增长,反而出现了就业增长率下降,似乎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
什么原因导致90年代以后我国的就业弹性下降呢?
我们从经济增长的特点和就业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
1.技术进步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来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或其他资源;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及使用的生产率,也即广义的技术进步效应。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成为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汪 洋
[类别:
国际贸易| 时间:
2008-03-1612:
39:
24| 文章编号:
182766|评论:
0条|字体:
大中小]
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汪 洋 非正规就业最初就是指在“非正规部门”的就业。
其部门特性就决定了非正规就业的性质是低收入、无保障、松散、隐蔽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就业现象已突破了“非正规部门”这一特定范围,扩展到了那些传统的正规部门(即具有稳定的劳动契约关系、全日工作制、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保护,通常又是规模较大的经济组织)。
在国际劳工组织2002年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非正规就业是指所有的非正规职业,而不管他是否存在于正规企业或者是非正规企业,或者是家庭式的,或者是多功能的微型经济组织。
它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达国家中也存在。
尽管如此,非正规就业概念至今仍无一个相对统一的国际标准,因此对此定义的争论仍在继续。
非正规就业是劳动者为获取收入而从事没有国家保障的工作的一种就业方式。
它不仅仅局限于非正规部门,非常正规的大企业也可以采用非正规的就业方式。
由于非正规部门是非正规就业的主要领域,而正规部门中非正规就业人员很少,且数据难以统计,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只考察了非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人口,即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一、就业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
”这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著名的“奥肯定律”。
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即高增长率使就业率提高,低增长率则会降低就业率。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近20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GDP的高增长率,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周期,1990年以前,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基本上同向变动,就业增长快,就业就随之上升,但1990年以后,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的增长,反而出现了就业增长率下降,似乎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
什么原因导致90年代以后我国的就业弹性下降呢?
我们从经济增长的特点和就业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
1.技术进步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来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或其他资源;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及使用的生产率,也即广义的技术进步效应。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成为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表1显示了90年代(1991-1999)广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从表1看,1991年以前,广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以增加就业为主。
1991-1999年间,广义技术进步使就业的需求少增加了5945万人。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使得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2.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自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与此相适应,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动。
但就业结构能否与之顺利调整取决于原有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含量、知识技能结构的更新能力,以及企业用人自主权的大小。
事实上,在1992年以前由于就业制度刚性,原有从业人员和机关报增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基本上属于地域性配置和行政性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和失业几乎没有影响;1992年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遵循了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
我们对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有着不同的特点。
表2列示了有关三次就业弹性的历史数据。
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变化来看,存在下列特征:
其一,本来应该出现的从大量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存在的第一产业中把劳动力转移出来的趋势(表现为负的就业弹性),在最近几年反而呈现出相反的势头。
即本应是劳动力移出和产量增长,近几年反而变成劳动力增长和产量同步进行,而劳动力增长速度更快的趋势。
其二,本来需要作为就业主渠道加以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最近几年的就业弹性反而呈现出有所下降的趋势。
其三,主要反映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状况的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基本处于负值就业弹性。
即,随着第二产业增速的加快,建筑业和制造业对于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下降是经济总量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来源。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的急剧下降,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为我国的主导产业,因为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所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这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成功降低高失业率的产业优势。
而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主导产业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属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相对较高,投资量大、周期长,不利于就业。
并且由于这一主导产业吸纳资金大,会导致资金相对短缺,减少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量,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剧了失业问题。
另外,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乡镇企业,提供了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主渠道。
当时农村非农产业处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成长阶段,其吸收劳动力的功能是强大的;而90年代以来,广大乡镇企业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功能衰减,从而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失业率的上升。
技术进步和经济模式的转变,只能说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