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2807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docx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李春阳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光源

1,定义: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

按形成原因分,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发光原理分,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自然光源:

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人造光源:

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等。

热光源:

太阳、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

冷光源:

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

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

【注意】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常见的均匀介质如:

空气、水、玻璃等。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如不均匀的空气、不同介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1)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2)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

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3)日食、月食。

日食:

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月食:

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如图:

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3,光沿直线传播应用:

a.射击瞄准;b.排队看齐;c.激光准直;d.木工检查木条是否刨直

三,光线: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注意:

光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光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物理模型。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简称物理模型法。

四,光的速度与光年

1,光速:

指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

2,符号:

c

3,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3×108m/s=3×105km/s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4,光速与声速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5、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6、光年:

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因此,光年是距离的单位。

1光年=9.4608×1015m。

光年常用来计量宇宙间的距离

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定义: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或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有一部分光又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但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我们看到不发光物体,都是由于它的表面能反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到了物体。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基本概念:

一“点”:

入射点O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两“角”:

入射角i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线”: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ON

 

(1)法线:

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

(2)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

(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2、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3,光路的可逆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用红色激光手电,沿莫一角度紧贴纸板向O点射出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和分向,从而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

一块平面镜、一张纸板、直尺、量角器、红色激光笔等。

进行实验:

(1)用激光手电发射一束红光,贴着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的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

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3)用激光手电从反射光线一侧逆着照过去,发现光线可以延原路返回去。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实验记录:

将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

次数

角i

角r

1

2

3

交流论证: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射角r与入射角i同时变大同时变小,反射角r始终等于入射角i;

(2)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得出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

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三、反射分类: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⑴镜面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

反射面平滑。

应用:

a.改变光路;b.成像(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

⑵漫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

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

常用来观察不发光的物体或得到柔和、不刺眼的光。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4、如何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1)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规律。

(2)已知反射面、入射光线、入射角时只要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并标上箭头表示方向即可,反射光线的起点是入射点。

标明入射角、反射角。

(3)已知入射面、入射光线或发射光线时,应先在入射点处先画出法线,再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及箭头方向。

(4)已知入射光线、反射面及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直接根据已知的角度的大小确定发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画出反射光线并标上这个角度及箭头方向即可,不必画法线,反之亦然。

如图所示,这也间接地应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正立的虚像,②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

④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

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像也要随着远离或靠近镜面相同距离)。

2、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②刻度尺的作用:

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③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④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凭,则光凭上不能接受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⑤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⑥有3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玻璃板太厚,会在两个面同时发生折射,会看到两个像。

⑦玻璃板没有放正,倾斜放置,蜡烛与像不能完全重合。

不容易找到像。

⑧该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中做效果好。

3,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

如制作潜望镜;在挖井、挖掘山洞时,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作业区照明;修建体育场馆和高大建筑物时,利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室内改善光照条件。

(2)利用平面镜来成像:

如制作各种镜子,商场和家庭装修时,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强宽敞明亮的空间效果。

(3)利用平面镜反射光来使微小形变放大,以便观察。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如图甲所示,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来的。

人们会感觉像S′出真有一个光源一样,如图乙所示。

S′就是S在镜中的像,但是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叫为虚像。

物体上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图甲

图乙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使它在“平面镜”中成像,再用另一个没有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

桌面、白纸、笔、直尺、玻璃板、两只同样的蜡烛、火柴等、

进行实验:

(1)取一张白纸,如图所示,将它对折一下,

对折之后打开平铺在桌面上,用直尺和笔再沿折线画一条直线。

(2)将玻璃板沿所画直线垂直立于白纸上,作为平面镜,

将一只蜡烛点燃后立于镜前,观察镜中成的像,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

(3)将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直至与点燃蜡烛所成的像重合,比较像与未点燃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用笔记下未点燃蜡烛的位置,体会像的虚实。

(4)熄灭蜡烛,取下白纸,通过两个记号点引一条直线,比较纸上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再将白纸沿原叠痕处折叠,观察两记号点是否重合。

(5)再取一张白纸,点燃未曾点燃的那根蜡烛,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记录:

将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对比选项

大小

左右

连线

物点与像点

成像的虚实

蜡烛与其像的关系

相等

对调

与镜面垂直

关于镜面对称

虚像

交流论证: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五大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左右相反;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平面镜成虚像。

注意事项:

(1)点燃蜡烛后应尽快完成余下的实验,避免蜡烛燃短对实验现象有影响;重复做实验时,应点燃那根未点燃的蜡烛,可有效避免蜡烛燃短造成的不良影响。

(2)观察安放未点燃的蜡烛时,观察者应左右移动确保放置位置恰到好处。

五、

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

1、根据反射规律作图:

步骤:

如图所示。

(1)从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出两条入射光线;

(2)在入射点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3)根据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4)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找出交点S′,S′即是S的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步骤:

如图所示。

(1)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交平面镜于O点。

(2)在另一侧截取S′O=OS,S′点即为S的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可分为两种情况:

(1)光线斜射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按原方向传播。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规律。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斜射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等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2)光从水、玻璃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

即斜射时,不论空气中的光线是入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总是空气中的角度偏大。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垂直入射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个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均与法线重合。

(4)光的折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的区别:

光的反射规律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光的传播速度不变;光的折射规律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在介质分界面的两侧,光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

(5)法线的重要地位:

它具有双重身份,

(1)它是两种介质分界面得垂线;

(2)它是作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参照标准。

三、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课本中列举了四个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现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等光学知识逐一进行分析说明。

(1)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如图所示,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水中鱼漫反射出的两条光线斜射到介质分界面处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偏向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人从折射光线传来的方向看,由于人眼习惯于光沿直线传播,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上看到了鱼在水中的虚像,像在鱼的上方。

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和学过光的折射规律的人,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2)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

如图所示,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玻璃或水中的物体S发出或反射的光线,斜射到介质界面处时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偏向玻璃或水与空气的界面,人眼逆着光传来的反向看去,却只看到了S的虚像S′。

S′在S的上方,所以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3)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所以当你站在岸边,看到清澈见底、深度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水,以免因为对水深估计不足,惊慌失措,发生危险。

所谓池水看起来不实际的浅,意思是说,看起来池底离池面偏近了。

如图所示,在池底取一点S,S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该斜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偏折,折向水面,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在其反向延长线交点处看到S的虚像S′,S′在S上方,离水面偏近了,所以池水看起来不实际要浅。

 

(1)、

(2)、(3)都可用上左图

(4)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种现象也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如上右图所示。

为了说明这一现象,我们在玻璃砖下的钢笔上取一点S,如图上右所示,根据光的折射规律,S反射的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交界处发生偏折,偏向法线方向并继续在玻璃中传播,在玻璃和空气界面处再次发生的偏折,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人眼逆着反射光线,在其延长线上只看到S的虚像S′,S′偏离开S一段距离,如果对比着玻璃砖下来被挡住的其他部分看,S′的确发生了“错位”。

 

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色散与三原色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

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

蓝、靛、紫。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光谱:

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通过

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出现一条不同颜色依次排列的

光带。

这条光带叫做光谱。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色散实验。

2、光的色散说明光是由各种光混合而成的。

3、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其中也包括白色,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4、品红、黄、青三色颜料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其中也包括黑色,因此把品红、黄、青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的区别:

(1)它们的原色组成不同: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2)它们的混合规律不同:

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

(3)它们的混合原理不同:

色光的混合原理是:

两种色光混合后产生另一种色光。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

两种颜料混合后是它们能反射的色光,其余都被这两种颜色吸收掉了。

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设计实验】先把红色和蓝色的光照射到白墙上,观察重叠部分的颜色;再把红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观察其颜色;比较两次混合后的颜色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手电筒两只、红玻璃、蓝玻璃各一块、调色板一块,红、蓝广告颜料。

【实验过程】

(1)用手电筒分别通过红、蓝玻璃打出红、蓝两束光,照到白墙上,使两个光斑部分重叠,观察重叠部分的颜色。

(2)挤出红、蓝两色颜料,按1∶1的比例在调色板上调匀,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3)比较色光混合后的颜色与颜料混合后的颜色是否相同。

【实验记录】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列表格中

混合前

混合比例

混合后

红光+蓝光

1∶1

品红色光

红色颜料+蓝色颜料

1∶1

黑色颜料

【交流论述】

(1)红光与蓝光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品红色光;红色颜料与蓝色颜料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黑色颜料。

(2)颜料的混合规律与色光的混合规律不同。

【得出结论】经过多次混合实验和查找资料得知: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注意】1、色光的混合效果与颜料的混合效果如图所示。

2、加色混合:

混合色光中的色光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多一种颜色会使光线更加明亮,所以复色光的亮度大于单色光的亮度,这种混合叫做加色混合。

3、减色混合:

颜料是不透明的,其颜色是它反射色光的颜色,颜料的混合时减色混合,每种颜料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混合后的颜料对光的吸收率增加,反射率降低率,混合后得出的颜色明亮程度是降低的。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一、光谱

三棱镜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这是可见光光谱,在红光以外还有红外线,紫光以外有紫外线,红外线、紫外线灯一般叫做不可见光。

二、红外线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在1×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

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有以下三个特性:

(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

(3)红外线可用来进行遥控。

三、紫外线

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灯气体放电如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紫外线有如下特征: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剂量大时能伤害人体。

(3)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4)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帮助人体补钙。

(5)夏天,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晒谷物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死虫卵。

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

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条件。

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四、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

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烤制食品,浴室用红外线灯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进行诊断和理疗。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

紫外线主要用来感光,在医院里经常用紫外线来杀菌,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

夏天常把粮食放到日光下晒,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杀死粮食里的虫卵,以利用长期保存。

验钞机上利用紫外线分辨真伪,还可以用紫外线鉴别古字画。

有时甚至用紫外线摄影。

我们还可以利用紫外线知识宣传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光的散射与雾灯

地球周围的大气能够把阳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所以眼睛才能接受到各个方向射来的光。

如果没有大气,散射将无法进行。

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依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它们的波长一个比一个短。

那么显然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还长,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还短。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大特点:

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傍晚的太阳颜色发红,这是因为傍晚的太阳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透过大气射入我们的眼睛。

红外线波长更长,它更不容易被散射掉,所以它穿透云雾的能力更强,传得更远。

大雾弥漫时,汽车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雾灯用的是黄光,黄光的穿透能力也比较强,不用红光一是为了与汽车刹车灯相区别,二是人眼对红光的敏感程度不如黄光、绿光,而绿光又是通行信号,所以雾灯的颜色最后选用了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