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246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程序》C版完好稿安全部.doc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第97页共109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ZGWY-QEOCP-14.0-2012

版号/修订:

C/2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

(符合GB/T28001-2011)

文件编号:

ZGWY-QEOCP-14.0-2012

版号/修订:

C/2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8日实施日期:

2012年4月18日

1目的

为了对集团公司施工生产现场及其他作业场所、相关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及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及时更新,并进行风险分级控制,以便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减少人身危害和财产损失。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施工管理、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及实施活动。

3定义

4职责

4.1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领导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审批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

4.2安全监督管理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更新,并负责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实施管理、指导、监督和帮助,汇总编制全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发布公司总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4.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所涉及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和更新,编制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发布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清单》。

4.4工程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所涉及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和更新,编制项目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

4.5各级工会组织作为员工代表,参与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

5.1.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5.1.1.1.以施工生产和管理活动、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依据,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5.1.1.2.集团公司施工生产和管理的活动包括:

a.公司机关管理活动及办公场所;

b.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

c.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活动(包括生产、生活、办公区域);

d.工作场所设备及设施(自有、租赁、分包及业主提供)的安装拆除、运行和维护;

e.有毒有害原材料储存与使用;

f.有毒有害作业部位(如:

粉尘、有毒物资、噪声、高低温等);

g.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自有员工、临时工、供货方、分包方、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等)的活动及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活动。

5.1.2危险源辨识的方面

5.1.2.1.危险源辨识的方面依照GB6344-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伤亡事故。

a.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坍塌、触电、淹溺、灼烫、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放炮、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

b.其他,如摔、扭、挫、擦、刺、割伤等。

包括误操作引起的危害。

c.职业病,如粉尘、毒物、噪声与震动、高温、低温、辐射等方面因素所致。

5.1.2.2.危险源的三种时态:

a.过去;

b.现在;

c.将来。

5.1.2.3.危险源的三种状态:

a.常规状态;

b.非常规状态;

c.紧急状态。

5.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5.1.3.1.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的方面

a.生产经营过程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进入工作场所、施工生产区域的活动;

c.员工、相关方人员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工作场所、施工生产区域外的不利影响因素;

e.施工生产现场的材料、设备和物资;

f.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5.1.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与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询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安全检查表法;

f.工作任务分析。

5.1.4风险评价

5.1.4.1.危险源辨识评价时应考虑的方面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

b.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c.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d.曾经发生过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e.企业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5.1.4.2.风险评价的方法

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结合。

a.直接判断法: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曾发生过事故,但仍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相关方合理的抱怨或要求;

(4)直接观察到的危险;

b.作业过程风险性评价方法(LEC法)。

风险评价公式:

D=L×E×C。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出现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统计损失(万元)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人数

100

≥100

3人及以上死亡或10人及以上重伤

40

[40,100]

1~2人死亡或3~9人重伤

15

[10,40]

1~3人重伤,多人轻伤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7

[5,10]

2~3人轻伤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3

[2,5]

1人轻伤或有较小经济损失

1

[1,2]

无人员伤亡但有很小财产损失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L*E*C)

分数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级(不可容许的)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级(重大的,)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级(中度的)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级(可接受的)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级(可忽略的)

5.1.5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a.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总分D≥70;

b.需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的;

c.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预计可能会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的控制措施;

e.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5.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实施

5.2.1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实施前,两级公司和工程项目部须建立相应的识别及评价小组开展识别和评价活动。

各级员工代表须参与此项活动。

5.2.2各单位须结合本单位活动、施工和服务范围,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活动,填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并建立和发布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须报安全监督管理部备案。

各单位的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应当在每年的3月前完成。

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5.2.3安全监督管理部负责组织公司的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活动,汇总各单位上报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建立和发布公司总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

5.2.4工程项目部开工前,参照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本项目涉及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活动,填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并依此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5.3风险控制

5.3.1风险控制的目的是确定将风险降至可容许程度的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3.2风险控制策划的原则

a、消除

b、替代

c、工程控制措施

d、标示、警告和管理控制措施

e、个体防护装备

5.3.3风险分级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a.5级(不可容许风险):

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b.4级(重大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c.3级(中度风险):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中度风险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便准确地确定危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d.2级(可接受风险):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的有效性得以维持。

e.1级(可忽略风险):

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要保留文件记录。

5.3.4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风险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3.5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方法:

a.制定管理目标;

b.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c.培训与教育;

d.制定应急预案;

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f.落实防控措施。

5.3.6对未列为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因素(一般隐患、违章),由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或工程项目部组织整改,维持现有的运行控制和加强管理。

5.4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的更新

5.4.1集团公司经营的产品、施工工艺技术、生产管理在不断发展变化,外部社会对公司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也在变化。

因此,危险源也会由于内外部的变化而变化。

须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必要时,调整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

各单位每年一季度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的重新评价工作,若有变化,须重新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

并将更新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报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备案。

5.4.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a.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发生变化时;

b.办公区域环境或施工区域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

c.公司经营宗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d.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作业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

e.内审、外审、管理评审的要求;

f.事故、事件、不符合出现后的评价结果;

g.主要原材料发生较大变化;

h.相关方抱怨或要求;

i.新增工程项目时;

j.其他情况需要时。

5.4.3更新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5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相关记录由两级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6支持性文件

a.ZGWY-QEOCP-5.0-201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b.GB6344-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c.《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记录

a.ZGWY-QEOCR-14-1《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b.ZGWY-QEOCR-14-2《重大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