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195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级离心泵设计-开题报告.doc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单级离心泵设计

学生姓名: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装备0804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年3月16日

课题名称:

单级离心泵设计

1.选题依据(意义):

回转泵的出现对近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在现今世界上泵产品产量仅次于电机,种类多,应用极为广泛。

除农田排灌,城市和工业给排水、热电厂、石油炼厂、矿业、钢铁化工,还有原子能发电,军事、火箭供给等高科技产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可以说凡是要让液体流动的地方就有泵在工作。

而众多类型的回转泵中应用较为广泛当属离心泵了。

利用离心力输水的想法最早出现在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的草图中。

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

但更接近于现代离心泵的,则是1818年在美国出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所谓马萨诸塞泵。

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被发明,使得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

  175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叶轮式水力机械的基本方程式,奠定了离心泵设计的理论基础,但直到19世纪末,高速电动机的发明使离心泵获得理想动力源之后,它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

在英国的雷诺和德国的普夫莱德雷尔等许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离心泵的效率大大提高,它的性能范围和使用领域也日益扩大,已成为现代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泵。

泵的结构采取后开门的结构形式,即泵体与泵盖的分界在叶轮的背面,泵体和泵盖构成泵的工作室;叶轮、轴、和滚动轴承等为泵的转子;悬架和轴承部件支撑泵的转子。

为了平衡泵的轴向力,大多数叶轮前、后均设有密封环,并在叶轮后盖板上设有平衡孔。

但是有些泵的轴向力不大,叶轮背面不必设密封环和平衡孔。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将水经吸水室吸入泵体内,泵体中起主要做作用的是叶轮,叶轮中叶片强迫液体旋转,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四周甩出。

泵内液体甩出去以后,新的液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进到泵体内。

如此连续不断的工作。

泵在开动前应先注满水,否则叶轮只是带动泵内的空气旋转,因为空气的密度较小,由此而产生的离心力也比较小,无力将泵内和管路内的空气全部甩出,无法在泵内产生真空,因而无法工作。

主要性能参数有:

流量、扬程、转速、汽蚀余量、功率和效率。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通过对泵进行试验,分别测得和算出参数值,并画成曲线来表示,这些曲线称为泵的特性曲线。

每一台泵都有特定的特性曲线,由泵制造厂提供。

通常在工厂给出的特性曲线上还标明推荐使用的性能区段,称为该泵的工作范围。

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泵的各种性能参数,特性曲线以及实际的工作环境。

流量在5—20000米3/时,扬程在8—2800米的范围内,使用离心泵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在此性能范围内,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等优点。

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离心泵的产值是泵类产品中最高的。

离心泵有其长处,但是也有它的短处。

离心水泵的实际使用效率低,还有实际使用时流量随压力而变、对转速要求严格、单级扬程较低、起动前泵内要灌满液体,而且液体黏度对泵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只能用于精度近似于水的液体,对于某一定流量的离心泵,有一个相应的黏度极限,如果液体超过了这个黏度极限,泵的效率会迅速降低,甚至无法工作。

2.发展现状及前景:

现如今泵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石油.化工方面,所以掌握泵的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国内机电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计算机面板操作现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也是自动化的必然要求,相信未来对泵的测试这一繁琐的过程将由计算机所替代。

2.1国内发展现状:

选择离心泵的课题设计不仅仅是对所学专业的一次真正的练兵,从市场前景分析,离心泵是一种消耗量大、应用面广的通用机械产品,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占泵类产品总需求的80%,因此针对如此量大面广的离心泵展开设计并力求对现有产品进行改造和技术升级意义重大。

在过去的几年内,应该看到我国泵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与世界泵业技术发展趋向一致,但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在高、精、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领域,泵产品供不应求,我国泵行业发展是存在很大空间的,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泵行业将以25%的平均速度发展。

泵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十一•五”期间预计可达到92%。

由于国家注重重大工程国产化率的提高,因此,火电、核电和“三大化工”中的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预计可达80%~85%。

所以对于我国泵行业,虽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发展潜力,相信随着我国泵行业不断深入的发展,泵行业将取得不断的进步,最终走向世界。

2.2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解决秘鲁沿岸鱼类加工厂活鱼保鲜输送问题,瑞士工程师MartinSthale发明了带有螺旋型叶轮的泵,由于该泵融合了螺旋泵和离心泵两者的优点,所以被称为螺旋离心泵。

此泵先后获得秘鲁、美国和西德等国的专利,随之马丁先生又建立了瑞士海斯特股份有限公司并任集团总裁。

此后,马丁先生便致力于离心泵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在泵送活鱼的应用基础上,将其由原来的鱼泵发展为多品种、多系列离心泵,并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目前,该系列产品已成为复杂介质泵送领域的重要输送设备。

德国HidrostalGmbh和KSB公司也已经开发出该泵的系列产品。

英国Sigmund、日本荏原、久保田、太平洋机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等公司都相继开发出这种泵的系列产品。

由于螺旋离心泵用途与结构的特殊,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见到国外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外已有成熟的产品,德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公司已相继开发出这种泵的系列产品。

但其中关于他们的文章大多都是产品介绍,而有关泵的研究和设计方面的文章很少见。

3.研究/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种效率高,性能好的单级离心式水泵。

设计参数:

输送介质:

清水

温度:

<800C

流量:

50m3/h

扬程:

50m

效率:

72%

NPSH:

3.0m

4.设计方案:

1.主要研究方法:

(1)泵的总体设计;

(2)根据水的介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3)合理设计叶轮与压出室,减小体积;

(4)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提高容积效率;

(5)泵体选用高强度材料,提高超载能力;

(6)选择合适的耐磨材料,提高使用寿命。

2.设计方案(须有文字和示意简图说明):

(1)采用卧式结构;

(2)采用离心式叶轮结构;

(3)示意简图如下:

5.离心泵设计的步骤:

1.阅读收集技术文献资料(其中期刊、会议论文不少于6篇),理解设计任务。

2.确定泵型,计算比转数,计算功率,选择电动机。

3.完成叶轮设计、吸入室、压出室设计及计算。

4.完成轴向力、径向力计算,确定平衡措施。

5.完成密封设计,确定润滑方式,选择轴承、联轴器。

6.完成轴的强度、临界转速计算。

7.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30页左右)。

8.绘制设计图,图幅合计6张A1(包括总图及零部件)。

6.阶段进度计划:

1-2周课题了解及查找相关资料;

3-4周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英文翻译;

5周设计流程图;

6-7周选泵型,计算比转数,计算功率,选择电动机,完成轴向力、径向力计算,确定平衡措施等;

8-9周完成密封设计,确定润滑方式,选择轴承、联轴器;

10-12周完成轴的强度、临界转速计算,并绘离心泵的总装图和零件图;

13-14周撰写毕业论文;

14-15周修改论文;

16周答辩;

7..参考文献:

1.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1995

2.何希杰,劳学苏离心泵过流部件的型线设计,1994(02)

3.HerbichVallcatinceCharacteristicsofmodeldredgepump[reportNO33],1961

4.赵天成,郭子杰固液两相流泵设计与试验研究,1997(04)

5.杨军虎,王国栋,张红霞,吴俊辉离心泵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液压与气动,2009(4)

6.关醒凡,姚兆生泵零件强度计算,机械工业出版社

7.查森叶片泵原理及水利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8.蔡保元.离心泵的两相流理论及其设计原理.科学通报,1983(8)

9.张树森.机械制造工程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10.《机械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