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1344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真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2014年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某企业年工作时间7200h,在生产过程中HCl废气产生速率为0.8kg/h,废气收集系统可将90%的废气收集至洗涤塔处理,处理效率为85%,处理后的废气通过30m高排气筒排放,则该企业HCl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______。

A.0.58t/a

B.0.78t/a

C.0.86t/a

D.1.35t/a

参考答案:

A

无组织排放是相对于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废气排放,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收集和排气系统,而通过厂房天窗或直接弥散到环境中。

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定为无组织排放。

由于题中排气筒高度30m>15m,所以不属于无组织排放,故该企业HCl的无组织排放量为7200×0.8×(1-90%)=576kg≈0.58t。

第2题: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

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______。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参考答案:

B

废水处理时,一般遵循的原则为:

先高浓度后低浓度,先厌氧后好氧。

对于高浓度COD生产废水,一般进行厌氧处理,采用UASB;对于SS(悬浮物),预处理和沉淀消毒过程都有效;对于废水中的氨氮物质,采用接触氧化,进行脱氮。

综上,B选项所示的工艺流程的符合题意。

第3题:

某企业年工作时间250d,废水日产生量为1000m3,经厂内预处理COD由2000mg/L削减至400mg/L后接管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为50mg/L。

该企业的COD排放总量是______。

(注: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COD排放限值为60mg/L)

A.12.5t/a

B.15t/a

C.100t/a

D.500t/a

参考答案:

A

从题中可知,最后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为50mg/L,即:

0.00000005t/L。

1000m3=1000000L。

则该企业的COD排放总量=废水日产生量×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浓度×年工作时间天数=1000000×0.00000005×250=12.5(t/a)。

第4题:

某企业工业取水量为10000m3/a,生产原料中带入水量为1000m3/a,污水回用量为1000m3/a,排水量为2500m3/a,漏水量为100m3/a,则该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______。

A.8.0%

B.9.1%

C.10.0%

D.28.6%

参考答案:

B

 

第5题:

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潜水循环慢

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

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

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

参考答案:

D

由于上部受到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隔离,承压水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联系较差,水循环也缓慢得多。

因此.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很难使其净化。

所以,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潜水与外界联系更密切。

第6题:

地下水影响半径(R)计算公式

中,H代表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A.地下水水位降深

B.潜水含水层厚度

C.承压含水层厚度

D.地表水距抽水井的距离

参考答案:

B

中,H代表的物理意义是潜水含水层厚度。

第7题:

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

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

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参考答案:

D

一般来说,含水层中介质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越低,防污性能越差。

第8题:

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______。

A.获取水文资料

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

C.评价地下水质量

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参考答案:

A

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是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许多水文地质资料皆需通过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才能获得。

因此,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获取水文资料。

第9题: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______的参数。

A.弥散过程

B.弥散方向

C.弥散能力

D.弥散速度

参考答案:

C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污染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它在宏观上反映了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动过程和空隙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

第10题:

地下水量均衡法适用于______。

A.Ⅰ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

B.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

C.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

D.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

参考答案:

B

水量均衡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Ⅱ类项目(如矿井涌水量,矿床开发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等)的地下水评价与预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第11题:

按照越流系数的概念,1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黏土相当于______。

A.1mm厚渗透系数为10-10cm/sHDPE膜

B.1mm厚渗透系数为10-9cm/sHDPE膜

C.1mm厚渗透系数为10-8cm/sHDPE膜

D.1m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HDPE膜

参考答案:

A

越流系数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的单位面积的水量。

由1m=1000mm可得,1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粘土相当于1mm厚渗透系数为10-10cm/sHDPE膜。

第12题: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应附的图件是______。

A.最冷月气温变化图

B.大比例尺地形图

C.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D.周围地区土壤剖面图

参考答案:

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第13题:

某7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年新鲜水用量为512万吨,设两套总能力为46000m3/h的循环水系统,用以上信息可估算的清洁生产指标是______。

A.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B.单位烯烃产品新鲜水用量

C.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

D.万元产值取水量

参考答案:

B

 

第14题:

矩阵法环境影响识别表中,建设项目各建设阶段与环境要素交叉的格点,表示的是______。

A.影响因子

B.影响范围

C.影响要素

D.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

C

在矩阵法环境识别表中,如果认为某项“活动”可能对某一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则在矩阵相应交叉的格点将环境影响标注出来。

因此,格点代表的是影响要素。

第15题:

某项目拟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生产废水,消化气(沼气)应由______。

A.UASB底部收集并导出

B.UASB下部收集并导出

C.UASB中部收集并导出

D.UASB上部收集并导出

参考答案:

D

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第16题:

某甲醇生产装置甲醇精馏单元采用三塔精馏工艺,自动控制每塔的流量。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下列事故风险源项单元划分,正确的是______。

A.单塔分别作为危险单元

B.两塔组合作为危险单元

C.三塔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D.甲醇生产装置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参考答案:

D

源项分析通常按功能划分建设项目工程系统,一般建设项目有生产运行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储运系统、生产辅助系统、环境保护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

将各功能系统划分为功能单元,每一个功能单元至少应包括一个危险性物质的主要贮存容器或管道。

并且每个功能单元与所有其他单元有分隔开的地方,即有单一信号控制的紧急自动切断阀。

因此,题中需将甲醇生产装置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第17题:

下列方法中,不适用于新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是______。

A.类比调查法

B.设计资料确定法

C.物料衡算法

D.现场实测法

参考答案:

D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第18题:

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

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

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

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

参考答案:

B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

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

第19题: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是AERMOD模式中表征大气边界层层结的参数,不稳定层结时,______。

A.L=0

B.L>0

C.L<0

D.L→∞

参考答案:

C

 

第20题:

下列模式中,可用于能见度预测的是______。

A.CALPUFF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估算模式

参考答案:

A

CALPUFF是一个烟团扩散模型系统,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

CALPUFF适用于从50km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的模拟尺度,包括了近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建筑物下洗、烟羽抬升、排气筒雨帽效应、部分烟羽穿透、次层网格尺度的地形和海陆的相互影响、地形的影响:

还包括长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干沉降、湿沉降的污染物清除、化学转化、垂直风切变效应,跨越水面的传输、熏烟效应以及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

第21题:

下列参数中,不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估算模式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是______。

A.面源排放速率

B.面源排放高度

C.面源长度

D.面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参考答案:

D

估算模式中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面源参数包括:

面源排放速率[g/(s·m2)];排放高度(m);长度(m,矩形面源较长的一边),宽度(m,矩形面源较短的一边)。

第22题:

关于氮氧化物去除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S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氮气,不需催化剂

B.S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氨氮,需要催化剂

C.SN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氮气,不需催化剂

D.SN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氨氮,需要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SNCR和SCR技术主要是在有或没有催化剂时,将氮氧化物选择性地还原为水和氮气,SNCR不需要催化剂,SCR需要催化剂,故选C。

第23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近1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

B.二级评价项目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应连续一年

D.三级评价需收集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

参考答案:

B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故A选项错误。

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为两个月以上,故C选项错误。

三级评价未做出相应要求,故D选项错误。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第24题:

大气污染源调查中,不应列入点源调查清单的是______。

A.点源坐标

B.排气筒出口内径

C.排放工况

D.环境温度

参考答案:

D

大气污染源调查中,点源调查内容包括: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第25题:

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无需考虑的是______。

A.现有工程排放量

B.拟建工程排放量

C.区域污染源削减量

D.“以新带老”削减量

参考答案:

C

在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时,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其相互的关系可表示为: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第26题:

下列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中,不属于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的是______。

A.燃烧法

B.生物净化法

C.重力法

D.膜分离法

参考答案:

C

气态污染物与载气呈均相分散,作用在两类分子上的外力差异很小,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只能利用污染物与载气物理或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沸点、溶解度、吸附性、反应性等),实现分离或者转化。

常用的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生物净化法等。

第27题:

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m2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______。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参考答案:

C

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

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

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大于等于1h平均时间的浓度分布。

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

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根据题中所述,该项目距海岸5km,距离小于50km,因此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时,下垫面参数应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第28题:

已知A、B两厂同时运行时,两厂厂界交界处测点声级为65dB(A),在A厂检修停运期间,同一测点处声级为62dB(A)。

该测点处A厂厂界噪声排放值是______。

A.59dB(A)

B.62dB(A)

C.63.5dB(A)

D.65dB(A)

参考答案:

B

 

第29题:

某点声源位于空旷硬质地面上,距其100米处的A声级为50dB(A),若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则该声源的声功率级是______。

A.78dB(A)

B.81dB(A)

C.98dB(A)

D.101dB(A)

参考答案:

D

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LWA(也可为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r处的A声级为:

LA(r)=LWA-20lgr-11,由此可推得LWA-LA(r)+20lgr+11=50+20lg100+11=101[dB(A)]。

第30题:

某有限长线声源的长度为L,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0处的声级为LA(r0),采用近似点声源衰减公式LA(r)=LA(r0)-20lg(r/r0),预测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处的噪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r0>L,r>LB.r<L/3,r0<L/3

C.L/3<r<LD.r0<L,r>L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有限长线声源的长度为L,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0处的声级为LA(r0),预测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处的噪声级LA(r),若采用近似点声源衰减公式LA(r)=LA(r0)-20lg(r/r0),则需满足的条件是:

r0>L,r>L。

第31题:

某测点一小时内测得的声级及持续时间见下表,该测点的小时等效声级为______。

A.86dB(A)

B.83dB(A)

C.78dB(A)

D.75dB(A)

参考答案:

C

 

第32题:

某村庄距新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中心线50m,预测近期噪声超标5dB(A),超标户数较多且分布较集中,房屋为一层平房(相对路基标高为-0.5m),对该村庄应优先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______。

A.平房安装隔声窗

B.在高速公路和村庄之间植树造林

C.修建居民区栅栏

D.设置声屏障

参考答案:

D

公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主要对象是线路两侧的以人群生活(包括居住、学习等)为主的环境敏感目标。

其防治对策和措施主要有:

线路优化比选,进行线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距离的调整;线路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改变;道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临街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变更、声屏障和敏感建筑物本身的防护或拆迁安置等。

一般人工设计的声屏障可以达到5~12dB实际降噪效果。

这是指在屏障后一定距离内的效果,近距离效果好,远距离效果差,因为声波有绕射作用。

就题中所述的村庄距公路中心线50m,距离很近,且预期噪声超标为5dB(A),超标户数较为集中,房屋为一层平房,所以,设置声屏障是首选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第33题:

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若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8mg/L,溶解氧标准指数为1.0,则实测溶解氧浓度为______。

A.6mg/L

B.7mg/L

C.8mg/L

D.11mg/L

参考答案:

D

 

第34题:

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排放量为180吨/年。

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______。

A.10吨/月

B.15吨/月

C.30吨/月

D.45吨/月

参考答案:

C

由题中所给数据可知,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年排放量÷生产月数=180÷6=30(吨/月)。

第35题:

已知某弱潮河口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平均长度大致为50km、20km、10km,则对应的水期排序是______。

A.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

B.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D.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参考答案:

B

海水入侵一般指由于淡水层的过量开采,使淡水与海(咸)水之间的水利平衡遭到破坏海(咸)水从海洋一侧向内陆运移,造成淡水水源地水质恶化变咸,可能最终报废的现象。

天然条件下淡水与咸水间一般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动力平衡,人为地破坏这种平衡或使咸淡水发生联系,因而出现海水入侵。

因此,根据海水入侵的机理可知,海水入侵平均长度50km、20km、10km分别对应的应为该弱湖河口的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第36题:

某河流监控断面年内共有6次监测数据,其COD标准指数分别为0.8、0.9、1.2、1.0、1.5、2.1,该河流断面的COD测次超标率是______。

A.33%

B.50%

C.67%

D.83%

参考答案:

B

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Si,j=Ci,j/Cs,j

式中:

Si,j为标准指数,Ci,j位为评价因子i在j点处的实测统计代表值;Cs,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当COD标准指数为1.2、1.5、2.1时,表明水质因子COD在该处的的实测统计代表值大于水质因子COD的评价标准限值,属于超标。

因此,该河流断面的COD测次超标率=3÷6×100%=50%。

第37题:

河口现状水质调查时,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______。

A.1次

B.2次

C.4次

D.8次

参考答案:

C

 

第38题:

顺直均匀对称河道,采用忽略对岸反射作用的岸边排放预测模式C(X,qc)=

,预测持久性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增量。

已知河道流量为20m3/s,Mc=0.025m5/s2,在X=1000m处,河道中心浓度是排放侧岸浓度的______。

A.1.73%

B.36.8%

C.50.0%

D.63.2%

参考答案:

B

 

第39题:

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

中t为滞留时间,t的含义是______。

A.年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B.年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

D.年反推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参考答案:

C

 

第40题:

某河流入湖断面COD、氨氮、总氮和BOD5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1倍、1.8倍、2倍和1.5倍。

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Ⅲ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______。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参考答案:

D

由题中数据可知,氨氮、总氮、BOD5的浓度均超标。

第41题:

已知项目污染因子及河流特征指数如下表,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______。

A.COD、氨氮、总磷

B.氨氮、COD、总磷

C.氨氮、总磷、COD

D.COD、总磷、氨氮

参考答案:

A

污染因子ISE=cpiQpi/(csi-chi)Qhi式中:

cpi为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mg/L;Qpi为含水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m3/s;csi为水污染物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chi为评价河段水污染物i的浓度,mg/L;Qhi为评价河段的流量,m3/s。

将题中数据代入计算,ISE(COD)=5,ISE(总磷)=2.5,ISE(氨氮)=3。

因此,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OD、氨氮、总磷。

第42题:

海洋环境调查时,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