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汇总.docx
《传染病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汇总
1.什么是家畜传染病学?
任务?
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①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减少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②预防一些人兽共患病,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提供模型,保护人民健康
2、什么是感染?
感染是如何分类的?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叫感染。
a病原微生物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从动物机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
内源性感染:
病原体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
b按病原的种类,入侵先后: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单纯感染:
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混合感染:
由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继发感染:
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有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c临床表现:
显性感染:
当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弱时,动物在临床上出现一定症状,此过程称为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
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动物称为带菌者。
顿挫性感染:
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称为顿挫性感染一过性感染:
或消散性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一过性感染。
d部位:
局部感染:
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血症和脓毒血症。
败血症:
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由于抵抗力低下,病原体迅速冲破机体的防御机能,从感染处不断大量进入血液,在病原体及毒性产物的作用下,造成广泛的组织损害,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这一过程
e典型性:
典型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
非典型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性症状不同。
温和性感染:
临床症状比较轻缓的类型。
f严重性:
良性感染:
该传染病并不能引起病畜的大量死亡,称为良性感染。
恶性感染:
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量死亡,称为恶性感染。
g按病程分最急性:
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病变不显著。
急性:
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
亚急性感染:
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
慢性感染:
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床症状常不明显或者甚至不表现出来。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持续性感染:
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身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的向体外排毒,但常缺乏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临床症状。
慢病毒感染:
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的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3.什么是传染病?
特点?
传染病有几个发展阶段?
流行病学意义?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统病。
特点:
①传染病是有斌渊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微生物存在。
②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③被感染的机体会发生特异性反应:
产生抗体、变态反应④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暂时或终身⑤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具有该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潜伏期和病程经过⑥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
季节性和周期性。
发展阶段①潜伏期:
病原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为止。
对假定健康动物的隔离期限,推断传染源,推断传染日期,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原因。
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可能是传染源,由于没有症状,不易发现②前驱期:
临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可出现如下症状:
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较难诊断疾病。
各种传染病的前驱期长短不一。
③明显期:
前驱期之后,病的特征性临诊症状表现除阿里,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
A易于诊断:
破伤风与肌肉强直,角弓反张,疹块型猪丹毒等B传染性最强:
病原体数量最多,毒力最强,机体的临床症状也有利于病原体的排出。
④转归期:
疾病进一步发展。
死亡,康复中间状态:
一,慢性感染:
任由症状,但转轻,二,后遗症。
以康复为转归的动物在一定时间可能还有病原体向外排出。
4.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这三者称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是,缺一不可,传染病才会流行。
5.防疫工作原则和措施?
原则:
1)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2)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三,依法管理。
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养,防,检,治”四个环节,又可以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是的扑灭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②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慎重引进③预防接种④定期杀虫,灭鼠,粪便无害化处理⑤加强检疫⑥制定疫病的消灭计划,长期努力,各方面配合,并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
发生疫情后的措施:
①及时发现,诊断疫情,并根据情况上报,通知临近的单位做好预防工作②迅速隔离病蓄,污染的地方紧急消毒,重大疫情进行封锁③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处理,对病畜进行及时和合理的治疗④死畜和淘汰畜的合理处理
6有一群牛发生了炭疽,应如何控制?
一般不予治疗,而应严格销毁。
对特殊动物必须治疗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治疗应该有严格隔离和防护条件,抗炭疽高免血清是治疗炭疽的特效药物。
①发生本病时,应尽快上报疫情,划定疫点疫区,采取隔离封锁等措施。
对患病动物要隔离治疗,禁止患病动物流动,对发病动物群要逐一测温。
凡体温升高的可以患病动物可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或抗炭疽血清注射,两者同时注射效果最佳,受威胁区假定健康动物做紧急预防接种,逐日观察至两周。
②死尸天然孔及切开处,用浸泡过消毒液的棉花或纱布堵塞,连同粪便、垫草一起焚烧,尸体可就地深埋,畜舍及用的地面应除去表土15~20cm,并与20%漂白粉混合深埋。
畜舍及用具场地均应彻底消毒。
禁止疫区内动物交易和输出动物产品及饲料。
禁止食用患病动物的乳、肉。
当达到本病解除封锁的条件要求时,再解除封锁。
7.破伤风的治病机理是什么,应如何治疗和预防动物的破伤风?
破伤风细菌芽胞侵入机体组织,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在有深创,水肿及坏死组织存在的条件下,或有其他化脓菌或厌氧菌共同侵入时,菌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破伤风痉挛毒素通过外周神经纤维间的空隙上行到脊髓腹角神经细胞或通过淋巴,血液途径到达运动神经中枢。
毒素与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的亲和力,能与神经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脊髓抑制性突触,使抑制性突触释放的抑制性冲动传递介质受阻,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不能传递,由此引起了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和骨骼肌痉挛的强直临诊症状。
下行性破伤风的强制性痉挛起始于头,颈部,随后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上行性破伤风最初在感染周围的肌肉出现强直临床症状,然后扩延到其他肌群。
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导致呼吸功能紊乱,进而发生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出现脱水,酸中毒,这些紊乱成为破伤风患病动物死亡的根本原因。
防治:
(1)预防注射正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对易感动物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牛马等大动物可在严格等手术刀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本病。
在阉割等手术前一个月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本病,对较大较深的创伤,除做外科处理外,应肌肉注射破伤风抗血清1万~3万u
(2)防止外伤感染,平时要注意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防止动物受伤。
一旦发生外伤,要注意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阉割手术时要注意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3)治疗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创伤处理:
尽快查明感染的创伤和进行外科处理。
清除创内的脓汁,异物,坏死组织和痂皮。
对深创,创口小的要进行扩创以5%~10%碘酊和3%H2O2或1%高锰酸钾消毒,在撒以碘仿硼酸合剂,然后用青,链霉素做创周注射,同时做全身治疗。
2)药物治疗:
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药效较好,剂量20万到80万单位,分3次注射,也可一次个剂量注入。
临诊实践上,也常同时应用40%乌洛托品,大动物50ml,犊牛、幼驹及中小动物酌减。
3)对症治疗:
当动物兴奋不安和强直痉挛时,可使用镇静解挛剂。
一般多用氯丙嗪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天早晚各一次,也可应用水合氯醛(25~40g与淀粉浆500~1000ml混合灌肠)或与氯丙嗪交替使用。
可用25%硫酸镁做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以解痉挛。
对咬肌痉挛,牙关紧闭者,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于开关穴和锁口穴处注射,每天一次,直至开口为止,人的预防也以主动或被动免疫接种为主要措施。
8大肠杆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应如何控制猪的黄、白痢和水肿病?
a、粘附素b肠毒素的作用c类志贺氏毒素d内毒素e外毒素f大肠杆菌素
仔猪黄痢:
一般预防措施①不从有病猪场引种,固定猪圈、运动场,生产时产房及母猪阴部、乳房用0.1%KMO4消毒,接产时挤掉少许乳汁,注意营养不良(如日粮成分不均衡,维生素缺乏)及影响乳汁分泌疾患(如母猪全身感染、乳腺炎,不吃常乳仔猪对E、coli同样易感。
)
②免疫接种:
虽血清型多,但接种疫苗仍是减少仔猪黄痢最有效的方法,菌苗有灭活、弱毒及基因工程疫苗(K88、K99)及主要O抗原和K88和多价菌毛抗原苗。
一般说,确定本地区优势血清型,自家多价灭活苗给妊娠母猪(产前3-4周)经口免疫效果较好,免疫方法:
怀孕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可各免疫一次。
③药物(抗血清)预防:
母猪临产,产后3-5天投喂抗生素,仔猪可口服抗血清或使用抗生素,一日二次,连用4-5日。
本场猪血清或高免猪血清,肌肉注射或口服1-2ml,效果较好。
④其它预防方法:
用微生态制剂,如NY-10为非病原性和一株猪源的嗜酸性乳酸杆菌混合冻干,用它喂刚出生的小猪,肠道中能繁殖处被大量NY-10菌占领,与乳酸杆菌共同组成一个正常肠道菌群,竞争性抑制排斥病原性E、coli繁殖。
仔猪白痢:
1、改善饲养管理,不病而愈,包括提早开食,补铁预防贫血,运动场面散黄泥等。
2、适当使用药物治疗,抗菌药收敛止泻助消化等,但下痢应及早投药或注射,若48h在治疗,治愈率30%以下。
中兽医疗法:
小种倒钩藤,白痢灵注射液,辣蓼注射液、十滴水、羊红膻等治愈率均在90%以上。
水肿病:
平时:
1)、注射水肿病灭活苗,保护率60%~70%。
2)、药物预防限饲(20%)和逐渐更换饲料(至少有一周过度时间)。
喂大蒜或饮水中添加泻剂(Na2SO4,MgSO4,饮水、拌料连续1个月)。
发病时:
1)、减少精料(尤其是蛋白质),增加青绿饲料或多维素
2)、抗过敏药(可的松或地噻米松)和抗生素治疗(恩诺沙星注射器),投服泻药。
3)、特异治疗—抗水肿病血清。
10.如何从根本上控制鸡群的大肠杆菌病?
(1.)预防①大肠杆菌是环境性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饮水卫生:
防止水源的污染,最好用乳头饮水器;种蛋卫生;育雏期间管理:
温度、湿度、用具的卫生;鸡群密度:
卫生消毒措施。
②药物预防:
常发期前投药。
③疫苗接种:
多价灭活苗、自家苗。
④有效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
(2)治疗: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
11如何控制猪肺疫?
根据其传播特点,首先应注意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体抵抗力的各种应激因素,其次应尽可能避免病原入侵,并对畜舍,围栏,饲槽,饮水器具进行定期消毒,同时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对该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多种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多数无交叉免疫原性,所以应选用与当地常见的血清型相同的血清型菌株制成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发生本病时,应将患病动物隔离,及早确诊,及时治疗,病死动物应及深埋或加工工业用,并严格消毒畜舍和用具。
对于同群的假定健康动物,可用高免血清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做紧急预防,隔离观察,1周后如无新病例出现,可再注射疫苗。
如无高免血清,也可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但应做好潜伏期患病动物发病的紧急抢救措施
猪肺疫的预防可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灭火苗,猪肺疫口服弱毒苗,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灭火苗,猪瘟-猪丹毒-三联疫苗,这四种灭火苗免疫期均在半年以上。
12..鸡白痢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应如何搞好种鸡场的白痢净化?
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无临床症状下迅速死亡。
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羽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
病鸡食欲减退,不愿采食。
多数出现软嗉临床症状。
同时腹泻,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常被粪便黏住,有时会影响排粪。
常发生尖锐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
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指关节肿胀呈跛行临诊症状。
成年鸡感染后常无临床症状,母鸡产卵量及与受精率降低,这种鸡只能用血清学实验才能检出。
极少数病鸡腹泻,产卵停止。
有的因卵黄膜炎引起腹膜炎,腹膜增生而成‘鱼腹’现象。
有时成年鸡可呈急性发病。
病理变化:
因鸡白痢而死的雏鸡,如急性死亡,则病理变化不明显。
病期长者在心肌、肺、肝、盲肠、大肠及肌胃肌肉中有坏死灶或结节,胆囊肿大,输尿管充满尿酸盐而扩张。
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有时还混有血液,常有腹膜炎,有出血性肺炎。
稍大的病雏,肺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
育成阶段的鸡,突出的变化是肝肿大,可达正常的2~3倍,呈暗红色至深紫色,有的略带土黄色,表面可见散在或弥漫性的小红点或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质地极脆,易破裂。
常见有内出血变化,腹腔内积有大量血水。
肝表面有较大的凝血块。
成年母鸡较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卵子变形、变色、成囊状,有腹膜炎。
有些卵白输卵管逆行而坠入腹腔,引起广泛的腹膜炎及腹腔脏器的黏连,带有心包炎。
成年公鸡的病理变化常局限于睾丸及输精管,睾丸极度萎缩,有小的脓肿,输精管管腔增大,充满稠密的均质渗出物。
防治:
预防防治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采用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不仅有预防作用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但应注意地区性抗药菌株的出现,如发现对某种药物出现抗药性时,应改用另药。
菌苗免疫,根据不少地区的经验,应用自本厂(群)或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单价灭活苗,常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在禽类防治本病仍必须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
对有病鸡群,应定期反复用凝集试验记性检疫,将阳性鸡及可疑鸡全部淘汰,使鸡群净化。
13.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防止疾病传入,净化污染群,培育健康群。
畜禽结核病一般不予治疗,而是采取加强检疫、隔离、淘汰,防止疾病传入,净化污染群等综合防疫措施。
乳牛场为例,对健康牛群,平时加强防疫、检疫和消毒措施。
防止疾病传入。
每年春秋俩季定期进行结核病检疫,主要用结核菌素实验,结合临诊等检查,发现阳性病畜及时处理,畜群则按污染群处理。
对污染牛群,反复进行多次检疫,不断出现阳性病畜,则应淘汰污染牛群的开放性病畜及生产性能不好的、利用价值不高的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病畜。
根除传染源。
病牛所产犊牛出生后只吃3-5天初乳,以后则由检疫无病的母牛供养或喂消毒乳。
犊牛应在1月龄、3-4月龄、6月龄进行三次检疫,凡检疫都呈阳性的应淘汰处理。
如果三次检疫都呈阴性反应,且无任何可疑临诊症状,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中培养。
假定健康牛群为向健康牛群过渡的畜群,应在第一年每隔三个月检疫一次,直到没有一头阳性牛出现为止。
然后在一年到一年半进行三次检疫。
如果三次检疫均为阴性反应即可成为健康群。
加强消毒工作,每年进行2-4次预防性消毒,每当畜群出现阳性病牛后,都要进行一次大消毒,常用消毒药为5%的来苏儿、10%的漂白粉、3%的福尔马林。
14.试述猪在日本乙型脑炎由蚊向人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的时间较长,血中的病毒含量较高,对乙脑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猪的饲养数量大、更新快,容易通过猪-蚊-猪等的循环,扩大病毒的传播,所以猪是本病毒的主要增值宿主和传染源。
其他温血动物虽然能感染本病毒,但随着血液中抗体的产生,病毒很快从血中消失。
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征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
21简述羊快疫、羊肠毒血症和羊炭疽的鉴别诊断要点。
羊快疫:
突然发病,病羊往往来不及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
有的病杨丽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
腹部膨胀,有疝痛临诊症状。
体温表现不一,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41.5℃左右。
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通常在数小时至1d内死亡,极少数病例可达2~3d,罕有痊愈者。
羊肠毒血症:
本病潜伏期很短,多为突然发病,很少见到临诊症状,往往在出现临诊症状后便很快死亡。
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以搐搦为特征,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死去为特征。
前者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剧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死于2~4h内。
后者病程不太急,其早期临诊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
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h内静静地死去。
搐搦型和昏迷型在临诊症状上的差别是吸收的毒素多少不一的结果。
羊炭疽:
常见于绵羊和山羊,偶尔也见于牛、马、鹿。
表现为脑卒中的经过(卒中型)。
外表完全健康的动物突然倒地,全身战栗,摇摆,昏迷,磨牙,呼吸极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流出带泡沫的暗色血液,常于数分钟内死亡。
22试述鸡新城疫的主要症状与病变。
1)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常无特征临诊症状而迅速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急性型:
病初体温升高达到43-44℃,食欲减退或废绝,有渴感,精神萎靡,不愿走动,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眼半开或全毕,状似昏睡,鸡冠及肉髯逐渐变为暗红色或暗紫色,母鸡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
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典型临诊症状:
咳嗽,呼吸困难,有粘液性鼻漏,常神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
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排出蛋清样的排泄物。
有的病鸡还出现神经临诊症状,如翅、腿麻痹等,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亡,病程2-5d。
1月龄内的小鸡病程较短,临诊症状不明显,病死率高。
3)亚急性或慢性:
初期临诊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渐见减轻,但同时出现神经临诊症状,患鸡翅、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d死亡。
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病死率较低。
个别患鸡可以康复,部分不死的病鸡遗留有特殊的神经临诊症状,表现腿、翅麻痹或头颈歪斜。
有的鸡状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刺激或抢食时,突然后仰倒地,全身抽搐就地旋转,数分钟后恢复正常。
4)含母源抗体的(或抗体在高峰时接种疫苗)雏鸡群仍可发生ND,但两率均要低,以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特别常见斜颈,有免疫力的产蛋鸡,可出现产蛋下降,无色壳蛋、畸形蛋。
病理变化: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黏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组织肿胀、出血和坏死,出血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最为明显。
嗉囊充满酸臭、稀薄液体和气体。
腺胃黏膜水肿,其乳头或乳头间有鲜明的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此为特征病理变化。
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
从小肠到盲肠和直肠黏膜均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肠黏膜上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病理变化,有的形成假膜,假膜脱落后即成溃疡。
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
泄殖腔弥漫性出血。
喉头黏膜出血。
气管出血或坏死,周围组织水肿。
肺有时可见淤血或水肿。
心冠脂肪有细小如针尖大的出血点。
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显著充血。
卵泡膜极易破裂以致卵黄流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脾、肝、肾无特殊的病理变化。
脑膜充血或出血,而脑实质无眼观变化,仅于组织学检查时可见明显的非化脓性脑炎病理变化。
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时,其病理变化不是很典型,仅见黏膜卡他性炎症、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腺胃乳头出血少见。
但剖检数量较多是,可见有腺胃乳头出血病例,直肠黏膜和盲肠扁桃体多见出血。
23今年来国内免疫鸡群中常爆发鸡新城疫,试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有关原因及诊断上的特点。
主要原因包括:
1雏鸡的母源抗体或其他年龄鸡群的残留抗体水平较高,接种后新城疫疫苗被部分中和掉,不能获得坚强免疫力2免疫后时间较长,保护力下降到临界水平,当鸡群内本身存在NDV强毒循环传播,或有强毒侵入时,仍可发生新城疫3接种疫苗剂量不足4免疫方法不当5疫苗保存不当,导致效力降;鸡群有其他疾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等等。
(1)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常无特征临诊症状而迅速死亡。
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急性型:
病初体温升高到43~44°,食欲减退或废绝,有渴感,精神萎靡,不愿走动,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眼半开或全闭,状似昏睡,鸡冠及肉髯逐渐变为暗红色或者暗紫色。
母鸡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
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典型临诊症状:
咳嗽,呼吸困难,有黏液性鼻漏,常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
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
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排出蛋清样的排泄物。
有的病鸡还出现神经临诊症状,如翅、腿麻痹等。
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亡。
病程2~5d。
1月龄内的小鸡病程较短,临诊症状不明显,病死率高。
(3)亚急性或慢性:
初期临诊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渐见减轻,但同时出现神经临诊症状,患鸡翅、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唱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d死亡。
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病死率低。
24.ND实验室诊断程序:
⒈病料的采取:
感染后1周内易分离到;生前自气管与泄殖腔用棉拭取样;死鸡则从肺、脑、脾、肾和骨髓中分离;肺中含量较高,脑中含毒时间较长,动物腐败后取骨髓。
⒉分离培养:
病毒可在鸡胚尿囊腔、鸡胚或纤维细胞(CEF)上繁殖。
⒊鉴定检查:
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用新城疫的标准阳性血清做鉴定。
⒋毒力测定,排除弱毒和中等毒力NDV,针对三项实验结果做出判断。
简易方法:
热稳定实验56℃处理15分钟后,测HA,HA下降弱毒;HA不变强毒。
⒌血清学实验
检查抗原:
荧光抗体染色法;中和实验、抗NDV单抗夹心ELISA法。
检查抗体抗体测定主要用HI,也可用中和实验、血细胞吸附抑制实验
25.马立克氏病病毒在鸡体内以几种方式存在?
它们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什么作用?
没有发育成熟的病毒:
成为不完全病毒,主要存在于肿瘤组织和白细胞中,离开活体组织和细胞易死亡.
发育成熟的病毒;完全病毒,存在于毛囊上皮细胞及脱落的皮屑中,对外界抵抗力强,对传播起主要作用。
27鸡传染病法氏囊病时,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1)严格的兽医措施,在防治本病时,首先要对环境的消毒,特别是对雏室,对环境鸡舍用具,室具进行消毒,进行彻底消毒和冲洗,然后再经2-3次消毒。
2)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种鸡群经疫苗免疫后,可产生高的抗体水平,并可将其传递给子代,如果种鸡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经两次接种IBD油佐剂灭活疫苗后,雏鸡可以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在2-3周龄内得到较好的保护,能防止雏鸡早期感染和免疫抑制。
3)雏鸡的免疫接种-本病主要依靠体液免疫提供保护,雏鸡的母源抗体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在确定弱毒疫苗免疫日龄是很重要的,可使用琼脂扩散试验测定雏鸡母源抗体消长情况。
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必要时在发病早期可注射高免血清或无病原体污染的卵黄抗体,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29.主要通过鸡蛋而传播的传染病:
鸡传染性贫血CIA、鸡淋巴白血病AL、禽包涵体肝炎IBH、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脑脊髓炎AE、鸡白痢。
30.导致鸡免疫抑制的疾病有:
马利克氏M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传染性贫血CIA、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鸡淋巴白血病AL、呼肠孤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