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047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线竖井EL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

糯扎渡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NZD/C5-2)1#、2#出线竖井EL646.05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2#出线竖井EL646.05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2#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段与主变室相接,1#出线竖井中心线位于厂横0+098.000桩号(主变纵0+115.000桩号),2#出线竖井中心线位于厂横0+098.000桩号(主变纵0+183.000桩号)。

1#、2#出线竖井EL639.81~EL645.00为渐变段,EL639.81以下段为马蹄状,1#、2#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段主要有电梯井、电缆井、GIL竖井、通风道和楼梯间,结构主要是竖井周围的井筒混凝土,中间的板、梁、柱混凝土结构和楼梯间混凝土结构,其中井筒混凝土厚0.6m,楼梯长0.9m,宽0.24m,板、梁、柱结构比较复杂,柱子尺寸为KZ0.5m×0.5m,板厚2种尺寸分别为0.15m、0.3m,梁主要有7种尺寸,分别为L0.25m×0.5m、L0.3m×0.6m、L0.3

m×0.7m、L0.35m×0.7m、L0.4m×0.8m、L0.4m×0.9m和TL0.25m×0.6m,电梯井道壁厚0.25m,衬砌后的具体尺寸见附图所示。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1。

表1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

C25

m3

1487.42

不含楼梯和梁板的混凝土

2

钢筋制安

t

168.557

不含楼梯和梁板的钢筋

3

角钢

∠80×10

kg

218.48

预埋件材料

4

钢板

-10×110×400

kg

20.72

预埋件材料

5

钢筋

φ12

kg

182.22

预埋件材料

1.2编制依据

本措施主要编制依据为相关设计图纸、相应的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1#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结构布置图(1/3~3/3)》;

2、《1#出线竖井电梯底坑钢筋图》;

3、《1#出线竖井EL646.05m底板钢筋图》;

4、《1#出线竖井电梯井道EL646.05m以下钢筋图(1/3~3/3)》;

5、《2#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结构布置图(1/3~3/3)》;

6、《2#出线竖井电梯底坑钢筋图》;

7、《2#出线竖井电梯EL646.05m钢筋图》;

8、《2#出线竖井电梯井道EL646.05m以下钢筋图(1/3~3/3)》;

9、《主变室出线竖井开挖支护图(1/2~2/2)》;

10、《1#、2#出线竖井柱钢筋图》

11、《1#、2#出线竖井井壁衬砌钢筋图(1/2~2/2)》;

12、《糯扎渡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NZD/C5-2)》;

1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14、《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15、其他相关设计图纸等。

目前,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还有楼梯钢筋图和梁板钢筋图尚未来,对启动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混凝土施工有一定制约。

2施工布置

2.1混凝土供应系统及运输道路布置

1#、2#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段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25混凝土,混凝土由C5-2标120混凝土拌和站拌制,采用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至主变室出线竖井附近。

材料及混凝土运输路线为:

C5-2标120混凝土拌和站(加工厂)→主厂房运输洞→主变交通洞→主变室出线竖井附近。

2.2施工风、水、电布置及施工联络通讯

1、施工用风:

主要为局部欠挖处理、清理仓面用风等,配置一台打气泵供风。

2、施工供水:

主要仓面清理、泵管清洗及养护用水,主要由主变室供水系统提供。

3、施工用电:

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电主要为振捣器、电焊机、仓面施工照明等施工用电,从主变室供电系统接至工作面。

4、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配置移动电话通讯。

2.3施工排水布置

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及洞室渗水,前期施工废水排至主变室排水沟,用主变室排水系统抽排到洞外;后期施工废水集至出线竖井电梯底坑内,抽排至洞外。

2.4混凝土及施工材料运输

1#、2#出线竖井混凝土用6m3混凝土搅拌车通过上述施工通道运至主变室,混凝土采取泵送入仓方式。

出线竖井混凝土浇筑所用模板、脚手架、钢筋等材料,利用8t自卸汽车运至主变室出线竖井附近。

电梯井底坑和底板直接采用人工搬运材料,随着主变室浇筑层的上升,可利用楼梯作为通道,人工直接搬运材料。

由于出线竖井太高,到一定高度后,人工搬运材料难度较大,随混凝土浇筑上升,可在靠近主变室一边设置小型卷扬机,在上部适当位置设置吊点,利用卷扬机垂直吊运材料,卷扬机位置根据出线竖井上升高度适当的调整位置,以方便材料的运输。

如果出线竖井和主变室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干扰难以协调时,再考虑在EL821.5平台出线竖井顶部设置一台卷扬机,从出线竖井把材料吊运至工作面。

起吊系统专项设计另行上报。

3施工总体程序安排

根据出线竖井合同节点工期要求及施工资源配置,先启动2#出线竖井的施工,待2#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浇筑完成后,将人员、材料及设备转入1#出线竖井,以便2#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上滑模施工与1#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人工立模施工平行作业;在2#出线竖井EL646.05m~821.5m的井筒滑模施工完成后,滑模转入1#出线竖井进行EL646.05m以上井筒滑模施工。

根据1#、2#出线竖井EL646.05以下的结构,先浇筑EL606.45m以下部分,然后逐层浇筑上升。

出线竖井内部的板梁柱结构钢筋伸入井筒混凝土里面,EL606.45m以上衬砌、电梯井壁及板梁柱在高程上统一分层浇筑,出线竖井EL646.05m以下混凝土总共分为16层,逐层往上浇筑。

楼梯间跨步及休息平台在浇筑的过程中,可根据施工情况,分段浇筑。

4混凝土施工方法

4.1混凝土分块分层

出线竖井由于板梁柱结构钢筋伸入井筒,板梁柱结构也都相接,混凝土浇筑在高程上统一分层浇筑。

根据框架混凝土的结构特点,结合设计图,出线竖井共分16层,具体分层示意图见附图01和02。

4.2模板方案

井筒平面模板采用6015、3015钢模板立模,圆弧面模板主要用3015钢模长边竖向立模,局部不足地方用木模拼缝;柱子模板主要采用组合钢模板,木模拼缝;构造柱、梁、板以及楼梯采用1.5cm胶合板,柱子尺寸为KZ0.5m×0.5m,板厚2种尺寸分别为0.15m、0.3m,梁主要有7种尺寸,分别为L0.25m×0.5m、L0.3m×0.6m、L0.3m×0.7m、L0.35m×0.7m、L0.4m×0.8m、L0.4m×0.9m和TL0.25m×0.6m;电梯井壁主要采用普通钢模,兼用木模拼缝;堵头模板主要采用组合钢模板,木模拼缝;电梯门洞采用钢模拼装,木模拼缝;预留孔洞采用木模。

4.3模板安装

模板运输至工作面后,安装前,先由测量放样控制混凝土结构面和模板边线,并焊好混凝土垫托及限位钢筋。

模板拼装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做到立模准确,支撑固定可靠,以确保混凝土体型尺寸及浇筑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模板与模板缝间采用双面胶粘结。

立柱、电梯井道壁、竖井壁模板安装,在该部位钢筋安装结束后进行,按设计线放出模板的安装线,采用等标号的混凝土垫托定位出模板边线,按分层高度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好后先安装水平背枋,水平背枋采用单根1.5″钢管,间距为50cm。

为保证浇筑过程中立柱不变形,水平背枋尽可能与施工排架或梁板承重排架采用扣件牢固连接,柱子模板设φ12对穿拉筋进行加固。

柱竖向背枋每个50cm面布置两排;竖井壁和电梯井道壁竖向背枋间距均不大于75cm,横向背枋采用两根1.5″钢管以便于布置拉筋,拉筋采用φ12钢筋,竖向间排距50cm。

板、梁模板安装,在承重排架搭设结束后,采用5cm×8cm方木在设计高程按40cm间距均匀铺设,再在其上直接铺设模板,并安装梁两侧模板,模板采用钉子与方木钉牢固,模板安装结束后再进行梁板钢筋安装。

梁两侧背枋5cm×8cm方木,间距40cm,主要采用1.5″钢管连接满堂脚手架进行加固,局部视需要增设φ12对穿拉筋进行加固。

梁板下部采用1.5″钢管满堂架作为支撑体系,满堂架按90cm×90cm×145cm(纵×横×高)搭设,脚手架纵、横向剪刀撑每隔两空布置一排,剪刀撑与水平面角度为45°~60°。

楼梯模板安装,在承重排架搭设结束后,采用5cm×8cm方木按设计斜坡按60cm间距均匀铺设,再在其上直接铺设组合钢模板,方木采用铅丝与排架绑扎牢固,组合钢模板采用铅丝与方木绑扎牢固,底模板安装结束后再进行钢筋安装,钢筋安装结束后进行侧模板安装。

侧模主要采用1.5″钢管连接满堂脚手架进行加固,局部视需要增设φ12拉筋进行加固。

楼梯板下部采用1.5″钢管满堂架作为支撑体系,板下满堂架按90cm×90cm×145cm(纵×横×高)搭设,纵、横向剪刀撑每隔两空布置一排,剪刀撑与水平面角度为45°~60°。

脚手架搭设在已浇混凝土面上,脚手架底座安放保护块(木板厚3cm),立杆放置于保护块上。

脚手架搭设好后,在需要施工的适当位置铺满竹跳板,并把竹跳板用钢丝绑在脚手架上面,用作简易施工平台。

脚手架搭设时应注意:

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本措施用外径为48mm的1.5寸钢管。

满堂架搭设完毕,从排架顶层适当位置搭设简易钢管楼梯,步距30cm。

混凝土浇筑前,需对脚手架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4基岩面及施工缝处理

基岩面在浇混凝土前确认没有欠挖后,人工清除浮渣,高压水冲洗基岩面直至基岩面干净为止。

施工缝采用人工凿毛并清除缝面上的杂物、松散料及污染体,洁净水冲洗干净。

出线竖井与主变室相接的面有一垂直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在拆模后及时人工凿毛并冲洗干净,清除缝面上所有浮浆,松散料及污染体,用洁净水冲洗干净。

4.5测量放线

基岩面处理合格后,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检查规格,将建筑物体型的控制点线放在明显地方,并在方便度量的地方标注高程点,确定钢筋绑扎和立模边线,并作好标记,焊接架立筋。

对测量放线中发现混凝土浇筑基岩面局部的欠挖,采用风镐进行岩面处理,直至合格。

4.6钢筋制作及安装

1、钢筋加工

钢筋由专业技术人员出据下料单,钢筋工按下料单上的种类、直径、单根长度、根数在钢筋加工厂下料、加工成型、编号标识并分类堆放。

其制作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调直和除锈应符合:

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污渍、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b、弯曲的钢筋应矫直后才允许使用,其矫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2)钢筋成型应预先放样,成型后的钢筋必须完全与放样吻合,若不吻合,必须调整,直到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3)钢筋的弯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加工好的钢筋,应挂牌标识。

(4)施工人员按施工部位到钢筋加工厂领取已加工好的并经过检查的钢筋,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按编号标识分类堆放。

2、钢筋安装

出线竖井底板和电梯底坑的钢筋采用8t载重汽车由加工厂运至主变室靠近出线竖井的适当位置,再由人工搬运至工作面安装。

出线竖井板梁柱和井筒的钢筋也用8t载重汽车运输至主变室靠近出线竖井的适当位置,能用人工搬运至工作面的高程采用人工搬运,不能采用人工搬运的高程在靠近主变室一边设置一小型卷扬机,把材料吊运至工作面高程,人工搬运安装;若出线竖井混凝土浇筑与主变室混凝土浇筑干扰较大,则考虑在EL821.5m平台出线竖井出口处设置一卷扬机,从上面吊运至工作面。

梁板钢筋在梁板底板模板安装结束后直接在模板上按设计间排距安装,立柱及井筒钢筋在下层预留钢筋头基础上按设计间排距垂直安装,过程采用与混凝土等标号的混凝土垫块垫出保护层。

钢筋的连接采用绑扎、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