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9861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染整习题及答案.docx

染整习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答案(印花部分)

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15分)

1、防印印花:

只在印花机上完成防染或拔染及其染地的整个加工

2、印花粘度指数:

为衡量色浆的流变性所规定的参数指标,它定义为同一流体在剪切速率相差10倍时所具有的粘度之比。

3、拉活同印工艺:

指快磺素和活性染料同印工艺

4、烂花印花:

由两种不同性质纤维组成的织物,其中一种纤维不耐某种化学药品,用这种化学药品调浆印花,经过一定处理,把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成分烂掉,而保留另一种纤维,形成烂花织物。

5、转移印花:

指染料或颜料印刷在纸上或薄膜上,再将纸印花面与织物重合,加热加压,使染料或颜料转移到织物上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筛网印花机可以分为圆网印花机和平网印花机。

2、乳化糊是由火油和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乳化剂,在高速搅拌下所制成的分散体系。

3、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印花可以分为色基印花发法和色盐印花法两种方法。

4、还原染料直接印花主要方法有隐色体印花法和悬浮体印花法。

5、目前,转移印花主要用于合纤织物的印花。

6、不适宜印制针织物的印花设备是滚筒印花机。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目前应用最广的印花机属于(B)

A平网印花机B圆网印花机

C滚筒印花机D转移印花机

2.一般圆网的金属材质是(C)

A铜B铁C镍D铬

3.感光制网过程中,花纹处感光胶的变化是下列哪种情况?

(C)

A从可溶变为不可溶B从不可溶变为可溶

C一直可溶D一直不可溶

4.下列哪种糊料最适宜于还原染料印花(A)

A印染胶B淀粉糊

C海藻酸钠D龙胶

5.下列不属于花筒雕刻方法的是(B)

A照相雕刻法B车磨雕刻法

C钢芯雕刻法D缩小雕刻法

6.根据流体的性质,印花上所用的原糊属于下列哪种类型(D)

A塑流型流体和假塑流型流体B塑流型流体和胀流型流体

C胀流型流体和粘塑流形流体D假塑流型流体和粘塑流形流体

7.下列不属于涂料印花优点的是(B)

A色谱广B摩擦牢度好

C废水排放少D对纤维无选择性

8.下面所列举的染料直接印花,不需要蒸化工序的是哪类染料(D)

A还原染料B活性染料

C涂料D冰染料

9.下列不属于还原染料直接印花常用还原剂的是(C)

AH/SBR/CCO/WDTD

10.下面所列的特种印花不属于涂料印花的是(B)

A金粉印花B烂花印花

C钻石印花D夜光印花

四、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后分析原因。

每题5分,共20分。

1.冰染料色基直接印花,花色的深浅是由色酚来定的。

这句话是错误的

冰染料色基直接印花,如果印浅色花和小型花时,花色的深浅是由色基来定的。

如果印深浓色和满地大花时,花色的深浅是由色酚来定的

2.冰涂共同印花时,为防止传色,可在冰染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

这句话是错误的。

冰涂共同印花时,为防止传色,应该在涂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

3.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拔染印花染地色时,不宜进行皂煮。

这句话是正确的。

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拔染印花染地色时,不宜进行皂煮,以免染料在纤维内重结晶,增加拔染难度。

4.活性防活性印花,地色是K型活性染料,防染染料是X型活性染料

这句话是错误的。

活性防活性印花,地色是KN型活性染料,防染染料是K型活性染料

5.活性染料与涂料可以进行防染印花

这句话是正确的。

活性染料与涂料可以进行防染印花,采用酸作防染剂,因为涂料可在偏酸条件下固色。

五、综合题

1.简述原糊在印花中所起得作用(6分)

答:

(1)作为印花色浆的增稠剂

(2)起色浆组分的分散介质、稀释剂作用

(3)起粘着剂作用

(4)起染料和助剂的传递剂的作用

(5)作为汽蒸时的吸湿剂

(6)作为抗泳移作用的匀染剂

2.列举涂料直接印花工艺(工艺流程、条件、处方组成)(6分)

印花处方组成:

涂料粘合剂乳化糊尿素交联剂

工艺流程、条件

漂白布印花汽蒸(102~104℃,5min)定幅、成品

3.举例说明活性染料直接印花色浆中各助剂的作用(8分)

一相法印花工艺处方:

染料尿素防染盐S海藻酸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尿素作用:

助溶剂,帮助染料溶解;吸湿剂,使纤维膨化,利于染料渗透

碱剂:

固色剂,提高碱性环境

防染盐S:

一种弱氧化剂,用来抵消汽蒸时还原性气体对染料的影响。

4.分析冰—涂工艺的可行性并写出工艺流程(5分)

可行性

(1)相互弥补色谱

(2)色浆电荷性相似(3)色浆PH值相仿

工艺流程:

色酚打底印花汽蒸碱洗水皂洗烘干。

5.现有一块纯棉印花坯布需加工成大面积色地白布,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印花方法,并说明各印花方法的印花工艺。

(10分)

答案要点:

加工大面积色地白布可采用拔染和防染印花

拔染印花:

可采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地色,用雕白粉作拔染剂进行拔白印花

防染印花:

可采用活性染料染地色,用柠檬酸作防染剂进行防白印花。

模拟试题二答案(印花部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印花原糊:

是指在色浆中能起增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分散在水中,制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稠厚的胶体溶液。

这种溶液称为印花原糊。

2、拔染印花:

是在织物上先染色后印花的方法。

印花色浆中含有破坏地色染料的化学药剂,经后处理,印上色浆处的地色被破坏,成白色的,称拔白;在含有拔染剂的色浆中加入不被破坏的染料,印花同时在花型处着色的,称为色拔。

3、涂料印花:

借助粘合剂在织物上形成坚牢、透明、耐磨的树脂薄膜,将涂料机械地固着在织物上的印花方法。

4、触变性:

在外力的作用下原糊的粘度变小,而外力去除后,粘度逐渐变大的原糊,其粘度的可逆变化叫做原糊的触变性。

5、感光法制版:

利用照相原理,光线照射在已涂感光胶的网面上,使花型部分光线被阻,而非花型部位感光胶被感光,发生光化作用,感光胶堵塞网眼,经加固制版完成。

二、选择题(20分)

1、最适合二相法印花的活性染料是(B)

A.K型B.KN型C.X型

2、一般乳化糊均属于(B)的糊料。

A.水分散相B.油/水相C.水/油相

3、不溶性偶氮染料与活性染料共同印花时,不溶性偶氮染料色浆中的抗碱剂通常用(B)

A.醋酸B.柠檬酸C.硫酸

4、K型活性染料地色防染KN型活性染料印花时,常用的防染剂是(B)。

A.醋酸B.亚硫酸钠C.防染盐SD.柠檬酸

5、涤棉织物烂花印花选用的酸通常是(C)。

A.盐酸B.醋酸C.硫酸

6、印花中可不受纤维限制的工艺是(C)。

A.活性染料B.分散染料C.涂料D.直接染料

7、特殊情况时可以对花样进行校正,对图案进行全面缩小和放大,但必须在(B)以下。

A.15%B.10%C.20%

8、适合印花的原糊,其流体的流动属于(A)。

A.假塑性流动B.牛顿型流体动C.胀流型流动

9、白地小花不溶性偶氮染料印花时,色基的实际用量(B)色酚理论用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

10、印花时需要印花衬布的印花设备是(C)

A.平网印花机B.圆网印花机C.滚筒印花机

三、辨析题(先回答对错,再阐述理由。

20分)

1、分散染料印花常采用合成增稠剂作为原糊。

错。

由于涤纶是疏水性纤维,表面光滑,印制花纹不易均匀。

因此选用的原糊应

有良好的粘着性,印制的花纹要得色均匀,轮廓清晰,实际工艺中常用混合原糊,

如小麦淀粉与海藻酸钠混合原糊。

2、活性防活性印花工艺均采用K型活性染料。

错。

亚硫酸钠能与KN型活性染料作用,生成亚硫酸钠乙烯砜,试染料失去活性,而K型活性染料对亚硫酸钠比较稳定,可以进行活性染料防活性染料。

3、共同印花与同浆印花是相同的印花工艺。

错。

二者均属于综合印花的范畴,但工艺不相同。

共同印花指用不同类别的染料分别印制在同一织物上印花工艺;同浆印花指将不同类别的染料置于同一色浆内印制在织物上的印花工艺。

4、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主要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中、深色印花,对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无特殊要求。

错。

涤棉混纺织物的中、深色采用的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沾色,印花之前必须对染料进行选择。

(1分)

(1)活性染料必须选择色泽鲜艳、牢度好、固色快、稳定性好、易洗性好、对涤纶沾色少,在弱碱条件下固色的品种;(2分)

(2)分散染料应选择在弱碱性条件下固色好、染料的升华牢度高、色泽鲜艳、具有一定抗碱性和耐还原性及对棉纤维沾色少的分散染料。

(2分)

五、综合题(45分)

1、试回答印花对原糊有哪些要求?

(8分)(每小点1分)

答:

(1)是染料和助剂的良好溶剂和分散介质;

(2)有较高的成糊率;

(3)有良好的水溶性;(4)有良好的流变性;

(5)有良好的吸湿性;(6)有较高的给色量;

(7)制成色浆后要有一定的压透性和成膜性;(8)制成色浆后要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2、涤纶织物用分散染料印花,烘干后可采用哪几种方法进行固色?

并回答各种方法的特点。

(8分)

答:

(1)高温高压法,不易产生升华沾色,固着率高;(2分)

(2)热溶法,手感较硬,对染料的升华牢度要求较高,不适宜弹性及针织物;(3分)

(3)常压高温法,选用的染料较热溶法多,采用过热蒸汽,有利于纤维膨化,但蒸化时间长(3分)

3、刀线是圆网印花的常见疵病,试回答该疵病的外观形态并提出防止的措施。

(8分)

答:

疵病的外观形态:

由于刮刀上有缺口或粘附有固体杂质,史印花织物出现经向深浅线条的疵病,称为刀线。

(4分)

防止措施:

(1)选择耐磨、耐弯曲的刮刀;

(2)合理控制刮刀角度和压力,尽量减小刮刀和筛网间的摩擦力;

(3)保证圆网内壁光洁,避免刀口局部受损;

(4)合理选择原糊,严格调制工艺,使糊料充分膨化,并过滤色浆,避免色浆中有固体杂质。

(每小题1分)

4、试制定下列印花工艺流程并写出主要工艺参数:

(6分)

⑴纯棉织物活性染料二相法印花:

白布印花→烘干→轧碱→汽蒸(120-130℃,30s)→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2)涤棉织物分散活性同浆印花:

白布印花→烘干→热溶(180-190℃,2-3min)→汽蒸(102-105℃,5-8min)→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⑶酸性染料印蚕丝织物:

白布印花→烘干→圆筒蒸化(100-102℃,30-40min)→水洗→固色→退浆→脱水→烘干。

5、现有一客户需加工纯棉印花布,花型为白地红色圆点,花回尺寸为32×32cm。

试:

(1)设计印花方法;

(2)确定印花设备;(3)阐述理由;(4)制定印花工艺流程;(5)印花处方。

(每小题5分,共15分)

(1)直接印花

(2)圆网印花机

(3)因为是白地印花,可以用涂料直接印花,花回尺寸为圆网镍网的64cm整倍数。

(4)印花→烘干→汽蒸(102-104℃,4-5min)→拉幅→成品。

(5)印花处方:

涂料0.1-10kg

东风牌粘合剂25-35kg

交联剂FH2.5-3g

尿素5Kg

乳化糊A

合成/100kg

 

模拟试题一答案(整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15分)

1.PP整理:

耐久压烫整理。

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免烫整理,大多数用于成衣整理,特别在缝合部位,它要求成衣平整、挺括、不起皱,同时保持经久耐洗的折痕,和优良的洗可穿性能。

2.M2D树脂:

甲醚化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

3.电光整理:

使织物通过表面刻有密集细平行斜线的加热辊与软辊组成的轧点,经轧压后,织物表面形成与主要纱线捻向一致的平行斜纹,对光线呈规则地反射,使织物表面获得丝绸般的光泽

4.卫生整理:

在不使纺织品原有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提高其抗微生物的能力,杜绝病菌传播媒介和损伤纤维的途径,最终使纺织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效的卫生状态

5.涂层整理:

涂层整理是在织物表面均匀地涂一层或多层能成膜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赋予织物产生不同的外观和功能的一种表面整理技术。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增重整理的目的是弥补失重,提高其悬垂性。

2.常见的拉幅机有针板拉幅机和布铗拉幅机,拉幅设备一般有给湿、拉幅

和烘干等部分组成。

3.起毛设备有钢丝起毛机、刺果起毛机两种。

4.从弹性材料上看,机械预缩整理机可分为橡胶毯和呢毯两大类。

5.织物手感整理包括柔软整理、硬挺整理等整理。

6.抗静电整理的机理是提高纤维的吸湿性,改善导电性能,减少静电现象。

7.抗紫外线整理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达到防紫外线的效果。

8.目前,防皱原理有沉积和交联两种理论。

9.涤/棉混纺织物的耐久压烫整理有预焙烘法和延迟焙烘法两种方法。

10.蒸呢和煮呢加工都是对羊毛的一次定形作用。

三、选择题:

(每题1.5分,共15分)

1.合纤的易去污整理实质上是提高纤维的(A)

A亲水性B亲油性C防霉性

2.进行轧光整理,织物含潮率越高,成品的光泽、手感如何变化(C)

A光泽越弱手感越软

B光泽越强手感越软

C光泽越强手感越硬

D光泽越弱手感越硬

3.目前,所用的拒油整理剂都含有下列哪种化学元素(B)

A氯B氟C磷

4.下列不属于羊毛湿整理的是(B)

A煮呢B蒸呢C缩呢

5.下列整理剂属于无甲醛整理剂类的是(B)

A2DBBHESC6MD

6.一般精纺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C)

A洗呢B蒸呢C压呢

7.LOI值越高,代表织物的燃烧性能是(B)

A越易燃烧

B越难燃烧

C无法判断

8.棉织物的生物酶抛光整理是利用了下列哪种类型的酶(C)

A蛋白质酶

B果胶酶

C纤维素酶

9.仿麂皮整理加工中的碱减量、开纤作用是(C)

A防止织物产生褶皱

B使织物表面起毛

C将复合纤维分离,使之成超细纤维

10.目前,常应用下列哪种物质进行羊毛防毡缩整理(B)

ADCCABDC-5700CPU

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分析原因,每题3分,共15分)

1.棉织物发生缩水的主要原因是内应力作用。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

棉织物发生缩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纤维溶胀的异向性引起织物织缩的增大。

2.树脂防皱整理中,干态交联后,织物的干防皱性能要好于湿防皱性能。

答:

这句话是正确的。

干态交联时,纤维处于干燥状态,交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而在纤维结晶区边缘缺少交联,但有大量氢键存在,表现出干防皱性能好。

当整理后的织物润湿时,水分子可以到达纤维结晶区边缘,破坏并拆散纤维素大分子间的氢键,而该区域又缺少共价交联,因而干态交联后的织物干防皱性能较好而湿防皱性能差些。

3.织物经过拒油整理后,一定具有拒水的功能。

答:

这句话是正确的。

拒水、拒油整理就是通过处理使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下降。

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一定要小于水或油的表面张力,才能够拒水或拒油。

而油的表面张力要小于水的表面张力,所以经过整理后,织物如果能够拒油,说明它的临界表面张力要小于油的表面张力,更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它一定能够拒水。

4.织物经过阻燃整理后就不会燃烧了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

织物经过阻燃整理后不是不会燃烧,而是不易燃烧,离开火焰后能立即自动熄灭

5.纤维素纤维经过树脂防皱整理后,其强度会下降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

棉织物其强度下降,而粘胶织物强度反而上升

四、问答题(共35分)

1.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1)使纺织品规格化

(2)改善纺织品手感

(3)改变纺织品外观(4)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功能

2.简述机械预缩的原理?

(5分)

答:

机械预缩就是利用机械和物理方法使原来存在的潜在收缩,在成品前就让它预先缩回,从而解决或改善了织物的经向缩水问题。

常用的预缩机是利用一种可压缩的弹性物体,由于这种弹性物质具有很强的伸缩特性,塑性织物紧压在该弹性物体表面上,也就随之产生拉长或缩短。

如果在湿热条件下将织物紧压贴在弹性材料表面上,保证两者无相对运动(如滑动、起皱),则在运行时随弹性材料表面伸缩状态的改变,必然使织物受到相应的拉伸和压缩,使织物纱线(特别是经纱)有回缩的机会,回复了纱线的平衡交织状态,达到减小缩水率的目的。

3.简述煮呢原理(4分)

答:

煮呢是利用湿、热和张力的作用,减弱和拆散羊毛纤维肽链间的交键,如二硫键、氢键和盐式键等,以消除内应力,同时使肽链取向伸直而在新的位置上建立新的稳定的交键,提高羊毛纤维的形状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收缩性。

4.羊毛发生毡缩的原因及防毡缩途径?

(8分)

答:

毡缩的原因:

羊毛纤维鳞片层所具有的定向摩擦效应。

防毡缩途径:

有“减法”防毡缩整理和“加法”防毡缩整理。

“减法”防毡缩整理就是用化学试剂适当损伤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减小定向摩擦效应。

“加法”防毡缩整理就是用树脂沉积物填塞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的间隙,使其在鳞片表面形成薄膜,或采用交联剂在羊毛大分子间进行交联,以限制羊毛纤维的相对移动。

5.织物经树脂整理后,其吸湿性的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分)

答:

吸湿性下降

变化原因:

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上存在较多的羟基,具有较强的吸湿性,经过防皱整理后,交联剂与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进行了交联反应,封闭了一部分的羟基,降低了织物的吸湿性能。

同时,交联的存在使纤维的膨化受到限制,因此吸湿性能下降。

6.树脂整理后织物上甲醛的来源有哪些?

你认为如何降低甲醛的含量(10分)

答:

甲醛来源:

(1)树脂初缩体中的游离甲醛

(2)整理剂羟甲基的分解释放(3)整理剂和纤维素之间交联键的水解

降低甲醛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整理剂,如醚化2D树脂

(2)在工作液或皂洗液中加入甲醛捕捉剂

(3)选用协同催化剂,改变与整理剂的比例

(4)适当提高焙烘温度使整理剂与纤维素充分交联。

(5)加强防皱整理织物的后处理以驱除织物上的游离甲醛。

 

模拟试题二答案(整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15分)

1.轧纹整理:

利用织物在湿热状态下的可塑性,使用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其表面产生凹凸花纹效应和局部光泽效果

2.6MD树脂:

由甲醚化的多羟基三聚氰胺与二羟甲基乙烯脲树脂以1:

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整理剂

3.协同催化剂:

为了提高催化效率,缩短交联所需的时间,降低交联所需温度,把几个品种的催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称为协同催化剂。

4.氯损:

N-羟甲基酰胺整理剂整理过的织物会吸附氯,吸氯后的织物在高温熨烫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现象称为氯损。

5.吸湿快干整理:

吸湿快干整理就是用亲水性聚合物对疏水性纤维进行的整理加工,赋予疏水性纤维亲水性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机械柔软整理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物理机械作用对织物进行多次揉搓。

2.硬挺整理中,浆料一般可分为天然、改性和合成浆料三大类。

3.轧压整理包括轧光、电光和轧纹三类。

4.毛织物整理可分为干整理、湿整理和特种整理。

5.羊毛的丝光加工就是对羊毛进行表面平滑加工,提高光泽。

6.合纤的易去污整理实质上是提高纤维的吸湿性。

7.棉针织物的三超喂防缩整理包括超喂湿拉幅、超喂烘干和超喂轧光。

8.干态交联时,一般预烘温度控制在80~90℃,焙烘温度控制140~160℃。

9.涂层按其涂布方法分类,有直接涂层、热熔涂层、粘合涂层

和转移涂层四种方式。

三、选择题:

(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属于化学整理方法的是(B)

A拉幅整理B树脂整理C轧光整理

2.根据棉织物的缩水原因,判断经纱密度比纬纱密度大的织物,(A)

哪个缩水率更大

A经向缩水率大

B纬向缩水率大

C一样大

3.下列三类轧光机,能产生强烈光泽的是(B)

A普通轧光机

B摩擦轧光机

C叠层轧光机

4.下列不属于羊毛干整理的是(C)

A压呢B蒸呢C缩呢

5.下列整理剂不属于无甲醛整理剂类的是(A)

A2DBBHESCBTCA

6.一般粗纺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B)

A缩呢B蒸呢C压呢

7.目前树脂整理中应用最广的一类催化剂是(C)

A酸类催化剂

B铵盐催化剂

C金属盐类催化剂

8.目前常用的增重整理方法是:

(A)

A单宁增重B丝素溶液增重C锡增重

9.对涤/棉混纺的阻燃与纯涤、纯棉相比,其阻燃性能是(A)

A比纯棉、纯涤阻燃困难

B比纯棉、纯涤阻燃简单

C与纯棉、纯涤阻燃一样

10.下列哪种是目前常用的抗菌防臭整理剂(B)

ADCCABDC-5700C2D

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分析原因,每题3分,共15分)

1.凡是能拒油的织物一定能拒水。

答:

这句话是正确的。

拒水、拒油整理就是通过处理使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下降。

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

一定要小

于水或油的表面张力,才能够拒水或拒油。

而油的表面张力要小于水的表面张力,

所以经过整理后,织物如果能够拒油,说明它的临界表面张力要小于油的表面张

力,更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它一定能够拒水。

2.机械柔软整理是暂时性整理,化学柔软整理是耐久性整理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

机械柔软整理属于非耐久性整理,但有的化学柔软整理属于非耐久性整理

比例如用非反应性的柔软剂整理织物,就属于非耐久性整理。

3.拒水整理与防水整理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使水不能透过织物的整理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

拒水整理后织物透气不透水,防水整理即不透水也不透气

4.树脂防皱整理中,湿态交联后,织物的湿防皱性能要好于干防皱性能。

答:

这句话是正确的

当织物湿态时,交联发生在结晶区边缘,无定形区有大量水充斥,所以湿防皱性能好,当织物干态时,存在于无定形区的水分消失,而无定形缺乏交联,干防皱性能差

5.纤维素纤维经过树脂防皱整理后,其强度会提高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

棉织物其强度是下降的,而粘胶织物强度是提高的

四、问答题(共35分)

1.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1)使纺织品规格化

(2)改善纺织品手感(3)赋予纺织品某种功能(4)改变纺织品外观

2.何为快速树脂整理?

它具有哪些优点?

选用何种整理剂和催化剂?

(9分)

答:

快速树脂整理就是把原来的浸轧、预烘、热风拉幅、焙烘、平洗、烘干、拉幅六个工序缩短成浸轧、预烘高温拉幅焙烘三个工序,达到了高效、快速的目的。

优点: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整理剂:

2D或醚化2D或2D和DMEU混合树脂。

催化剂:

以氯化镁为主的协同催化剂,如:

氯化镁、柠檬酸和酒石酸混合催化剂。

3.织物产生折皱的原因及防皱原理?

(12分)

答:

折皱原因:

当纤维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内部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间的交联键发生相应的变形或断裂,进而发生纤维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的伸展。

在纤维的晶区,纤维素大分子链之间比较平行、靠拢,大分子间存在强的氢键作用和分子间引力,因而只能发生较小程度形变,可以认为纤维的晶区是防皱的。

而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内,大分子链本身不是十分挺直,相互间排列较松,大分子或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