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9577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B.用粮食为原料酿酒

C.石蜡熔化D.用研杵研碎胆矾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3.“高钙牛奶”中的“钙”应理解为

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5.【最新】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镆是其中之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镆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5D.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6.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化学式As2O3)。

其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是

A.﹢2B.-3C.﹢3D.﹢5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

产生大量白雾B.硫: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

发出耀眼白光D.细铁丝: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

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

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

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

9.氯气是一种有毒性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ClOB.H2C.HClD.NaCl

10.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11.下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两种氧化物,生成物中有单质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12.我国科学家屠哟哟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28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

1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

2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点火会燃烧

14.从右图所示的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微粒①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微粒②表示原子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D.它们所属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15.由木炭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0g中,经测定含有二氧化碳44g。

则该混合气体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A.2:

1B.3:

4C.9:

16D.14:

11

二、填空题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

(2)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A作为发生装置则需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7.写出下列符号:

(1)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

(3)+3价铁元素的氧化物______;(4)氢氧化钙_______。

18.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

(3)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

(4)13号元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原子核内除有13个质子外还有_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微粒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B.CO和N2C.SO2和CO2D.PO43-和SO42-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集气瓶中未预先加少量水,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2)图2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3)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方法如图3所示,点燃氢气时,_____________表明气体不纯。

20.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下列A、B、C三个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选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解释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_____。

(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4

8

反应后质量/g

16.9

0

13.6

X

表中X=______,该反应中D物质可能起了_________作用。

容器内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三、流程题

21.小菲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最终所得的自来水属于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

(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尖嘴没有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d.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3)生成水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多种,请写出一个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4)小菲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__;

②该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2.某小组对H2O2溶液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

该小组采用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H2O2溶液浓度均为10%20mL,在C框中连接导管和量筒,并测量收集到50mL水时的某项数据,经计算后的数据如下表:

催化剂种类

气体产生速率(mL/s)

二氧化锰

3.5

氧化铜

4.5

活性炭

5.8

(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住A装置右侧导气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若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2)C框内选用C1或C2装置,对该探究实验结论有无影响______。

(3)从实验数据可知:

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5)当量筒中收集到50mL水时,双氧水分解出的氧气体积______50mL(填“大于”、“等于”、“小于”)。

(探究二):

探究H2O2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如图: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MnO2均为0.5g,在恒压漏斗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各20mL分别进行实验。

并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温度与时间关系图。

如下图所示。

再将该装置的三颈瓶浸入水浴池中(该池可使瓶内的溶液温度恒定在20℃),用上述实验中相同量的各物质重复上述实验,用气压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

如下图所示。

(6)实验中,恒压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7)由图1知道:

H2O2溶液分解时会_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8)由图2知道:

H2O2溶液浓度越高,其分解反应速率越______(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为例,20S后三颈瓶内气压约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9)影响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除了催化剂的种类、H2O2溶液浓度外,还可能有的因素如:

__________(请写出一种)。

参考答案

1.B

【分析】

化学变化必须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只没有新物质产生。

【详解】

A、只是物质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

A错误;

B、用粮食为原料酿酒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其它酒精等,是化学变化。

正确;

C、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物质状态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错误;

D、胆矾由固态变成液态,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产生新物质,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3.D

【详解】

“高钙奶粉”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4.A

【解析】A、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时,先使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避免药品粘在试管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应伸入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操作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睛: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时,顺口溜为:

“一横二送三竖直”。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即:

一贴:

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

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

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下端尖嘴部分要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5.D

【解析】

A、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镆,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故B正确;C、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其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核外电子数为115,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D。

6.C

【解析】氧元素显-2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

+(-2)x3=0,则砷元素As的化合价是+3价。

故选C。

7.A

【解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故选A。

8.B

【详解】

A、蜡烛燃烧时,温度升高,蜡烛会熔化,在顶端会形成一个装满了液态石蜡的凹槽,正确;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入的可燃物是蜡的蒸气,而不是水蒸气,错误;C、蜡烛燃烧时,液态的蜡要气化,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端汽化并燃烧,正确;D、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拿住火柴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正确。

故选B。

【点睛】

9.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Cl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Cl原子,1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Cl原子,所以的化学式为NaCl。

故选D。

【点睛】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10.A

【解析】A、

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A不可行;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B可行;C、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而水不能,可以鉴别,C可行;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装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氧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而空气瓶中,无变化,可以鉴别,D可行。

故选:

A。

点睛: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

11.C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以知道,反应物是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

,反应的方程式是:

;由方程式可以知道:

A、反应物是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生成物中的

,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B、根据方程式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是1:

1,故B正确;C、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成+4,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成0,故C错误;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以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故D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

A、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A正确;

B、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以知道、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由此可见,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

D、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表述不正确,应该说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D错误。

故选A。

13.B

【解析】A、纯净的水导电能力很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故A,正确;B、电解水时和电源正、负极相连的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而不是质量比,故B错误;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电解水实验生成气体口诀“正氧助燃负氢然,氧一氢二”,即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能燃烧,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

2。

14.D

【解析】

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知道①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A正确;B、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知道①②核外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故C正确;D、因为①是阳离子,根据其质子数可以判断应属于第三周期,②属于第二正确周期,因此不属于同一周期,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在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15.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00g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44g=56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氧元素的质量为:

56g-24g=32g;同理,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2g,所以100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g+12g):

(32g+32g)=9:

16。

故选C。

16.铁架台水槽略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开始时冒出的气泡主要是空气(或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 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写出化学方程式以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是铁架台;②是水槽;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如果用A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出现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方可开始收集。

17.4CO22HFe2O3Ca(OH)2

【解析】

(1)分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分子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二氧化碳分子写为:

4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写为:

2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3价铁元素的氧化物为:

;(4)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所以氢氧化钙化学式为:

18.

得到S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4个中子(缺个数、中子之一,不得分)BD(漏1个,不得分)

【详解】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如果最外层电子束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就相似,所以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微粒结构和性质。

(1)硫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为16,所以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符号为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可知,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3)9号元素是氟元素,17号元素是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所以化学性质相似;(4)3号元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原子核内除有13个质子外还有14个中子;(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微粒结构和性质,因此所给各组中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BD。

19.3Fe+2O2

Fe3O4集气瓶炸裂4P+5O2

2P2O5装置气密性不好(合理答案均可)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解析】

试题分析:

(1)铁丝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使得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呈现熔融状态,如果没有水或细沙的吸热或隔热,很容易将瓶底炸裂。

(2)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1/5,说明瓶内气体减少没达到1/5,要么氧气没有消耗掉,要么氧气消耗掉后又有外来气体进入。

故答案可以是气密性不好,也可以是红磷用量太少,没把氧气耗尽等。

(3)混有氧气的氢气点燃时,同一时间内会有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同时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从试管口冲出时会激荡管口的空气而发出尖锐的声音,所以,如果听到尖锐爆鸣声,我们可作出判断,氢气不纯,其中混有较多量的氧气。

考点:

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

20.B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没有密封(或:

有二氧化碳逸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8催化(剂)分解反应

【解析】

(1)分析三个实验可以知道,反应A、C中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B是在敞口的容器中反应且生成了气体,可以判断B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的过程中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而得到新的分子,所以该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3)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A、C的质量增加了,所以A、C为生成物,而反应前后B物质的质量减少了,所以B为反应物,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C增加的质量总和刚好等于B物质减少的质量,所以反应物为B,而生成物为A和C,D的质量不变,所以X=8,D可能是催化剂,器催化作用;化学反应为:

B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点睛: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的消耗或生成,应该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21.明矾过滤混合物acNa2CO3+2HCl=2NaCl+CO2↑+H2O石英砂过滤和吸附(未答吸附不给分)

【解析】

根据净化水的步骤是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结合上图流程所得的水可能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仍然不是纯水;操作①是把固液分开,故此过程为过滤,经过过滤后溶液仍呈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生成水的反应类型,除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根据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的原理,又根据碳酸不稳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如上图简易净水器中还可填充石英砂,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的作用。

(1)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为了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必须用过滤的方法;

(2)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是过滤时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滤液浑浊;(3)生成水的反应类型,除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根据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的原理,又根据碳酸不稳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

;(4)以上自制简易净水器中B处放置的材料最好是是石英砂,经过过滤得到的水还含有有色或有异味的物质,要经过活性炭吸附才能除去。

22.一段时间后,漏斗中的水不滴下(或漏斗下管口有水柱)无活性炭>CuO>MnO2收集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小于使恒压漏斗与三颈瓶内气压相等,便于H2O2溶液自行下滴放出快20S反应结束,放热停止,但随着装置散热,温度会下降,使得三颈瓶内气压开始缓慢减小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颗粒大小或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写溶液的压强不得分)

【解析】

(1)探究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实验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气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若水不滴下(或漏斗下管口有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反应产生的气体把B中的水压入量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