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9552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9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docx

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

 

北京市第十水厂A厂项目

土方、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2013年5月21日

 

北京市第十水厂A厂项目

土方、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设计: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2013年5月21日

 

附件:

1、施工平面布置图

2、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3、基坑支护剖面图

1、编制依据

1.1现行相关规范、规程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工程建设监理规程

GB50319-2000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GBJ50497-2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50086-2001

工程测量规程

GB50026-200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GB50739-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行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96:

9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及其条文说明

JGJ18-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2主要标准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

地方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11-501-2009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京建施(2003)1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

京建施(2003)2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京建施(2003)3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标准

京建施(2003)4号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1.3主要法规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法规文件汇编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97年主席令第91号

4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京建质[2000]578号

5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72号令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及有关文件

序号

名称

备注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提供的《北京市第十水厂A厂项目净配水厂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份

2

相关图纸

1套

3

工程量清单

1套

2、工程概况及自然条件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京市第十水厂A厂工程,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长营乡,建设单位北京安菱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2036平方米,建筑面积39322平方米;包括:

格栅间、配水井及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池、机械加速澄清池、澄清池连通渠、砂滤池、滤池设备间、主臭氧接触池、炭吸附滤池、清水池、配水泵房、吸水井、配水泵房变配电室、臭氧制备间及变配电室、污泥处理车间、加药间、导试水厂、液氧储备装置、热泵机房及变配电室、机修间、电修间、仓库、车库、料棚、综合管理楼、传达室1及出水阀室、传达室2、室外园林绿化景观共26个单体类型。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内人工堆积的填土层,堆填时间较短,水平和垂直分布变化相对较大,土质较松散且硬软不均匀,结构性差;新近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局部轻微液化,上述地层为相对不良工程地质层。

新近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土体承载能力稍好,强度相对较高,层位相对较稳定,视情况可以作为埋藏较浅的一般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持力层。

一般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和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1层,细砂④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④1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④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层和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⑤1层、粉砂⑤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⑥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⑥1层和细砂⑥2层,圆砾⑦层、中砂-细砂⑦1层和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⑦2层,重粉质粘土-粘土⑧层和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⑧1层和细砂⑧2层等,密实度相对较高,力学性质较好,承载能力较好,视情况(或经适当地基处理)可以作为承载力要求较高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

尤其是粉砂-细砂④层、细砂⑥2层、圆砾⑦层和中砂-细砂⑦1层,层位相对较稳定,土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相对较高,可以作为承载力要求较高建构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根据地勘资料,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可做为车库、车库、车棚等小型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对于大型水处理池体和大型的建(构)筑物的独立柱基,此两层土土质相对较软,需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或局部换填,提高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应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

根据地勘资料并分析现场地质条件及构筑物、多层框架、下追的条形基础、加房独立柱基础承载力要求,主要建、构筑物基底坐落于非持力层和②层、③层较软土层时,拟采用D=420mm,间距1.2~1.8m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桩顶和基础之间设置300mm厚褥垫层,褥垫层采用中、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根据基础承载力要求,通过调整桩长使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20~300KPa。

相邻基础不在同一高程时,地基处理采用级配砂石掺8%水泥回填肥槽按1:

2爬坡,压实系数不低于0.97。

一般非承重墙、坎墙及花台可埋深在设计地面以下0.80m处。

(1)格栅间、配水井及预臭氧接触池:

池体采用条形基础,坐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上,需采用桩土复合地基,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2)澄清池:

澄清池采用箱型基础,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及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之上,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加房采用排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大部分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及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之上,满足承载力要求。

(3)砂滤池:

滤池池体采用条形基础,管廊采用筏板基础,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及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之上,需采用桩土复合地基,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4)滤池设备间:

滤池设备间采用筏板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上,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5)臭氧接触池:

臭氧接触池采用筏板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上,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6)炭滤池:

炭滤池采用筏板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上,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7)清水池:

池体底板采用倒无梁楼盖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上,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8)吸水井、配水泵房:

池体底板采用筏板基础,吸水井坐落在粉砂-细砂④层上,配水泵房坐落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上,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滤池设备间、臭氧接触池、炭滤池、清水池、吸水井、配水泵房基坑,采用同槽分台阶放坡开挖方式施工,同时考虑部分支护措施。

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

支护措施拟采用桩锚支护,桩间挂网喷混凝土护面。

(9)配水泵房变配电室:

变配电室框排架结构采用独立柱基础,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之上,采用天然地基,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

(10)污泥处理车间:

加房采用池上加房型式,排架结构。

池体采用筏板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上,采用天然地基,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脱水机房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之上,采用天然地基,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

(11)加药间:

池体采用筏板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之上。

采用天然地基做为持力层。

抗浮采用自重抗浮。

池上加房采用排架结构,加药间等采用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坐落在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之上,采用天然地基做为持力层,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12)臭氧制备间及变配电室、液氧储备装置、导试水厂、机修间、电修间、仓库、车库、料棚、热泵机房及配电室、传达室2;

采用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之上,用天然地基做为持力层,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13)、综合管理楼、宿舍楼:

框架结构,采用独立柱基,坐落在②层粘质粉土层或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之上,需采用桩土复合地基,满足池体承载力要求。

2.2地质概况

2.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北京东部平原地带,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

目前场地四周已有围墙围挡,东南侧局部有临建未拆除,东侧局部分布有高约2-9m的堆土,场地内树木杂草丛生,地面受原树坑影响凹凸不平,地形总体较平坦,钻孔处地面标高27.99m~28.76m。

此外,场地内东部和场地西部外侧各有一条排水渠自北向南通过(东部水渠上口宽约3m,深约1m,沟内无水;西侧水渠为排污渠,污水渠上口宽约5m,深约1.5m左右,污水(有刺鼻气味)深约0.5m左右,流向自北向南)。

2.2.2地质条件

根据《北京市第十水厂A厂项目初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11),勘探区地面以下3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按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将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进一步划分为8个大层,22个小层,现分述如下:

1)地表以下为人工堆积层:

粘质粉土填土①层:

褐黄色,稍密,稍湿,可塑,含砖渣、灰渣、植物根、云母、氧化铁等。

该层分布较普遍。

杂填土①1层:

颜色混杂,褐黄色为主,稍密,稍湿,含砖块、混凝土块、石子及建筑垃圾等。

该层仅局部分布。

填土层层底标高27.77~25.49m,层厚0.70~2.50m。

该层普遍分布但局部厚度变化相对较大。

2)自标高27.77~25.49m以下为新近沉积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

属中高压缩性-中压缩性。

该层分布较连续。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

属高压缩性夹粘土薄层。

该层土质不均,与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相间分布。

粉砂②2层:

属中压缩性。

该层仅局部呈薄层透镜体分布。

该大层层底标高23.94~22.12m,层厚2.60~5.20m。

3)自标高23.94~22.12m以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层: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

可塑-软塑,属中高压缩性。

该层连续分布。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1层:

中压缩性-中低压缩性。

该层土质不均,局部夹粉砂薄层,该层分布相对较连续。

该大层层底标高为20.62~18.48m,层厚2.50~4.90m。

粉砂-细砂④层:

属中低压缩性。

该层分布较连续,但厚度变化相对较大。

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④1层:

中压缩性-中低压缩性。

该层仅局部呈薄层分布。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④2层:

中高压缩性局部夹粘土薄层。

局部呈薄层透镜体分布。

该大层层底标高为18.04~15.80m,最大揭露厚度4.20m。

本次勘探10-12m深钻孔止于该层。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层:

中高压缩性-中压缩性。

该层分布连续。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⑤1层:

中压缩性-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等。

该层局部分布。

粉砂⑤2层:

中压缩性,含云母少量粘性土团块。

该层仅局部呈薄层透镜体分布。

该大层层底标高为15.25~12.54m,层厚1.10~5.00m。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⑥层:

中高压缩性。

该层分布相对较连续。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⑥1层:

属中低压缩性土。

该层土质不均,仅局部分布。

细砂⑥2层:

低压缩性。

该层分布相对连续,但厚度变化稍大。

该大层层底标高为13.37~9.50m,层厚1.40~4.60m。

圆砾⑦层:

属低压缩性,砾石约占60%左右,级配较好,细砂充填,该层局部夹卵石薄层。

分布相对较连续。

中砂-细砂⑦1层:

属中低压缩性。

该层连续分布。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⑦2层:

属中压缩性-中低压缩性。

该层仅局部呈薄层分布。

该大层最低层底标高1.96m,最大揭露厚9.10m。

本次勘探20m深钻孔止于该层。

重粉质粘土-粘土⑧层:

属中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分布较连续,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⑧1层:

属中压缩性-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等,土质不均。

该层分布相对较连续。

细砂⑧2层:

该层分布相对较连续。

本次勘察30.00m深钻孔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7.00m,揭露最低标高为-2.01m。

根据勘察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内人工堆积的填土层,堆填时间较短,水平和垂直分布变化相对较大,土质较松散且硬软不均匀,结构性差;新近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局部轻微液化,上述地层为相对不良工程地质层。

新近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②2层,土体承载能力稍好,强度相对较高,层位相对较稳定,视情况可以作为埋藏较浅的一般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持力层。

一般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层和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1层,细砂④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④1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④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层和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⑤1层、粉砂⑤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⑥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⑥1层和细砂⑥2层,圆砾⑦层、中砂-细砂⑦1层和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⑦2层,重粉质粘土-粘土⑧层和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⑧1层和细砂⑧2层等,密实度相对较高,力学性质较好,承载能力较好,视情况(或经适当地基处理)可以作为承载力要求较高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

尤其是粉砂-细砂④层、细砂⑥2层、圆砾⑦层和中砂-细砂⑦1层,层位相对较稳定,土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相对较高,可以作为承载力要求较高建构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有关各土层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各土层主要技术参数综合一览表

地层

序号

地层岩性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kPa)

压缩模量

Es100(MPa)

粘质粉土填土

①1

杂填土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

130-160

6.89(平均值)

5.00-10.50

②1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

100-120

3.64(平均值)

3.20-4.80

②2

粉砂

140-160

(8-12)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120-160

5.06(平均值)

4.00-6.30

③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

150-200

11.67(平均值)

7.20-16.20

粉砂-细砂

200-260

(15-20)

④1

砂质粉土-粘质粉土

170-220

15.58(平均值)

8.40-26.60

④2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

140-160

5.40(平均值)

4.60-6.60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

140-170

6.03(平均值)

5.10-8.50

⑤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

180-240

12.40(平均值)

7.90-17.30

⑤2

粉砂

200-260

(10-15)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

140-180

7.03(平均值)

5.40-9.70

⑥1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

200-260

19.84(平均值)

10.80-26.30

⑥2

细砂

230-280

(15-20)

圆砾

300-350

(35-45)

⑦1

中砂-细砂

240-280

(20-25)

⑦2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180-220

10.90(平均值)

6.80-15.70

重粉质粘土-粘土

150-200

8.39(平均值)

6.70-11.10

⑧1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180-240

11.50(平均值)

8.10-15.80

⑧2

细砂

240-280

(18-25)

根据地勘,本场地局部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浅,尤其是靠近场地西侧排污渠附近的建构筑物,在目前情况下施工局部须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并需采取降排地下水措施,降水之方法可采用管井或止水帷幕等方法,本工程采取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止水,局部明排降水的降排水方案。

拟建场地填土层相对较厚、埋藏深度变化相对较大;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局部轻微液化,上述地层为相对不良工程地质层。

除此,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作为该工程建设用地是适宜的。

2.2.3地下水条件

根据地勘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如下:

1.勘探时地下水位

2011年11月上旬勘探期间,拟建场地各钻孔勘探深度内(最大深度30.00m,最低标高-2.01m)揭露三层地下水。

第一层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位标高24.26m~25.00m左右,埋深3.00m~3.90m,该层水受场地西侧分布的排污渠影响,仅局部分布;第二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水位标高19.93m~21.72m左右,埋深6.50m~8.40m,含水层主要为粉砂-细砂④层和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④1层,该层水普遍分布;第三层地下水类型为浅层承压水,水位标高14.65m~16.10m左右,埋深12.20m~13.70m,主要含水层为粉砂⑤2层、细砂⑥2层、圆砾⑦层、中砂-细砂⑦1层、细砂⑧2层等,该层水普遍分布。

2.历史地下水位

该区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包括上层滞水)接近自然地面,根据我院调查及相关资料,拟建场地1959年地下水水位标高接近自然地面,1970年其标高约27.00m左右,1999年9月水位为27.71-26.49m(埋深1.00-2.63m),2003年4月下旬水位标高22.43m~24.66m(埋深4.00m~6.35m),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23.00m左右,埋深约5.00m。

3.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

拟建场地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蒸发~迳流型,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和通惠河及周边沟渠等地表水体渗漏补给,并以地下迳流、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

据我院多年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该区潜水水位年变幅较小,最大变幅约为1.00-3.00m左右,承压水水位年变幅约2.00-4.00m左右。

近年潜水和承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

上层滞水则主要受大气降水、周边排水沟渠、市政管道、林木灌溉等综合影响,水平和垂向分布变化较大。

4.抗浮设防水位和抗渗设防水位

根据勘察期间水位、历史最高水位、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结合地层分布情况,并考虑到该地区遇降雨集中年份水位回升、水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特点,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按标高约25.00左右(自然地面下埋深约3.00m)考虑。

抗渗设防水位按接近自然地面(埋深0.50m)考虑。

5.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工程建设场地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以及在长期浸水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为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上层滞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但孔隙潜水和浅层承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6、地下水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影响评价

本工程基础埋深3.50-7.50m,拟建场地勘探期间揭露三层地下水,因承压水水位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对本工程施工影响,但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对本工程有一定影响。

第一层地下水位埋深3.00m~3.90m,第二层水位埋深6.50m~8.40m,两层水或处于部分建构筑物基坑开挖深度内或位于基底附近,目前施工局部对工程有影响,需注意其水位的升降变化,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排水措施。

拟建场地标准冻结深度0.8m。

3、土方、基坑支护及止水帷幕方案设计

3.1基坑安全等级划分

本工程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为12.40m;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前期已施工完毕的建(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属Ⅱ级较复杂场地,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规定,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

支护结构设计时,重要性系数取γ0=1.0。

3.2土方工程设计

1、本工程土方工程开挖范围为:

所有建筑物的基坑开挖土方,肥槽回填土方,包括土方外运与土方内部平衡;

2、施工前对现场场地上留存堆土进行平整;

3、基坑周边肥槽宽度按80cm考虑;

4、根据基坑支护情况进行分层开挖,不得超挖,及时为支护作业提供作业面。

3.3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本工程周边建筑均处于基坑影响范围之外,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支护方式以自然放坡、土钉墙支护为主;配水泵房、吸水井、污泥处理车间基坑深度较深,此范围支护考虑采用土钉墙+桩锚支护体系。

3.4止水帷幕方案选择

本工程基坑较深的配水泵房、吸水井、污泥处理车间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需采取降水或止水措施,结合相关政策,充分考虑工程造价,本工程采用双排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其止水帷幕。

其他建筑基坑开挖范围内无地下水,或有上层滞水存在,采取明排或局部抽降措施确保基坑内无明水出现。

3.5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A、计算说明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计算时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的附加荷载,以及基坑开挖时随土方开挖逐层设置土钉的实际施工情况等。

场地周边没有建筑物和管线,基坑支护主要考虑的边载条件为材料堆放区的荷载。

本工程甲方提供的边载设计条件为:

施工道路按30KN/m2考虑,范围即路宽。

模板加工区、钢筋加工区场按25KN/M2考虑,其他范围按15KN/m2考虑。

B、支护计算书

桩锚支护计算书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计算

2.支撑或锚固的内力、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3.支护结构的整体抗滑稳定性验算

土钉墙和放坡支护计算书包括以下内容:

1.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2.土钉墙整体抗滑稳定性验算;

3.放坡稳定性验算;

上述计算内容见计算书。

C、支护设计参数

施工前对现场场地进行整平,本场地桩锚、放坡和土钉墙支护采用多种剖面类型,各剖面设计参数详见护坡工程设计图。

3.6基坑工程监测

鉴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及本基坑工程的重要性,本工程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边施工边监测,及时反馈监测结果,掌握基坑边坡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的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通过信息反馈,总结工程经验,促进基坑工程技术的进步。

A.监测内容

1.边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